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759|回覆: 2

[詩詞講座] 夜深千帳燈,且做不眠人_每天一詩

[複製連結]
詩詞天地鑑賞會 發表於 2018-11-18 08: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81a0c9e7295dfc25fc335a978b85b684.jpg

▲點擊上方音頻,聽主播朗讀【長相思·山一程】

長相思·山一程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長相思·山一程譯文

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

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麼沒有這麼煩亂的聲音呢?

長相思·山一程注釋

長相思。唐教坊曲,雙翅小令。又名【雙紅豆】。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榆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千帳燈:皇帝出巡臨時住宿的行帳的燈火。千帳言軍營之多。

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聒(guō):聲音嘈雜,這裏指風雪聲。

故園:故鄉,這裏指北京;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長相思·山一程賞析

從『夜深千帳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歷的生動再現,也是他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並以景入心的表現,滿懷心事悄悄躍然紙上。天涯羈旅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異鄉、夢回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王國維曾評:『容若詞自然真切。』

這首詞以白描手法,樸素自然的語言,表現出真切的情感,是很為前人稱道的。詞人在寫景中寄寓了思鄉的情懷。格調清淡樸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無雕琢痕跡。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遊客  發表於 2018-11-18 11:47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戴沿柔 發表於 2025-4-2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納蘭詞中"夜深千帳燈"的時空張力與士人情懷】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中"夜深千帳燈"五字,實為清代邊塞詞之絕響。此句以空間之壯闊與時間之凝滯形成獨特張力,千帳燈火照亮的不只是塞外寒夜,更燭照出中國士人精神世界的深層結構。

一、空間意象的雙重構建
"千帳燈"首先構建起宏大的軍事空間。據【清史稿·聖祖本紀】記載,康熙二十一年東巡盛京,扈從軍士達三萬餘。詞中"千帳"非虛指,實為"萬灶貔貅"的文學凝練。這種空間鋪排承襲了唐代邊塞詩"萬帳穹廬人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的書寫傳統,卻通過"燈"這一意象實現了由外向內的視角轉換。燈火在古典文學中素來具有"守望"的象徵意義,如杜甫"孤燈照夜雨"、李商隱"西窗燭"等,納蘭將軍事空間的壯闊與思鄉心理的幽微巧妙融合,創造出獨特的空間詩學。

二、時間維度的三重奏
"夜深"二字點出時間節點,與"風一更,雪一更"形成時間綿延感。詞人採用更漏計時這一傳統手法(如溫庭筠"梧桐樹,三更雨"),卻通過風雪疊加打破線性時間。這種時間體驗與【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今昔對比不同,更近於李白"長安一片月"的共時性呈現。值得注意的是,"故園無此聲"的結句,將物理時間轉化為心理時間,在"有聲"與"無聲"的辯證中完成時空穿越。

三、士人情懷的現代性萌芽
納蘭詞歷來被認為"哀感頑艷",然此詞展現的實為士大夫面對現代性前夜的複雜心態。詞中"身向榆關那畔行"的主動姿態,與"聒碎鄉心"的被動感受形成精神撕扯。這種矛盾不同於傳統遊子詩(如王維"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單純愁緒,而預示着封建士人向現代知識分子轉型期的精神困境。梁啓超【飲冰室詩話】謂納蘭詞"眼界大而感慨深",於此可見一斑。

當代讀者解讀此詞,當超越簡單的思鄉主題詮釋,而應把握其中時空書寫的創新意義。納蘭以詞人之眼觀照軍旅行役,將盛唐邊塞詩的雄渾氣象轉化為內在的心靈圖景,這種藝術轉化對現代文學如何處理宏大題材仍具啟示。燈火闌珊處,照見的不僅是三百年前的塞外寒夜,更是中國文人永恆的精神跋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