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本草綱目 [電子書]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14 | 顯示全部樓層
三七

【釋名】山漆、金不換
【來源】五加科(Araliaceae)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乾燥根。秋季花開前或冬季果熟後採挖,洗淨,分開主根、支根及莖基,乾燥。支根習稱筋條,莖基習稱剪口。
【產地】主產雲南、廣西等地,多系栽培。四川、貴州、江西等省亦有種植。
【植物形態】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面灰褐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面灰綠、黃綠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皮部有細小棕色樹脂道斑點,擊碎後皮部與木部常分離。氣微,味苦回甜。筋條呈圓柱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白色,邊緣灰色。
【主要成分】含多種皂甙,總量約9.75~14.90%。和人參所含皂甙相似,但主要為達瑪脂烷系皂甙,有人參皂甙Rb1、Rb2、Rd、Re、Rg1、Rg2Rh1及三七皂甙R1、R2(Notoginsenoside-R1、R2)等。此外尚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Dencichine)及少量黃酮甙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腫痛。3~9g。研末沖服每次1~3g。

【附註】 景天三七
【類別】全草類
【英文名】AizoonStonecropHerb
【別名】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蠍子草。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SedumaizoonL.的全草。
【採制】夏、秋季採挖,除去泥沙,曬乾。
【性味】性平,味甘、微酸。
【植物形態】多年生肉質草本。莖直立,高20~80cm;根狀莖粗壯,近木化。葉互生,廣卵形至狹倒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或近全緣,光滑或略帶乳頭狀突起;幾無柄。聚傘花序頂生,分枝平展;花密生;萼片5,披針形,長短不等,長約為花瓣的1/2,先端鈍;花瓣5,黃色,長圓狀披針形;雄蕊10,較花瓣為短;心皮5,基部合生,腹面有囊狀突起。骨突果排成五角星狀;種子平滑,邊緣有寬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生於山坡岩石上,草叢中,主產我國北部和長江流域各省。
【主要成分】含沒食子酸、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谷甾醇、生物鹼、景天庚酮糖(D-sedoheptulose)。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安神。用於潰瘍病、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及血小板養活性紫癜等血液病的中小量出血、煩躁不安、外傷出血。
【附方】1、吐血、務血不止。用三七一錢,口嚼爛,米湯送下。
2、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錢,研細,淘米水調服。
3、大腸下血。用三七研細,淡白酒調一至二錢服。三服可愈。
4、婦女血崩。治法同上。
5、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塗眼睛周圍,很見效。
6、無名癰腫,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調塗;如癰已破,則用三七研細干塗。
7、虎咬蟲傷。用三七研細,每服三錢,米湯送下。另取三七嚼塗傷處。
【備註】三七號稱『金瘡要藥』,人們把它比為『金不換』,是外科、傷科的常用藥物,我國著名的『雲南白藥』中即含有本品。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15 | 顯示全部樓層
黃連

【釋名】亦名王連、支連
【集解】毛茛科(Rununculaceae)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雲連CoptisteetaWall.的乾燥根莖。上述3種的藥材分別稱為味連、雅連、雲連。秋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乾燥,撞去殘留鬚根。
【產地】
味連主產四川、湖北省,陝西、甘肅等省亦產。主要為栽培品,是商品黃連的主體。
雅連主產四川,為栽培品,有少量野生。雲連主產雲南及西藏地區,原系野生,現有栽培。
