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0-6-27 22:02 編輯 7 N/ B5 l: l* y% L! ]7 p
孔夫子趨趨以求的希望把自己心中的理想社會通過各方面的社會領域去實現,比如行政,但是,其理論的可實踐性 ...
# o Q. g; b) ^% b* t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0-6-24 00:01  7 R* w+ r; M9 }& Q
-------------------------------------------------------------------------------------------------------------------/ L( g% \4 K, k% b7 {7 O4 K4 C1 W/ I
& |" Z) G- i: M* \<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基於當時的社會現實和制度而言的,但是<論語>更多的是針對當時社會制度和文化的評論 當然也包括孔子自身的理想和對社會問題的分析和求解.那麼在當時而言,基於孔子自身損益的周禮就是相當於西方各種學說的普及與實踐的指導體系.當然孔子的主張也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甚至空想主義色彩,也可以說孔子也有最高綱領(三代大同之治)和現階斷的綱領(吾從周).但是正如西方世界不得不接受馬克思的一部分思想一樣,孔子的仁學思想在後世也不得不得到部分的採納,並在其相關的思想和社會制度中以這樣和那樣的方式體現出來.$ { Y0 L' I" P$ C8 G9 I&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