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48|回复: 2

学会与人相处,为孩子立榜样

[复制链接]
开元之治 发表于 2010-6-2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人相处,是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对的大问题。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人都有。与人相处好是不容易的。所以,许多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做人真难!”难就难在了与人相处上。确实,古人也曾感叹,“人情阅尽见交难”。《明代诗人李东阳《寄朋民望》。》但如果掌握了与人相处的原则和技巧,也并非不能与人相处好。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与人相处所应遵循的原则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c! H0 u! X# I* m7 \' b

% x$ {, u" D+ T) \  1 与人相处的原则1 M. ]- Q# J7 i" ?3 j8 |" n' E

& p8 A  f" c( G7 ~* @- w  第一,以诚相待。没有真诚,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有信任。缺乏信任的相处和交往是不可能融洽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具有打动人、教化人的力量。没有真情和真诚,就不会有真正的友情、友谊。缺乏真情和真诚,任何高超的“关系技巧”都不可能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剩下的只能是相互利用的暂时联手。
3 y3 j; q6 g6 C2 X' b8 d6 r% x( _0 _8 K, M* Z  |7 o6 `" R
  第二,互助互利。除了亲情关系,这是与他人长期相处的一个定律。如果不是互助互利,仅仅是单方受益、甚至对方受害,那么这种关系就不可能长期维持。互助互利,用人们更愿意讲的一句话说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助互利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利人精神,然而,这并不是在事事处处都要做到“助”和“利”的对等。当然互助互利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氛围,试想,如果一个人在“我为人人”之后,“人人为我”没有丝毫的回应,那么,这种“我为人人”就不可能持久。* H- O) u; d; T
' G( r) Z' x$ M
  第三,待人如待己。《圣经》里有一句话,“你待人当如人之待你”。它被西方人称为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论语》里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和《论语》的这两句话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一个强调要象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一个强调对待别人要象对待自己一样,自己不愿干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干。我国古代典籍中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与上述精神相通的。0 |0 ~3 A6 x- O( T( y

  r4 b2 ]9 a8 n0 J8 [  第四,相互理解。在与人相处中,仅有真诚和互利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相互理解。在真诚和互利的前提下,相互理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猜疑,使人际关系融洽、和解。善于理解别人和让别人理解自己,这是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智慧和能力。' n6 A. ]. W0 M3 o

+ D) B3 Q9 [4 M3 @: F9 l' r  第五,具有宽容精神。宽容就是对己严,而待人宽。宽容就是大度,能容得不同,能容得异端。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人格魅力。不拒小流,方能成江海。宽容使你结交天下朋友,偏狭、苛刻使你缩守一隅,成为孤家寡人。当然,宽容不是毫无原则,结交天下朋友也不是一味的藏污纳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是值得讲究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之不闻其香而与之化矣。这是说与那些善良、贤慧的人交往不仅愉快和谐,而且使自己多方受益。而与某些不良之徒交往就会身受其害。所以,蒲松龄告诫人们,“豺狼不可狎”,就是说,狠毒邪恶的人是不可亲近的。
  [, \) B8 G0 l+ d
. ^% ^4 V: z% Q# T: I* s  第六,不可轻信别人,也不应该猜疑所有的人。对人以诚相待,并不是要你相信所有的人。人这个上帝的天使,具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也具有世间最丑恶的东西。涉世不深、善良而天真的人,以真诚善良之心待人,却受骗上当,承受无端的灾难,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有些善良的人在受骗上当后,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猜疑所有的人。甚至开始信奉《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处世哲学。这种观念和做法都是与人相处的大忌,使人际关系紧张和恶化,使人间美好的东西丧失殆尽。对人以诚相待,并不是愚诚愚信,在诚的同时还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别人,尤其是对不十分了解的人,对重大问题,更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讲得比较公正而实际,既不能做害群之马,也不要对别人毫无防备。
6 W( z: o; q4 Z! b5 o  H
- n& c) n) n+ K3 p  2 与人相处和社交的技巧
/ e- |3 ^' Q1 ]
2 g0 F! D; ?* ^7 a# e  T. `: A  与人相处的技巧是以上述与人相处的原则为基础的。如果在与人相处中不真正实行以诚相待、互利等原则,仅仅在技巧上下功夫,那就舍本逐末了。我们应当避免把与人相处、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成一种技巧。它一旦仅仅是一种技巧时,这种关系就成为虚假的、互相利用的了。当然,掌握一些技巧,对更好地与人相处,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有好处的。4 x; f* `. H( l( W5 R# k* f

