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儒帥佛道法

孔子不是標題黨--【論語.里仁第四】串讀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5 18:27 | 顯示全部樓層
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所以孔子強調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是第一位的,不要動不動『能好人,能惡人』,把自己擺到『仁者』的高度。所以,在孔子這裡,『仁者』,『智者』,『君子』,『小人』還是有層次的。仁者是完美的,那不用說,智者苟於志,但會好心辦錯事,君子懷德懷刑,喻於義,深明事理,小人懷土懷惠,巧取強奪。對於不同的人講著同樣的道德說詞,但是每一個人的動機是不一樣的。那麼對於初學者,當然首先要多反省自己,對於別人身上的優點要學習他人,對於別人身上的缺點要反省自己。這是必然的。所以說『見賢』不是見賢者,而是見到賢德的行爲,見不賢亦同一理,哪怕是賢與不賢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也要如此。才能成爲真正的君子,智者,仁者。
 
4.18【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那麼見父母『不賢』如何辦呢?孔子這裡說:『對待自己的父母的過失要好言相勸。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也要尊重自己的父母,不能違背父母的意圖,替他們操勞卻沒有埋怨。其實作爲父母,你真的按他們的想法去做,如果有什麼不好的後果,他們還是能自我反省的。當然,在漢以後,父爲子綱最後發展爲『天下無不是父母』,恐怕是孔子也沒有想到的。所以,大家批評道學,甚至批評孔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認識到先秦的儒學強調『父慈子孝』,對父子雙方都是有同樣的要求就是『仁』
 
4.19【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還在世,不應到遠方去遊歷。如果不得已,那麼必須有正由的理由,並把自己的父母安頓好。』所謂『方』同『放』,直譯『依據、依託』,也就是說離家遠遊,對於自己要有正當的理由作爲依據,對於父母要有合適的地方作爲依託。
 
4.20【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說:『三年還沒有改變父輩的做法,可以稱得讓孝了。孔子說三年,當然我們也不能教條,作爲父輩,在古代的宗族社會裡,不光是指自己的父親,還有許多的宗教長輩。你自己的父親的做法,往往是他們的共識。作爲晚輩,不能急於改變也就在這裡,往往也沒有這個力量去急於改變,而得到認同。所以說,對孔子話要結合時代去看,當時社會在解體之中,合理和不合理的道德規範往往都同時在瓦解。有一些要堅持,有一些要改變,但是不能操之過急,不管是出於長輩尊敬,還是出於後果的考量都應如此。同樣,孔子只說三年,表明他並不是頑固的堅持一切。
 
另外這個『道』也是指比較原則的東西,古人的思想是比較統一,特別是在一個宗族之內,那麼要修改比較原則東西,也不是可以隨隨便便,輕而易舉的。
 
特別是,作爲周朝或諸侯國家的太子或儲君,他們孝或者不孝,那不是一般的家事,如果由家變演變爲國亂,那後果是相當嚴重的,自然不能失之於慎重。所以讀論語,對於一些其基本的道德規範,一定要結果具體的角色、身份去理解。看一看,春秋的歷史我們會明白很多。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是不能不知能的,一則是因爲父母又添了一壽,所以心裡高興,一則因爲父母畢竟正在老去,所以心裡也很憂懼。
 
那麼以上四句,全部是說『孝』,甚至在【論語】中重複出現,在【論語】編者看來【里仁】之中不說『孝』是說不過的,因爲『孝』畢竟是『仁』的核心內涵。孝是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必須共同遵守的道德規範,特別是天子之家,諸侯之家等。往往是開國之君,還不錯,其子孫卻是一代不如一代。這種還有多少父子骨肉相殘,導致國難國衰。這是一般人所遇不到的。所謂儒者帝王師,我們一定要理解【論語】不光是給我們看的。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6 12:47 | 顯示全部樓層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孔子說:『古人之所以不輕易承諾或表態,是恥於做不到。』
 
4.2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所以孔子說:『話說得少而又失言的人,是很少見的。』即『多言必失』之意。
 
