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延章

本草纲目 [电子书]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苦瓜

《集解》锦荔枝、癞葡萄。
《气味》(瓜)苦、寒、无毒。(子)苦、甘、无毒。
《主治》(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子)益气壮阳。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菜

《释名》紫软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烦热、病瘿瘤脚气者,宜食本品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释名》无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利小便,治风秘不通。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花菜

《释名》枝。
《气味》甘、咸、大寒、滑、无毒。
《主治》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鹿角菜

《释名》猴葵
《气味》甘、大寒、滑、无毒。
《主治》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须菜

《释名》无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瘿结热气,利小便。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睡菜

《释名》暝菜、绰菜、醉草、懒妇
《气味》甘、微苦、寒、无毒。
《主治》心膈邪热,不得眠。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灵芝

《释名》青芝、赤芝、黄芝
《集解》多孔菌科真菌灵芝(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uexFr.)Karstu.或紫芝Ganodermajaponicum(Fr.)Lloyd的全株。秋季采取。
《产地》
  紫芝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赤芝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植物形态》
  紫芝:菌盖木栓质,有柄,半圆形至肾形,宽12~20cm,厚约2cm。柄侧生,形长;菌盖及菌柄均有黑色皮壳,有光泽,表面并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菌肉锈褐色,菌管内有多数孢子。孢子褐色,卵形、内壁具显著小疣。  赤芝:形与紫芝相似,惟菌盖皮壳黄色至红褐色,菌柄紫褐色,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
《功能主治》补养精血。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
《气味》青芝:一名龙芝,酸、平、无毒。赤芝:一名丹芝,苦、平、无毒。黄芝:一名金芝,甘、平、无毒。
《主治》气味主治青芝:明目,补肝,安神,增强记忆力。
  赤芝:解胸胃郁结,补中益气,使人神志清明。
  黄芝:益脾胃,安神。
  白芝:止咳益肺,安神,亦增强体力。
  黑芝:利水道,益肾气。
  紫芝:益精气,坚筋骨,利关节,疗虚劳。
《主要成分》
  紫芝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有机酸(顺蓖麻酸、延胡索酸等)、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等。
  赤芝含麦角甾醇、树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类,又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类。
《发明》近年临床实践证明灵芝糖浆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有显有着疗效。
《正讹》芝即现今的灵芝。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木耳

《释名》木软、木菌、树鸡、木蛾
《气味》甘、平、有小毒
《主治》
  1、眼流冷泪。用木耳一两(烧存性)、木贼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以清淘米水煎服。
  2、崩中漏下。用木耳半斤,炒见烟,研为末。每服二钱一分,加头发灰三分,好酒调服。
  3、机关报久泄痢。用干木耳一两(炒)、鹿角胶二钱半(炒),菜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一天服二次。
  4、牙痛。用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漱。
  5、脱肛泻血。用桑耳一两、熟附子一两,菜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激发送下。
  6、月经不断(肉色黄瘦,稍有劳累,病情好加剧)。用桑耳焙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热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7、赤白带下。用桑耳切碎,酒煎服。
  8、瘰鬁溃粒。用桑耳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片脑一分,共研为末,以鸡蛋调匀敷涂。敷前,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患处。
  9、蛔虫寄生。用槐木耳烧存性,研为末,水服枣样大一块。若不止痛,饮热水一程式,蛔虫即可打下。
  10、肺痈咳血。用柘耳一两,研为末,同百齿霜二钱,加糊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1-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皂荚蕈

《释名》无
《气味》辛、有毒。
《主治》1、肠风泻血。用皂荚蕈瓦上焙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2、肿毒初起。用皂荚蕈磨醋涂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