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南丘

曲黎敏《黄帝内经全集》在线阅读|电子书下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3.6 十二时辰的养生(亥)
- }% a: y4 [4 R6 o; w0 v好,我们接着讲亥时,亥时是晚上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当令。在中医里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概念,首先这个焦,上面这个字读隹(zhui),就是小鸟的意思,那么这个隹既然是小鸟,大家想一想,这个底下四点水到底是什么东西?是火还是水?一定要记住四点水统统是火。那么比如像热等,这些字底下都是四点水,只要是四点水都是火象,这个既然是小鸟,底下应该是大火还是小火,如果是大火会把小鸟烤焦了,所以一定是小火。所以三焦,咱先不管别的,这个焦你要记住是小火,所以它属少阳。太阳是大的,大火,人的体表就是太阳,那么这是少阳,是小火,那么哪儿是三焦呢?中医里解释这个三焦,有好多种解释,一种认为这个三焦,就是我们人体前面的腔子,人体的这些部分全都包括在内。
( b( W' g/ r* i! r# D0 X0 o% h上焦是心和肺,中焦是脾和胃,下焦是肝和肾。它是按位置来规定的。
6 O$ ?9 Q0 \5 `  b/ P1 o/ Y6 T所以当你去找中医看病的时候,有时候中医会说,你是下焦火旺。比如说你开始思春了,春天开始思春,闹花痴,这种人会有一个相,就是下巴颏子这儿长满了红疙瘩,就是同样是痤疮长在不同的地方,长在胃经我们先前已经讲过了,痤疮这些东西长在胃经,长在脸上和额头上是胃经的问题,是胃寒的问题。如果长在下巴上,那就是肝肾的火动,而且还动的是什么呀,我们刚刚讲过肾里边是_真火,能藏在水里的火可不是真火嘛,而这个真火一泛上来,你一思春呼一下飘上来,就全飘在你下巴颏上了。这种人一看思春了,就这么简单,就是这样。这是上中下三焦的一种解释。我个人的理解,什么叫三焦,三焦实际上是什么,我们的心肝脾肺肾,这个五脏六腑,它中间都有一个联系的系挂,就是联系它的东西,系挂,我个人认为那个是三焦。比如把心和肺联在一起的东西,那部分实际上也是这个腔子,就是人体系挂是哪些东西,比如说膜、筋这些东西,还有脂肪,还有那个连缀物,这都相当于三焦的东西。这个三焦一定要保持一个通畅人体才是健康的,这个系挂之间一定是通畅的,如果不通畅,就是水道不通畅了,人体的这个水列代谢这些都统统不通畅了,这个时候人体就会有病,而三焦的病,一旦是三焦都病了的话那就很危险了。这讲的是三焦的概念,另外要讲这个亥,三焦又为亥时。这个亥字是中国文化里最特殊的一个字,为什么这么讲呢,中国在讲古书的时候,在讲古文字的时候,我们知道有一本书,叫《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这本书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是亥,所以不好小瞧它,中国古代文化是道,一以贯之,全都在讲一个问题,但是它只不过是用道来讲的。为什么第一个起始是一,然后最后一个是亥呢?为什么我们人体一天的24小时里边最后一个时辰也是亥呢?这也是终结在亥,对不对?为什么这个时候叫亥呢,那亥字做什么讲,大家看这个亥字,上面一道,下面一道(象形字),这像什么呢,大家看像什么,上面一阴一阳,下面这个像两个人,一个男人搂着一个女人在睡觉,而这个女人又怎么样了呢,怀孕了,肚子大了,就是妊娠的那个娠,就是肚子大了的意思,女人肚子大了以后就叫娠,那么就是一个男人搂着一个女人在睡觉,这就是亥字的解法,那这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亥时呢,所以这就涉及到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呢?西方人认为22点是做爱最佳时期,从生物钟上讲,为什么这么讲呢,他没有说出道理。但是你如果懂得中国文化的话,你就知道为什么亥时应该是做爱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实际上什么,前面有一个什么经,心包经,心包经已经把喜乐出焉,我们人的心已经很喜悦了,那么下一步就是肉体,就是身心不二的。中国文化讲身心不二,你心喜悦了,然后身体也要喜悦。所以在这个时候,人体就要进入到一个男女阴阳和合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最关键的是女人还怀孕了,那么怀孕了是什么呢,到这个时期人就应该睡觉了,是生命开始进入新的一个轮回了。你开始养真正的东西,同时养一个孩子。这个生命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是亥的本意。就是我们的生命到了亥时的时候,或者文字到了亥,为什么不再往下写了呢,为什么就写到最后,就写到这儿,实际上它又回到了一,一就是开始,就是从最后到开始,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那么六十四卦也是,为什么到六十四卦不再往下说了呢,《易经》为什么只到六十四卦,实际上也是告诉你,然后我们以后讲到《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7 x3 k* f3 ]0 Y( x的时候它会告诉你,那么阳到了八八六十四的时候,就是男人到了八八六十四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不能再创造新的东西了,生命已经进入下一个轮回了。所以到六十四卦以后,再谈别的卦象,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它都是指重新开始的意思,所以这样咱们就等于把十二时辰讲完了。大家一定要清楚,这里边涉及到我们看中国古代文化,就是包括《黄帝内经》我们对它的一个看法,就是中国古代的东西,包括中医,它都不是学来的,而是用道来看的,就是道一以贯之。那么什么叫学,什么叫道呢,大家看,就是实际上道是意味着一种洞察力,那么学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要想学东西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现在知识已经爆炸了,你想学什么都已经学不过来了,越来越多了,那么这个在中国古代荀子里就说过,其生也有涯,其学也无涯,我们的生命是有时间段的,那么学习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以有涯伴无涯,殆矣。如果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陪伴无限的那个学习,那就是很危险的。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学习这些古代的经典呢?我们应该用一种道的方式。大家看这个学字(象形字),你看上面这表示两只手,中间是个什么,是个爻辞。爻辞,学《易经》的人都知道,爻辞是《易经》里最难的部分,在古代就相当于算算术,就是拿着那个蓍草占来占去,还有算盘,这都是很难的,所以人越学怎么样,这个子底下是一个小孩子,人越学头越大,古代一开始就不主张通过学的方法去掌握中国文化的一个精髓,那么就要用道的方法,用道的方法怎么讲呢,这边是个什么,首,就是头脑,而这边是什么,是辵部,就是马车,实际上就是智慧坐上了马车,就形容是一种飞快的,实际上就相当于洞察力,所以说讲道2 ^5 r: v* s' S5 I- y! ^
就一定是去以悟道的方式,要悟的,道是要去悟的,知识要去学的,这是很不同的。所以这也是我们马上要开始学《黄帝内经》的原文,第一篇的原文,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个方法,就是你是用道的方法去学,还是用学的方法,你如果用学的方法就会很慢。那么在中国文化里,所谓道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太聪明了,天地之大,无奇不有,对不对?那么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去学,所以老祖宗给我们指出一种方向,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学。它采取的是一种分类取象的方法,就是取象比类,用分类的方法,按照它的象来看它的类别。比如说凡是具有生发之象的,全都放在东方这一类,全都放在木里边,所以你看六十四卦,是把天地万物分成六十四个,就是按八卦走的。《易经》它的取象比类的方式,是按八卦走的,老祖宗不会难为我们,所谓卦又是什么意思呢,卦就是挂起来,就是挑起来把这个象让你看,看的很清楚。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先把这个说完,这是八卦,八卦就是《易经》的分法,把世间万物分成八类事物,我们中医采取的是哪种方法呢,是按五行的方法,而五行的方法里又内含着一个最精确的一个方法,最简洁的一个方法,就是阴阳,所以一个是五行,一个是阴阳,而且最后告诉你一句话,叫做大道至简。最大的道理一定是最简单的,而不应该是难的。我们刚才已经讲了十二生肖跟我们的这个十二时辰,比如咱们举一个例子,如果用八卦的方法,古人其实并没有难为咱们,古人就告诉你,比如说《易经》里边,这个是阳爻,这个是阴爻,那么所谓阳爻阴爻,咱们不用去考虑别的,它就告诉你世间万物就有两个象,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这两个象里最不同的是什么呢?是他们的生殖器不同,所以阳爻是男性生殖器的代表,阴爻是女性生殖器的代表,它就告诉你就可以了。那么再由三个,再看这个卦象,这是三根阳爻,这是三根阴爻,老祖宗把这个象挂在这儿了,让你看,看了你说你不懂,老祖宗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这叫什么,这叫干,这叫坤,然后你可以说,在座诸位都可以提出,我不懂什么叫干,什么叫坤,不懂。不懂没关系,老祖宗会给你解释清楚的,好,你不懂这个干,不懂这个坤,没有关系,我给你怎么讲呢,再给你接着打比方,所以他就告诉你这是天,这是地,你不懂乾坤二字没关系,你可以懂什么叫天,什么叫地,如果你说我还是不懂,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我不知道何为天,也不知道何为地,好,老祖宗接着来。那么你总有父母吧,那你要想理解什么叫干,你就去理解你的父亲,什么叫坤,你就去理解你的母亲,如果还有人说,我没有父母,怎么去理解,老祖宗还会接着告诉你,这就是马,这是牛,拉着你去看什么叫马,什么叫牛。那么马,我们就看所有的马,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马并不多了,看画里的马,我们看到的马都是高昂的,实际上高昂就像什么呢,就像我们的父亲,这就是阳,所谓阳是什么东西,阳就是永远运转不息的,这阴阳是中医里的一个大概念,就是永远运转不息的。那么什么叫干、天、父,就是说我们老说天不厌其高,那么对于男人来讲,既然男人属于阳,就永远不会满足于他的气宇轩昂,男人就应该气宇轩昂。那么这种气宇轩昂怎么表示呢,就叫天行健,所谓天行健这个词,其实就是我们以前所讲的,一切的东西都叫天行健,为什么叫天行健,就是因天之序。老天的这个运转过程,永远是春夏秋冬不会变的,这就是它的运转过程,这就是它天行健。而地,厚德载物,地是坤,那么这也就是什么呀,就是收藏,收敛。所以这都是老祖宗在给我们讲的,所谓收藏是这样,什么叫厚德载物,一定要记住就像大地一样,大地就是说既要承载好的东西,也要承载坏的东西,既要承载人的那种赞美,也要承载那种,比如说大便、唾沫等,一切脏的东西它也要能承载,所以女人你不能只承载你丈夫的工资,而不能承载你丈夫的痛苦,你都要能承载才可以,你德行才厚,所以女人是不厌其厚的,就是她的德行越厚越好。所以有一个中医师曾经开过一个玩笑,说现在土地沙漠化了跟什么有关呢,都跟女人不藏有关,女人现在都开始穿露脐装了,肚子也属于坤,腹部也属于坤,就像泥土像大地一样,孩子都是. q8 X  k! g4 y' s% h0 d
这儿生出来的对不对,所以说如果现在女孩子都穿露脐装的话,那么对她的身体会非常有伤害,而且还从一个象上来说,女人如果都不藏了,大地也就不藏了,所以土地就会沙漠化了。因为她们是都归属于一类。《黄帝内经》也是这样,它都是把事物全都归为一类去看,比如说你生肖,亥时,亥时就是三焦经当令,三焦经当令的时候,从属相上来讲,这个时候属相是什么,就是猪。那么猪怎么跟亥时相关,实际上就是猪的那种享受状态,就是什么都不管,吃饱了喝足了就躺在那儿哼哼,那个享受状态,那个养自己。所以猪可以养肥,猪是什么,就是它永远在那儿享受着,呼呼那么享受着。它是可以归为一类的,这是从取象比类的角度来讲它是归为一类的,而且这种享受肯定是猪没有郁闷,猪要是有郁闷也长不了这么胖,所以它也是说它的身心的一个三焦的通泰,就是身体全都通畅了这么一个象。比如到小肠经的时候是未羊,午马未羊,羊是什么呢,未时主小肠,小肠主吸收,我们原先已经讲过了。小肠既然属吸收,那么羊,大家看,羊就是指的是,中国的美字就是怎么样,就是羊大,到未时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主滋味,所以我们中国人关于美的概念都是跟西方人很不一样的,中国人关于美首先要满足的是口食之欲。我们中医里边,你要想学中医其实永远不会太晚,为什么呢,就是它是一种医道,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既是医学,又是医道。它是一种道的表现,而道的表现,凡是道都跟你的生活经验,跟你生活本身对自然天地万物和自身的领悟,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这就是学中医和学西医的不同,只要你生活过,只要你对人生还有一定的关注,你就可以学懂中医,你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全都学下来。而这些东西,像我们刚才所讲的这些乾坤等等,我觉得《易经》它也是采取,中医里讲一个道理,叫医易同源,为什么同源,医学和《易经》是同源的。所以经常会出现这个问题,就是开《易经》大会的时候,学医的人都来了,开医学大会的时候,学《易经》的人也都来了,为什么呢,实际上同源在哪儿,同源它都是源于对天地自然及人身的感悟。所谓的卦象,你看这是乾卦,这是坤卦,然后这是父母卦,然后再生六子,就是八卦对不对,那么六十四卦就相当于这八个八卦之间的相配。它们之间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记,所谓卦像是不存在好卦与坏卦的,没有好卦,易经无好卦,只有谦卦,正如我们刚才所讲的合十的时候,只有把自己放在最低的时候,才一切全是最和谐的。大家一定要记住,当社会发展到哪一步的时候,社会如果是浮躁的,人就会得浮躁类的病,就会得上实下虚的病,就会得失眠、抑郁,类似这方面的病症。所以我们中国把疾病跟方方面面都会联系,比如说我们刚才涉及到疾病,我们过去讲过,比如万恶淫为首,百病生于气,像这些都是在告诉你,没有一门医学可以说把疾病跟什么联系在一起,跟性生活联系在一起,跟情绪联系在一起。可是我们中国不是这样的,我们中国要把这一切全都要联系在一起,所以真正的医疗保险是什么,就是精神文明。把这些统统联系在一起才是我们医学的这种内涵。所以有人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说在西方假如你得病了,首先要去找的是什么人呢,是医生,对吧,医生治不了了让你去找谁呢,去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在治不了,让你去找牧师。可是在中国这个问题,你去找一个中医就可以,他是可以全方位地解决你的一些问题,包括你的心理,甚至包括你的信仰的问题。而且在中医里,大家要记住,我们马上要进入的一个新的话题,就是中医它会涉及到你生活当中方方面面的东西,所以它指导的是你的生活。医道,所谓医道它不是单纯地停留在治病的这个层面,它是要全方位地指导你的生活。比如说我们今天讲了这么多的东西,讲了十二时辰的养生,都是在告诉你,这十二时辰当中,你应该什么时候睡觉,该什么时候起床,该什么时候吃饭,这些不仅仅是你人体,人体是一个最无为的这么一个系统,最自足的系统,人体就是这样去做的。而我们人如果你偏离了它,你正好反着它来,你不生病谁生病,所以你记住的一个原则就是说你一定要因循着它的原则,身体的本性的原则。一个国家也要因循着这
/ n; E! m% A* s" V7 T& b8 v: D" r8 Z样的原则去做才可以,你如果全都按著这个原则去做了,你的身体就是和谐的,你的情绪也是和谐的,然后国家也自然能够达到一个和谐。所以大家要从十二时辰的这种养生里边,要能够去体会方方面面的。就是说首先要把握住这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它是经常会通过比如说像心肝脾肺肾,它基本上在《黄帝内经》里边,它基本上是保持着一种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要不然你会不理解,就是说你一本《黄帝内经》,你没事老讲春夏秋冬,老讲东西南北干什么呢,还有还要讲社会的官职,比如说心为君主之官,然后心包又叫臣使之官。就好像是心不受邪,然后由心包经就是代君受过,代君受过这就相当于什么呢,臣使之官,那么在古代就相当于太监,密探这类的人,但是它又主君主的喜乐。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这里边只要你懂社会学,只要你懂方方面面的这些学问,然后你掌握了中医的这种悟道的方式,咱们就都能够学好中医。好,今天咱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3.7《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上)