【植物形態】味連:多分枝,集聚成簇,形似雞爪,單枝長3~6cm,直徑0.3~0.7cm。表面灰黃或黃褐色,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鬚根及鬚根殘基,有的節間表面平滑如莖杆,習稱『過橋』。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頂端常有殘餘的莖及葉柄。質硬,斷面不整齊,皮部橙紅色或暗棕色,木部鮮黃或橙黃色,呈放射狀紋理,髓部有時中空。氣微,味極苦。
雅連: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微彎曲,長4~8cm,直徑0.5~1cm。『過橋』較長。頂端有少許殘莖。
雲連:多為單枝,較細小,彎曲呈鈎狀。
【氣味】(根)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瀉痢,濕熱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眠,血熱吐衄,目赤牙痛,胃熱吞酸,癰腫疔瘡,內熱消渴等;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等。2~5g。
【附方】1、心經實熱。用黃連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飯後過一陣(食遠)溫服。小兒減量。
2、伏暑發熱、作渴、嘔吐及赤白痢。用黃連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過、研細,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黃龍丸』。
3、骨熱黃瘦。用黃連四分,切小,加童便五大合,浸一夜,微煎三四沸,去喳,分二次服下。
4、小兒疳熱(遍身瘡蝕、潮熱、肚脹、口渴)。用黃連五兩,切碎,以水調濕,納豬肚中,縫好,放在飯上蒸熟,連同少許飯爛搗爛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另服調血清心的藥,使病速愈。
5、消渴尿多。用黃連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又方:黃連半斤,酒一升,放在開水鍋裏,煮一伏時,取出曬乾,三細,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送下。
6、小便如油(按:這是消渴晚期病伏)。用黃連五兩、栝樓根五兩,共研為末,加生地黃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牛乳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冷水、豬肉。
7、破傷風。用黃連五錢,加酒一碗,煎至七成,再加黃蠟三錢溶化後,趁熱服。
8、白濁。用黃連、白茯苓,等分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以補骨脂煎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9、痢症多血。用黃連一兩,加水二升,煮成半斤,露一夜,次日燒熱後空心服。又方:黃連一兩,和雞蛋白做餅,灸成紫色,研細,以漿水三升,慢火熬成膏。每服半合,溫米湯送下。單以雞蛋白調黃連末為丸服亦可。又方:黃連二兩,切碎,放在瓦上焙焦,加當歸一兩(焙過),共研為末,再加麝香少許。每服二錢,陳米湯送下。
10、冷熱諸痢。用黃連一兩半、龍骨一兩、大附子一個、乾薑一兩半、膠一兩半,切細,加水五合,煮沸即停,稍冷再添水煮,如此反覆九次,最後約得藥汁一升,一頓服下。
11、痢疾腹痛,裏急後重。用黃連、木香,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一天服一次。此方名『香連丸』。
12、傷寒下痢??荒芙?場S沒屏?喚鎩⑽諉范??定去核,灸燥),共研為末,加蠟一塊(如棋子大)和蜜一升合煎,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一天服三次。又方:黃連二兩,熟艾如鴨蛋大一團,加水三升,煮成一片,一次服下。
13、雞冠痔。用黃連末塗搽,加入赤小豆末更好。
14、痔病秘結。用黃連、枳殼,等分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15、水泄、脾泄。用黃連一兩、生薑四兩,同以文火炒至姜脆。取出,把兩藥分開,各研為末。水泄用薑末,脾泄用黃連末。每服二錢,空心服,開水送下。此方名『神聖香黃散』,亦治痢疾。
16、吐血不止。用黃連一兩,搗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溫服。
17、眼目諸病。用黃連不限多少,搗碎,浸清水中六十天,然後單取汁熬干。另用艾鋪瓦上,燃艾,把熬干的藥碗,蓋在艾上,受到艾的煙熏。艾煙盡後,刮取碗底藥末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甜竹葉湯送下。
18、眼睛突然紅痛。用黃邊銼碎,浸在雞蛋清裏,經過一夜,次日,濾去渣,以雞毛蘸蛋清點眼。又方:用黃連和冬青葉煎湯洗眼。又方:黃連、乾薑、杏仁,等分為末,用棉包裹浸入熱水中,趁熱閉目淋洗。
19、雙目癢痛。用黃連浸乳中,隨時取汁點眼。
20、淚出不止。用黃連浸水成濃汁搽洗。
21、牙痛。用黃連末搽痛處。
