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南丘

曲黎敏【黃帝內經全集】在線閱讀|電子書下載

[複製連結]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3 | 顯示全部樓層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4.6 十二時辰的養生(亥)
) W/ l& }$ U7 c# [# ~4.6.1 亥時(晚上21-23點)
5 x4 y& y+ R) y" n三焦經當令
0 s8 l8 J; G7 C  O5 s: f1.『三焦』解
3 h/ }% g3 u* j+ O$ O. h6 E1 ~  O解釋一下『三焦』,『焦』字上面代表小鳥,下面的四點水代表什麼呢?一定要記住,凡是四點水中國文化裡面都是代表火。那麼我現在再問這個火,應該是大火還是小火?因爲上面是小鳥,所以應該是小火,屬於少陽。太陽是大火,人的體表是太陽。: \  `% S  A; P* E# T
哪裡是『三焦』?關於『三焦』有很多的解釋。一種認爲,『三焦』就是人體的上面的大腔子。% ?- ~2 J" e' \) ^( G, ^9 i
上焦是心和肺,中焦是脾和胃,下焦是肝和腎。按位置來規定。& E- W, J8 x) J/ q* r2 H/ Y
有的人思春,下巴長滿紅疙瘩。同樣是痤瘡,長在額頭上和臉上是胃經的問題,胃寒;長
, a7 `1 V* \0 p在下巴上,是肝腎火動,而且動的是真火。+ X1 _! r- R: B: g9 t
我個人的理解,什麼叫『三焦』?我們的心肝脾胃腎,五臟六腑,它中間都有一個聯繫的系0 z; t& t; }& B; }
掛。我認爲這個系掛是三焦,比如膜、筋、脂肪、連綴物這些東西。
! A4 i, V& f# q+ Z2 J' G# G3 L三焦一定保持通暢,人體才是健康的。三焦都病了,人就很危險了。% u' K& g  T3 |6 m
2.『亥』字解
* E; F& q& w0 F4 t; x三焦又爲亥時。『亥』字很特殊,【說文解字】以『一』始,『亥』終。道以一貫之。, @& e) p% _1 n" v" L
古文中的『亥』是代表什麼?上面一長一短代表一陰一陽,下面是一個女人懷孕了,後面是
7 u2 {  w+ U; X( S4 w一個男人摟著這個女人在睡覺。
! Q/ P# Z) _. m6 Q  _3.做愛最佳時機; ?2 J1 I* T5 J; O
西方認爲22點是做愛最佳時期,從生物鐘上講。
8 s4 c' m% G4 }% J! L4 A前面有心包經,喜樂出焉,下面是肉體,身心不二,進入男女陰陽和合的時期。字面上意
7 }4 R1 p6 a; B8 O7 o思女人還懷孕了,是說到這個時期人就應該睡覺了。是生命開始進入新的一輪,新的輪迴,開始養真正的東西。
! R2 @/ C+ {4 W+ K3 V( c亥的本意是生命到了亥時的時候,又要從最後到重新開始。所有生發的象,都放在東這一- h' E" j% T- z* Z7 v/ E- a
類,木裡面。# Q. H7 Z6 ]( K9 q0 Z: ]* c5 E+ t
【易經】把世間萬物分爲八類,64卦。卦,就是挑起來,把象讓你看。3 v6 b" L/ I' q6 ]* d$ t7 y
——不知道是中醫真的與易經密切相關,還是因爲曲老師是研究文字、易經的,所以經常7 G6 ]0 N3 G! [) X7 w6 v  A% r
拿來說事。還好,老師講得比較通俗。即使如此,我還是不由自主地有點牴觸。原來出於好奇,看過一點這方面的書,太難於理解了。說牴觸,是因爲它太複雜,覺得頭都大了。現代人學易經,多數是爲了算卦,而不是從中學習其哲學內涵。騙子也在其中作亂,所以魚目混珠,印象不好。$ E. A. ]4 G! }4 G! ^  v2 e
中國古代文化,包括中醫,不是學來的,是用道來看的,道以一貫之。道是一種洞察力。- q8 F9 X' `9 N6 N/ X; \
現在社會知識爆炸,學不過來,荀子說,『其生也有涯,其學也無涯』。生命有限,學習沒