1 L: R6 b; Y# D3 _- N, z& o好,我们讲一下《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的什么呢?
- T4 ^* C& \7 w: h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中医的书很多,但是经典只有两部,一部就是《黄帝内经》,大家看就; ]8 w% O) g' T! n
是这本书,一本就是《伤寒论》。这两本书是非常重要的经典,我先介绍一下什么叫经,经,大家看这个“经”是由什么组成的。古代的经是这样写的(繁体),那么经这边是丝线,也有人认为这个经(另一种繁体),它的原始意象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脐带,脐带其实在我们人生命当中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你出生以后才切断那个脐带,它是连接先天和后天一个东西,所以它是一个根本性的东西。那么什么叫经呢?我们如果看过织布的话,或者是看过地球仪都会知道,南北为经,那么织布也是,先拉过来的这条线叫做经,这个线只要一拉过来,它有一个特性,它就永远不许再动,而相对这个经线呢,要想把这个布织成了需要什么线,需要纬线,所以纬是什么意思呢,纬是横著的线,就是它属于变动。所以古代有经书、有纬书,所谓的经书它都有一个概念。我们中国古代国学号称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然后中医的书里边是以《黄帝内经》为经。为什么这么说呢?所有的经书它都有一个特性,它都具有亘古不变的特性,而且都是讲根本的东西,讲本质的东西就叫做经,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称之为经书的。那么纬书在中国古代汉代出了很多,它主要的问题都是在讲变化,纬书是讲变化的。中国的医书里边还有一本书叫做《伤寒论》,那么什么叫论呢?大家记住所有的论发这边声音的,发这个仑声音的,都代表次序和次第,比如说我们说话有次序,就叫言论。那么如果你人有次序,是什么,人伦,这是人伦。那么水要有次序,一个波纹,一个波纹散开的,水要有次序那就是沦。那么《伤寒论》这本书呢,实际上是涉及治疗学的一本书,这本书实际上它是在讲什么次序呢,实际上在讲人得病的次序,得病的次序是什么呢?首先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大家先不要发愁,说我不理解这些词,没有关系,所谓太阳指的是什么呢?太阳就是指比如说是人的表层,像我们先前讲过的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后部一条大阳经,那就属于太阳,这是人的表,小肠也属于太阳。胃经这就属于阳明,如果病往深了走一步,从体表,比如你刚刚开始感冒发烧,往深在走一步,就会出现阳明胃的问题,胃经的问题,你就会吃不下饭,吃东西就不好,然后再往下走就走到少阳,就是发烧,半表半里,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这就是得病的次序是这样的,那么治病呢,相反过来,我们大家就要明白,如果一个好的中医治病的次序就应该是什么样呢,应该是反著的,对不对,就是把病一层一层地往外拱。假如你这儿得了病,阳明这儿得了病,给你拱到太阳这儿,你的病就好了。所以这是一个得病的次序和治病的次序,所以它称之为论。那么我们在平常生病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中医看病就有一个特点,可能你们俩不是一样的病,可以为什么会开一样的药,这就是中医治病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同病异治或者异病同治,中医讲究的不是这个病,他是要看你的证。你的病到底是在哪个层面上,如果你们俩都是太阳层面的问题,那么我用太阳层面的药就可以给你治愈了。中医不讲究所说的什么高血压,在临床上我们会看到很多的高血压病人,其实有些时候都不是真的高血压,是什么呢?可能就是胸膈这儿堵住了,就是上焦憋闷了,然后把头脑就憋得,憋出来的毛病。所以这种高血压你只要把胸膈这儿宣开,把上焦宣开,他可能病就解掉了。而有的人的高血压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由于肾精不足导致的,由于你的肾精不足了,这时候你心脏需要加压的方式来满足人的气血供应,这是另外一种的高血压。咱们现在就开始讲《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第一篇它到底讲什么,第一篇叫什么呢?叫《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所谓天真就指的是天,你就想想在我们人体当中什么东西最天真,就是五脏六腑,就是本性最天真。本性是天真的,本性不能因为你想生出什么,它就可以生出什么的。比如说在五脏六腑之外,大家今天一高兴说我再生出一个别的吧,再生出一个尾巴来,有用没用,所以说在五脏六腑它自己本身就达到一个很和谐的状况,很和谐的格局。怎么表达这种和谐的格局呢,中医就用五行,它本身具有生克。比如说你肾水足了,肾精足了,你就可以生发起来,就可以生木,生木就是生肝。肝阳只要一上来,肝阳往上一走,就能够助心火,木就生火,这就是五行。木生了火,然后火就可以生土,它都是按照这个五行,它本身就具有一种和谐性,它自身就平衡。所以我们经常说,人体才是最自足的一种表现,人体是自组织结构里最精确的,就是最精准的一个东西,没有比人体更聪明的东西。它自身能够以无为的方式达到一个非常的有为。这是我们人体的象,这就是讲上古天真论。所以第一篇实际上是讲我们身体本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你明白了这个道理,身体本性的道理以后,你就可以去感受我们生活当中应该怎么去生活的问题。. V2 M2 {* E3 Y5 v: f& K) l
那么第一段它讲的什么呢?
4 D- J  n2 C% k$ G( ]+ C第一段它就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0 Q9 a! h. X; |, k
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生命是一个过程)6 z( P+ b/ I. C0 T; L/ [
现在告诉大家,你看它都是很完整的,就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其实大家可能老觉得养生,$ X' h! S1 q0 o7 Q$ j
说老师你一定要教我们很多的养生方法,我告诉你,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养生,比如说同样读这句话,你是吟诵下来的,你声音如果保持了一个抑扬顿挫的话,你本身就养气。所以大家要好好地去读《黄帝内经》,不要怕读不懂,前面不懂,后面都会有人给你解释。那么昔在黄帝,生而神灵,这第一段讲的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在讲生命是一个过程。昔在,我稍微说一下这个昔字,昔字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昔(象形字),就是日在水下,太阳已经到了洪水里边了,这意味着一个很远古的洪水时代,那么用英文来翻译就是longlongago,就是很久很久以前。那么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黄帝,生而神灵,看上去好像是在说黄帝,实际上真的是在说黄帝吗?难道我们每个人出生都不是神灵吗?那么生而神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神灵就告诉你,任何一个生命的出生,都有他不可思议的那一方面。比如我们想一个受精卵,然后在经过细胞分裂,然后再经过十月怀胎,他就能够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这难道不是一种神灵吗?所以实际上这不是单纯在说黄帝,而是说我们人的生命都是生而神灵。我们每个人都生而神灵。而且我现在告诉你,每个人生而神灵都是有相的。所谓神灵大家看下面我举个老子的一句话,叫做什么呢?
: i+ S  X9 ^* `3 x; K老子是最爱用小孩子来打比方的,老子最喜欢的几类人物,一个是小孩子,一个是少女。那么他说小孩子说什么呢?
& r* z5 s; B# D3 g8 [他说:
1 z2 f6 N/ I% A; [' x, v" L5 R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3 p/ h" Q- L5 G/ ^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的小孩子连毒虫,比如说我们大家在生活当中都看到过或者听说过这
9 A  i! [4 M5 y8 p( t样的故事,有狼可以把孩子抱回去,没听说过狼把大人抱回去,为什么?想没想过,为什么能去把小孩子抱回家去养一个狼孩出来,没说把你抱回去,为什么?因为什么呀,小孩子在老子的眼里,老子就解释,这是为什么,因为小孩子阳气特别足,阳气特别足,肾精特别足的话,他就不懂得恐惧。所以我们原先说过,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只有一种人就是婴儿。小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叫做骨弱筋柔而握固。握固我问过很多人,练功的人,都说握固怎么握,其实都不知道。其实这也就是小孩子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孩子能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道理。大家仔细去回想,家里的小孩子出生的时候有一个相,小孩子的手是什么样子的,想过没有,看见过没有,什么叫握固,到底这样是握固,还是这样是握固,小孩子的手到底是怎么放的,一定要记住,小孩子的手都是这样放的,这就是握固,放在哪儿了,为什么握固,固什么?握什么?记住我们的手有劲能握住的时候,实际上说明我们有一条经脉的经气是特别足的,就是肝经。肝主握,肝在变动为握,只要你这个握力出问题了,都是肝的问题。那么握固是怎么样的呢?它一定是掐住这儿,就是无名指的指根处。那么古人,练功的人认为,这个指根处相当于是肝魂的关窍。那么小孩子大家都要知道,他握的是什么呢?握的固的是魂,为什么小孩子要固魂呢?实际上小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都有自保功能。我们大家都看过小孩子有什么呀,有囟门,对吧,就是这有一个呼打呼打那个囟门,囟门在古人眼里就认为那是一个灵魂来回出入的地方。那么小孩子在出生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固住他这个魂。在中国民间有很多老太太,就是治小孩子的病,都认为是小孩子的魂走失了,叫魂的就是这种。实际上是什么,小孩子自己能够自保,他自己就会固住这个。觉得一定要记住,小孩子的握力是最大的,过去有人解释,说小孩子握力最大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是来抓钱的,出生了就是来抓钱的,不是这样的。小孩子实际上是说明他的肝气特别足,同时还有一点你们想想,人要死的时候有一个比方,是什么比方?人死的那一瞬间是怎么样的,撒手而去。你哪怕是一个半身不遂,都抽成什么样的那种人,在临死的那一瞬间里也啪嗒会散开。而这个在中医里解释是什么呢,就是肝经肝魂全都散了,一定是撒手而去。不是说你不握了,这时候你说对要死的人来说那钱确实没太大作用了。但是大家要清楚,人体它就有这种功能,所以这个生而神灵,大家要记住,就是说每一个生命的出生都有他的不可思议的地方。老子再接着形容小孩子的时候还说了几件事。他说:
! K4 {0 o" j; o$ @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 Z' p  M3 a* H( h" s这是什么意思,他就说小孩子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就是牝就是母马,牡是公马。就是他
2 D! ~9 F! x' h' b并不懂得男女的性交,可是小孩子,尤其小婴儿,小男孩他都会有勃起。这是什么现象呢?在西方医学里它怎么解释,像佛洛德,西方心理学家佛洛德他就说,这个是什么原因呢,是说小孩子有性欲,这就是西方的理解,就是佛洛德他不懂。这不是说小孩子有性欲,老子在这里解释的非常清楚,说这是精之至也。他精特别足,他不需要去想男女之事,而能够得到的这种一阳初起,是他精足的一个表现。记住咱们现在还得去想,去看很多东西才能达到他这个效果,那实际上是因为什么,我们现在是靠刺激来完成这件事,而他是靠精足。所以大家看小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然后是终日号而不嗄,什么意思呢,就是整天地哭嗓子不带哑的,这都是他的生而神灵,我们试着哭一回试试,一哭就怎么样,就哑了。因为什么,和之至也。气是和的,他不伤他的气。小孩子哀而不伤,他哭就是想表达他一些愿望而已,他不会把这个欲念留在自己的心里。只要你满足他了,他也就好了。这就叫生而神灵。就这一句话咱们可以讲很多。
' G' w- K& k" ^% ~0 B然后弱而能言,想一想什么叫弱而能言,难道只有黄帝在很小的时候能说话吗?不是这个意思,经典的意思是什么呢?弱而能言是说,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当小孩子刚学会说话以后,他会说什么样的话,言实际上是有逻辑,讲真理的意思。人言为信嘛,人和言放在一起是真实的意思,那么我们仔细想一想,其实小孩子是问真理的,小孩子经常会问一句话,妈妈我从哪儿来,这句话你不要小瞧,这句话是整个二十世纪人类的三个没有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第一个就是说我是谁,第二个我从哪儿来,第三我往哪儿去。小孩子就会问这些很根本性的问题,我是谁呀,我从哪儿来,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上?小孩子可以问这些根本性的话,而我们越长大以后,我们慢慢慢慢的,大家可以去回想,从明天早晨你开始记录,你从早晨第一句话记录到晚上最后一句话,你看看你要多少话是废话。早晨一起床,起了吗?就问人家,废话吧,完全是为了应酬。吃了吗?你又不请他吃,对不对,所以我们很少有人说,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想我是谁?要思考这些问题,不思索这些问题,二十世纪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中西方文明都是在解决这一个问题,西方文明的终极问题,哲学的终极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认识你自己。实际上就是解决我是谁的问题。而中国文明就是天人合一,要知道何为天,何为人,我跟天到底有什么一种相关性。人是小天地,我怎么跟天地和合的。天有一个因天之序,我为什么做不到?所以这叫弱而能言。幼而徇齐呢,就说小的时候因为精不伤,所以成长非常地迅速。所有的小孩子,男孩子女孩子16岁之前,那个儿长得都特别快,对不对。你会发现青春期以后,慢慢慢慢人的生长速度就放慢了。徇齐就是快的意思,都是很快速的意思。然后是长而敦敏,再往上长一长,长到中年了就有点傻了,敦厚,心就是比较厚,厚道了,然后敦敏,敏在古代是一个什么相呢?是一个人给别人扎头发,实际上是讲礼仪的这么一个项目。就是长大了,虽然有点厚道了,但是懂得礼节,懂得约束自己了。这叫黄帝,就是说真正的圣人都是懂得约束自己,不仅要掌控自己,而且要约束自己。然后是成而登天,所以你才有成就,或者是你将来能做到多大,这是下一步。所以我们这整个第一句话都是在讲一个,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一个过程的每一步,我们都要有一个深刻的反省。甚至包括我们要向小孩子去重新学习,认识生命的真理。小孩子是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的,大家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不要认为他什么都不懂,实际上是我们什么都不懂。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在看的是他要懂的东西。! B' ^8 r+ t( V7 J( f
好,下面一段就是黄帝乃问于天师曰,天师是什么?天师就是自然之师。《黄帝内经》这本书,实际上是黄帝跟他几个老师的一个对话。那么最初最早的经典全世界一样,全世界像《柏拉图对话集》、《苏格拉底对话集》,最初都是以对话的方式存在的,都是一种探寻。全世界的哲学最初都源于一种探寻,就是说我要问一些很关键的问题。那么黄帝问于天师,这个天师是有名字的,叫歧伯。他就问他的老师说:
/ I! x6 b7 e8 b7 c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9 ^  D6 r% s, f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
  M- q- U2 v/ H* W这话看上去好像是古人说的,实际上拿到我们现在一点都不会过时。它这句话就在问一个0 H% T, C, P: u$ S& r8 C5 `
问题,就是说为什么过去的人能活得很长久,而且能保持身体的不衰老。而我们现在的人只要过半百,只要过了四五十岁以后,我们的身体就开始出现衰老。他问了两个问题,是时代变了还是人的问题,这才是很关键的。到底是在人还是在时代,所以下面接着看歧伯对曰:
$ P1 C5 d8 ~% ~6 i3 ~: c; E2 v& _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所以歧伯在这儿回答的是人的问题,他说时代没有变。因为什么呀,千百年来人的本性都没有变,人是不变的,再怎么进化,你说人能进化出几只眼来。天的顺序永远是春夏秋冬,永远是东西南北。所以变的只可能是人的心,所以他就说其知道者,知道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我们先前所讲的十二时辰养生,全部都归结为一句话,都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阴阳是什么呢?阴阳就是天地的变化,术数就是四季。就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的那个时间段。上古之人知“道”的这些人,知“道”,这个道可不是普普通通就能知道的。我们现在动不动就随随便便地回答,我知道了,这是不对的。古人交代你一个任务的时候,顶多回答是诺,好,发诺这个声音的时候,你自然头要低一下,这表现你听进去了,听到心里去了。知道了,这个态度很傲慢,道是你随随便便可以知的吗?所以大家不要那么回答问题,从此以后要注意。不是说古人弄了一套假东西在这儿说,假仁假义,你动不动就低头,不是。你低头的动作就表示你心里的接受,这个一定要明白。所以他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吃饭喝东西都要有节,这个食饮,吃的东西和喝的这些东西都源于什么,源于地,五味源于地气,五味都是从地上生长出来的,所以它叫地气,地气是什么?地气有一个最关键的是一个节气的问题。就是什么时间该吃什么东西,这是什么时间得什么时间气。比如现在我们大家都喝菊花茶,喝了半天菊花茶,最后根本就不知道菊花茶的意思在哪儿,其实菊花茶的最核心的一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菊花它是在四季里面它得四季之气,春夏秋冬四季,而且它跟所有的花相比,它得的最多的是秋冬二气,秋天和冬天。很多花到秋天和冬天都不开了,只有菊花可以开,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得秋冬二气,所以它补的是我们的肺和肾。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这个饮食,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这个就是说的起居也要,每天早晨起来,晚上睡觉,这都是要根据,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一定要守规矩。不妄劳作,不胡来。然后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好,我们现在就先讲到这里。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3.8 《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下)
