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蒲公英
《释名》名耨草、金簪草、黄花地丁
《集解》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sinicum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山西、河北、山东及东北各省。
《植物形态》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主要成分》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Pectin)等。
《气味》(苗)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鬁,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1、乳痈红肿。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
2、疳疮疔毒。用蒲公项捣烂敷涂,同时又捣汁和酒煎服。
附方蒲公项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过去多用以治疗乳痈及疮肿等,近年临床实践上还用本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痰热、喉痛、小便热淋、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等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