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学孔子说“四十而见恶,其终也已”是何意?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见恶”,指被人厌恶。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他这一生也就没有希望了。” 怎样理解“四十而见恶,其终也已”呢?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曾用“后生可畏”这句话,勉励青年勤奋学习、后来居上。“后生”为什么“可畏”呢?孔子说:“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相信年轻一代能够超过老一辈,他们年富力强,往后的年岁还很多,其发展的势头值得敬畏。为了提醒年轻人珍惜大好时光,不要蹉跎岁月,虚度年华,他告诫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他也就不值得敬畏了。”这是正面的鼓励。本章则是从反面提出忠告。当时,“人寿七十古来稀”,四十岁乃是不惑之年,成德之年,此时依然被人厌恶,便无望有善行了。孔子这样说,其本意仍然是勉励青年及时改过迁善。 附: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①焉,其终也已。” 【注释】 ①见恶:被人厌恶。 【译文】 孔子说:“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他这一生也就没有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