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亂雖然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損失,但漢武帝還是受到了驚嚇。本來就感覺心力憔悴的漢武帝,更是感覺精力不濟。 儘管再不想承認,漢武帝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了。 現在,最困擾漢武帝的,就是太子的人選,也就是接班人問題。 漢武帝一共有六個兒子。到此時爲止,已經有三個死了,分別是:長子太子劉據、次子齊王劉閎和第五個兒子昌邑王劉髆,只剩下三子燕王劉旦、四子廣陵王劉胥和最小的兒子,現在年僅七歲的劉弗陵。 其實,漢武帝死去的三個兒子中,除了太子之外,死的最不是時候,或者說死的最冤的,應該就是昌邑王劉髆了。 太子劉據死後,爲了給他爭奪太子之位,丞相劉屈氂被腰斬,家族被滅,貳師將軍李廣利投降匈奴,一年後,在衛律的挑唆下,被匈奴單于作爲祭祀天地的祭品斬殺,其家族也被漢武帝誅滅。 爲了太子之位,死傷如此慘重的情況下,這個昌邑王偏偏在漢武帝準備最終確立太子之位的前夕,病死了,諡號爲『哀』。真的是夠悲哀的了。 如果這個昌邑王哪怕能再多活一年,至少能知道太子之爭的結果,輸了也算輸個明白。現在可好,還沒開始,就主動棄權了。 對於漢武帝剩下的三個兒子來說,三子燕王劉旦年紀最大,且爲人能言善辯,略通文才武藝。 在太子劉據死後,加上齊王劉閎早死,劉旦理所當然的就認爲太子之位應該落到自己頭上,於是直截了當謀求太子之位。他給漢武帝上書,請求讓自己進京擔任皇宮侍衛。這其實就是在向漢武帝討要太子之位了。 不成想,劉旦的奏章卻觸怒了漢武帝。好啊,我還沒死,你就開始折騰了,也太早了吧。我給你可以,但是你不能討要,現在還輪不到你做主。 漢武帝當即斬殺了劉旦派來的使者。 接下來劉旦不但不思悔過,還變本加厲,窩藏逃犯,陰謀不法之事,徹底觸怒漢武帝,將他排除在太子候選人之外。 四子廣陵王劉胥雖然有拔山舉鼎之力,能空手搏殺熊、野豬等猛獸,但是爲人驕橫跋扈,奢侈無度,且無法無天,行爲舉止毫無法度,當然也不能立爲太子。 經過篩選,太子之位的候選人,只剩下七歲的幼子劉弗陵了。 但是將這麼一個泱泱大國,交給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行嗎? 讓這麼小的孩子直接處理國家大事,當然不行。這就需要一個忠心可靠,又有治國之才的輔命大臣幫忙才行。 這個輔命大臣可不好選。既得有治理好國家的能力,還得能在小皇帝長大,有能力獨立治理國家後,心甘情願的將國家大權交回給皇帝才行。否則,這個國家就成那個輔命大臣的了。 縱觀歷史,符合要求的,恐怕只有商朝的伊尹和周朝的周公了。 漢武帝經過慎重抉擇,選中了霍光來做這個輔命大臣。 漢武帝讓人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賜給霍光。暗示他自己要將國家託付給他,希望他能像當年的周公對待周成王那樣,忠心輔佐自己的小兒子劉弗陵。 安排好了臣子,漢武帝又想到了劉弗陵的母親,自己那個心愛的妃子鉤弋夫人。子幼母壯,可是外戚專權的最佳環境啊。爲了防止當年呂后那樣太后專權的事件再次發生,漢武帝一狠心,將鉤弋夫人賜死,消除隱患。 爲了劉氏的江山,漢武帝也算得上狠心辣手,無所不用其極了。 轉過年來,到了公元前87年的春天,漢武帝病重。 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人共同前來拜見問安。霍光垂淚詢問漢武帝皇位繼承人之事。漢武帝明確回答:『你呀,難道還不明白我前面賜給你那副畫的含義嗎?立小兒子劉弗陵爲太子,你做輔命大臣,希望你能做我大漢的周公。』霍光含淚推辭,但是漢武帝決心已定。 從看人的眼光來說,漢武帝還是相當精準的,選的這個輔命大臣也確實合適。 從這點來說,漢武帝也算是繼承了其先輩的特色,恰如漢高祖劉邦選定陳平和周勃,漢文帝選定周亞夫。這些人都曾經挽狂瀾於既倒,對大漢朝的延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當天,漢武帝立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爲皇太子。第二天,漢武帝拜霍光爲大司馬大將軍,受命輔政。同時,漢武帝拜金日磾爲車騎將軍,上官桀爲左將軍,桑弘羊爲御史大夫,作爲霍光的副手,共同輔佐朝政。 第二天,漢武帝病死於五柞(zuò)宮內。 這位威震宇內,將漢民族的武功推至巔峰的一代雄主,就這樣,死了,享年70歲,共做了54年的皇帝。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其窮兵黷武,窮奢極欲,也多被歷史所詬病。 是非功過,任後人評說吧。 漢武帝死後,太子劉弗陵即皇帝位,是爲漢昭帝。 大將軍霍光秉政,領尚書事,金日磾、上官桀副之。 霍光確實有治國之才。大漢國在其治理之下,平穩的渡過皇位的更替階段,並持續而穩定的發展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