+ F# y$ Q. d: o$ G  * 真诚地赞美对方。这不是无聊地谄媚,肉麻地吹捧,无根据地讨好。而是对对方确实存在的优点作恰如其分的赞扬。这就要求你随时发现对方的优点,而不能总是盯着对方的缺点。4 @6 a/ W- Q% W- R+ S, ]& S* X
4 ^- h* J  p: @: o
  * 更多地倾听对方。更多地倾听对方的言语,比不断地对对方进行说教,给对方留下的印象要好千百倍。! |7 a' O% }5 Y

. T/ K3 k2 D# x& W. H, f) y  * 有时不妨将自己合盘托出。把别人看来是私人秘密的自己的某些情况讲给对方,就比较容易得到对方的信任。如果对方不是城府过深的话,他(或她)也会向你敞开或在一定程度上敞开心灵。) J9 j2 S) a% b1 D' {

; ~4 j/ Q* Y  Q3 Y- \7 C7 H  * 要随时观察和揣摩对方的心理变化。对方对你的谈话,无兴趣或不满意时,应当中止或找别的话题。
( h$ Y0 x# j$ p7 W
0 P+ O6 p& m! S$ q1 L1 L  * 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要留意对方的兴趣和特点,选择谈话的切入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对方敞开胸襟,进行深层面交谈。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就要首先让对方对你有信任感。而信任感的产生依赖于你的诚恳和坦率。看来,这又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了。' x1 U5 n$ u! n* ]0 t. h