9 e) q  Y+ y: P1 g$ e$ P1 G上一节我们讲到古时的人,上古之人是怎样去生活的。他的很核心的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就是这样的。那么今时之人则不然,现在的人是怎样去生活的,他是以酒为浆,就把喝酒当做喝水一样,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可是经典不是这个意思。大家去想一想,喝完酒以后我们会经常怎么样,喝酒,酒可以让我们丧失理性,可以使我们成为一个非理性的一个状态。所以以酒为浆指的是,现在的人都在做非理性的事情。它这是《黄帝内经》里面说,今时之人都在做非理性的事情。不是你该得到的东西,你也偏要去得,所以这就是属于不在你的理性范畴之内,而且是以妄为常,以妄,妄就是胡来。常是什么呀?常就是我们原先讲的东西南北,春夏秋冬,那个常是不变的。而我们现在是胡来,胡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这个时间段你就不去做,该结婚的时候不去结婚,该生育的时候不去生育,不该生育的时候你又来生育,这样你想生育就不太容易。所以这就叫以妄为常。不该你得的你也想去得,这都叫做以妄为常。你本来都知道去上网不好,开是别人一让你去,你就去了,这不都是你没有理性吗?你不能掌控自己。所以《黄帝内经》最关键的它是在告诉你,人一定要掌控自己。然后以妄为常还有一点,我们平常说,我人岁数大了,我现在可以做到,我不胡来了,我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吃饭的时候吃饭。可是我还是心情不好,为什么?因为你还有一个毛病,人除了这些欲望,你说我现在人老了,我也不追求大房子,开车这些东西,年轻人追求的东西我都不追求了,说句实在话,人还有一个欲念是去不掉的,什么欲念呢?就是关于名的欲望。比如说这个名誉,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会表现在哪儿呢?就说的老想让别人说自己好,你看有些老太太,她的病就不好治,她就老想管着这些孩子们的事,管闲事,别人又不听她的,又不说她好,她就生气,她就郁闷。所以她的病就老好不了。这个老想让人说自己好的人,时时刻刻都担心,都害怕,害怕得罪别人。这种人一定会肝瘀,肝气一定会瘀滞。因为你心里老憋著,你看我又做错什么了,他怎么又说我不对啊,这种人就一定会肝瘀。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在这里《黄帝内经》讲的是什么呢?在讲习性造病问题。其实我不太爱听有一种,比如说你去看病了,有人就说,你没事,你这是遗传,我很不爱听这句话。所谓遗传是什么概念,其实在中国文化里不存在遗传这个词,中国文化还怕你是不肖子孙,古代是这样。我们现在说不孝不是这个概念,古代是不“肖”。肖是什么?肖像,还怕你不像你爸爸呢,因为这句话是骂人很狠的话,你要不像你爸爸的话,你就有可能是野种什么的,对不对,这是很狠的一句话,古代还怕你不像呢。所以所谓的遗传是什么,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轻易地谈什么遗传的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你要说他是遗传的话,首先犯了中国古代文化里一个大忌,就是不孝,不孝顺。就是爹妈给了你这条命,然后最后你得了个病,还赖是爹妈给你的。你想想这是不是不孝顺的一种。那所谓的遗传是什么呢?应该是你和你父母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惯,情致,方方面面都太一样了。你爸爸就受了你妈一辈子的气,然后你找物件的时候,又照你妈的形象去找,然后你又跟着受了一辈子气。所以你爸是肝癌,你也是肝癌。是因为你们俩的习性太一样了,是因为你们的生活习惯和你们的情致在这方面,你所受的教育这方面太一样。所以这叫以妄为常,大家一定要记住,就是说古代人不是平平常常就写的,说老喝酒不对,然后老去胡来也不对,不是这个意思。一定要有理性,要能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包括情欲方方面面的,都要能控制才可以。就是说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他怕你前面不懂嘛,他告诉你以欲竭其精。都是因为欲念而耗散了你的精,都是你的欲望给你造的病。然后以好散其身,因为你的喜好丧掉了你的真阳元气。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不, @$ T) D& {- q4 n) n
知道持满,实际上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不知道知足,老追求外在的事物。现代人为什么烦恼多,就是因为太往外追求了。古代人为什么烦恼少,都是因为他向里追求,追求身心的那种修养。所以古代人他就没有这么多的烦恼,现在我们向外追求的东西太多了。五子登科,妻子,房子,车子,票子,这些统统统统全都要要。那车真的对你很有用吗?你天天开着车没准儿还造成了你的身体问题,由于你经常的不运动,最后没准还得弄一个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因为你的运动量小,其实人的生存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是人的欲望是太不容易满足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是讲根本性的道理。大家不要老想着说大夫给我治治病吧,你先把你的生活习惯改了,你的病就去了一半。现在老讲究改变人的思想,就不知道改变人的习惯,你先把姿势坐正了,你的脊柱,你的颈椎就不会太歪了,你的气就能上来得顺畅一些,就不会腰酸背痛腿抽筋了。你先把你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改变了。所以说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不按时地去驾御自己的精神,不懂得驾御自己的精神,务快其心,只知道痛快了为止。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样的话肯定会半百而衰的,这是在讲习性造病。就是人为什么会得病,一定要先找到得病的原因。下面这段话非常的有名,大家回去天天就念叨这句话,就能使身体健康好多。叫做:
' W8 `/ f8 V5 ]( @- k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0 _. m$ [/ G& M
病安从来。
* e: a+ F( T7 n: A4 h+ [病从哪里来呢?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圣贤都教育大家,虚邪贼风指的是坏的地方,
% a/ A1 Y/ M3 M不好的地方你都不要去,避之有时。不好的事物你就不要去沾它,然后最关键的是这句话,大道总纲就是这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先告诉你,看《黄帝内经》第一篇,先告诉你怎么能够不得病,而不是单纯的医学,告诉你怎么治病。大家一定要懂这个道理,它先告诉你怎么不得病,那么怎么才能不得病呢?叫恬淡虚无,这个恬淡虚无在这里可是境界,恬淡虚无可不好得来,现在各种这个家,那个家都在谈什么,比如说都在讲说我们人一定要追求一种淡定,淡定怎么追求,我听到那个东西我就空了,谁能定下来。苏东坡大家都知道,比我们有修为多了,对不对,苏东坡有一天淡定了,苏东坡说什么,苏东坡说我定住了,然后他就说了一句话,哎呀,悟的呀,悟得悟到底儿了。他说我:八风吹不动。说宇宙之风,四面八方的风都吹不动我了,你看他多定,这是定力,定力非凡,八风都吹不动了。然后他觉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于是他就把它送到江对岸的一个老和尚那儿去,叫书童送过去,老和尚就写了一个屁字,苏东坡一下子就生气了,马上过江,去找老和尚说,我如此淡定之境界,竟然让你说了一个屁字。然后老和尚就笑了一下,就在上面加了一句话叫:一屁过江来。说你都如此淡定了,我一个小小的屁,你就过江了。所以就体现了苏东坡那个名,那个好胜心,差得远了,对不对。所以说一个小小的屁,你都八风了,风和屁哪儿能比啊。一个小小的屁就可以让你马上跑过来,你定在哪儿了。所以淡定可不是容易去淡定的,所以我们要想淡定,这个淡定是境界。那么怎么能够淡定呢?它告诉你,精神内守。我们原先讲过精神,精神内守是淡定的方法,一定要记住精神内守。我们原先讲过,精是肾,肾精要足才可以定。神是心,所以这就是什么,是心肾相交的那个能力,就是心和肾它们之间发生作用的那个功能要强了我们才能淡定。而这个功能要想强就得内守,一定要守回来,这个是方法。所谓要想让心肾相交,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其实有好些方法可以做到。我们原先讲过,比如心肾相交,我说过拿一棒子给你打蒙,还记得吧,打蒙了也可以或者怎么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锻炼心肾相交怎么办呢?实际上有些动作,比如说有一些老太太在家里,老头老太太如果有高血压或者是心烦气乱的毛病,可以去做一些动作。就是手上我说过心经的脉是走的劳宫穴,对不对,劳宫穴在这儿,然后肾经,肾经是斜走于足心,肾经这条线是一定会到达足心,足心有一个穴位叫涌泉。所以每天你就用你的劳宫,左右两手,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去搓你的两个脚的脚心,这也可以达到某种心肾相交,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方法。这也可以通过外在的方法看能不能达到心肾相交,心包的劳宫和涌泉去对搓,这是一个方法。那么总而言之,精神内守就是当你的精和神都特别足的情况下,你才可以淡定,才可以达到这种恬淡虚无的境界。这就是:精神内守是方法,恬淡虚无是境界。真气就可以从之,真气就是元气,就可以按照它自己的本性去运化和收藏。而不需要你外在的东西。这样就是病安从来,病还从哪儿来呢?你心肾如果能相交的话,你还从哪儿来病呢?其实古代不仅是这样,就是包括古代的所有道教的修炼方法,它的总原则都是这句话。你要想去修炼身体的话,总原则就是这一句,回去好好把这一句,好好地去心里默想,然后知道该怎么去做,所以下面结论是: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志闲而少欲,不是让你这个人没有理想,没有抱负,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志向,你要有理想。志是从肾精来的,你要有理想,要有抱负。这个闲字在古代还有一个意思,它是边界的意思。所以是你要让你的志向有一个界线,你不能什么都追求。所以他怕你不懂什么叫志闲,后面又加了一句,少欲。你不要让你的欲望太多,要让你的所有的欲望有一个界线,这样的话心安而不惧。你不动肾精了,然后心也安定下来了,你就不会恐惧,就不会东怕西怕,老怕别人说你不好。你干嘛老担心别人说你不好,你能好好对得起自己,你有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你如果连自己都不爱,你连自己都没有照顾好,你有什么能力去照顾别人,去懂别人。大家一定要慢慢懂这些,就是一定要把这些想清楚,就不去多管闲事了。- t7 `5 A4 w. @2 b2 `0 k
然后是:形劳而不倦,让身体经常地有所劳作,这里边涉及到一个体育锻炼的问题,就是! \+ d; j: p( |6 y: l
说到底应该怎么锻炼。我们中国古代的锻炼方式,基本的原则是不主张出大汗。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原先已经讲过,假如你得干燥症,你的唾液很少的话,你的口唇比较干燥的话,是因为你膀胱经气,就是太阳的经气不足,不能以气化,肾精上不来,所以这个唾,人体这几个液体都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口里边的唾沫,里面那个舌头上那个白白的唾液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肾精来。是太阳膀胱经气化足给它带上来的,然后眼泪是从哪儿来,从肝,肝开窍于目。泪水,泪都是从肝来的。你迎风流泪这些毛病,实际上都是肝的问题,肝在中医里属于厥阴,是属于厥阴不收敛的问题。你就甭管它那个厥阴,你说我不懂中医这个词那没关系,你就记住泪是从肝来的就可以。然后鼻涕是从哪儿来,肺,鼻涕是肺的外现,肺气的外现。所以我们感冒的时候,打喷嚏是属于肾,流鼻涕是属于肺,肺受寒造成的原因。然后还有一种东西就是涎,就是你的口水,像小孩流的口水,你看小孩为什么那么爱流口水,因为小孩在中医里讲,小孩子属于是,后天刚刚开始生出来,他后天的脾胃还发育不太好,所以涎是从脾来,五脏六腑里从脾来的是涎。所以小孩子经常流口水,这也是说他脾胃虚的一个象。假如你也流口水,那说明你脾胃也虚,明白吧。而且小孩他这个脾胃虚,脾是最喜欢甜类的东西,甘类的东西,所以小孩子爱吃糖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那是因为他脾虚,所以他需要用甘类的东西进取。还有一个液就是身体里来的汗,汗是谁的变现呢?是心血的变现,心的变现,就是心脏的心,心的变现。心主血脉,所以血全身无处不有,所以汗水也可以全身都出,那么这也是汗为心血的变现。所以中国的锻炼形劳而不倦,它的原则是要不倦。身体再怎么活动,它不能超负荷地去工作,我们人体的锻炼也不能超负荷。所以你不可以大汗淋漓,在中国古代锻炼的方法里面,实际上是要求出微微的汗,叫沾濡汗出,是出一层细汗,那样对人体是最有好处的。我们大家以后也要注意,锻炼的时候就要保持这个原则,不要出大汗,出大汗就伤心,伤血,要记住这个锻炼的原则。这样的话就会气从以顺,然后我们人体的气脉如果是通的话,各从其欲。每个人,每个脏,五脏六腑,因为它是《上古天真论》嘛,它都在讲脏腑本性。每个脏腑都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你要记住啊,心脏的欲望和大肠的欲望是不同的。心要的是血,大肠要的是粪,所以各从其欲。每个人都满足他自己的,皆得所愿,都得到自己该得的,你别想去得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下面这句话是:' [- I9 T4 m6 a  Q! V5 W7 b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2 q) E3 `5 x$ Z( m, D2 S这句话本身也是《老子》里的一句话,这什么意思呢?能做到这份非常不容易的。美其食,( B0 D5 @; @. l2 h7 B, t- {3 Y
自己脏腑之间,自己只得自己的该吃的东西,我该得到的是,小肠该得到的是液,我就要那个液。大肠得的是粪便,就有那个粪便。美其食就是以自己该得到的那个食物为美,特高兴,得到自己的那个食物就特别高兴。任其服,任其服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的官僚,你什么级别的就穿什么级别的衣服,这就叫任其服。你不能胡来,你不能你自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你没事在家里穿着龙袍,这就叫不任其服。这种欲望是要有杀头之祸的。一定要记住,这就是守时和守位。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守时和守位的问题。你每个人守住自己的本分,你就可以不生病,五脏守住自己的本分,五脏就可以不生病。所以这叫任其服。乐其俗,只干自己能干的那个事,叫乐其俗。以自己的风俗为乐。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高下是什么?五脏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比如心和大肠,大肠说,我太羡慕你心了,我上去待会儿。那人体不就完蛋了吗?对不对?这叫高下不相慕。高的别瞧不起底下的,别瞧不起大肠的功能,没有大肠的这个功能,你这个心血的正常的运转也是做不到的。比如说有一个国王得了膏肓之症,膏肓之症就是心脏的毛病,是不治之症。后来等到发病的那一天,他突然到厕所去,然后如厕,陷而卒。到了厕所以后,就中气下陷,就死掉了。你不要高下相慕,心脏不要羡慕大肠,大肠如果出了问题,你心脏也不好受。凡是心脏病人在大便的时候都有小心自己,如果他那个气没有固摄住,哗啦一下子全从下走,你上面一下子就会空掉。所以我们原先说过,中医问二便全是在问心肺。所以一定记住,高下不相慕是很重要的,也是人性所达不到的一点。所以脏腑本性是无为的,所以其民故曰朴,它是非常朴实的。脏腑本性是朴实的,我们人是不朴实的,做不到这么朴实。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那个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就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干扰你,任何外在的欲望如果都不能干扰你,淫邪是过度过分的意思,任何过度和过分的东西都不可以干扰你的心,惑乱你的心。这样不管是愚、智、贤、不肖,我们大家都认为心多聪明,心主神明,心多聪明,那大肠多傻呀,天天在那儿就储存大便了,你想想,这就叫愚、智、贤、不肖,就是傻的和聪明的,还有包括五脏六腑这些东西都不惧于物,都是各自满足自己的精足,故合于道。因此人的本性是可以合于道的,我们的身体本身是合于道的。而我们现在为什么身体本身不合于道呢?是由于我们个人的欲望在里面,比如该11点睡觉的时候,你就偏偏不睡觉,你非得熬到3点睡。实际上我们原先也讲过了,等到熬到3点的时候,实际上在熬夜当中,最难受的一个时间段就是三四点钟。因为那时候肺气开始全身心地来疏布,把气血重新分配。如果这时候你再不睡觉,你真是要把自己伤透了。所以我们通常到这个时候熬夜说什么也熬不过去了,怎么都得去睡,这是身体的要求。记住这是我们身体本身的要求。所以古代的人都能够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因此他这样,就是身体其实本身是应该能够度百岁的,应该是可以的,是我们人体把它耗干了。以其德全不危也。因为他德行特别全,因为他没有被欲望所迷惑,没有被这些所迷惑,所以他就不会出现危险性,这就是大道的总纲。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3.9 阴阳的本性3 R* c. J- v1 w# C# _( J1 G
好,我们接着讲。那么黄帝又问了一个问题。
8 u! T* b7 a2 n7 K" E3 _7 a* ~) N; D" L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说是材力尽了呢,就是人到最后,身体慢慢就衰老了,这到底是材力尽了。就是精没了呢,还是说是天数呢?上面我们讲的实际上是什么呢?是脏腑的本性,下面就开始讲阴阳。那么它就涉及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然后讲女子讲男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那么这都是在讲,女子也可以说是阴的代名词,丈夫是阳的代名词。那么在这里面呢,他出现一个新的概念,就是说女子的生命节律,是跟七相关的。男子的生命节律是跟八相关的。那么刚开始的时候,女子是七岁和八岁,那么到了后边就开始出现,等到女子七七四十九岁的时候是更年期,男子八八六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出现,那么这个时候他们的年龄实际上已经相差了15岁。刚开始的时候是相差很少的,我们看原文到底是怎么样的?, A! m% v+ o6 R6 n/ L  s, t* |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那么在里面特别有意思,到了丈夫这儿是发长齿更。这两个一个是齿更发长,一个是发长齿更。在这里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牙齿一个是头发。这个大家要记住,头发在中医里边是一个中药的名称叫血余,头发为血余,就是血剩余的东西,就是血足了以后长出来的东西叫头发。什么主藏血,是肝。所以我们的头发的生长速度这些都跟肝气相关。而牙齿,我们原先讲过,它是最为固硬的,它跟哪个相关呢?它是肾气的外现,是跟肾气相外现的。那么发长齿更,齿更发长这都是在说什么呢?是说女子她的收敛是齿,齿是收敛,牙齿是密固收敛,收敛在前,生发在后,这是阴的一个特性。阴是先收敛后生发,而阳是先生发后收敛。所以这个就是女子是收敛在前,生发在后。到了二七一十四岁的时候: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二七而天癸至,天癸,癸是天水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这个癸字在甲骨文里是这样的,是四方流入中央之水,所以癸也属水。那么天一生水,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经常讲的一个词汇。那么怎么解释它的呢?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个人的创造力,人的肾精的一个创造力,实际上是说天癸。我们说过小孩的肾精特别足,他是潜龙勿用,他的肾精都是密固在那里不启动的,这个机关不启动。等到七岁以后,二七一十四岁的时候,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它开始启动。那么在这里他就是说,它一旦启动,那么人体的任脉,我们原先在讲人中的时候讲过任脉,任脉是人的正中的这条线,一直到人中,对不对。那么这个任脉是主血的,任脉通了以后太冲脉盛,8 i& V# g; e! e. v5 f! F
