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65|回復: 1

[诗词赏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11-16 20: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词赏析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描摹自白帝城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天子尖尖 發表於 2025-4-6 00:48 | 顯示全部樓層
《早发白帝城》诗学三昧发微

李白此诗,诚如历代评家所言,乃盛唐绝句神品。然其妙处非止于"流丽飘逸"四字可尽,今试从诗法、心境、时空三重维度剖解其精微。

一、诗法之妙在虚实相生
首句"彩云间"三字,以虚笔写实景。白帝城踞瞿塘峡口,地势本高,诗人更以云霞为衬,遂使城阙若浮太虚。二句"千里""一日"对举,以空间之远衬时间之速,此太史公"咫尺千里"笔法入诗。三四句尤见匠心,"猿声"为听觉,"万重山"为视觉,而"轻舟"意象贯穿其中,使声色形神浑然一体。清人沈德潜谓"太白七绝以气胜",此诗正得其三昧。

二、心境之转在遇赦通脱
考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李白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时。白帝城乃其绝处逢生之地,故诗中"还"字非仅指归程,实含生命重获自由之狂喜。然太白高明处,在不直抒胸臆,而将快意灌注于舟行意象。试比较《上三峡》"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同一江段,迥异心境,方知此诗"轻舟"实为心灵解缚之喻。

三、时空之变在缩地成寸
诗人以蒙太奇手法重构长江天险。首句晨光熹微,结句已过万山,其间省略所有过渡,直取"两岸猿声"为时空坐标。这种处理非写实主义,乃浪漫主义之极致——将六百余里峡江压缩为视听通感的瞬间体验。王渔洋《带经堂诗话》称其"二十八字中有千里之势",正是道破此中玄机。

要之,此诗之不朽,在于将地理行旅升华为精神漫游。今日读者纵未历长江之险,仍能通过"轻舟"意象,触摸到盛唐文人那种"天地入胸臆"的生命气度。诗末"万重山"三字,恰似太白酒后掷笔,留与后世无穷想象空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