4 C6 C- E) l5 b, t+ y有盡頭。以有涯伴無涯,殆矣。用有限的生命去伴隨無盡的學習,是很危險的。) J6 o( q& B! {
——我原來還以爲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意思,什麼時候又說了『殆矣』呢?才疏學淺,誤事
" d/ A/ F# e* l4 G啊。3 o$ ^" J4 B+ j4 K% v$ f
古代學字是小孩越學頭越大。道字是智慧坐上了馬車,相當於洞察力,也就是悟。道是要
5 R% r( ~$ c0 C0 q悟的,知識要去學。
" E8 V6 C. J0 A8 q! }- B下面要學習【黃帝內經】正文,應該掌握正確的道的方法。分類取象,取象比類的方法。
0 M9 U$ Y8 l4 {! C  L; d中醫是按五行的方法分類,其中內含最精確、最簡捷的方法是陰陽。一個五行,一個陰陽,
+ L3 \, s1 F# n8 a# v" s: z( j: d最後一句話:大道至簡。
+ u5 d6 Z& G' w% K% m% q6 n. Q( y陽爻——干——天——父——馬——陽——男人;陰爻——坤——地——母——牛——陰
% Y. x  M, s' J# u- ^8 a; f——女人。
8 w9 q: _5 J; m8 U3 ]8 {男人就應該氣宇軒昂,並不以此滿足,天行健,因天之序。
' z  E6 S0 y( j! C: i: V* e而地,地勢坤,厚德載物,就是收斂、收藏,承載正反好壞所有東西。女人不厭其厚,德, t/ Z8 e  K8 q1 t1 d7 F5 j, o
行越厚越好。肚子也屬於坤,像大地,像泥土。露臍裝,對身體有害。& g' `+ |2 [- y# b: h
女人不藏了,大地也就不藏了。
; B: i/ Y7 A7 g3 U' ^——現在很多女人的確比男人更能包容、更豁達、更有度肚量。
$ k" z: r/ \# H8 e7 x% n' v——把土地沙漠化與女人露肚臍聯繫在一起,有點那個吧。這不是抬舉中醫啊。
3 o6 J) s& Z9 N9 @' ]6 N亥時屬相爲豬,是豬那種享受狀態,豬可以養肥,豬沒有鬱悶,身心三焦通泰。. A# I% L+ M8 i) X" R5 P
未時主小腸,小腸主吸收,對應羊。『美』字就是羊大。主滋味。
9 t0 T5 }" x7 N0 K3 [; @想學中醫,永遠不會太晚。它既是醫學,又是醫道。它是道的表現,道跟你的生活本身對0 n8 i/ K+ Q/ D( x& @" {6 s/ w
自然萬物和自身的領悟密切相關。1 v/ k; Q8 M' u
醫易同源,都是源於對天地自然及人身的感悟。卦象不存在好卦與壞卦的。易經沒有好卦,/ ~% O4 x% N. m" A! @
只有謙卦。
# ~5 B2 P3 t9 N; g9 d& K  L社會是浮躁的,人就會得浮躁的病,得上實下虛的病,就會得類似失眠、抑鬱的病。
! Y* p) ^; X6 I* v8 `萬惡淫爲首,百病生於氣。真正的醫療保險是精神文明。9 D( E( |) i1 n, m, V
在西方得病,先去找醫生,不行就去找心理醫生,再不行去找牧師。在中國找一個中醫就
0 o; p$ [& b  m) D可以了。
* B2 v  \: F5 h& T" u0 O% `——關鍵是中國有幾個這樣的中醫醫生呢?我母親年輕時得了子宮肌瘤,吃了幾服中藥,4 h5 z0 Y- d* |( P9 b
就化掉了。腎友老大姐19歲得腎炎,找到一位老中醫,一直維持到她結婚、生子。到了更年期,腎病重了,老中醫也不在了,很快就發展爲尿毒症。
% b! @0 w4 U: w8 A8 J( Q中醫不單純地治病,而是全方位地指導你的生活。
- }+ Z  y3 Z( w: l" [) @人體是最無爲、自足的,你反其道而行之,你不生病誰生病。( Z- g8 O4 D! T) A9 k! s* [
——我慚愧,我生病了。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4 | 顯示全部樓層
