少年拜相的甘罗吕不韦广聚门客,能人异士,纷纷来投。从门客品质来说,吕不韦的门客应该比战国四公子的更高。别的不说,就冲吕不韦的门客帮助他写成《吕氏春秋》这一件事,就能看出端倪。 而且,吕不韦手下的门客还不止于此,那位历史上著名的少年天才甘罗,也是吕不韦的门客。 按照历史资料推断,甘罗应该生于公元前256年。其家庭出身也是秦国贵族,祖父甘茂曾经做过秦国的左丞相。甘茂死后,年仅12岁的甘罗就投在吕不韦手下做事。 秦王嬴政和吕不韦曾经派那位只做过几个月秦国丞相的纲成君蔡泽,出使燕国。费了挺大劲,终于说动燕国,和秦国达成同盟。燕王喜也同意了将太子丹送到秦国做人质,并且同意秦国派出大臣来燕国做相国。然后两个国家准备共同攻打赵国,瓜分赵国的土地。 嬴政和吕不韦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相国。没想到张唐根本不敢去。 因为从秦国去燕国,必须经过赵国的领土,而张唐作为秦国将领,曾经多次领军攻打赵国,杀戮甚重,赵国人非常痛恨张唐。赵王曾经发出悬赏:“谁能抓住张唐,赏赐百里土地。”所以张唐根本不敢接受这个任务。 吕不韦劝说无效,感觉很郁闷。这时12岁的小甘罗上前,询问缘由,并表示自己可以说服张唐。吕不韦不信,我堂堂秦国丞相都没办到的事,你一个无权无职的小孩子起什么哄?后来见甘罗坚持,勉强同意让甘罗去试试。 甘罗见到张唐后,劈头就问:“你觉得你和当年的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张唐说自己当然比不上白起。甘罗又接着问:“那么,现在秦国丞相吕不韦和当年的应侯范雎相比,谁的权势更大?”范雎当年虽然也深得秦昭襄王信宠,但是和吕不韦的权倾朝野相比,还是差距遥远。 得到张唐的肯定回复后,甘罗接着说:“当年的范雎不如现在的吕不韦权势大,而白起比你的功劳大很多,即使如此,范雎略施手段,白起就死于非命。现在你执意不肯执行丞相吕不韦的任命,我不知你将死于何地啊!” 甘罗的话,让张唐出了一身冷汗,明白过来。原来的张唐只是觉得去燕国赴任途中,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自己又曾经屡立战功,抗一次命,没什么了不得的事。现在听甘罗一分析,才猛醒过来,路过赵国,只是有可能会死,而且即使死了至少还能落个为国尽忠;得罪了丞相吕不韦,不说必然会死,至少死亡的概率更高,而且很可能死的更惨。 张唐醒悟过来后,连忙答应下来,并且立刻准备,择日前往燕国。吕不韦见此,也不由得对甘罗刮目相看。 这时,甘罗又表示,愿意替张唐去赵国,打通关节。在请示过秦王嬴政后,甘罗以秦国使臣的身份,前往赵国。按照史料推断,这一年应该是公元前244年,秦王嬴政三年,赵国的赵悼襄王刚刚即位不久。 不过,如果认为甘罗出使就是为了说服赵国,让张唐顺利通过赵国去燕国,那么就太也小瞧甘罗的智慧了。甘罗的胃口,可要大得多。 没用几天时间,甘罗到达赵国。别看甘罗年幼,但是毕竟是代表秦国而来,赵悼襄王还是以很隆重的礼节接见了甘罗。甘罗更是毫不怯场。 甘罗问赵悼襄王知不知道,燕国要送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国要派张唐去燕国做相国的事情。赵悼襄王表示有所耳闻。 甘罗开始给赵悼襄王分析这两件事:“燕国送他们国家的太子到秦国做人质,表示是真心和秦国结盟,不敢背叛秦国。张唐去燕国为相,则表示秦国不会欺骗燕国。那么秦燕为什么要结盟呢?就是为了攻打赵国啊。” 赵悼襄王也早就猜到了这一点,正在发愁如何破解这次的危局,听到甘罗这么直截了当的说出,吓了一跳,你到底是哪头的啊?不过还是赶快求教。 甘罗继续施展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忽悠赵王:“对我们秦国来说,目标就是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大王您不如主动送给秦国五座河间地区的城邑,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但是赵国吃亏了怎么办呢?也没关系,可以从燕国再得回来。因为只要赵国给我秦国城邑,我就可以说服秦王,将燕国太子送回,然后再和赵国结盟,帮助赵国攻打燕国。” 赵悼襄王被说服了,或者说是被秦国的实力加上甘罗的口才吓住了,立即命人照此办理。就这样,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五座城池。 事情还没完。在秦国将燕国太子丹送回燕国后,赵国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赵悼襄王命令名将李牧率军攻打燕国,连夺燕国上谷地区三十座城邑。为了讨好秦国,赵国将其中的十一座城邑割让给秦国。至此,因为甘罗的一次出使,秦国刀兵不动,得到十六座城邑。 秦王非常欣赏甘罗,封他为上卿之职,并且将原来他祖父甘茂的田地、房宅等,都赐还给甘罗。 可惜,其后的甘罗,在史料中,再没出现过身影,流星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但转瞬即逝,消失无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