22、口舌生瘡。用黃連煎酒,時時含漱。
23、小兒口疳。用黃連、蘆薈,等分為末。每服五分,蜜湯送下。如系走馬疳,可再加蟾灰等分、青黛減半、麝香少許。
24、小兒耳後瘡(稱月月蝕)。用黃連末搽敷。
25、胎動出血。用黃連研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26、妊婦心煩,不能睡眠。用黃連研末,每服一錢,清稀飯送下。
27、無名腫毒。用黃連、檳榔,等分為末,加雞蛋清調勻搽患處。瘡已潰或未潰,皆可用此方。
28、中巴豆毒,下瀉不止。用黃連、乾薑,等分為末,取一茶匙,水沖服。
【主要成分】3種黃連均含多種生物鹼,主要為小檗堿(Berberine),以鹽酸鹽存在,含量5.2~7.69%;其次為黃連堿(Coptisine)、甲基黃連堿(Worenine)、巴馬亭(Palmat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此外,尚含木蘭堿(Magnoflorine)及阿魏酸(Ferulicacid)。雲連不含甲基黃連堿。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16 | 顯示全部樓層
胡黃連

【歸類】植物西藏胡黃連
【拉丁文】Rhizomapicrorhizae
【英文名】FigwortflowerPicrorhizaRhizome
【藥效分類】清虛熱藥(清熱類)
【性】寒
【味】苦
【毒性】無毒
【歸經】肝大腸胃
【藥用部位】根莖
【氣味】(根)苦、平、無毒。
【功效】清濕熱、除骨蒸、消疳熱。
【主治】濕熱瀉痢,黃疸,痔疾,骨蒸潮熱,小兒疳熱。
【附方】1、傷寒勞復(身熱,尿赤如血色)。用胡黃連一兩、山梔子二兩(去殼),加蜜半兩拌勻,炒至微焦,研細,再加豬膽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另取生薑二片、烏梅一個,浸在三合童便中,半日後,去渣留尿,加溫,飯後將藥丸送下。
2、小兒潮濕、盜汗。用胡黃連、柴胡,等分研細,加煉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至五丸,按年歲加減。丸子先用酒少許化開,再加水煮開多次後用藥渣同服。
3、小兒疳熱(肚脹,潮熱,發焦。不可用大黃、黃芩等傷胃的藥物)。用胡黃連半兩、靈脂一兩,共研為末,加入雄豬膽汁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湯送下。
4、小兒疳瀉,冷熱不調。用胡黃連半兩、棉姜一兩(炮過),共研為末。每服半錢,甘草湯送下。
5、小兒黃疸。用胡黃連、川黃連各一兩,共研為末。另取黃瓜一個,挖去瓤子,把藥放進去。瓜外用面裹一層,煨熟,剝掉面層,搗爛藥瓜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按年齡大小酌給藥量,溫水送下。
6、吐血、鼻出血。用胡黃連、生地黃,等分為末,加豬膽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臨睡時服五十丸,茅花湯送下。
7、血痢不止。用胡黃連、烏梅肉、灶下土,等分為末,茶送下。
8、嬰兒眼睛發紅。用胡黃連研細,加茶調勻,塗手足心。
9、癰疽瘡腫。用胡黃連、穿山甲(燒存性),等分為末,加茶或雞蛋清調搽。瘡已潰或未潰都可用此方。
10、痔瘡疼腫難忍。用胡黃連末和鵝膽汁調勻塗患處。
【藥量】1.5-9g。
【配伍宜忌】脾胃虛弱者慎用。
【炮製方法】將原藥除去雜質,潤透,切薄片,乾燥,篩去灰屑。
【品質標誌】本品以條粗、體輕、質脆、折斷時有粉塵、斷面灰黑色、味極苦者為佳。
【商品規格】分進口統裝、西藏原裝等規格。進口品:統貨。呈圓柱形,略彎曲,長約4cm,直徑0.3-1cm。表面黃棕色,部分顯黑褐色,有隆起的疙瘩,細條者有縱皺紋,粗條者有橫皺紋,外皮易剝落。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黃芩

【類別】根類
【英文名】BaikalSkullcapRoot
【別名】黃金茶、山茶根、爛心草、腐腸、空腸、內虛、經芩、黃文、印頭、苦督郵。
【來源】唇形科植物黃岑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根。內部實在的叫子芩、條芩、鼠芩。
【採制】春、秋季採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曬至半乾後撞去栓皮,曬乾。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性味】根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網紋。質硬性寒,味苦。而脆,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成空洞。氣微,味苦。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莖叢生,具細條紋,近無毛或被上曲至開展的微柔毛。葉對生,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全緣,下面密被下陷的腺點。總狀花序頂生,花偏生於花序一側;花萼二唇形,盾片高約1.5mm,果時增大;花冠紫色、紫紅色至藍紫色,花冠筒近基部明顯膝曲;雄蕊4,二強。小堅果卵球形,黑褐色,具瘤。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生於向陽草地山坡及休荒地上。主產河北、山西、內蒙古;有栽培。