太冲脉也是人体的奇经八脉之一。那么太冲脉是一条阳经,这是什么意思呢?太冲脉从哪儿上来呢?太冲脉基本上是从人的气街部分,就是在这儿,大腿根处,大腿根处这样上来的,沿着任脉两边这么往上走,它一走走到这儿散于胸中。太冲脉非常有意思,太冲脉是从这儿,女子是散于胸中,所以女子的第二性征,二七一十四岁的时候开始第二性征发育。有一个发育现象就是她会去长乳房。而男子的太冲脉呢,因为他的阳气特别盛,他可以不散于胸中,他直接往上调,一直这么上来,调到环口,整个的环唇。所以男子的太冲脉只要一上来,男子的第二性征是什么?胡须,男子长胡须。那么有一种男人是不长胡须,天生就不长胡须,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管这种人叫做天宦,天生的宦官。天生的宦官是什么样呢?天生的宦官就是说他的气不足,血有余,他的太冲脉上不来,明白吗?太冲脉上不来他就气不足而血足,所以他不长胡须。那么另外一点宦官为什么,原先满脸胡子的,等到一当了宦官以后呢,有可能就不长胡须了,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际上是,太冲脉连缀的是从底下,从根部这儿上来。所乙太冲脉实际上是从睾丸那儿上来的,他既然把睾丸去掉了,所以他的胡须也就没法再长了。他等于把太冲脉给伤了。而女人的太冲脉主什么呢?就是那个输卵管,对不对。那个输卵管实际上也是女人的重要的,它也是促进生育的一个东西。所以你看光这一个太冲脉,你把这些东西掌握了就可以知道人体到底是为什么长胡须,而且人长了两鬓的胡须长的特别多的是哪条经脉气特别足呢?是胆经。因为胆经是走这一块的,那假如你这一块胡须白了的话,你胆火过旺。你两鬓斑白也是属于胆火过旺,那么任脉通了以后,太冲脉也盛了,也盛大了。阴阳和合才能够月事以时下,所以来月经实际上是阴阳和合的一个表现,这样才能够有子,才能够创造新的东西。- Z+ z4 C& ?% U7 S9 s, z5 Q4 C
三七肾气平均,三七是多少岁,三七二十一岁,肾气这个时候开始平均了。然后故真牙生而长极。真牙生指的是肾的密固达到一个很高的一个顶点,然后生长收藏。所谓肾气平均就是说的生发和收藏是平均的。那么在这儿就是东方和西方是平均的。举一个例子就是说,你看我们中国人,古代把一年叫做什么,春秋。为什么不叫冬夏呢?孔子写《春秋》,对不对,为什么写春秋,而不说冬夏呢?这是因为春秋就是代表着阴气阳气比较平均的,这是一个平均的概念。而冬夏都是有长短的,阴阳是不平衡的。在这儿肾气平均就是指的这个意思。真牙生就是供应程度达到顶点,同时生发也达到顶点。所以后面这句话都是在解释前面这句话的,生发和收藏都达到顶点,二十一岁的时候。3 D' ?$ p, w+ }4 f
四七二十八岁的时候,筋骨坚,筋为肝所主,筋为肝。肝气特别盛,肾气也特别盛,然后发长极。发已经长到了极致,头发就是长到最长的那个程度了。身体盛壮,所以说女子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是身体达到顶峰的一个时间段。所以古人,为什么叫女子要二十而嫁,古代就让女子二十岁就出嫁,是因为她可以有几年的时间可以达到二十八岁。二十八岁之前,最好要生一个孩子。所以在这之后,因为她衰老的快。从现在开始就是说大家要带着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女人比男人老得快这个问题,女人衰老的快,所以女人要早生育,二十八岁之前。
0 t% R; [5 u9 S, [; J五七三十五岁,到了五七三十五岁的时候,阳明脉衰。阳明脉就是我们先前讲的胃经。胃经就是从这儿起于迎香,起于鼻子旁边有一个穴位叫做迎香,起于这,从这儿然后到山根,然后再到额头,然后同时有另外一支是走脸的。那么阳明脉衰呢,就是指的是胃经这一块就衰老了,衰老以后为什么女人面始憔,因为胃主血所生病。我们吃了的东西最后要生成血,所以胃,人体的气血衰弱的这种病,都是从胃经而得。那么胃主血,所以血不能荣于面,所以我们的脸就开始变得憔悴。同时阳明脉一衰以后,女人就容易长鱼尾纹和抬头纹,额头上就会长皱纹。所以女子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显出老相。然后发始坠,就是说头发也开始脱落了。( D7 w2 k9 l$ h. }% w4 G2 T) o
六七多大,四十二岁的时候,三阳脉衰于上。然后这个时候三根阳经都受伤,哪三根阳经。少阳胆经,两鬓就开始斑白,阳明经,前额头发开始变白。少阳、阳明、太阳,这三根经脉都开始衰老,所以头发、面整个的,阳气因为不能冲上来了,这样的话,面皆憔。脸上都开始出现憔悴之相。发始白,头发也都陆陆续续开始白起来了。因为你的阳气不能上荣于脑,然后就会显得什么事都记不住了,这叫三阳脉衰。女人这个时候四十二岁的时候已经全面出现了。所以现在大家就要从四十二岁或者更提前开始就要注意身体。如果你很注重养生,你就可以推迟你到四十二岁,四十二是一个生理的年龄,明白吗,而你自己要达到你自己那个心理上的年龄。如果你认为你现在才十五岁,你这儿啪啪啪全白了,你也是四十二岁,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七七四十九,到七七四十九岁的时候任脉虚。就是整个的这条阴经脉全都虚了,任脉虚,同时太冲脉衰伤,那根阳经伴随着阴经,任脉起来的那个阳经它也开始出现了衰退,就是阴阳俱虚。在这个时候,七七四十九岁的时候,阴阳俱虚,天癸竭。创造力就基本上枯竭了,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实际上我们现在一般人认为七七四十九岁就是女人的更年期。那么如果你更年期你是到了五十岁,六十岁才结束,那么六十岁的时候那才是你的更年期,明白吗?但是有一点大家也要小心,现在比如说有很多妇女有子宫肌瘤,人体因为有自保功能,经常地调气血去破它,所以这时候,就是七七四十九岁以后,就是等于都绝经以后,你也可能还会出现流血的这种现象。那是因为你子宫肌瘤造成的,那是病,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是在人没病的情况下,阴的一种正常的一个发展壮大,还有一直到衰老的这么一个过程。这是一部分,! B5 h$ P9 j' ^6 d
这是指的阴,也同样指女子。下面讲男子:
/ X) f5 J) N# x) z( ?  E2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 h, \6 z; _# F8 G就是说阳是生发在前,收敛在后。实际上八岁,大家回去想一想八岁,就是民间有一句话
3 T4 }" h9 `. s& R6 F叫做,七八岁狗都嫌。就是小孩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特招人讨厌。你不要以为这小孩怎么突然变了,不是他变了,是他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他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一定要记住。所以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句话,原先翻译的是:人的性格即命运。后来就翻译成: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那么学了中医以后,学了《黄帝内经》以后,咱们可以把这句话重新改一下,就是人的生理结构及功能即命运。你的功能,你的生理结构的功能决定了你的性情。在这个时候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q5 p" f; c# l1 B  W
男子到了二八一十六岁的时候,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这时候第二性征就都发育出来了。: ~# M  ~; a5 n0 d% N% a( S) k
然后是三八,三八二十四岁时,肾气平均。在这个时候,二十四岁的时候肾气平均,就指的是阴阳生发收敛都处在一个平均的状态。这个跟前面是一样的。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 w: f4 a0 p. L9 I  l  c/ _四八时,筋骨隆盛。所以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是筋骨隆盛,肌肉满壮。肌肉,这时候体格的功能也都运化达到一个顶点。古代人认为是男子要三十而娶,如果男子要早娶的话,就等于过早的破精,过早,欲不可早。就是说这样对身体就会不好,所以男子虽然也成人,古代是看不太出来的,古代男子成人,女子成人,你像女子成人,我们还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女子来月经了,大家都知道她成人了。古代到这一天,据说现在有一些地方都在给女孩子过成人礼节。所谓成人礼节是什么?就是在小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她们的梳妆打扮基本都是一样的,都是前面有刘海,两边有俩抓鬏。然后等到女子到了二七一十四岁来月经以后,就把女子的头发就盘上去了,盘上去以后呢,就会有媒人什么的,或者外人一看,就知道这家的女孩已经成熟了,已经来月经了。这样的话就可以到你家来求婚,就可以派媒人来。我知道到底你多大了,其实从你来月经的那一天,哪怕那时候你十六岁,或者十八来月经,也是从那天开始算二七,明白吗。算二七,然后你头上插一根簪子,等第二年你就插两根簪子。到这个时候叫什么,叫数齿,是数你头上那个簪子,你那个梳子到底有多少根了。所以古人不骗人,那你到底多少年了,一数多少年了就知道。我们现在女的四十不嫁了,打扮得跟刚二十似的,你也数不出来。但是古人都是能够知道的。然后就知道你的身体现状是什么样的。因为在古人来看娶妻生子,娶妻只不过是为了生子,所以你有没有这个,你的身体的情况如何才是至关重要的。那男子没有明显的标志,你也不知道他从哪天开始的,你也不知道哪天是他的二八一十六岁,对不对。所以男子就硬性地规定了另外一个礼节,就叫什么,叫冠礼。到这一天,到男子二十岁这一天,就给男孩子行成人礼,所以为什么叫丈夫,这个丈(象形字),实际上就是怎么出来一个头呢,就是把头发拿一根簪子簪起来了。这就是丈夫,(象形字)这是头上然后立着,站在那儿,这个头上插了一根簪子,形容你成人了。所以到了这一天的时候,把你的头发梳起来,给你戴一个帽子,然后就告诉你,你已经成人了。同时给你行冠礼的意义在于什么呢,要通过给你行冠礼,告诉你开始承担社会职责和义务了,你该开始有所约束。给你头上插一根簪子,你该开始约束自我了。所以到这一天的时候我们古人还会做一件事,就是给这个丈夫,给这个男孩子要起一个字,原先是只有名,到这个时候就要给你起一个字了。所谓字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是一个宀,这是一个房子,然后里面是一个小孩子(象形字)。字就是在家里养孩子的意思,所以就是说告诉你到这一天你取了一个字,古代我们都是彼此称呼其字,而不是称其名。称呼其名那是对别人的不尊重,都要称其字。为什么要称呼字呢?是说到这一天你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职能了,到二十岁这一天,你要开始承担你社会职能。而且就你个人而言,你已经开始承担起传宗接代的责任了,记住啊。而女孩子这时候叫做什么?我们中国古代有一句叫:待字闺中。待字闺中是什么意思?就是等待生孩子在闺房里,这个字一定要记住,就是生孩子的意思。从这一瞬间开始,你要知道首先要培养孩子,二十岁的时候,他先告诉你为什么叫弱冠呢。这时候叫弱冠,很弱。告诉你,你还没有到三十二岁,你还不强。到了三十二岁叫壮,二十岁
6 l+ E; n/ r6 z& e  C5 W3 f- Q" T的时候你还很弱,所以你不要去完成你身体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过早地去消耗自己。而要培养自己的心性,你这个时候要培养自己承担起社会义务的这种能力和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弱冠以后,二十岁的时候给你行冠礼,等到三十二岁的时候,三十而娶。这个时候你身体已经盛壮了,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的时候,这个时候给你娶妻,然后让你生子。它是根据你的心理和生理的整个全身心的发育成长来完成你自己人生的大事。
: E/ p8 ?" c' I* ?然后五八是多少,四十。五八四十的时候,男子开始出现衰老之相,女子是三十五岁,对不对。所以女人比男人老得快,就是这样。然后五八四十岁的时候:肾气衰,男人的肾气就开始衰了,然后发坠齿槁。生发也衰落了,牙齿收敛也衰落了,都是在指这个意思。生发和收敛都衰落了。* {* ?1 a' K5 E  o. S
六八四十八,阳气衰于上,面憔,发鬓斑白。就是阳气都衰于上了,这个时候男子有可能出现两鬓斑白,这是少阳气衰的相,少阳气衰,两鬓斑白。
% S7 H2 R" J! I  t" Z. |+ x7 D然后七八五十六岁的时候:筋不能动,所谓筋大家一定要清楚___________。筋我们说过中医里的筋,这个筋从竹从肉从力,实际上这个筋是什么呢?它是为肝,肝主筋。而且什么样会导致筋的病呢?我们在前面讲养生的时候说膀胱、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大家一定要记住,筋是指弹性的这个问题,收缩性,弹性。那么在人体里边凡是跟弹性这个相关的概念的词,都是跟肝和阳气这个膀胱都是相通的。那么人体在男人身上表现,在阳身上表现出来的最大一根筋,最能体现筋的功能的实际上就是男子的生殖器。所以现在治男性的一些病症,有一类中医就是从肝上去治,因为肝主筋。而且肝筋也是绕阴气的,肝这条经脉也是环绕着男性的生殖器和女性生殖器都是环绕的。所以它是主筋的,所以治男性病,有人是从肝上去治的。另外一种我们原先说过,既然是水生木,木为肝。之所以肝这儿出问题的,实际上是哪儿先出的问题呢?是肾水。所以另外一种治法就是从肾治。但是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七  八五十六岁的时候,他说筋不能动,实际上就是说你这个时候有可能出现类似阳萎的这些现象。但是它也告诉你,这就是相当于人类的自保功能,就是你身体不行了,你就歇著就可以了。你没必要去强迫自己,所以这个时候叫做天癸竭。你的创造力也不足了,然后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就是外形和里边都达到了一个过分的就是疲劳的那个状态叫皆极。. k- b) Q* n' x- o8 ~; R$ r2 A
然后八八六十四岁的时候:齿发去,齿就是收敛。不是单纯的讲牙齿也掉了,头发也掉了,一定要记住,牙齿掉,头发掉,实际上他的根这什么呢?就是说你的收藏和生发全都没有了。这在临床上也要注意,就是八八六十四岁以后,其实你不要太关注年龄的问题,就是说如果你的生长生发和收敛都不具备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说明你人体的精严重不足,创造力已经没有了,像这种人得病就已经很难治了,明白吗,就是你自己不能再创造出新的东西了。不像治小孩子的病,小孩子病了不用太治,小孩子病他自己有生发之机,他可以继续往前走。是从这个概念上走,则齿发去,就是全都离开了。这就是告诉你,当这个时候养生,你就是能收藏就收藏。假如没什么东西收藏那你就歇著,尽可能地维持着自己的这种运化和收藏的能力。# G8 i9 g: {9 a8 X  [# ]* J
好,今天我们就讲的这里。谢谢大家!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3.10 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Z- n/ B  R( A. J  u
好,今天我们讲一下《四气调神大论》。这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先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铺垫,就是所谓的养生,《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到底是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顺应四时养生的第一条,就是顺应这个因天之序才是它的要领。就是顺应东南西北,春夏秋冬,这是养生的要则。所以咱先把题目解释一下。那为什么不说四季调神大论呢?而是说四气呢?而且他调的是神。它重的都是神的这个层面。那么四气到底指什么呢?四气实际上就是指的是跟四季相关的气。这个在《黄帝内经》里非常有趣啊。黄帝曾经问过歧伯:到底什么是气?他的老师歧伯在回答他的时候非常为难,就跟他说这个东西啊,他说此先帝秘之。这是过去不让外传的东西,说你得斋戒几日才能传给你。然后黄帝就说,那好吧那我就斋戒几日。然后最后歧伯才告诉他什么叫气。他说的是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这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候?候,现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的时候,大家可以到外面去看,什么叫候呢?它实际上就是候物,就是事物、树木等这些事物的表现。事物的这个表现是什么样子呢?他会告诉你,五天后会出现一个变化。那么到了三五一十五天的时候,这么一个气,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次转换。人体要想养生的话,你只有跟上这个气,比如气都生发起来了,春天的气全都生发起来了,你还没有生发起来,这样你就会得病。如果到秋天气都开始收敛了,而你这时候没开始收敛,你也跟不上这个气,你也会得病。所以这也是中医里所谓的天人合一这个概念的一个表现,那么这就叫气。大家不要一说到气,就理解成什么呢,呼吸之气。古代的那个气不是讲的这个概念,它更多的是在讲节气。也就是说是二十四节气,而四季,我们现在所说的春夏秋冬是各占几个节气啊,一年是二十四个节气,一个季是占几个节气,六个节气。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说气在这里面最关键,四季里面不是单纯地说一个春夏秋冬的概念,而是告诉你在春夏秋冬中,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的,这个时候发生变化,我们人的情志就要跟上这个变化,就可以养生。四气调神大论里边,它主要是讲什么?春天是怎样养生的他会告诉你,然后夏天养长(zhang),它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边的气的表现。记住这生长收藏是气的表现,然后化,原先我们已经讲过了,所谓化,就是这四气全有,就是乾卦的上九,见群龙无首吉。化就是把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全都包括在内,这叫中央脾土的特性,它全部都能吸收。跟我们原先讲的东西南北春夏秋冬是一样的。我们中国人都是按照这个顺序去生存的,去生活的。比如说我们中国人,你看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居住方式是什么?我们现在都住楼房了,住高层了。拿过去老人的话说都接不着地气,那古代人是怎么样呢?古代人最佳的生活环境,最好的风水是什么?是四合院,为什么四合院好,四合院不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全有,而门一定朝南开。门是主散的,出入之所。然后东边的房子,东边的房子是主生发,孩子们可以去住,老人住西边的,壮年人正好是住正房。老和少都由你来养,所以这是生长生发收敛收藏全有。所以只有这种情形才是我们原先所说的吉,见群龙无首,吉,这样才吉祥。全都有了才吉祥。你做一个企业也一样,企业生发生8 G2 l: t. ^6 X4 }
