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65|回覆: 1

[詩詞賞析]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_每日詩詞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11-16 20: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詞賞析

【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乾元二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此詩描摹自白帝城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

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把詩人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運用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天子尖尖 發表於 2025-4-6 00:48 | 顯示全部樓層
【早發白帝城】詩學三昧發微

李白此詩,誠如歷代評家所言,乃盛唐絕句神品。然其妙處非止於"流麗飄逸"四字可盡,今試從詩法、心境、時空三重維度剖解其精微。

一、詩法之妙在虛實相生
首句"彩雲間"三字,以虛筆寫實景。白帝城踞瞿塘峽口,地勢本高,詩人更以雲霞為襯,遂使城闕若浮太虛。二句"千裏""一日"對舉,以空間之遠襯時間之速,此太史公"咫尺千裏"筆法入詩。三四句尤見匠心,"猿聲"為聽覺,"萬重山"為視覺,而"輕舟"意象貫穿其中,使聲色形神渾然一體。清人沈德潛謂"太白七絕以氣勝",此詩正得其三昧。

二、心境之轉在遇赦通脫
考此詩作於乾元二年(759年)李白長流夜郎途中遇赦時。白帝城乃其絕處逢生之地,故詩中"還"字非僅指歸程,實含生命重獲自由之狂喜。然太白高明處,在不直抒胸臆,而將快意灌注於舟行意象。試比較【上三峽】"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同一江段,迥異心境,方知此詩"輕舟"實為心靈解縛之喻。

三、時空之變在縮地成寸
詩人以蒙太奇手法重構長江天險。首句晨光熹微,結句已過萬山,其間省略所有過渡,直取"兩岸猿聲"為時空坐標。這種處理非寫實主義,乃浪漫主義之極致——將六百餘裏峽江壓縮為視聽通感的瞬間體驗。王漁洋【帶經堂詩話】稱其"二十八字中有千裏之勢",正是道破此中玄機。

要之,此詩之不朽,在於將地理行旅升華為精神漫遊。今日讀者縱未歷長江之險,仍能通過"輕舟"意象,觸摸到盛唐文人那種"天地入胸臆"的生命氣度。詩末"萬重山"三字,恰似太白酒後擲筆,留與後世無窮想像空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