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所以孔子强调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是第一位的,不要动不动“能好人,能恶人”,把自己摆到“仁者”的高度。所以,在孔子这里,“仁者”,“智者”,“君子”,“小人”还是有层次的。仁者是完美的,那不用说,智者苟于志,但会好心办错事,君子怀德怀刑,喻于义,深明事理,小人怀土怀惠,巧取强夺。对于不同的人讲着同样的道德说词,但是每一个人的动机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初学者,当然首先要多反省自己,对于别人身上的优点要学习他人,对于别人身上的缺点要反省自己。这是必然的。所以说“见贤”不是见贤者,而是见到贤德的行为,见不贤亦同一理,哪怕是贤与不贤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要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智者,仁者。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那么见父母“不贤”如何办呢?孔子这里说:“对待自己的父母的过失要好言相劝。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也要尊重自己的父母,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图,替他们操劳却没有埋怨。其实作为父母,你真的按他们的想法去做,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他们还是能自我反省的。当然,在汉以后,父为子纲最后发展为“天下无不是父母”,恐怕是孔子也没有想到的。所以,大家批评道学,甚至批评孔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认识到先秦的儒学强调“父慈子孝”,对父子双方都是有同样的要求就是“仁”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还在世,不应到远方去游历。如果不得已,那么必须有正由的理由,并把自己的父母安顿好。”所谓“方”同“放”,直译“依据、依托”,也就是说离家远游,对于自己要有正当的理由作为依据,对于父母要有合适的地方作为依托。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三年还没有改变父辈的做法,可以称得让孝了。孔子说三年,当然我们也不能教条,作为父辈,在古代的宗族社会里,不光是指自己的父亲,还有许多的宗教长辈。你自己的父亲的做法,往往是他们的共识。作为晚辈,不能急于改变也就在这里,往往也没有这个力量去急于改变,而得到认同。所以说,对孔子话要结合时代去看,当时社会在解体之中,合理和不合理的道德规范往往都同时在瓦解。有一些要坚持,有一些要改变,但是不能操之过急,不管是出于长辈尊敬,还是出于后果的考量都应如此。同样,孔子只说三年,表明他并不是顽固的坚持一切。
另外这个“道”也是指比较原则的东西,古人的思想是比较统一,特别是在一个宗族之内,那么要修改比较原则东西,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
特别是,作为周朝或诸侯国家的太子或储君,他们孝或者不孝,那不是一般的家事,如果由家变演变为国乱,那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自然不能失之于慎重。所以读论语,对于一些其基本的道德规范,一定要结果具体的角色、身份去理解。看一看,春秋的历史我们会明白很多。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是不能不知能的,一则是因为父母又添了一寿,所以心里高兴,一则因为父母毕竟正在老去,所以心里也很忧惧。”
那么以上四句,全部是说“孝”,甚至在《论语》中重复出现,在《论语》编者看来《里仁》之中不说“孝”是说不过的,因为“孝”毕竟是“仁”的核心内涵。孝是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必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特别是天子之家,诸侯之家等。往往是开国之君,还不错,其子孙却是一代不如一代。这种还有多少父子骨肉相残,导致国难国衰。这是一般人所遇不到的。所谓儒者帝王师,我们一定要理解《论语》不光是给我们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