长收敛收藏全有了就没问题,那你就达到无为的境界。它调的是里面的神。那春天到底怎么养生呢?这一段写得非常的美:3 p" P5 x7 a6 q( V6 d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1 f8 }& N5 J: f2 h"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 J% C  q: P  y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 I# n& u9 `9 k7 g" s! W; e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Z# p0 s5 j7 Y* B' a  T  b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6 x, @( _& p  \7 h% A/ d. J3 E& f5 j+ z说的很清楚,我们不就是在讲《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吗?这是养生之道。那么你看后边
& @7 B1 A# O% {以后就是养长之道,养收之道了。非常有意思,我们现在要把它翻译过来,他这里说什么,春三月,春三月是说什么呢?就说春天的生发之机。这是冬,这是春,这是夏,这是秋,那么这春三月实际上是从什么时候,从这个时候,这一春,这一春,这一春,就告诉你生发之机是一
, ~, d6 \' U) c) O" }6 v点点起来的,它是分步骤的,明白吧,分步骤一点点起来,那么它从哪儿起来呢?此谓发陈,
# v4 B* G2 ]; G# f陈就是陈旧,就是从冬这起来。所以春天你要过不好的话,你的疾病是什么时候做下的呢?是冬天做下的。比如说非典,非典有一个很突出的例子,非典在当年得非典的人里边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上是青壮年。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想过,瘟疫应该老人和孩子最害怕,小孩子潜龙勿用,精还没有全调出来,小孩子的精不足,那么老人精也都不足了。那老人和小孩应该先得病,为什么都是青壮年得病呢?这个例子就告诉你,春天的时候,你得的病,春瘟,像这种季节性的病或者流行病,都是跟你的整个的生命状态是有关的。其实是现在目前来讲最养生的,小孩子是按时去睡觉,老人也是提早都睡觉了,而且老人你看每天早上老人登山的,遛弯的,唱歌的,跳舞的,晚上他们还扭大秧歌。他们才注重养生呢。而且按时去睡觉,他才不会熬到11点不睡觉在那儿上网,对吧。所以他不耗他的精,他已经收敛不足了,可是他维系得很好,他又没压力,他又不用说非得去挣钱,他的退休工资也够了。所以现在如果身体特别不好的老人,实际上是年轻时候累的,还有情志上有些问题,他会有病。但是他不会在这种季节性的变化里,他不会显现出来。因为老人和孩子都比较注重养生,只有青壮年晚上拼命地去上网,拼命的去OK,就是夜里都不睡觉。很多的病人,就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所以我就说现在中医西医都不好看病,为什么?因为人不改习性,比如说他夜里,他如果天天夜里都在那儿熬著夜,生活一点都不规律,颠倒,那叫颠倒阴阳,颠倒梦想,什么都是颠倒的。你怎么给他治,你治著治著让他狂睡了,他睡得特别香了,他就不干了,他来找你,他说不行,我今天嗜睡得要命,特别想睡觉,不行。所以年轻人是做不到这一点。就是说这个时候它就告诉你春三月此谓发陈,它发的这个陈都在这儿,就是陈旧的东西给发出来了,把积聚的东西,积聚在冬天的东西发出来。靠这个力量来生发,所以春三月是一步一步的,春三月此谓发陈,这个时候是天地俱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都可以生发。也就是我们原先所讲的子时,一阳生,呼,一阳,二阳,三阳那么生起来,这就叫天地俱生,阴阳气全生了。万物以荣,万物都开始来发育生长。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养生呢?古人说得很好,他给你举了例子,举了三个例子,第一是夜卧早起,所以你看《黄帝内经》,好像真的没告诉你什么,从头几天来看没告诉你怎么治病,只是告诉你怎么生活,就告诉你该好好地吃饭好好地睡觉,你就不得病。所以它是医道,原理就在这里。
6 m1 I) E! q- Q! x+ }- E夜卧早起,夜卧就是晚点睡,到春天了,生发之气起来了,不要睡得太早了,晚点睡。但是你也不要太晚,他所谓的晚点睡,也没要你超过子时。晚点睡,然后早点起,太阳一升起的时候,你就开始起来了。因为万物都在生发嘛。然后广步于庭,广步于庭是什么意思?记住这个步,在古代就是慢慢地走的意思,所以它是两个脚趾,什么叫步(象形字),步就是这样是一步。大踏步的。这个字是古代的走(象形字)字,走字是什么?就是跑,走就是跑,大踏步地跑。而步是慢慢地来生发,它还是告诉你,怎么去缓慢地生发这个春天的生机,就叫做广步于庭。慢慢地走,但是走得要很远,庭院要很大,一点点生发。实际上都在讲春天的气机,广步于庭,然后他还怕你不懂,还怕你过急地过早地去生发,他后边又举了一个例子,叫披发缓形。披发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大家去想一想,你在什么情景下你会披发,就是把头发披下来,像女孩子只有在我们最注重头发的时候,是我们要出去做事的时候,我们要出去做事了,首先披发。第一条它是让你别约束生机,生发。你别梳个马尾,到春天的时候梳个马尾,把生发之气都给约束起来。另外一点呢,其实最关键的,这是表像。更核心的问题它是告诉你,你应该放松你的心情。我们披头散发都是在家里最随便的时候,这是告诉你放松心情。然后缓形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缓形是什么?缓形打一个比方就是什么,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别穿紧身衣,别约束生发之机。同时放松腰带也意味着放松心情,所以这叫四气调神,神才是最重要的。放松心情,一定要放松心情。披发缓形,这样叫做以使志生。这时候才告诉你,志,我们原先说过,志是肾精,肾的神。所以刚才我们讲了,就是发陈,以使志生。以使得肾经的精气能够一点点地生起来。然后后面,古人还是怕你做事会过度,所以他又接着说,叫做生而勿杀。这个时候你的心里要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呢?就是只怀着一种欣欣向荣的心思。生而勿杀不要起一点杀心。古代强调春天,春天是不可以起任何杀心的。就像原先那么讲的,你春天的时候,你只要攀折了一枝花,你秋天就少收一个果。所以春天就不可以有一点杀心,万物都在生长,你就让它去生长,人的身体气息在生长,你就让它好好地去生长。你不要压抑它,而这个时候如果你压抑自己,你就会得病。这叫生而勿杀,予而勿夺。只给予它,只拼命的给予它。花要开了我就给它浇水,培育它。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所谓的春,你既可以说是肝,心肝脾肺肾,说句实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年轻的时候,长大的时候,然后是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是可以和四季打比方的。年轻的时候你就不要压抑他,小孩子你拼命地让他学,学,强灌他,这样的小孩子压抑住了,你不知道秋天的后果是什么。比如说刚刚出现一个韩国人在美国校园的枪击案,出现这样的事情,大家都去找现在的原因,就没人去找他原先的原因,干吗不往前三步找啊。他小时候你是怎么对待他的,这实际上,当他做出这种事情来的时候,他动了如此之杀心的时候,那是他原先的问题。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就是教育上你如果失败了,到最后的后果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或者是你从教育上的失败,你要知道先前是怎么样的,所以这也是管理。什么都可以说得通,那么就是只给予他,不要掠夺他,这叫生而勿杀,予而* p% e$ E+ T- G" R- a
勿夺,赏而勿罚。是奖赏他,不要惩罚他,不要惩罚这个生机。不要说你别生的那么快,慢点长之类的。要拼命的奖赏他,使劲奖赏他,让他好好地生发。所以这也是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说此春气之应,这就是对于春气的反应,天地的春天就是这样的。人的春天也是这样的。然后告诉你养生,这是养生发的一个道,养生发的一个规律。记住,我们《黄帝内经》讲养生都是在养东方,都是在重文化,慢慢生发起来的这么一个象。他告诉你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然后逆之则伤肝,如果你不这样去养生,在五脏里就会损害你的肝气的生发之机。这种生发之机你现在看不出来你伤了它以后的结果会怎么样,实际上告诉你,这个时候如果要伤了的话,& V* h, d- j+ @" Q# ?) |8 ^1 f* C
夏为寒变。到夏天你才能看出结果,如果这儿的生发之机没养好,到夏天就会出问题。出什么问题呢?比如说夏天你就会出现腹泻,或者是心脏等都会出现问题。因为什么,这边是东方,主木。木如果没有生发好,木生的是什么呀,在五行里是木生火,由于木没养好,夏天这个火就好不了。这个火就不旺,火又对应人的心,所以人的心气也是不旺的。大家要清楚你的每一步,大家看,就光这么一步,它说奉长者少也。奉是什么意思?奉就是两只手捧著东西给对方,那么如果你木没有养好的话,你给下一步的东西就太少了。你给长,这是生长嘛,你给生长的东西,可供生长的东西就太少。这就是黄帝内经。你看四季养生,就讲一个春天它会给发陈。然后把它本身的问题,还有他下一步的问题全都会给大家讲清楚。就是我们现在得病有一个毛病,我们如果要是拉稀了,就会去找大夫,说大夫我们昨天一帮人去吃饭吃坏肚子了,我拉稀了。这都是思维习惯,一个惯性的一个毛病。为什么你们一桌子人吃饭就你拉稀,别人没拉稀。大家一定要清楚,在实际上就告诉你,你现在拉稀的毛病有可能是六个节气之前的事。你那儿没养好,你这儿自然就养不好。这是在讲春天,春天的养生是这样。既然春天的养生是讲了怎么去行为,比如,晚上要好好睡觉,早晨早起,然后慢慢活动,然后保持心情愉悦,这都是春天养生的要点。从现在开始,大家就应该按照这个规律去做。那么这里边没有讲吃,所以我把这一部分稍微补充一些,那么在中医看来,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叫做百姓以食为天,对吧。食是百姓的天,就是你的根本,你的天。那么食物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古代是这样说,在《素问》里边,《黄帝内经》是分两本,一本《素问》,一本《灵柩》,一上一下。在《素问》这本书里边他就曾经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记住我们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知道吧,那么所谓药和食物的区别是什么?古代的药都叫做毒,毒本身就是草。《说文解字》里草往往而生,就是草生得很浓密的概念,草生得特别浓密。那么所谓的药,或者我们现在民间有一句话叫做是药三分毒,对不对。但是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个毒到底指什么?毒指的是偏性。食物跟药相比,它用的是它的平和之气。药用的都是它的偏性,所以中药非常有意思,中药的采摘时间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那么你什么节气要把握,中药它既然用其偏性,中药的偏性是什么呢?就是用它的气。什么时间采的药它的气是最足的。就像我们原先说过喝菊花茶,你喝菊花茶,你用的是菊花,菊花是秋天和冬天可以生长的花,所以它的金气也就是秋天和冬天,这边冬天就是水,它补的是金水二脏,补的是肺和肾。而我们现在喝菊花茶,你拿它干吗,就是认为它败火。实际上你照这么理解,败的是哪的火呢?大家知道,败的是肺火和肾水的火,就是你下巴长疙瘩那个火。所以,毒都是用其偏性,所以它采摘的时间就特别重要。什么药在什么季节采摘,现在的药如果是大拨种植的话就会有问题。如果不按照节气去采摘,那个药效就会出问题。这是
( V! c. C7 R4 W! ~% d, k将来中医药非常得小心的一个问题。那么药是用来干嘛的呢?记住,药补不如食补是什么含义呢?记住一个原则性的一句话,就是药是用来赈灾的。当人体得了疾病以后,这个时候人体的气血哪儿都供应不足的时候,药可以用来赈灾。但药不可以天天吃,它只是临时赈灾。救急不救贫,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你病了,我临时地帮助你一把。所谓病是什么呢?病是出现了阴阳偏盛的问题,偏虚偏盛的问题。当你这儿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我用药临时来给你赈灾。而食物是什么?食物是可以天天吃的东西,所以食物是用它的平和之气,食物一定会比药要好得多。这是你人体可以吸收的东西。我们讲了这么多,《黄帝内经》就告诉你为什么得病你要先弄清楚,而且你不要太过分地依赖药。身体要健康只有靠每天吃饭,身体健康是一个积精累气的过程。你要一点点攒起来,气和精都要一点点攒起来才可以补益身体。所以这在过去就叫经脉,你就记住一句话,人体是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都是藏元气的地方。在所有的中药书里你会发现一句话,叫做没有一个药入奇经八脉,就是没有一个药可以补元气。反过来它就告诉你这句话,就是只有食物可以补益元气。可以补益我们的身体。
1 Y" U+ r: P7 k: \  `; n& }( {6 I" t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3.11 食物的意义) R" S0 o- e! ~9 b. N9 K
昨天我们讲到药都是走其偏性,而食物是走其和性。中国是重视饮食文化的一个国家,那么五谷,中医里认为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那这都是什么概念呢?五谷,大家一定要牢记就是指的粮食。那么对于粮食里边主要指的是大豆、小豆、小米,还有米和面这五种东西,它们是养生的一个最重要的食物。在中医里来看,就是说最高等的医生应该是食医。那么春天应该吃什么呢?在中国古代,认为春天最好的食物是应该注重粮食,为什么注重粮食呢?因为春天并不产生新的粮食,主要粮食是头一年的种子,而种子都是讲究生发之机的,种子都可以发芽。所以在春天的养生里边是特别注重吃粮食的。夏天,古代在《周礼天官》第十章里面提到,夏天我们应该吃种的,是羹剂。羹就是调羹的那个羹剂,那为什么要吃羹剂呢?因为夏天我们的阳气全都伏若在外,内里,在我们的五脏里边是最为空虚的。那么这个时候任何渍盐的,味道比较重的东西,对我们的脾胃来说都是难以消化的。哪怕吃肉,都要切成很碎的末来吃,煮成羹来吃。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这就是春夏的吃法。到了秋天呢?9 y. b; {! \$ [7 u
秋天,在中国文化里边,在《周礼》的时候是比较注重酱剂,酱,就是大酱,辣酱之类的东西。大家都知道,酱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酱都是发酵的东西,它是可以有利于食物的消化的。到秋天的时候,你可以进一些厚重的东西。秋天正好是万物生长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的东西它的味道是比较厚重的,所以吃一些酱剂的东西,有利于它的发酵和消化吸收。那么到了冬天呢?在中国古代是比较注重饮剂的,比如说是一些淡酒,这样一方面可以通经脉,另一方面也可以取暖,就是驱寒取暖。那么酒,我在这儿多说几句话,酒在古代,是比较注重的。我们中国古代,酒都是类似于现在的醪糟,都是粮食发酵而成的。那么醪糟在古代就已经算是很烈的酒了。古代的酒都是很淡的,不像我们现在是一锅头二锅头这种。那么这是春夏秋冬的吃法,这个是食医。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什么样的饮食习性呢?大家记住第一点,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性,首先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所以我们中国人使用的是筷子,筷子主要是针对纤维类的东西而存在的。而且筷子本身也能体现中华之道,就是两个东西,一阴一阳。在你使筷子的时候,动的那个筷子就为阳,不动的那个就为阴。所以这就叫做什么,道日用而不知。你刻意的去讲阴阳,你不见得能懂,可是每天实际上你在使筷子的时候,甚至包括你走路的时候都是阴阳。走路的时候,我们抬起的那只脚就为阳,落下的那只脚就为阴。那么你在走路的时候,往前走的时候,肯定阳最终要转化成阴,阴最终要转化成阳。这些道我们每天都在用,但是可能我们不去懂它,有一个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不可以背道而行,你不可以违背道的法则去做。那么这是纤维性是食物,我们用筷子。可是西方人是用刀叉的,所以他们是以肉食类的东西为主的。那么在中医里讲,就是鱼生火,肉生痰,这样他就喜欢喝大量的冷水来化去这个胃中的燥火。所以,在西方人来讲就是,他们慢慢的就会在人体内部形成一种湿气,容易壮大和肥胖。这个都是跟饮食习惯相关系的,另外一点,我们中国人在饮食方面是比较讲究和谐圆融的。在中国吃饭,大家记住,就是吃饭一定要用的是圆桌,这样就是说只有在饮食的时候,可以告诉你,饮食是人类最放松的时刻。就是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是保持一个放松的愉快的心态去吃饭,同时在这个时候,是不分贵贱尊卑的。这是我们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当中,不要老去催促孩子你快吃,快吃,快吃,这样的话对生活,对他将来的脾胃都会有很坏的影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是比较喜欢,叫做社稷。那么什么叫社稷呢?社在古代是土神,那么稷呢,在古代是谷神。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传统文化当中鼓励大家不是喝牛奶,而是喝小米粥。甚至包括孕妇刚刚生完孩子,最好的,最佳的哺育食品就是小米粥。那为什么喜欢小米粥呢?小米粥虽然粒很小,但是它是种子,它是可以发芽的。所以中国非常注重食物的问题,它注重食物的这种生发性。% b' g1 C' q+ }9 {$ y- o+ l2 f
下面讲一下孔子的饮食观念,孔子曾经说过:# R( S6 H$ l4 P/ i6 J: n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羯,鱼绥而肉败,不食;
1 l" O$ G! ~6 W+ Y- I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0 m2 c  c( i( a  f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 F+ M/ z9 _5 {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食不语。
& t7 f# N# R2 p0 X" g  |' j食不厌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吃东西不要一定吃很精美的食物,很精美,美味可口
