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原作者】葉之秋:公元214年·法正擅殺私仇隱藏著什麼陰謀
在取得益州之後,爲了招攬官心,劉備集團做了許多努力。比如對待公開表示厭棄劉備的荊州高士劉巴,先是由張飛出面邀請,然後諸葛亮寫信勸說,最後劉備親自出馬熱忱歡迎。就算是當時的劉備心中對劉巴千萬個不喜歡,但是在非常時期,劉備也只能把個人的情感深深掩藏。諸葛亮也表現出色,只要是蜀中人才,往往能夠不計較背景,第一時間委以重任,讓一些官員很滿意,很感動。整個益州官場都洋溢著濃濃的和諧氣氛。
可是,在外表和諧的大環境下,有一個人卻幹了一些很不和諧的事情。這個頂風作案的人就是法正。
有人向執掌益州政事的諸葛亮匯報:『法正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法正本是益州官員,可是靠著出賣前任老闆劉璋,獲得了現任老闆劉備的歡心。在當時,法正擔任蜀郡太守,擔任益州省會城市一把手,同時又是幫助劉備出謀劃策奪取益州的主要人物,權勢很大。法正在得志之後,完全是一副小人的嘴臉,當年對自己有恩的,就破格賞賜;和自己有仇的,想方設法陷害,甚至擅自殺掉了幾個抨擊、傷害過自己的人。作爲益州的實際執政者,諸葛亮有責任,也有權力對法正進行調查。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這個人是執法如山,主張以法治蜀的。在第一次兵出祁山,街亭戰敗,諸葛亮就不顧許多人的求情,堅持按照軍法,殺掉了違背軍令,導致整個戰役失敗的馬謖。諸葛亮和馬謖之間不但沒有過節,反倒是很欣賞馬謖,甚至想過讓馬謖成爲自己的接班人。可是,只要馬謖違法,諸葛亮依然揮淚斬殺。(當然,斬馬謖還有很多隱情,此文不做討論。)
可是,諸葛亮對法正橫行不法事件的批覆讓很多人不解。諸葛亮說:『如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邪!』爲何諸葛亮對法正如此放縱,看到法正不法竟然公開表示不會調查,認可法正的種種惡行呢?
諸葛亮說了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諸葛亮說:『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法孝直爲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諸葛亮在爲法正評功擺好,在爲亂法的法正開脫。諸葛亮說,當初劉備在荊州的公安的時候,北邊有強大的曹操,東面有孫權的威脅,就算是身邊也要時時擔心孫夫人在家中暗害自己,每天提心弔膽的生活;可是現在呢,法正成爲劉備的翅膀,幫助劉備奪得益州,讓劉備可以在益州這邊沃土上展翅翱翔,不用再受制於人了。這樣的法正,我怎麼能夠禁止呢?
諸葛亮的邏輯就是不成立的,難道功勞大的人就可以橫行不法嗎?晉代的史學家孫盛對諸葛亮這番話很不以爲然,認爲倚仗威權,橫行不法,往往導致政局混亂。因爲受到君王的恩寵,就罔顧法律,更是國家敗亡的根源。漢末大亂不就源於漢靈帝過分寵信十常侍嗎?一個真正的明君賢相,就算是對寵臣,對親人也應該應當以法律爲準繩。諸葛亮如此行事,是明顯的不作爲。
不過,我倒覺得諸葛亮的表態正體現了一個卓越的政治家和學者的不同。諸葛亮看重的是大局,而孫盛看重的是大義。雖然說遵守大義必將有利於國家的長遠發展,但是情勢不同,若拘泥於律法大義,或許結局反倒不美。
當時益州的大局是穩定人心,讓劉備的統治迅速穩固下來。法正的行爲看似是破壞和益州的和諧氛圍,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會推進劉備的統治。也就是說,法正擅殺很可能是劉備批准,諸葛亮默許,法正出面的一場政治陰謀。
爲何怎麼說?