【功能主治】消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附方】黃芩的主要功用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
1、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女帶下、手足寒熱,宜服『三黃丸』。隨季節而不同。按上列三藥的右諏,春季用量是:四兩一三兩一四兩;夏季是:六兩一一兩一七兩;秋季是:六兩一三兩一三兩;冬季是:三兩一五兩一二兩。配好後搗碎和蜜做成丸子,如烏豆大。每服五丸,漸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後病癒。久服使人健壯。
2、胸部積熱。用黃芩、黃連、黃櫱,等分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開水送下。此方名『三補丸』。
3、膚熱如火燒,骨蒸(結核)痰嗽等。用黃芩一兩,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4、肝熱生翳。用黃芩一兩、淡豉三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以熟豬肝裹着吃,溫湯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酒、面。
5、吐血、鼻血、下血。黃芩一兩,研末,每取三錢,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和渣一起溫服。
6、血淋熱痛。用黃芩一兩,水煎,熱服。
7、婦女絕經期的年齡已過,仍有月經或月經過多。用黃芩心二兩,浸淘米水中七天,取出炙干再浸,如此七次,研細,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8、安胎清熱。用芩、白朮,等分為末,調米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開水磅下。藥中加神曲亦可。
9、產後血渴,飲水不止。用黃芩、麥門冬,等分為末,水煎,溫服。
【主要成分】含黃芩甙(baicalin)、黃芩素(baicalein)、漢黃芩甙(wogonoside)、漢黃芩素(wogonin)、黃芩酮Ⅰ、Ⅱ(skullcapflavoneⅠ、Ⅱ)、千層紙黃素A(oroxy-linA)及菜油甾醇。
【發明】本品『得酒,上行;得豬膽汁,除肝膽火;得柴胡,退寒熱;得芍藥,治下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17 | 顯示全部樓層
秦艽

【類別】根類
【英文名】LargeleafGentianRoot
【別名】秦膠、秦糾、左秦艽、秦瓜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的根。
【採制】春、秋季採挖,除去莖葉、鬚根及泥土,曬乾,或堆曬至顏成紅黃色或灰黃色時,再攤開曬乾。
【性味】根呈圓錐形,扭曲不直,長10~30cm,直徑1.5~3cm,表面灰黃色至棕黃色,有扭曲的縱皺紋,根頭部膨大,由數個根莖合著,頂端殘留莖基及葉基維管束。氣特異,味苦、微澀。性平,味辛、苦。無毒。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莖圓柱形,基部有許多纖維狀殘葉。葉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在莖基部者較大,長達30cm,寬3~4cm,先端尖,全緣,葉脈3~5條;莖生葉對生,3~4對,稍小,基部連合。花生於上部葉腋,成輪狀叢生;花冠筒狀,深藍紫色,長約2cm,先端5裂,裂片卵圓形,雄蕊5,子房長圓形。蒴果長圓形。種子橢圓形,竭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生於草地及濕坡上。主產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
【主要成分】含龍膽鹼A、B、C(gentianineA,B,C)、龍膽次堿(gentiani-dine)、秦艽丙素(gentianol)及龍膽苦甙(gentiopicrin)。
【功能主治】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煩痛,日哺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附方】1、黃疸。用秦艽半兩,浸酒半升中,空腹飲酒。有酒量的人服後易見效。又方:秦艽三兩,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兩次服下。
2、暴瀉、大渴、大飲。用秦艽二兩、灸甘草半兩,每服三錢,水煎服。
3、傷寒煩渴。用秦艽一兩,在牛乳一碗中煎到六成,作兩次服。
4、急勞煩熱(身體酸疼,骨蒸潮熱)。用秦艽、柴胡各一兩,甘草五錢,研細。每服三錢,開水調下。
5、小兒骨蒸潮熱,減食瘦弱。用秦艽、灸甘草各一兩,每服一至二錢,水煎服。