: Z  K4 ~: V8 s的食物。然后是脍不厌细,脍是把肉切成很细的丝,古代是这么认为,像肉食类的东西,他认为营养价值很高,肉食像牛羊肉这些是作为五畜,那么它对人体是一种补益的,补精血的作用,就是这种脂肪类的东西是补精血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认为这种补精血的作用的这种肉食,是要求老人60岁以后可以吃一些。人老了以后精血不足,这个时候希望大家用一些肉类的东西来补益一下身体。那么孔子在这儿就要求脍不厌细,就是把肉一定要切得很细很细的,这样才有益于消化。然后是食殪而羯,鱼绥而肉败。像腐烂的食物,一般的话就不允许吃,颜色不好的这种,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不对的也不要吃。还有臭恶不食,臭是味道不好的意思,味道不好也不能吃。然后失饪不食,失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烹调的手法不对的话也不能吃,为什么这样讲呢?比如说我们原先讲过,像鸡,它是属于火性的,如果你来烤它的话,这就属于失饪。你没有因循着这个东西的本性去烹调它,因为它属于火性,你这样做你增加它发散的力量,这就叫失饪。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像鸭子,就一定要去烤它,因为它本身属于寒性,寒性的东西你烤它,等于把它的那个寒凉的那种性质去掉一些。然后取其平补之性。还有一点叫做不时不食,什么是不时不食呢?就是不按季节,不按节气去吃的东西不要吃。比如冬天吃西瓜,在古代人认为就是属于不守时令,这种情况下就不要吃。古代强调一定要吃应季的食品,所谓应季的食品是跟当时的四季的它的天地之气相关联。我们原先讲过,它跟那个天地之气是有关系的。像喝茶,它最多的,它得四季之气,但是它最重要的是得秋冬二气。任何食物都有两个方面,有气,有味,所以不时不食。实际上就是告诉你一定要按照时节去吃,是守住其气,按照它的气去吃。然后还有一点,就是孔子说,割不正不食,就是说这个东西烹饪的过程当中,切割的方法不对的话都不要吃。好像看起来这是孔圣人对厨师的要求简直太高了,那么实际上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认为如果一个厨师在你烹饪的过程当中,你连切割的这点事情该什么样子你都做不到,比如说方的,你就做不到方正的话,这样你做别的事就不见得很保险,也许你的盐就会放多,也许你就会放错。一切行为都要看你现在是怎么做的,你做的就代表你思想上是怎么想的,所以圣人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就是告诉你做人一定要精粹,这都是对人性的一种要求,人格的一种要求,是否严谨,人生态度的一种要求,所以这是孔子的说法,这是非常正确的。还有就是不得其酱不食,不同的季节要配不同的酱,他这个就是说的,如果配伍不当的话也不可以食用。这就是讲了一个配伍的问题,其实中医的配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食物的配伍。甚至中国最早的一个关于写了医药方面书的一个人,叫做伊尹。他实际上就是殷王的厨师,商汤的厨师,大厨师。而第一本我们中国关于中药的书实际上既是一本关于饮食的书,也是一本关于中药的书,它都是讲究配伍的,所以说不得其酱不食指的就是配伍要恰当。
+ r4 A3 ]$ _# g: j* P( E$ b. v那么下面就是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现代人做了一件很不对的事情,他就是说,你即便吃肉吃得很多的话,也不可以胜食物之气。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管馒头米饭这种叫做主食,它就是食。就是说你吃再多的肉,不可以超过主食。古代认为主食才是养生的一个还重要的东西,就是谷物类的,所以它叫做五谷为养,这才是养生的要点。所以我们现在生活当中,很多人想要减肥之类的就把菜当做主食来吃,这在古代认为是不对的。菜只是一种补益,五菜为充。就是只不过是作为主食的一种补充而存在。这个大家一定要清楚。然后唯酒无量,不及乱。酒,可以多喝,但是这个酒大家一定要记住,就是类似于古代的,现在我们的醪糟。这个醪糟你可以多吃,但是一个原则,就是不及乱。不要让自己喝醉了,出现一些非理性的事情,这是原则。像醪糟这类东西,我建议以后妇女都应该多喝,为什么呢?因为它大补气血,它是非常补气血的。过去这都是家酿的东西,不是勾兑出来的,所以它特别好。
: l1 v$ w. I5 h6 y5 P5 H下面一句就特别有意思,沽酒市脯不食。就是买的酒不喝,市场上买回来的肉脯也不吃。所以很有可能在当时,在孔子的年代就已经出现假冒伪劣了。所以圣人有先见之明,圣人就说这种东西市场上买的就不要吃了。因为商人都是求利的,那么求利的话它就会在制作上影响他的一些行为,所以他就说这种东西不吃。还有叫不撤姜食。古代是非常鼓励吃姜,我们原先说过,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就是冬天一定要多吃萝卜,夏天一定要吃姜。姜是暖胃的,在这儿不撤姜食,其实古代还有一句话,是说上床萝卜,下床姜。什么意思呢?上床萝卜就是在晚上临上床的时候,晚饭的时候应该多吃萝卜,因为萝卜是顺气的。这样它能够帮助你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使得你夜里能有一个很好的睡眠。那么下床姜呢,就是当你起床以后,你可以吃一些姜类的东西。为什么要吃姜,因为包括中药里边它都是经常会用到生姜的,姜是助阳的,助生发的。因为你起床了,你要做事,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吃一些姜来使你的阳气更加的振奋。所以古代是叫不撤姜食,每顿都要有一些姜。但是晚上不吃,晚上吃萝卜。还有一句话叫做,不多食。这是对我们饮食的一个要求,就是一般来讲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如果你吃的太多,实际上会造成脾胃的负担。很多人就想,这是造成胃的负担,很多人肯定没有想过,其实脾胃的负担,当胃的负担加重的时候,实际上它会夺心的气。火生土,心为火,火就会生这个脾胃。但是如果你胃的负担特别重了,气不足,你消化它的力量不够的话,你就叫子盗母气。这个儿子就到妈妈那儿去要气,就会要心火之气。所以有时候当我们吃得很多的时候,实际上会导致心脏的不舒服。尤其是在过节,过节的时候很多人很不注意饮食的这种安全性,就会暴饮暴食。古代是非常反对暴饮暴食的,实际上,为什么过节的时候有很多人会突然出现身体不适,老人本来就是一高兴,儿女都回来了,自己一高兴,然后心,喜则气缓。本来就耗了心气了,喜则气缓,涣散了,气就散了。一高兴,气就有点外散。这个时候再加上过节就暴饮暴食,然后一下子子盗母气,这样的时候心怦怦就跳,开始心跳加速,然后就得叫120了。这就是暴饮暴食,好像损的是脾胃,实际上损的是心,心肺。大家把这些原理懂了以后,你才能明白圣人为什么让你不多食。) O, p; l" P: b4 Y1 D
还有一点就是食不语。就是吃饭的时候,你不要多说话,如果吃饭的时候多说,多语,谈笑的话,就会造成后果。比如,小孩子就要可能会噎住,是不安全的。所以孔子是非常强调饮食的问题。他认为饮食实际上能看出你的人生的一种态度,能看出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孔子还非常地强调,就是说人之所要慎重的一个是斋,这个斋,有斋戒的意思,同时也有吃饭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注意这方面的东西,你要是斋戒的时候,祭祀的时候,你要懂礼,宁可不说话,也不要胡说话。不要像我们现在去拜庙一样,进了庙以后就知道逮著哪个佛都跟佛说保佑我,保佑我多发财。不是那么回事的,其实就是佛像也是有各自不同的职能的,你该跟不同的佛说不同的话才对。所以在斋戒方面,比如说在佛学里面,有一个佛是药师佛,那么你对药师佛,你对他的那种企盼,企望就应该是身体方面的一些原因。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孔子是戒,非常地慎重,斋,还有战,战争。认为战争会造成人心的动荡,人民生活的动荡,这点很不好。同时还有一点就是疾病,疾病也是很谨慎,而且孔子是不乱服药的。药不见得是能治百病的,现在很多人去想就是说,花钱可以买健康,你一定要小心了,现在是花钱买不来健康的。真正能治病的,是你自己。中医它讲究的一个原则是什么呢?是自己的健康自己来做主。你一定要为你自己的健康做主,你的任何的疾病,都跟你的身和心都是密切相关的。你不好好吃饭,也会造成疾病,不好好睡觉也会造成你的疾病,为什么说跟心还有关呢?实际上在临床当中会遇到一些病人,这些人的病就老是治不好,治不好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是因为她觉得她自己,她丈夫一辈子都没有关心过她,但是她后来发现,她只要是不能动了在床上躺着,她丈夫就可以来关注她。她只要瘫痪的话,她老公就得抱着她去厕所,去喂她吃饭。然后她一生没有体会到的一种温暖,在生病当中体会到了。所以她这个病是在她心里,她这种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心里瘫痪症,她就要折磨你,是她根本就不想好,也不是她不想好,她也想好,但是她心里的最深处,这个东西会给她带来一定的稳定。还有现在小孩子也是这样,过去小孩子生病也是这样。小孩子如果他自己觉得父母太不关心自己的话,他突然发现他发一次烧父母全围在他身边,这样的话他就会觉得,只要一生病,父母就会到自己身边。所以得病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我们生理上的一种反应,其实也是我们心里上的一种反应。刚才因为讲到过,不时不食,不按照季节去吃东西,就是不按季节收割的东西不要去吃的。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几个重要的节气是讲究进补的。第一个重要的节气就是冬至,冬至我们该吃什么,想一想,冬至就类似于我们原先在讲一天的养生的时候说到的子时,在这个时候是一阳生,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所以有很多的老人对冬至该吃什么,有很多的养生家,为冬至该吃什么经常会吵架。吵什么呢?这个时候因为冬至了,是到了最寒冷的季节了,这个时候应该吃什么呢?因为一派阴霾之气,所以他们鼓励吃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吃羊肉,生姜羊肉汤要想在更好一些,就在加一些当归。当归生姜羊肉汤。那么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观点,就说这个时候,阳气已经一阳开始生发了,所以要平这个气的话,就应该吃鸭子。因为鸭子的气是平的,所以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我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中国的节气是非常准确的,它时间段都非常准确,几点几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这么去做,就是说在冬至前吃什么,如果要补阳的话,对,就是吃当归
/ k7 }* ]/ ?, B9 Q) l* O! y生姜羊肉汤,这是冬至前,比如说冬至如果是下午四点钟的话,那么你中午饭就要吃当归生姜羊肉汤。然后,四点钟以后呢,这不是冬至开始了吗,一阳已经生起了,所以这个时候吃什么,鸭子,虫草鸭子。我原先说过,冬天是可以进补的,因为冬天热全在里边,可以把一些很不容易消化掉的东西,都可以给它消化掉。所以这时候就喝鸭汤,记住,鸭汤,而且一定要记住要清淡。如果一阳生的话,你还可以做一些身体方面的辅助的一些做法。比如说去买那种艾条,买艾条来熏神阙穴,神阙穴就是肚脐,肚脐的四周,在它冬至的前后四天,一共是八天,这样的话加上冬至那是九天,你可以前后的去熏这个肚脐,为什么呢?因为肚脐这个穴位,神阙这个穴位也是连接我们先天后天的一个很根本性的东西。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这样做的话,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那么这是一个节气,就是说冬至进补。还有是过了冬至以后,就是腊八,记得吧,我们中国人非常强调喝腊八粥,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腊八粥实际上是什么呢?你看它里边的所有东西,几乎五谷全在里边,大豆,小豆,米,小米,还有红枣,桂圆这类的全部都在里边,所以这个是什么呢?因为冬天最补的是,冬天的时令对应的我们人体的五脏是肾,而豆类的东西是入肾的,所以喝腊八粥实际上是补精髓的。这个大家也一定要记住。古代的这些节气,是不会错的,他实际上是告诉你在这个时候,并没有新的粮食产生,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吃的全是种子,全是种子的精华。所以一定要喝腊八粥。甚至讲究腊八的时候,过去有钱人家一定要施粥,实际上就是说,你要把这些恩爱,把这些对人们所有的人文关怀都要送给大家,这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是喝腊八粥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等到立春的时节我们要吃什么?春饼,对不对。而春饼里边都是哪些东西,像韭菜、豆芽、鸡蛋这些东西全是助春天的生发之机的。所以我们听了这些课以后,大家就要明白一点,就是我们吃也要吃个明白,活也要活个明白,生病也要生个明白。& y+ b3 V- _, m4 B) @+ N
好,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3.12 食物的偏性; E6 u# x. Y. f. G- U3 E/ o
上一节,我们讲了怎么吃,现在我们要讲一下食物是有偏性的。那么在食物的偏性里边它讲的是什么呢?酸走筋,酸类的东西是走筋的,走肝的。辛类的东西是走气的,比如说肺,肺主气。比如说我们吃一些辣的东西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这都是这个感觉。然后苦走血,苦味的东西是走血的,血走心。所以到夏天的时候,我们都强调多吃一些苦瓜,也是让心火不要太外散的那个意思。从食补的角度去讲的。然后咸走骨,咸类的东西是走骨的,骨就是走肾,盐可以入肾。我原先也讲过,元气就是父母,就藏在老大的家,就藏在肾的家里边。所以吃盐是最容易调我们元气的,吃咸味的东西最容易调元气。这就好像说现在大家都在喜欢吃浓的辣的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在调元气,都是脾胃虚弱的一个象。当你特别爱吃浓的辣的时候都是脾胃虚弱,甚至包括你过完性生活以后,你的身体出现了一个虚象的话,那么就会出现类似拍那种电影,爱情麻辣烫。为什么叫麻辣烫呢?就是你吃麻辣烫的东西可以充分的调你的元气上来,显得你有精神。甘走肉,甜味的东西是走肉,脾胃。像小孩子爱吃糖,就是因为他脾虚,这个大家一定要清楚。( F. E. }7 [  v* C& z
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 m; E) H! c# `  k
那么如果病在筋,如果得了肝病以后,就要怎么样呢?它说,无食酸,就是要少吃一些酸类的东西,就不要让它太收敛。酸是主收敛的,这样的话就不要让它太收敛。如果病在气,就无食辛。如果你肺气得病了,那么你就不要太吃辛味的东西,辛窜的东西。
9 Z2 s6 Q+ [( U2 m然后如果病在骨,无食咸。如果病在骨头上,你就不要太吃咸类的东西,不要过分的调你的元气,这样才能把骨养住,把肾给养住。还有就是如果病在血,无食苦。如果病在心的上面,你就少吃一些苦的东西。让心可以生发一下,心血可以散一下。然后病在脾,无食甘。无食肉,不要吃更多的那个甘类的东西,不要吃很滋腻的。因为滋腻的东西它就会让脾增加它的代谢,使脾更加的疲劳。因为脾主运化,这个都是我们原先所讲过的东西。# ^- f" ~# l* d! o9 F3 o
那么五味过度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是什么呢?
) A9 |: d. J$ T; S4 g1 b3 \8 d! F多食咸,你如果多食咸味的东西,就会脉凝泣而变色。所谓脉就是指血,就是说如果多食咸味的东西,就会抑制血的生发,就会使得人慢慢地血脉凝聚,而脸就会变黑。你吃咸味的东西太多的话,脸就发黑。; O' t1 i2 s$ P/ l# j5 [
多吃苦的东西则皮槁而毛拔,这是什么意思呢?肺主皮毛,像我们的皮毛不滋润的话,都是由肺气所主。那么如果多吃苦味的东西,吃的太多了的话,那么苦就主降,苦主降的话,肺气就不容易宣发,肺气就调不上来,就滋润不到我们的皮毛。所以我们的皮毛就会出现干枯萎缩这种现象。
% m% S0 X+ _3 ?) t; D9 {8 B# T- ?那么多食辛呢,如果多吃辛类的东西,则筋急而爪枯。这样的话,多食辛类的东西就会造成筋的问题。筋就是那个弹性,我们原先讲过筋,就是燥干了,多吃辛类的东西,它就燥干了筋的这个弹性。所以就手爪也会干枯,因为手爪,所谓筋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黄帝内经》里说得很清楚,就说,肝在变动为握。说肝病在很大的情况下,就看你身体的这个弹性如何。你这个经脉的弹性如果失掉的话,经脉没有弹性的话,那么这个就是属于肝的一种很深的病了。在食疗方面你就要少吃辛类的东西。
: l6 C* r9 G' H& z9 v多吃酸呢也会使,肉胝皱而唇揭。嘴唇,多吃酸太收敛了,然后抑制了血的生发,所以它就使嘴唇都可以变厚,嘴上老起皮。
  o% R* y5 n, \5 u然后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甘类的东西,甘类的东西是缓的,是散的。
) X+ c, a: \6 ~% W那这样的话它过于散,我们说过肾是主收敛的,我们的头发这些东西都是跟收敛的气息有关,跟肾的收敛有关。就是说你的头发滋润不滋润跟血有关,你的头发黑不黑,长得好不好跟骨头有关。所以在这种程度上,就是多吃甘也会造成头发脱落,多吃甜类的东西也会造成头发脱落。因为它的收敛气息减弱了。( P! o, P% A8 b  U5 h, R
那么此五味之所伤也,像这种情况下,这都是属于五味伤了我们的身体。另外一点呢,就是说在讲到这个的时候,要说在中药里边这个五味到底是怎么样配使的。其实中药是非常讲究君臣佐使的,所谓君臣佐使就有点类似我们前面那句话,五谷为养。就是它都有主次,五谷肯定排在第一位。所有的药里边君药就是最关键的一个药,君臣佐使,臣是辅佐君的,然后佐使是帮助继续辅佐上面的人的。那么我们在这儿就可以讲一个药方,在《伤寒论》里边,有一个药方叫桂枝汤,这个是伤寒论里边的第一方,也叫做群方之首。实际上当我们出现感冒,发烧这些症状的时候,头项强痛而恶寒,所谓头项强痛就是头痛,脖子僵硬,然后怕冷,发烧,还有一点就是身上有一点微微出汗。在这种情景下呢,就要喝这种汤药。
* W$ \- Q! h& v6 X' Z这个汤药是由五味药组成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你看啊,这个药很好喝,实际上这也是伊尹《汤液》里的小阳旦汤。说的是太阳病初起的方子,就是感冒发烧刚刚开始的一个方子,用这个方子就非常有效。实际上你要用对了的话,可能一剂而愈。而且在这个药里面你们会发现,有两个药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食物,生姜和大枣。那么在这个方子里边呢,桂枝是起什么作用呢?桂枝是君药,起什么作用呢?在《伤寒论》张仲景那个年代,实际上又不挣稿费,可是他特别奇怪,他在桂枝这儿写了两个小字,叫做:去皮。在大枣这儿写了一个小字:擗。实际上也就是切开。我们在所有的使大枣的时候,当有中医大夫给你开药方有大枣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大枣都是要擗开,要切开。那么为什么桂枝要去皮呢?实际上大家一定要清楚,桂枝是属于桂树枝的那个梢头。记住啊,中药的药性是非常有意思的,它实际上也因循着一种原则,也是取象比类的原则。所谓取象比类的原则是什么呢?当你出现太阳病初起,就是刚刚发烧的时候,实际上你的病在表层,病在表。而树梢,大家想一想,春天树都发芽了,树梢应该是具有什么特性的呢?树梢是阳气生发最旺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用鹿茸,也是取其生发之机。就是当你这个人身体已经虚得一点生机都没有了,整天都是萎靡不振的那个样子的时候,鹿茸它是取其生机。鹿是每年春天才长那个角,那是它的角,那是它生发之机最旺的地方。那么我们实际上用桂枝,都是嫩桂枝,也是用了它的生机这个概念。你是感冒刚初起,病在表,所以要用表,桂枝是解表的。看这个药方,没有一个消炎药,也没有一个是可以退烧的,可是为什么这个药就可以退烧,可以治疗感冒初起,实际上它是用桂枝来散你外边刚刚受到的那点寒。刚刚受寒的时候就可以用这药,那为什么要去皮呢?去皮实际上是,记住啊,中药里凡是皮,都有一个特性,主收敛。皮都是包裹的,它就会主收敛。那么既然要取其生发之意,所以就把它这个收敛的特性给他去掉。现在你去买桂枝,很少有人给你去皮,所以你自己买回来桂枝,如果让这个药效更好的话,可以用小刀把那个皮给去掉。这就是我既然要生发,我就让它全方位的生发。桂枝是个非常好的药,这桂枝汤也是非常好用的一个药方。
$ c$ g4 i. v( `- l3 M白芍,是根茎。记住中药里凡是根茎类的东西,它都主里,主里是什么呢?既然你感冒发烧了,但是有一点,我一定要固住你的根本。我让你里边别太受伤,里面足了才可以把邪气往外赶。我们中医认为得病不是别的,就是邪气。就是我把那个气机给它改变了就可以,把邪气赶出去就行。
$ s9 w( i  g; L0 J7 @5 o: z7 I4 b5 ~甘草,甘草是主中焦。甘味本来就入脾,甜类的东西,我们刚刚讲过甜的东西是补脾胃的。甘草本身就是入脾胃的,入中焦的。所以一方面散了表,一方面固了里,同时固住人的脾胃。中医里讲,脾胃是后天之本,如果我没固住这个脾胃,那么这个表寒也容易入里,对吧。所以这就是甘草是固中焦,我们昨天讲了中焦的概念,固脾胃,是固摄脾胃的。