7 p: q. O# X( U# i% i% U  3 与人相处和社交的误区7 ^" V+ O7 B! k) S4 \
: o4 Q1 E" b& Z& \: |8 ^6 m, V: ]
  * 自我封闭。奥地利著名现代派作家卡夫卡曾这样描写自我封闭状态“在我的周围围着两圈士兵,手执长矛。里面的一圈士兵向着我,矛尖指着我;外面的一圈士兵向着外面,矛尖指着外面。他们这样密不透风地围着我,使我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人若处于这种封闭状态,是非常不幸的。应打开自我封闭的枷锁。人是社会的人,正常的人都有与人交流、交往的愿望。自我封闭不利于人的发展,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少自我封闭的人,都是在受到严重的心灵伤害之后才走向自我封闭的。严重的自我封闭是一种心理变态,这种心理变态交织着对他人的敌视和不信任,失去生活乐趣以及没有自信心等不良心态。要改变这种心态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周围环境的积极配合与本人的艰苦内心斗争。
! F. t# ?5 e" K1 b0 @# o' f& H% j2 M, \: T9 \- r; G' R9 K! J+ u" \
  * 讨好所有的人或不得罪人。这是不可能的。一般情况下,只要让多数人说好就行了。生活中有一种“老好人”,他们谁也不想得罪。这种人不仅活得累,而且很难干成大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是一个人也不得罪;而是得罪应该得罪的人,珍惜应该珍惜的每一个人缘。; h# ?+ B% S4 t3 M
* n6 u# _; p' ^% ]; O6 ^7 Q4 N
  * 过于计较于细枝末节。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求大同存小异”,是说在大的问题上基本一致就行了,至于细枝末节的不同是不必过于计较的。这句话用在与人相处和社交中是很有益处的。过于计较于细枝末节是眼界狭隘、目光短浅的的表现。人们常对这种在细小事情上大作文章和纠缠不清的人,以“女人味”称之。在封建时代女人受到的束缚非常大,使她们视野狭小,拘泥于小事情;然而随着妇女的不断解放,女人的活动天地越来越大,过于计较于细枝末节是不能与“女人味”划等号的。女人中心胸开阔,具有远见卓识的,大有人在。着眼于大局,着眼于发展,是雄才大略的表现。$ q4 r8 i7 n, I  D; U
! ]- u8 ?2 z+ v. t* W: H! X8 ~
  * 求全责备。这是一种不少人常见的与人相处的心理状态。 他们要求与其相处的人完美无缺,不允许对方有缺点或错误存在。他们不懂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这样做的结果是朋友没有或很少。他们还经常感叹自己缺乏知音,实际上是他们自己把许多朋友拒之门外。我们应当记住《汉书》中的这句很有哲理的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会失去很多朋友。
: o6 B3 {% q$ h《未完待续》
 楼主| 开元之治 发表于 2010-6-2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8 R# B+ y* ?" j" v, o
" L9 p4 P- n% C. g! V. X
  * 人际关系是一种技巧。社会交往需要技巧,但它不等于技巧。人际关系建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过程。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性格成熟的人,他的人际关系是不会糟糕的。周恩来的人际关系应当说非常好,难道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靠技巧建立的吗?不是,是他优秀的品德,高尚的人格,近乎完善的性格、超人的智慧和才能铸就的。当然,他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也很高超,但这些技巧与品质、性格、智慧和才能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那些过于看重社交技巧的人,那些为社交而社交的人,社交成为一种技巧和游戏,他们的社交行为往往是“出卖自我,丧失自我”。他们为了社交,牺牲了内在的真实情感,牺牲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这是不足取的。周恩来的社交生涯,在忠于自己的信念和价值理想,保持自我性格与社交技巧之间取得了最大限度的平衡,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对于一般人来说,那些社交技巧,当它对自己仅仅是一种技巧而存在的时候,它只是一种雕虫小技,使用起来往往是生硬的、笨拙的;只有当它成为自己真实情感和稳定性格,即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时,它才能在你与人相处、在社交中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地表现出来,从而显现出自己夺目的人格魅力,从而获得最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效果。' B' W/ O$ v) a. Z) d. d$ N1 Y4 D
$ {# s9 r6 @; k6 i  H
  * 偏重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第一次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以后要改变这种印象往往不太容易。第一印象的存在是个事实,很多人也以别人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来鉴别人,并以此来确定以后的交往方式和态度等;很多人也非常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次接触时,往往非常精细地考虑各个细节,然而,以后的多次接触却与第一次相差甚远。其实这种心理在许多时候并不利于人际交往。经验告诉我们,真正了解和认识一个人并不是经过一、两次的接触和交往就能完成的,偏重第一印象容易限制我们对人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俗话所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我们不赞成偏重第一印象,并不是不重视第一印象。4 Q. x+ Q; K1 o" r9 [7 Q5 o

  g) w5 ?0 G# F; g# p0 u; G  * 迷失于晕轮效应。“晕轮”本指月亮周围的光环;由于这一光环的存在,使我们不易看到月亮本身的真实面貌。因此,晕轮效应也叫光环现象。晕轮效应是指高尚的东西使人感觉更高尚,丑陋的东西使人感到更丑陋。比如社会名人、影视明星就容易产生晕轮效应,人们往往夸大他们身上的优点,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弱点的甚至阴暗的一面。在人际交往中晕轮效应掩盖了人的本来面目,容易产生对人的盲目崇拜或全盘否定,从而使人际交往出现偏差、使人际关系掺进许多水分。
8 F$ e5 K* C! |1 W! \7 n* W: U: }% P- |5 }# u( Z
  4 关于卡耐基的“规则”" Q$ j" p" R( ^! W  r2 x; R/ @