6、小便艱難。用秦艽一兩,水一碗,煎至六分,分兩次服。又方:秦艽、冬葵子,等分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
7、胎動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膠各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又方:秦艽、阿膠(炒)、艾葉,等分為末,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8、一切瘡口不合。用秦艽研末敷上。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柴胡

【釋名】茈胡、地薰、芸蒿、山菜、茹草。香柴胡、南柴胡、小柴胡、紅柴胡
【集解】傘形科(Umbelliferae)柴胡BuplerumchinenseDC.或狹葉柴胡BuplernmscorzonerifoliumWild.的乾燥根。分別習稱北柴胡和南柴胡。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及泥土,乾燥。
【產地】北柴胡:主產河北、河南、遼寧、湖北、陝西等省。
南柴胡:主產湖北、四川、安徽、黑龍江、吉林等省。
【植物形態】北柴胡: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有莖基及短纖維狀葉基,下部有分枝。表面黑褐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片狀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或黑褐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緊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主要成分】柴胡(北柴胡):根含a-菠菜甾醇(a-Spinasterol)、春福壽草醇(Adonitol)、柴胡皂甙(Saikosaponina、b)、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柴胡皂甙c(Saikosaponinc)。並含揮髮油。
狹葉柴胡(南柴胡):根亦含柴胡皂甙。
【氣味】(根)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舒肝昇陽。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瘧疾。3~9g。
1、傷寒餘熱(傷寒之後,體瘦肌熱)。用柴胡四兩、甘草一兩,每用二錢,煎服。
2、小兒骨熱(十五歲以下小兒遍身如火,盜汗、咳嗽、煩渴,日漸黃瘦)。用柴胡四兩、丹砂三錢,共研為末,拌豬膽汁和飯蒸熟,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桃仁、烏梅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3、虛勞發熱。用柴胡、人參等分,每服三錢,加姜棗同水煎服。
4、濕熱黃疸。用柴胡一兩、甘草二錢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適當分次服完。
5、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錢半、決明子七錢半,共研為末,人乳調勻,敷眼上。
6、積熱下痢。用柴胡、黃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後空心服下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18 | 顯示全部樓層
前胡

【別名】土當歸、野當歸、湔胡。
【拉丁文】Radixpeucedani
【英文名】CommonHogfennelRoot;WhiteflowerHogfennelRoot
【歸類】植物紫花前胡白花前胡
【藥典收入】是
【藥效分類】化痰、軟堅、消積藥(祛痰藥類)
【性】微寒
【味】苦辛
【毒性】無毒
【歸經】肺
【藥用部位】根
【氣味】苦、微寒、無毒。李時珍認為:前胡味甘辛,氣微平。
【功效】疏風清熱、止咳祛痰。
【主治】風熱咳嗽痰多,痰熱喘滿,咯痰黃稠。
【藥量】3-9g。
【配伍宜忌】惡皂莢;畏藜蘆。陰虛火熾者不宜用。
【炮製方法】1)生前胡:取原藥材,揀淨雜質,清水洗淨,撈出,潤透,切薄片,曬乾。2)炙前胡:取蜂蜜置於鍋內化開,倒入前胡片,不斷翻動,用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晾涼。每100kg藥材,用蜂蜜15-20kg。
【品質標誌】本品以身干、條粗壯、質柔軟、斷面黃白色似菊花心,香氣濃者為佳。
【商品規格】白花前胡分四川、湖南、浙江1-2先前主統裝等規格。紫花前胡分江西、山西1-2等及統裝等。
【有效成分】愛草腦檸檬烯甘露醇紫花前胡甙海綿甾醇
【發明】李明珍指出:前胡,『其功長於下氣,故能治痰熱、喘嗽、痞膈、嘔逆諸疾。氣下則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陳致新之績,為痰氣要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19 | 顯示全部樓層
