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所以孔子強調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是第一位的,不要動不動『能好人,能惡人』,把自己擺到『仁者』的高度。所以,在孔子這裡,『仁者』,『智者』,『君子』,『小人』還是有層次的。仁者是完美的,那不用說,智者苟於志,但會好心辦錯事,君子懷德懷刑,喻於義,深明事理,小人懷土懷惠,巧取強奪。對於不同的人講著同樣的道德說詞,但是每一個人的動機是不一樣的。那麼對於初學者,當然首先要多反省自己,對於別人身上的優點要學習他人,對於別人身上的缺點要反省自己。這是必然的。所以說『見賢』不是見賢者,而是見到賢德的行爲,見不賢亦同一理,哪怕是賢與不賢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也要如此。才能成爲真正的君子,智者,仁者。
4.18【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那麼見父母『不賢』如何辦呢?孔子這裡說:『對待自己的父母的過失要好言相勸。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也要尊重自己的父母,不能違背父母的意圖,替他們操勞卻沒有埋怨。其實作爲父母,你真的按他們的想法去做,如果有什麼不好的後果,他們還是能自我反省的。當然,在漢以後,父爲子綱最後發展爲『天下無不是父母』,恐怕是孔子也沒有想到的。所以,大家批評道學,甚至批評孔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認識到先秦的儒學強調『父慈子孝』,對父子雙方都是有同樣的要求就是『仁』
4.19【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還在世,不應到遠方去遊歷。如果不得已,那麼必須有正由的理由,並把自己的父母安頓好。』所謂『方』同『放』,直譯『依據、依託』,也就是說離家遠遊,對於自己要有正當的理由作爲依據,對於父母要有合適的地方作爲依託。
4.20【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說:『三年還沒有改變父輩的做法,可以稱得讓孝了。孔子說三年,當然我們也不能教條,作爲父輩,在古代的宗族社會裡,不光是指自己的父親,還有許多的宗教長輩。你自己的父親的做法,往往是他們的共識。作爲晚輩,不能急於改變也就在這裡,往往也沒有這個力量去急於改變,而得到認同。所以說,對孔子話要結合時代去看,當時社會在解體之中,合理和不合理的道德規範往往都同時在瓦解。有一些要堅持,有一些要改變,但是不能操之過急,不管是出於長輩尊敬,還是出於後果的考量都應如此。同樣,孔子只說三年,表明他並不是頑固的堅持一切。
另外這個『道』也是指比較原則的東西,古人的思想是比較統一,特別是在一個宗族之內,那麼要修改比較原則東西,也不是可以隨隨便便,輕而易舉的。
特別是,作爲周朝或諸侯國家的太子或儲君,他們孝或者不孝,那不是一般的家事,如果由家變演變爲國亂,那後果是相當嚴重的,自然不能失之於慎重。所以讀論語,對於一些其基本的道德規範,一定要結果具體的角色、身份去理解。看一看,春秋的歷史我們會明白很多。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是不能不知能的,一則是因爲父母又添了一壽,所以心裡高興,一則因爲父母畢竟正在老去,所以心裡也很憂懼。』
那麼以上四句,全部是說『孝』,甚至在【論語】中重複出現,在【論語】編者看來【里仁】之中不說『孝』是說不過的,因爲『孝』畢竟是『仁』的核心內涵。孝是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必須共同遵守的道德規範,特別是天子之家,諸侯之家等。往往是開國之君,還不錯,其子孫卻是一代不如一代。這種還有多少父子骨肉相殘,導致國難國衰。這是一般人所遇不到的。所謂儒者帝王師,我們一定要理解【論語】不光是給我們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