2 m! B; F0 Y; X% g$ \那么生姜大枣管什么呢?生姜我们刚才也讲过了,生姜也是主散的,也助阳。实际上生姜在这里帮助的是桂枝,这就叫佐使,帮助它的。我怕你这个生发之机不够,把这个寒拱不出去,所以我用生姜来帮助你往外拱,这就是生姜的作用。那么大枣呢?大枣入脾胃,大枣,也是帮助甘草的,也是佐使。所以大家记住,大枣非常有意思,我们中国古代有一句话,是成语:囫囵吞枣,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古人是认为,枣吃多了以后,比如山西产大枣,那山西人如果吃枣吃得过度的话,牙齿就会坏,为什么呢?这在中医里叫什么呢?吃枣吃多了,吃甜类的吃多了以后,这叫土克水。水是肾,土是脾。我们说过牙是肾的外现,如果我们吃枣吃多了的话,那么就等于土,它这个就能够侵蚀了你的牙齿。你甭看牙齿是非常密固的,但是它怕一个东西,怕甘类的东西。就是最密固最收敛气机最足的,他怕散。甘类的东西也是主散的。所以大枣一定要囫囵吞枣,为什么呢?你就整个的,因为大枣是补脾胃的,所以大枣的最好吃法就是把大枣整个吞下去,不经过牙齿。所以这也是我们吃枣的一个要诀。
8 R1 d# @; [: y6 h# P7 F; {那么在这个方子里,在桂枝汤这个方子里,大枣要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它的那个皮给剥裂,皮,大枣外边的皮。皮是主包裹的,主收敛的。而在这里是用它的中土之性。因为大枣的中央,你看肉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中医里面就讲,凡是黄色的东西都入脾。所以他就说肉本身,脾也是主肌肉的。大枣擗开实际上用的是大枣的肉的濡润之性。开中药为什么叫开方子,方子里边是有理的,而药字是怎么写呢?药字是这样(繁体字),什么叫药(繁体字)呢?底下是个音乐的乐,上面是草,那么什么叫药呢?药就主和谐,音乐是最和谐的,如果无音不和谐的话,这个音乐就不成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药是最讲究和谐的。所谓和谐就是讲究它的配伍,你的配伍一定要很精准,所以开方子,开药方是要讲究里边的和谐,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开方子,开的是,你来什么病,好,你有胃酸,假如有16味药是去胃酸的,我把这16味都放在药里边。那叫药,那不叫方子。看这个方子,里边没有一个治感冒的药,可是它却把感冒一剂而愈。中医不是不能救急症,你像感冒发烧这些好像是急症,实际上中医是完全可以治的。关键要辩证准确,我看你是哪类发烧,你如果是太阳经脉的发烧,就是表受寒的话,那我就可以给你用,如果身上微微出汗的话就可以用桂枝汤。如果无汗的话我就用麻黄汤。如果是少阴的发烧,那么我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你要完全根据它的理来走。
5 ^- Q/ K! o) u. b7 M6 X所以如果真的能把《伤寒论》学好,其实《伤寒论》张仲景是非常有慈悲心的。像我们开中药,开西药很少有人去告诉你,吃完这个药以后,该怎么样。张仲景还举了一些例子,张仲景说你服下这个药的时候,你感冒初起服下这个药以后,马上怎么样呢,马上进被窝发汗。如果汗发不出来,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啜热粥一碗,喝一碗热粥,助他的发汗。因为粥是补脾胃不伤脾胃的,对不对。它是帮助你的,所以食物可以帮助治病就在于这,然后它是可以帮助你,啜热粥一碗。这样的话你发出汗来了,你的病邪就去掉了。去掉以后,马上药就停。再好的药也不可以多吃。如果发汗太过的话你就啜凉粥一碗,因为凉粥也是主收敛的,它也不损伤脾胃。然后就可以了,就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同时他还说了一句话,在这种情况下,你吃这个药的时候,你在食物上要注意哪些,所以他说凡是腥的,臭的,味道浓的这些东西你都不要吃。这就是中医很人文的地方,中医为什么人文,现在我们开了药谁也不会告诉你该吃哪些,不该吃哪些,对吧。中医很人文的地方告诉你什么呢?在这个时候你不可以吃腥的,臭的,味道浓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只要一吃这些饮食,这些饮食,我们刚才讲过了,凡是味道特别浓的,特别腥的,特别臭的这些东西,一下去它就调元气。本来你的病在表层,如果它一往下走把元气一调上来,使得你这个外边的病也往里走。你要不想让你的病也往里走的话,你就在这个时候,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家长都很清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感冒发烧的时候,哪怕饿两顿都没事,就是反而忌讳多吃,而且忌讳吃浓的东西,味道特别特别浓厚的东西,这是很忌讳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仲景的慈悲心。而且他是从医理上走的,记住这是药。/ Y2 ]# K% k. @
那正好讲的这儿呢,我也讲一下医,古代医字的写法。古代医字是这样写的,医(繁体字),还有另外一个写法,就是下面是巫。记住这个字,本身就把中医里边的很多内容都涵盖进去了。这个医字外边这个匚是有读音的,这个读方。就是首先你要懂医学的话,第一,你要懂医理。医理要方正,这个是匚(方),医理一定要方正,这就是医理。然后这个矢,矢是箭。就是有人说是外伤,实际上这个箭大家看又像什么?我们医疗手段里面的什么?针灸。所以矢指的是针灸。然后上面这个是个殳字,这个字是殳。殳字,实际上是什么呢?也是一种武器。所以实际上学中医,不仅仅是对我们养生有用,还可以懂兵,兵法。古代中医里边就有一句话,叫做用药如用兵,你用药就像用兵一样。实际它里面非常讲究道理。那么这里面,它这边是个殳字,殳字代表的是什么?也是一种武器。但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底下是个又,上面是一个古代水池的那个样子。那么这个字这样一看呢,就是手在水下摸东西。所以有人就认为这边的这个字代表按摩。你看中医里边,现在有《黄帝内经》,有医理,讲针法,还要讲按摩。按摩在治病里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最高的一个层面。所以我们中医经常说一句话,叫手到病除。只有当你这个手到了的时候病就除了,这句话好像是,看上去现在我们形容都是,一上手他就好,其实也是这意思。它真正的动机是说你一上手,很多的病,在表层的病,基本上是可以用按摩的方法解决的。就在体表的毛病,进入到深一层(经络)以后用针刺,再深,入到五脏以后用什么,用药。再继续深的话,那就是另外的,病入膏肓,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用灸,针灸的灸,用灸法。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所以这边这是针刺,这个是按摩。然后底下这个酉,酉就是成就的意思,什么东西成就,到秋天就叫酉。秋天万物成就了,五味俱全了。五味俱全了以后,就会用这种东西来酿酒。所以这个古代的酒字,不就是水加上这个酉吗。就是把万物成就的东西放在水里面去沤,去发酵。所以你看古代的这个酒,就是古代最原始的药,也就是上节课我所说的那个醪糟。就是很薄的,叫醪里这个东西。其实在超市都可以买得到。我就希望大家听了这些课以后,你出去喝那些烈酒不如喝醪糟,还养生。这是酒的问题。你看就一个医字实际上把古代的所有的治疗手段还有医理全部都涵盖在里边了。那么这边是巫,这个巫是什么?就说中国古代实际上还有一种祝由的方法,是巫术。那么这种方法现在基本上没有人用了,这是巫术的一种方法。所以这是古代的医的两种写法。这样大家就清楚了,到底医和药是怎么回事,有人就开玩笑说现在这医,说你看现在我们医是简化了,就剩这个了,就剩开刀了。这个是很不一样的,而中医是不讲究所谓的这种东西,中医认为疾病,人体,就藏传佛教里边,医学里面有这么一种说法,说人体生病就好像水变成了冰一样。那么你是把这个冰给剌掉呢,还是把这个冰给化掉了,让它重新变成水。这可以引导我们对医学的重新思考。你是把它剌掉,还是把这个病邪去掉或把它直接再变成水。因为人体正气邪气都在人体里边,邪气也是正气变现来的,6 S' V9 m+ y; ^) X' v
所谓邪气就是过度之气。所以这样大家记住,从现在开始大家就知道什么叫医,什么叫药。药就是和谐。然后如果真的会开药的话,真正开药方里边是包含有慈悲心的。这也是中国古代的圣王为什么重医药的原因之一。4 z1 q- `, }/ g; v: B7 T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3.13 四季养生(上)
! M2 G1 y$ L  P2 s- [( G! T; x& F好,原先我们讲了春天的养生,现在我们讲夏天的养生。那么在《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里边讲到:8 ]: o6 L9 ^1 i- C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7 p& ~# c0 O! ?那么蕃是万物茂盛的样子,秀是什么意思呢?秀是指谷物抽穗。然后是天地气交,天地在这儿就代表阴阳,天为阳,地为阴。那么到了夏至的时候,大家要清楚,我们原先讲过,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而夏至就相当于什么呢?午时一阴生。所以这就叫天地气交,阴阳的气都交汇在一起了。然后万物华实,华就是花的意思,万物开花结果。一个字一个意思,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这是古文的读法。那么天地气交呢,有阳气,万物才可以开花,有阴气,万物才可以结果。大家一定要清楚,就是对于男人女人来说,男人只是能有子,就是有了这个阳,是你怀孕生子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这个孩子要想养大,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阴血的滋养。所以女子是任脉主胞胎,要靠你的血,血要足。如果你血老飘在外边,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女孩子,她脸动不动就红,眼睛也老水汪汪的,看上去很迷人,实际上这种孩子就是说她肾精不固,肾精不敛。这种情况下,如果她收敛的气机不足的话,就比较容易流产。天地气交了以后,万物华实,开花结果。那么这时候万物是这个样子,天地之像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人应该怎么做呢?要夜卧早起。晚上晚点睡,早晨早点起,到了夏天的时候,是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后面写无厌于日,厌是什么意思呢?厌字在古代是这样写的(繁体字),我们说厌食,或者是不愿意吃东西,实际上是满足,饱的意思,你太饱了。人不饱的时候才想吃东西,饱了以后你把饭再放到这儿,他也不吃了。所以这叫厌,是满足。不要满足于日是什么意思呢?就说到夏天的时候,你不要怕热,不要怕阳光。夏天就是应该外散的,那么比如说现在空调的问题,我们现在大家都在使空调,那么就会发现有一个问题,现在大家一进空调房,如果它的温度比较凉的话,人体有自保功能,我们的毛孔它这个时候就会闭塞,闭住,不让你这个寒气太过分的来侵蚀身体。那么你从空调的屋子里走到外面,外面又很热,你一下子就又毛孔张开。这样你的毛孔老处在一会儿开,一会儿张,这样就捣乱了你阴阳的气机,就把阴阳的气机给毁坏了。你这个人体的适应它不可能老在这没完没了的适应你的这个感觉,所以空调会造成很多人的各种病症。就是说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就就得出汗,夏天如果不出汗你就会憋住,憋著憋著就会憋出病来,所以这就叫无厌于日。不要讨厌太阳,阳光。而且说句实在话,如果你阳气很足的话,实际上你不会很怕热。你像小孩子他永远可以在阳光底下奔跑玩耍,只有当你气血都虚的时候,你看见特别热的东西你才害怕。这就叫不厌于日,使志无怒。让志向,神明,不要太过分地压抑自己,情志上不要压抑自己。就像夏天你该出汗一样,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情志上不要过分的压抑。这是对我们情志上的要求。使华英成秀,只有这样,不厌于日,使志无怒的话,才能够使华英成秀。华英就是花朵,美丽的花朵才能抽穗,才能结果,就像麦子一样它才可以生长。这个时候才可以这样使气得泄,让自己人体的那个气就得以疏泄。说句实在话,夏天就像什么呢?就是花钱。出汗,就该出的时候你就出,该花的钱你就得花。如果你这个气,你瘀滞到身体里的气如果不出去的话,补什么都补不进来。你想想,就说治病,在很大程度上,比如说,大家都认为针灸很好,那么实际上针灸,针无补法,针灸不是补法,真正的补是按摩,但是这种按摩也要记住,不是那种弄得你浑身又青又紫的那种按摩,一定是要因循着人体的气机去按的。而且人体也是一个精品,你要很轻柔的去对待它。而针法,所谓针法就是你针进去了,也没有什么东西进去,也没什么东西出来,实际上针法是在调你这条经脉的元气,大家一定要记住,是在调这条经脉的元气。那么使气得泄就是什么呢?你一定要使得你自己的瘀滞能够散出去,这样你将来到秋天收敛的时候你才能收进东西来,否则的话你夏天疏泄不够的话,你秋天,冬天想进补的话,根本就补不进来。所谓吃补的东西,如果你经脉不通畅,不像夏天的气血那样全都通畅的话,补什么东西都补不进来,吃什么东西都会在你身体里形成垃圾,吃再好的东西都没有用。如果你经脉通畅的话,你天天吃窝窝头,它照样长力气。这就是关于补药的一个问题。那么逆之则伤心,如果你违背了夏天的这个自然之道的话,逆就是违背,违背了夏天这个自然之道,那么就会伤心,心是什么?心主火,就像夏天一样。一定要记住我第一次课讲的+ |/ C- h1 @9 u0 \. K
那个东西南北的那个图,心就为火,火就为散。如果你不让自己夏天宣散,你就实际上伤了人体的心性,也就是火的那个外散的那个性。那么到了秋天,你就会出现咳疟,像咳嗽类的这些病,或者是感冒或者是痢疾这些毛病。你没使你的心火变得很足,没有让它充分的发挥火的功能,然后到秋天就会得病,这叫奉收者少。奉,我们原先讲过,就是捧著东西给别人,就是说夏天如果没养好,你奉献给你下一轮的收,养收的,秋天的东西就很少。你夏天没让它充分开泄,没让它充分的拔节。我们还有说一下睡眠,像睡眠的问题就是这样,你一定要记住睡眠为什么重要,实际上你去看天地万物就应该能懂,天地万物,就是植物要想拔节的话一定是在夜里。也就是我们原先所说的寅时,就是夜里肺气开始输布全身气血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一定要靠深度睡眠来完成。所以再熬夜不要熬到三点,如果听懂了这些课,那么就一定要十点半睡觉。因为那是你养生的基本准则。这样你给了秋天的东西就很少,那么到冬至的时候,你就会重病。所以这也是中医文化的一个特色,实际上是什么呢?你夏天没有疏泄过度,它很多的好东西,它就不成秀,你到秋天,就像收麦子一样,你到秋天你就收到瘪壳,你收到瘪壳就是收敛了,一收,收到瘪壳了。然后到了冬天的时候呢,你该收藏了,本来夏天你这个谷穗特别丰满的话,这时候一藏不就是一个好东西嘛。但是你这个时候,你夏天没有开泄好,秋天的时候收了瘪壳,到冬天没什么可藏的,没什么藏的时候不就重病吗。人体就没有东西可收了,这个冬也指的是老年,如果你青年壮年时期没养好,青年的时候没养好,到老年的时候,无物可收,老的时候就容易衰老得特别快。我们现在青壮年的时候我们都耗,谁都耗散了。青年的时候都仗着自己身体好,觉得没问题,可以耗,我年轻的时候也耗,夜里不睡觉,拼命的去玩,去读书这样的。这也有点像夏天,就是你夏天就这么散,但是你不要散得过度。你如果养好的话到秋冬,到老的时候你会很好。所以这是夏天怎么养长,养生长。3 u) w; v0 p! E0 ?. {
下面是秋天
- {( V/ m4 r7 B+ P' D4 S*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倶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5 O* L; n( X) }8 a/ q2 E1 y( Y
秋三月,此谓容平。所以秋天叫怎么养收,一定要养收敛之机。秋天是收敛,就是西方。此谓容平,容平就是开始收,收敛,然后还特别壮大,盛极的意思。天气以急,这个时候在天,天上的气只能为燥气了,所以我们到秋天的时候会看到秋高气爽。气之所以爽,是因为这个时候,天气的变化,节气的变化,在这个时候以燥气为主。这个燥,秋天是这个燥。这个燥气是正气,是从火的,它是正气。然后到秋天我们会发现有一个现象,秋天我们的衣服,比如夏天很潮湿的话,到秋天会一下子变得都特别干燥。实际上这个干,变干了,这个是什么呢?是燥气的收敛功能发生作用,这是正气。我们经常还说过这个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这个躁,和这个烦躁。记住啊,当烦躁时实际上是,如果你生病的话,再出现烦躁的症,这是很严重的病。那么烦是指什么呢?烦的这面是从页部,是表示头,凡是从页部的都跟头有关。比如颈,领这些都跟页部有关。那么这是头,虚火上头。所以,烦,记住,烦是心病,心脏的问题,心经的问题,心血的问题。烦是心病,火,虚火,敛不住,上头了,往头上飘。所以你头晕,头疼,都要可能会使你烦。然后躁,从足字边,躁从足字边,就是乱动,烦躁不安。就是动哪儿都不合适,这个在中医里是属于肾方面的病,就是精不足的病。有一种老人在要快死之前他会出现一个烦躁的一个象,就是循衣摸缝,就是天天在那儿撚那个衣服扣子,撚,撚,撚,就不知道这手往哪儿放。实际上这就是肾精大亏的象。所以我们经常说烦躁,你像很多人,你要坐在那里老抖腿的话都是这个毛病,都是精不足,坐在那儿就抖腿。所以中国古代相书上就说,男抖穷,男人要老抖腿的话,坐到那儿那二郎腿,或者是这个腿没事就在那儿掂哒掂哒,跟你的身体状况很有关。因为你肾精不足,你没有力气想事,肾精不足他就没法上脑,太阳经气不足他就上不来脑,你脑子思维就要问题,你思维一有问题,你做事就要问题,你做事一有问题,你不顺,你老做不成功,你不就穷吗。所以男抖穷。像你要是招到这种员工的话,先让他回去养身体,你就是把他招进来他也给你赚不来钱。明白吗。这就是你看这个人,其实挑员工很重要,所以挑员工,古代就是很讲究的,好像就跟看相一样。实际上对于中医来说,这就叫什么呀,望(诊)闻(诊),我一看你,我就应该知道你的病在哪儿,闻,我一听你说话,我就知道你的气在哪儿。你的气如果是从丹田处上来的,你这个人气肯定很足。这就是望闻,我一听你的气在哪儿,你的气在这儿(脖子),你自己就在这儿飘着,然后你一进来,我一看你气才在这儿,你说话气都短,我让你做什么呀,你还做推销呢,你做什么都没有用的。你自己还在这儿长出气呢,动不动就胸闷气短的,你怎么给别人去创造价值。所以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身体实际上跟我们将来事业做多大是密切相关的。身体好了,事业才可以大。身体不好,你考虑问题就会出错,就会出很多方面的问题。孔子为什么是圣人,孔子就说,不用去搞那些大道理来教训你,我一看你行走坐卧,我看你大白天还在那儿睡觉,就是朽木不可雕也。你一点阳气都不足,你都调不上来,你白天也在那儿呼呼睡觉,这不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这是,怎么培养他都没有用。记住这就是中医的理和生活的理是贯通在一起的。所以天气以急,这个时候天气就是一片燥气,地气以明,天一燥,地也就跟着明亮透彻,就像金属一样。所以西方