防風

【類別】根類
【釋名】關防風、東防風、銅芸、茴芸、茴草、屏風、根、百枝、百蜚
【英文名】DivaricateSaposhnioviaRoot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
【採制】春、秋季採挖,除去細根,曬乾。
【性味】性溫,昧甘、辛。無毒。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莖單生,二歧分枝。基生葉2~3回羽狀分裂,最終裂片披針形,葉柄長2~6.5cm;頂生葉簡化,具擴展葉鞘。復傘形花序;無總苞片,少有1片;傘幅5~9;小總苞片4~5;花梗4~9;花黃色。雙懸果矩圓狀寬卵形,扁平,側棱具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根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15~30cm,直徑0.5~2cm。表面灰棕色,有縱槽,並有橫向皮孔及點狀根痕。根頭部密集環節,上有棕竭色毛狀殘存葉基。體輕質松,斷面不平坦,皮部深棕色,有裂隙、木部淺黃色。氣特異,味微甘。
【生長環境】生於草原、乾燥山坡。主產黑龍江、吉林、內蒙、河北。
【功能主治】解表祛風,勝濕,止痙。用於感冒頭痛、風濕痹痛、四肢拘攣、風濕瘙癢、破傷風。
1、自汗不止。用防風,去掉蘆頭(按:蘆頭是指接近根部的葉柄殘基),每服二錢,浮麥煎湯送下。又方:防風用面炒過,豬皮煎湯送下。
2、盜汗。用防風二兩、芎一兩、人參半兩,共研為末。每服半錢,臨睡時服。
3、老人便秘。用防風、枳殼(麩炒)各一兩,甘草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開水送下。
4、偏頭風與正頭風。用防風、白芷,等分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兩次送藥服下。
5、破傷風(牙關緊閉)。用天南星、防風,等分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兩次送藥服下。
6、小兒解顱(按:指囟門久不閉合)。用防風、白及、柏子仁,等分為末,乳汁調塗囟門。一天換藥一次。
7、婦女崩中。用防風(去蘆頭),灸赤為末,每服一錢,以麵糊酒調下。此方稱『獨聖散』。
8、中烏頭、芫花、野菌等毒。用防風煎汁服。
【主要成分】含揮髮油及甘露醇。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22 | 顯示全部樓層
升麻

【釋名】亦名周麻
【拉丁文】Rhizomacimicifugae
【英文名】LargetrifolioliousBugbaneRhizome
【歸類】植物大三葉升麻升麻
【藥典收入】是
【藥效分類】辛涼解表藥(解表類)
【性】微寒
【味】辛微甘
【毒性】無毒
【歸經】肺大腸脾胃
【藥用部位】根莖
【功效】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提中氣。
【主治】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
【附方】1、豌豆斑瘡(狀如豌豆,有白漿,由頭面傳及軀體,不急救有生命危險)。用蜜煎升麻,隨時取食。另以水煮升麻,棉花沾藥汁洗瘡。
2、突發腫毒。用升麻磨醋,隨時塗搽。
3、喉痹。用升麻片含咽,或以升麻半兩煎水服,引吐為效。
4、胃熱牙痛。用升麻煎湯,熱漱並咽下。方中加生地黃亦可。
5、口舌生瘡。用升麻一兩、黃連三分,共研為末。棉裹藥末含咽。
6、痱子熱癢。用升麻煎湯服並洗痱子。
7、產後惡血不盡。用升麻三兩,加清酒五升煮成二升,分兩次服下。
8、解莨菪、野葛等毒。用升麻煮汁,多服。
【藥量】3-9g。透疹解毒宜生用;升舉陽氣宜炙用。
【配伍宜忌】陰虛火旺,麻疹已透,肝陽上亢,氣逆不降者忌用。
【炮製方法】將原藥除去雜質,洗淨,中途淋水,泡潤至軟,切厚片,乾燥。蜜炙、炒炭。
【品質標誌】本品以體大,質堅,外皮黑褐色,斷面黃綠色,無鬚根者為佳。
【商品規格】按來源及產地分有川升麻(升麻)、北升麻(興安升麻)及關升麻(大三葉升麻),以川升麻為佳。
【有效成分】咖啡酸升麻堿升麻素阿魏酸異阿魏酸水楊酸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1-29 20:22 | 顯示全部樓層
苦參

【釋名】亦名苦、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驕槐、野槐、白莖。
【集解】為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flavescensAit.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根頭及小支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片,乾燥。
【產地】主產於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其他大部分省區亦產。