4.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所以孔子說:『君子應該說話謹慎,而擅於行動』。
 
【里仁】在這裡用孔子的三句話,來強調說話的藝術是因爲什麼呢?如果我們把『仁』視爲孔子道德體系的統稱,我們會發現『信用』和『嚴謹』也是其重要的內容。
 
統觀全文,可以清晰看到孔子思考問題的兩個層次:第一,要不要『仁』。第二『什麼是仁』,包括哪方面基本道德要素。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獨的,必然會有別人來向你學習,也能跟大家融洽的相處。』作爲一個士人,如果有仁德,行仁行,自然是『有友自遠方來』,肯定不會孤獨,自然是『牆裡開花牆外香』、『酒好不怕巷子深』;作爲一個諸侯,如果有仁德,行仁政,自然會得到大夫的擁戴,百姓的親近,天下的仁人志士都會來投奔。
 
4.26【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但是不學無術,卻又急於求成,或者懷才不遇,卻又不寂寞。今天跑到這個諸侯那裡,明天又跑到那個諸侯,不講原則,不講立場,擇不處仁。或者這樣的朋友也結交,那樣的朋友的也結交,追求所謂有名氣和排場,得到好處,孔子的弟子子游則說:『今天侍奉這個君王,明天又侍奉那個君王,這是自取其辱,即交這樣的朋友,又交那樣的朋友,那麼道不同,不相爲謀,不管是哪一方的朋友都會與你疏遠。
 
當然,也有把『數』解釋爲『數落』、『批評』的,貌似和【里仁】關係不大,所以個人不敢苟同。
 
最後小結一下,開篇以『里仁爲美』開始,結尾則『德不孤,必有鄰』爲收筆。一個君子在成長中,既要以仁者爲榜樣,必須擇仁而處,同時,他如果『苟志於道』,達到『知者利仁』的境界,自然也會最終『仁者安仁』『德不孤,必有鄰』,從而成爲他人的榜樣。應該說【里仁】同時也動態的反映出,一個『仁者』成長的真實過程。
到這裡【論語】前四部分就串讀完了,論語的前四部分比較清晰地展示了孔子的道德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脈絡和基本層次。串讀【論語】對於我們了解孔子思想體系和教育理念的形成過程,以及儒家思想體系的發展過程,都有很大的幫助。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5-18 09:11 | 顯示全部樓層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
這句話經常引起誤讀,是一些人愚孝愚忠的論據。
孝者,非必順之,知之理而已。
太極之順,應其勢而反之。孝者亦然,父母之過,不違非諾其爲,乃是順而反醒之而已。子嘗有言:舉直錯諸枉,則民服;亦父母者亦然。然反其過也,非執理而不敬,敬而醒之而矣。
已綁定手機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5-19 01:26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12樓延章於2010-05-18 09:11發表的 :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
這句話經常引起誤讀,是一些人愚孝愚忠的論據。
孝者,非必順之,知之理而已。
太極之順,應其勢而反之。孝者亦然,父母之過,不違非諾其爲,乃是順而反醒之而已。子嘗有言:舉直錯諸枉,則民服;亦父母者亦然。然反其過也,非執理而不敬,敬而醒之而矣。

------------------------------------------------------------------------------------------------------------------------------------

        孔子又云:『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個人在後文中認爲在孔子眼裡禮法制度應該大於父母之命,只不過在對父母的態度不能嚴劣。也有學者認爲『幾諫』是在合適的時機巧妙的勸諫。另外,從孔子對學生的態度而言,如『回非助我者,於吾言無所不悅。』、『夫子之迂也』、『子路不悅』等語,作爲長輩對晚輩,老師對學生能有這樣的鼓勵和包容態度,也能從側面說明一些實情。另外按照當時的社會風情,類似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這樣的包辦婚姻制度也是不存在。孔子的真實意旨並不如後世的理解和強化那樣的極端。

        另外,在【爲政】篇里,論語談完『孝道』之後,立即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我想孔子至少並不反對獨立思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