4 ~: Z! H$ f  I3 M2 @. i6 T! K* }) O为什么属金,有人老说,说中医这个五行是封建迷信,实际上大家一定要记住,迷信这个概念,就是说你不懂的时候你瞎信就是迷信,你懂了它就不是迷信。所以中国为什么用五行的东西来说这些春夏秋冬,或者是说肺气,五脏六腑等等,实际上它在告诉你,这些东西它只是一个取象比类,它只是把秋天这个气,告诉你,秋天的气就像金属一样特别的明澈,收敛。凡是走这个气的都属于金气,都属于秋天的气。而肺气也是,肺为娇脏,它也是要非常地清澈的,如果你肺里面有好多的痰,好多的脓,你不是就是重病了。所以它一定要很清澈。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是地气明,这都是取象,取象比类。然后是早卧早起,看啊,原先是什么?春夏秋冬,春和夏都是夜卧早起,晚点睡。而到了这个时候了,是早卧早起,要早点睡,因为天地之气开始收敛了。人,相对于人而言,你也要干嘛,收敛,你也要收敛了。你也不可以再外散了,所以这是早卧早起。与鸡倶兴,就是跟鸡叫一起起来,过去与鸡倶兴,这个鸡是比较早的。现在一般来讲,就是说告诉你到了这个时候,反正是天亮,前几天我们讲过,你只有在那个五点到七点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天门开,人的气也应该开了。所以那个时候人也应该起来了。使志安宁,记住到这个时间段要使志安宁。情志上要安宁了,要收敛了,不可以再外散了。同样这个志,我们原先说过,志是肾神的表现。实际上在这儿还有一点要告诉大家,就是性生活也要收敛了,为什么这么讲啊,其实现在我们看来看去,都认为动物它是有节律,它的交配是有节律性的。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动物世界》,说交配的季节又来了,对吧,老听到这样的介绍,好像动物是按照节律走的。那么我们人是随时随地好像都可以开始性生活一样,好像没有节律。可是按中医的养生原则来讲,是认为秋天的时候也应该有所收敛了。实际上动物到冬天的时候就要冬眠,因为冬眠是它养精的时候,那么人到这个时候也应该收敛,然后养精。人虽然不像动物那么明显,因为人现在离自然真的越来越远了。可是中医实际上是非常讲究生态的,我们原先说过,它就讲天人合一。天都这样了,你人就按照天去做,因天之序就不会有错。你如果违背了天的序你就会生病,所以人虽然摆脱了动物的这种季节性,但是也要按照天地自然的顺序去做,否则的话也会生大病和重病。记住啊,这叫使志安宁。以缓秋刑,缓,就是舒缓一下秋天的,秋刑是什么呢?刑是刑罚,就是秋天的肃杀之气。秋天是有杀气的,所以原先我们就老说秋后问斩,因为秋天有杀气。现在我们实际上也是这样,到秋天以后我们国家可能就会出现严打,没说春天严打,春天不可以动杀机,明白吗。到秋天的时候,人的气自然的就会到这方面来,就会出现肃杀之气。而男人也一样,男人一到秋天,男子悲秋,男人一到了秋天慷慨激昂,特别的悲愤。所以这就是秋天,以后我们还会讲。以缓秋刑,这时候要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收敛神气,要把神收回来,以使秋气平,让秋气能够平,不那么肃降,不那么肃杀。然后是无外其志,不要再往外散了。因为我们刚才讲夏天的时候就讲往外散,这个时候就不能散了。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这样就能够使肺气比较清肃,此秋气之应,这是秋天的一个正常的人和自然的一个对应,这叫养收之道也。养收就是养收敛,养收敛就是前面这些,你做到前面这些你的收敛气机就可以做到了。你这样你就能够收,万物,天地就可以收到丰收的那种东西。所以到秋天的时候,就是酉时,酉时就主什么呢?主气味的味,味就特别厚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味是最厚的,就是蒜和辣椒。大家不知道想过没想过,大蒜和辣椒为什么不入药,没说你找中医大夫来了,中医给你开一个药,大蒜二两,辣椒三两,从来没有过,对不对,大蒜和辣椒为什么不入药,实际上古代人是这样分的,就认为大蒜属于在气的层面,入气分,大蒜是入气分的,凡是入气分的药都走什么呢?都走清窍。所谓清窍是什么呢?像我们人体就是眼睛,小便这些都属于清窍。那么在所有的事物当中,大蒜是气味,气比较厚重的。1 O7 `  r- R7 Y1 W# k2 Y# Q
所以吃大蒜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流眼泪,而且撒尿会有味。因为它的味道,气太厚重了。中药虽然取其偏性,但也不能要大蒜这种特别的东西。因为它是针对每个人的不同需求而定的,所以像大蒜和辣椒这种东西只能因人而异,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你吃多了你小便就有味,然后辣椒是走味道的。因为我们刚才讲了味,秋天,这个辣椒是走味道的,凡是入味的,入血分的,入味就是入血分,血也属于阴,味道也属于阴。所以它都是入血分的药,那么入血分的药它就走人的浊窍,所谓浊窍就是哪儿呢,比如说,口,还有大便。所以吃辣椒吃得多了以后,你就会嘴唇里边就会生疮,因为他味道太厚重了,然后大便就会便血,或者是疼,肛门疼痛。在日常生活中你就应该清楚,我的生理需求是多少,你再去吃。那么到了秋天,味道的东西,秋天就是味厚,果实,所谓的五谷我们就要取其味,味是入血分。秋天万物都收获了,所以我们要吃的是它的那个入血分的那个层面。所以就是说这个是什么呢,养收之道,逆之则伤肺。如果忤逆了它,你就会伤了肺气。因为肺气是对应的秋天,这样冬为飧泄,飧泄是什么意思呢?飧泄就是,看这个字,飧就是夕食,就是晚饭。飧泄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食谷不化,不知道我们大家出现过没出现过这个问题,就是吃的东西没有消化就拉出来了。如果你伤了肺气,我们说过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肺气出现问题的话,肺气虚了的话,那么你大便成形的能力就会很差。这样的话你就会食谷不化,就会拉出这样的东西。到冬天的时候才显出来,为什么呢?叫奉藏者少,你藏不住,因为你的收敛气没收住,所以奉献给收藏的,冬天的东西就很少。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部分《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学习笔记
8 H. ]4 r- y. H) E" x$ }$ j( R% q# s) b0 d& [( n" `
4.1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r/ Q$ N; \+ Q1 M3 Q9 d
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0 C! L0 f$ k# v" o; h7 _9 w( P
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唯一一本以帝王命名的书。
) i) |' q9 y3 Q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 I1 q- ~& h  Z+ S* ?' ^7 P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 A0 R% L4 {8 a$ P圣人为什么重医药+ L( G9 y: u$ |' f
所谓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就是能够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又能够让
: Z3 c- n4 Z- D) j别人听从自己,就可以由人而王。2 K' r0 _' [( W# ]1 p
天下即人身,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有一个和谐的机制。  \2 p! W0 Q) g* z7 y  O
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假如肝火太盛,木(肝)生火(心),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经不足典话,我们就思维就不够。拿破仑有一句话: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中医的话是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中国文化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 \6 b& `% k/ Y, ]8 b" z2.可以认知自我) p6 r7 \3 f- h+ O. {/ Y
生命活力:魄力精神意志胆识聪明
- \; `( U! m  V3 r' w/ u* B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8 S$ @2 O( F- {. F  n+ r
魄在中医里涉及到它是肺的神。肺神,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神。力,涉及到肾,力- v; M& `$ x( x# o; K
量从肾来。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魄力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 v; U( c& i7 |' F- U
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
- c- ^- L1 Z! f) q5 I7 f& p- z精神,在中医里,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神是心的神明。精神在中医里是心肾相交
1 q5 W( b9 }; j) `! Q8 u6 d的能力。
2 S9 @9 h* [% `3 j胆,是主决断的。胆识涉及的是胆气足不足。0 d& \* B: w# I) L/ F
意志,意是脾(精)的外现,心之所存谓之意。脾主运化,脾精足不是记忆性的问题,而. v1 m  z! C  K& r5 h4 R; N
是关联性的问题。关联性好,就是运化,就是头脑灵活的表现。志是肾之神,肾主收藏。意志是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运化灵活,又能定住坚持,就是有意志力。
* s% h  e0 n. L% N聪明,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木。聪明与否,看肝肾能力。6 p4 b/ m) `  z  Z( W, F3 W
学习《黄帝内经》,培养更多地向内观察我们人身的能力。它是国学经典里边最为寂寞的一
1 J% d3 c- g8 V/ Z8 c) S- ^项。向内看很痛苦也很难,所以自古圣贤皆寂寞。西方是要认识自己,而中国文化是要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的和谐,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你就越接近至善。; q. a2 Z0 @0 `
——讲得真好。不能善待自己的生命,就不是至善之人。* _8 ]" t  |' e, H' b
人身难得,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和我们内在的脏腑的那种运转,懂得了人体,就* V& l2 n, B7 S1 q2 M
懂了人生的很多方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借假修真的载体,是要蓄之养之道精品。9 P& @0 [% x- U' Z
——我是文革期间的学生,没有学过生物、植物、地理、历史等,是医盲,很吃亏。人身
! V" N+ C. ?0 f, X. C/ D9 n难得,过去亏欠的,如今要努力补回来。; R# ?# L! F, \, O* `
真法难闻,《黄帝内经》是黄帝和老师的对话,核心问题也要通过一种斋戒断方式,不仅是
( A& u; J% }/ |3 }9 Y( e& O持斋,而且要控制自己的俗欲,没有私心杂念的状态才能得到。学习时要修自己的身,修自己的心,真正能够看到里面去。
9 [) x9 \4 M/ o——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一部经典,集中了古代人养生的智慧。只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静
! B) w( a: O  }5 c1 P) x) W心学习,已然不易,更何况其他呢。$ r; M9 g7 e, b+ S
中国难生,生为中国人是一种难得的福分,要有一种深厚的感恩心和自豪。只有中国有真
8 \: J. ~: w9 o% W, F么多的经典,可以让我们去读,重新去反省人生,其中包括认真地体会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4 u* q* Y4 B: I0 k* Z
——已经是中国人了,便不再讨论是否是一种福分。外国人也有他们的福分。真正的福分7 {* _2 Q4 H# a$ L- l4 D
是充分学习和利用自己祖国的经典,确实获益。
% i$ C- |( m# J4 m# X3.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
8 S( ~/ T/ C% r对天地自然的感悟
1 X7 H3 B: z9 i$ Q+ P; F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 \# j) J. E7 T7 A2 X8 p9 Y我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 j8 J4 p* ]- G5 k2 z移植人最关注的是肾宝宝的健康,整天围着他转,就像家里添了小孩,多少人都不够用。9 u: A+ w9 q! i5 r) f9 X
养生对我们似乎是奢望,还有资格吗?% J2 a. r3 g: L4 a" q( b6 X
有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太医”,号称可以医治癌症数种,对器官移植者却无计可施,在他看
( M9 O3 D8 X" r3 h/ e/ v% @来,似乎我们难以再见天日,只能耗尽精气等待死亡了。也难怪,“太医”当值之日,尚无移植之事。我自然很痛恨这种不给人以出路的人,不管他说得是真是假。你看牧师、和尚,在人临终之际,还让你满怀希望,向天堂或向西方极乐世界奔去。
% }7 O7 M) Z6 p1 H8 P, ]9 ]面对现实,有时想起来也很好笑,像我们这样的人,肾已经挪地方了,那个肾经还是原道吗?
7 l, D# L8 u. m% r/ [' Z既然还活着,就有是养还是耗的问题;何为养,何为耗的问题。
3 i% h0 g) \+ a* s( U, \$ s: j抛开我们的特殊性,面对关于养生的种种理论、书籍、讲座,真让我们目不暇家。我下载了不少,大概地流览了不少。不太喜欢台湾人的虚张声势,标新立异,夸大其词。大道至简,觉得洪昭光等大陆学者的话更靠谱。移植人离不开抗排异药物,正是这些药物的不断改进,才使移植物的存活期越来越长。除了药物,除了医生的调理和治疗,根据我们的特点,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积极的事情,或者说如何正确地吃、喝、准确地拉、撒,适合进行哪些运动,这是我关心的。残缺之美,美不在残缺,而在尚存的部分仍充满活力,还有朝气,还有故事。
: J- j. x1 f# c: l我看过关于《黄帝内经》的60集纪录片,也很有意思,至少知道了这部经典大概是说啥事。曲黎敏老师的视频讲座,更容易理解,更接近生活,不管是论说真谛,还是调侃,比较有意思。各类专家总是要运用自己知道的那点事,来看待世界,解释世界万物,我们吸收其中对的部分,就会受益无穷。专家知道的那点事,比我知道的那点,多得多。
' S/ ]' b0 W' a( u2 A总喊著养生的人,未必就会保养,保养得很好。也许是因为总忘乎所以,缺乏自制力,才总摇著旗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比如我。无论如何,我在学习,在思索,在行动。9 h" o- ^# ]; {
曲黎敏:女,山东人,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医史人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哲学与文化。著有《易道气功养生》、《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有《中医学形成的文化背景》、《五运六气与流行病相关问题研究》、《中医抗击瘟疫史》、《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中医学?人的学说》等30余篇。
 楼主| 南丘 发表于 2010-7-1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4.2 中医与日常生活
. x3 ^+ H% f8 t+ q北京东边是崇文门,崇文门是文官走的门,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酒车,大家都喝酒,都要应酬,实际上酒在中国文化的概念里是具有生发的性质。西边是宣武门,宣武门是武官走的门,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刑车。它守的是肃杀之气。9 i: p' [8 l% g; W3 G3 ?% i
安定门和德胜门,从风水学上来讲,北门是不可以开的。因为南方的疏布是做慈善,北方主收藏,藏就要藏得住。收藏到是心爱之物,是不给别人看到的。这类似肾精,肾精藏得越足,向外散的东西就越多。安定门是出兵打仗的时候才可以开启,要打仗首先要有定力才可以。德胜门是回来的门,就是说万不得已要出北门的话,也要有出有进,这是北方的内涵。
. q) ~& J, n; n6 o' S& Y只有肾精足,才能有定力。泰山崩于前而不乱。能够做得到的就是婴儿,因其肾精足。
" V' D+ O6 z/ y' J" W5 g肾精不足容易恐惧,习惯能够战胜恐惧。人只要闻木声则惕然而晶,是胃气不足和肾精不
; w& m. v! J* A足的像。
1 j4 c2 H: [, i, Q, g1 g左春,右秋,上夏,下冬,中为长夏。长夏是夏天过后有一个季节,是运化四方,把开花的过程变成结果的过程,叫中央脾土。
5 f3 h/ u5 z8 Q) r, ~8 v为什么要封禅泰山,主要是由于东主生发之机。打仗开始时敲鼓,鼓声主生发,结束时鸣金收兵,西方属金要收敛。《黄帝内经》源于对自然的感悟,通篇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6 i, F' ~6 r0 t3 J. @2 j5 `
《黄帝内经》不是讲如何治病,主要讲如何顺其自然。! T" Z+ [' p* [6 F
人体中部在哪里?肚脐(神阙穴),只可以灸法,不可以针刺,它不是中部。! x) [3 L, |# ^
人的中部是人中。因为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任脉和督脉的连接点。督脉是大阳经,主气,决定男人的生殖。脑髓、肾和腰脊、脊柱、脊髓。任脉是人体大阴经,主血的。这两条经脉都是奇经。十二正经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的现象,奇经八脉是人体的一种很特异的方面的一种能量,甚至可以说它是元气大储存地。它可以决定人生的许多重大事情。女人生育由任脉决定。! r3 P3 L5 k. @1 L1 J# A1 I/ [+ a
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交汇所。晕倒是阴阳离绝,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刺激人中,阴阳重新和合。人中应该深、长、宽,阴阳、气血交通能力强。人中还叫寿宫、子庭,能否长寿,是否多子多孙。人中的深浅除了先天,还和保养有关。7 E  h, w1 V& w) R4 p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夏天人体的脾胃最虚,消化能力最弱。冬天阳气内敛,脾胃形成一个内热的格局,可以滋补,也可吃萝卜顺气。仁义礼智信,也是从身体当中来。东方主生发,仁就是东方,就是你一点点善念。义是白送人的东西,主散,是南方。礼是西方,是约束,如何约束人性,也是人性的收敛。智慧是肾精的外现,肾主智(志)。信是中央脾土,人言为信,人说的话要像土地一样真实可靠。小孩子志向高是因为精足。, E; P4 Y& c* [& j% ?
《黄帝内经》到底讲什么。
+ ]% q# W6 V+ b" J2 i1顺其自然(因天之序)  F% f  P! u. [" O
2健康长寿靠自己
7 H7 o5 O9 K# Q, e3天人合一* f3 ~& o( S+ [' B! ^6 x; p! A% y
因天之序,天的序就是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东再到春。天之序永远不会变,人体也要顺应这个次序。最好的状态是四象全有,见群龙无首吉。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状态。7 c3 X3 C! J8 x3 o
健康长寿靠自己,《黄帝内经》是讲医道的书籍。健康是积精累气的过程,靠的是吃好睡好,
1 q7 p( g! h, p7 `0 z消化吸收都有了,人才能健康。万恶淫为首,性事、情绪也跟健康相关。真正的医疗保险,就是精神文明。疾病和生活密切相关,与人和人性也非常相关。调理好生活,调理好身体,才能调理好人。
" }4 `: n+ o1 D7 g: O& d* b  F天人合一,自然法则在人身上都有体现,也叫做有诸内必行诸外,所以中医有望闻问切。人和自然越和谐,越至善。中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天人合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