【植物形態】本品呈長圓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長10—30cm,直徑1—2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剝落,剝落處顯黃色,光滑。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3—6mm;切面黃紅色,具放射狀紋理及裂隙,有的可見同心性環紋。氣微,味極苦。
【氣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附方】
1、熱病發狂。用苦參末,加蜜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送下。也可用苦參末二錢,水煎服。
2、傷寒結胸(傷寒流行時,感病四、五日,胸滿痛,大發燒)。用苦參一兩,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合,服後能吐即愈。
3、谷疸(頭昏、心慌、發黃。這是大病後暴食傷胃所引起)。用苦參二兩、龍膽一合,共研為末,加牛膽調藥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生大麥煎汁送下。一天服三次。
4、毒熱足腫。用苦參煮酒多擦。
5、夢遺食減。用苦參三兩、白朮五兩、牡蠣粉四兩,共三為末;另取雄豬肚一個,洗淨,在沙罐中煮爛,和藥搗勻,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丸,米湯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體轉健,食量增加,不再夢遺。
6、飲食中毒。用苦參三兩,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兩次服,取吐即愈。
7、血痢。用苦參炒焦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湯送下。
8、脫肛。用苦參、五倍子、陳壁土等分,煎湯洗患處,並以木賊末敷上。
9、齒縫出血。用苦參一兩、枯礬一錢,共研為末。一天擦齒三次,有效。
10、鼻瘡流膿發臭。用苦參、枯礬各一兩,生地黃汁三合,加水煎濃,隨時滴瘡上。
11、遍身風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難睡)。用苦參末一兩,另用皂角二兩,在水一升中揉濾取汁,瓦器內熬成膏,和藥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後服,溫水送下。
12、大風癩(按:即麻風)。用苦參五兩,切片,浸在酒三斗中,過一個月後,每取取酒飲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斷。又方:苦參末二兩,縫在豬肚子中煮熟,把藥去掉。病人先餓一天,第二天早晨,飲清水一碗後,即取食豬肚,如吐出,須再吃。過一、二時後,以肉湯調『無憂散』五、六錢服下。有惡物排出時,即為見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子)煮汁,汁中調入苦參末,另加何首烏末二兩、防風末一兩半、當歸末一兩、芍藥末五錢、人參末三錢,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溫酒或茶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時,還用麻黃、苦參、荊芥煎水洗癩。又方:治大風癩及熱毒、風瘡、疥癬等,用苦參(去皮,曬乾)一斤、枳殼(麩炒)六兩,共研為末,加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白天兩次,夜間一次)。
13、皮膚疥癩,手足壞爛,時出黃水。用苦參三十一兩、荊芥穗十六兩,共研為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14、上下諸瘺(或在頸部,或在下部)。用苦參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三、四天後服下。
15、瘰鬁結核。用苦參末四兩,加牛膝汁調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熱開水送下。
16、湯火傷。用油調苦參末敷傷處。
18、赤白帶下。用苦參二兩、牡蠣粉一兩五錢,共研為末;另以雄豬肚一個,在水三碗中煮爛後,再搗成泥,和藥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溫酒送下。
【主要成分】含多種生物鹼,主要為苦參堿(Matrine)、氧化苦參堿(Oxymatrine),其次為羥基苦參堿(Sophoranol)、N-甲基金雀花堿(N-Methylcytisine)、安那吉堿(Anagyrine)、膺靛葉堿(Baptifoline)、脫氫苦參堿(槐果堿Sophocarpine)等。尚含多種黃酮類成分,如苦參啶(Kuraridin)、去甲苦參酮(Norkurarinone)、苦參啶醇(Kuraridinol)等,並含異黃酮類化合物芒柄花黃素(Formononetin)。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