# q* L+ N6 n9 W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续集》中关于如何与人相处,提出了许多很有用的“规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吸取了它的不少精华。可是我们也应该指出它的某些不尽合理的地方。比如,卡耐基在“如何使人信服你”一章中,提出了一个规则,就是“不要指出别人的错误”。我们至少可以提出下列理由来说明这一规则的不尽合理。
1 r# f* B  R, G
0 S% `! X" {# m6 ^  其一,对于别人的错误,是应当指出的。这无论对于他本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这应当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问题是如何指出别人的错误。其实就在卡耐基述说这个规则的书中的别的章节,也说过诸如“间接地指出他人的错误”、“在批评对方以前,谈论你自己的错误”等规则。看来,卡耐基还是要指出别人的错误的,只是要十分注意“指出”的态度和技巧。所以“不要指出别人的错误”这种说法,不仅本身不正确,而且与该书的有关部分相矛盾。; q- v2 b- S0 J" Y% I* e
/ Y" I* i& @; h% X
  其二,就在卡耐基叙述“不要指出别人的错误”这一节里,他以富兰克林为例说明与人辩论、并尖锐指出别人错误的弊端。大致意思如下:有一天,一位老教友会教友把富兰克林拉至一旁,用几句针刺的实话痛击他。但正是有人指出了富兰克林的错误,而且是用“针刺的实话”指出了他的错误,才使他醒悟,卡耐基写道,
% T5 {) t9 s0 L8 R
; |6 z6 |3 m( y$ w  我所知道关于富兰克林的一件最好的事是他接受那尖锐责备的态度,他的年龄够大,又够聪明,能觉悟到那是真实的,感觉到他的前途的失败及社交的危机,所以他转变方向;他立刻开始改变他的骄傲、固执的态度。/ P, o+ S6 p; b1 \, i4 o1 Z

+ |. `/ k! t( ?2 h9 l$ I毫无疑问,如果不是别人指出了富兰克林的错误,而他又真正地接受了这种批评,并切实改正了这种错误,富兰克林就不会成为伟人的富兰克林。看来,虚心接受别人的击中要害的批评,和恰当指出别人的错误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卡耐基用自己举的例子,证明了自己所要证明的观点的谬误。
& j1 L% g7 B: G# q+ [: @- i" Z1 {9 L6 w, o
其三,卡耐基“不要指出别人的错误”的观点,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即多数人所作的事不能达到“55%”的正确率;而“多数人不愿改变他们的思想”。不错,多数人犯错误的概率是很高的,很多人也确实不愿轻易改变自己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就更有必要恰当指出别人的错误和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了。中国人提倡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正是在承认多数人易犯错误和很多人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样的事实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卡耐基之所以提出“不要指出别人的错误”这样一条规则,是因为他发现了“人性的弱点”是不愿意听别人的批评,我们求教于人时常犯的错误,便是总是找那些使我们心中觉得舒服的人,这些人总说我们是对的。确实,按卡耐基这一条规则去做,你可能在商业生意中有较多的获利机会,你可能在官场上比别人往上爬得快;但你是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尽管我们非常欣赏卡耐基先生人际关系理论的独到之处和实用性,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指出他的诸如“不要指出别人的错误”的观点的实用主义倾向。我们还是愿意将他的这种说法修改为“要恰当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或至少要修改为,“不要随意指出别人的错误”。不过,请读者不要误解,本书不是要你硬要在商业生意中一定指出合作伙伴存在的错误,使好端端的商业良机丧失掉,把该赚的钱白白扔掉。
易子 发表于 2010-7-1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仁 义 礼 智 信  宽 良 恭 俭 让
' P/ d7 D( x4 W, ~% V. ~% D0 U, U10字箴言,能做到二三就能与人相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