在劉備取得益州之後,史書上沒有寫法正到底打擊甚至殺害了哪些人,只是講到那些人曾經『毀傷』法正。法正本是益州中下級官員,在劉璋手下混得很不好,只有益州別駕張松和法正比較談得來,於是二人聯手向劉備獻策,陰謀奪取益州。當劉備取得益州之後,法正得勢,他會打擊那些人呢?一是他在擔任基層幹部的時候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二是在大家知道法正已經背叛了劉璋,做了奸細的時候,嘲笑、諷刺、甚至向劉璋獻計斬殺法正的人。第一種人都是小人物,既然因爲法正不得志而看不起法正,自然也會因爲法正得志而追隨、吹捧法正。很可能當初說話最惡毒的人會變成現在說話最諂媚的人。
但是第二種人就不那麼簡單了。他們屬于堅定的反劉派,對於劉備入川,很多官員很早就曾經公開表示反對。當劉璋明白過來的時候,也斬殺了法正的恩人兼朋友張松,劉璋對於益州第二號漢奸法正自然也是欲除之而後快。這些人在劉備奪權之後,有的人選擇了歸順,雖然歸順的態度可能會扭扭捏捏一些,但畢竟是歸順了,可還是有一些人會頑抗到底。這些人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姓名。或許是他們的名氣不夠大,或許是他們的名字被劉備人爲掩埋,但肯定會有這麼一批人。
劉備對待歸順自己的人也是有看法的。在自己起兵之初,主動來投的法正一流,自然視爲心腹;在雙方交戰膠著時期,投降的也好言相待;對待那些兵臨城下,才投降的就有些看不起了。類似的想法曹操也有,曹操就曾經下達過一道命令,叫做『圍而後降者殺』,在被自己大軍包圍之後才投降的人,即便投降了,也要斬殺,這種人不值得收留。在當時的益州也出現了這麼一個人物,益州的第一名人許靖。當劉備包圍成都的時候,情勢危急,許靖選擇了翻城牆投降,可是很不巧被劉璋發現了。劉璋很心寒,但是念著許靖多年幫助自己,何況早晚益州也要失守,於是放了許靖。
等到劉備進入成都之後,許靖表示自己在城破之前就主動投降過,雖然不成功,但是希望劉備明白自己的心意。劉備看著趴在自己腳邊瑟瑟發抖的許靖,心中很有幾分鄙視。
可是這時候,法正說話了。法正以爲天下有許多人是有名無實,許靖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劉備現在剛剛創立大業,不能讓天下人非議。許靖這個人還是有點小小的名氣,如果對許靖不夠好,天下人或許就會說劉備不看重賢人。法正建議劉備『宜加敬重,以眩遠近』,對許靖不妨高高的供起來,以蒙蔽天下人的眼睛。
古來君臣之間,上下級之間,就算是關係再融洽,也很難交心,彼此地位不同,利益不同。可是法正卻說對待許靖不妨敬重,敬重的目的不過是『以眩遠近』,話說的這麼直接,可見二人關係非常不一般。
劉備採納了法正的建議,在任命自己的屬官的時候,許靖以益州老臣的身份名列第一。
劉備對待圍而後降的許靖尚且如此鄙視,對待那些一心追隨劉璋的死忠分子會如何呢?答案估計只有一個,毫不留情的斬殺。
可是,仁德之君劉備不能出面,賢明睿智的諸葛亮不會出面,算來算去,法正是做劊子手的最好人選。
於是法正殺了自己的仇人,大家議論紛紛,但是矛頭都指向法正,把法正的行爲看成是他個人橫行不法。可是劉備卻任命這位擅殺私仇的法正爲尚書令,和諸葛亮一起打理益州政。若非法正爲了劉備衝鋒陷陣怎能如此?
法正斬殺的不但是法正的私仇,更是阻擋劉備入川的敵對勢力。一個政治家,允許文人們有點個性,有點出格,但是絕對不允許在政治路線上和自己對著幹。這一點,劉備如此,曹操也如此。只是相對而言,曹操做在明處,而劉備做在暗處,借法正的手斬殺。
法正和諸葛亮的關係並不好,對於諸葛亮在蜀中嚴格執法,法正也公開表示異議,不過彼此之間還算尊重。我看並非是什麼相互理解,更不是什麼惺惺相惜,或許有些像兩個刺蝟,有時候彼此保持距離,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