4.7 【黃帝內經】第一篇到底講什麼(上)
. S1 G; x0 _8 Y5 ?5 N  R0 n中醫經典有兩部:【黃帝內經】、【傷寒論】。8 j- \- P3 e: J5 X+ j
經字左邊像形臍帶,臍帶連接先天和後天,是一個很根本性的東西。
- O4 O+ O! M7 V3 E4 i織布橫的是經,豎的是緯,經相對不動,緯相對變動。
" b( m7 _! {: l! X; C- ?古代有經、緯書,六部經書,詩、書、禮、樂、易、春秋。
; W$ G0 B/ C$ F- E! V. }5 E% {中醫里把【黃帝內經】作爲經書,經書具有亙古不變的特性,都是講根本的東西。講本質
3 o  R- n+ {" z. _- p的東西,稱之爲經。
) J9 n9 h) V! V9 p8 b1 [緯書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漢代出了很多,主要都是在講變化。$ P: N) t! M5 R
什麼叫論呢,與論字右邊發音一樣的,都代表次序和次第。說話有次序,就叫言論;人有
* j' k: }( `! z: ?& T次序,就叫人倫,水要有次序,是淪。0 V0 V$ L: O2 }. i/ ]" x7 X
【傷寒論】是涉及治療學的一本書,它在講人得病的次序,太陽——陽明——少陽——太
# M" K) o7 L% W! U+ k6 B: \陰——少陰——厥陰。3 P0 Z6 S  q2 ~8 p% W, K2 y
太陽是人的表,小腸也屬於太陽;胃經屬於陽明......6 {; V! l- e. u% I" b% J
治病應該是相反順序,把病一層一層地往外拱。/ Z6 ?! l/ q# H+ Z
【傷寒論】描述得病和治病的順序,所以叫論。
$ L* z. s7 w* G: p# W5 U* W* c' G中醫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講究的不是病,是症,症在哪個層面,就用哪個層面的藥。' s# M: {5 i" W
有些高血壓,實際上是胸膈堵住了,上焦憋悶了,把頭腦憋得出了毛病。這種血壓高,宣0 g4 M4 t7 b+ |+ ~, R/ e5 p0 Z* w
化開,病就解掉了。) E5 J* \1 L  Q1 _
有的血壓高,是由於腎精不足導致的,心臟需要以加壓的方式來滿足人的氣血供應。6 S0 u' z& [4 [! ~. e: y
【黃帝內經】第一篇:
- K- K6 i) C/ l2 ~上古天真論
5 @" @* O. U$ y7 k* `人的本性是天真的。五臟六腑本身就達到一種很和諧的狀況和格局。1 f* g9 Y& C0 K( m& m
中醫用五行表達這種和諧的格局。人體本身具有生克,比如腎水足了,可以生木,肝陽往
# M0 A, E% m1 E, O9 x2 T* ]( e上走,就能夠助心火,木就生火,火可以生土。這就是五行,本身具有和諧性,自身就平衡。
/ ^* w0 o. Y# o8 N/ j人體才是最自足的一種表現,是人組織結構里最精準的,沒有更聰明的了。它自身能夠以, W; j+ `; H9 h
無爲的方式,達到有爲。
- N5 i1 K2 F- h" E第一篇是講人身體的本性。
: ]: [7 P2 O& d)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
4 k7 P6 [. g1 [: D) u4 e/ Y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 P* N6 h+ c0 j是在講生命是一個過程。
7 T2 u) O2 L6 F/ C& o% T『生而神靈』:
- u( l# _) N  I3 H  {$ s『昔』字是日在水下,遠古,太陽已經到了洪水的邊上,意爲很久以前。/ R2 R5 a6 w$ D8 k4 q
『生而神靈』,任何一個生命的出生,都有不可思議的那個方面,不僅是黃帝,我們每個人5 A+ r$ g$ C  f4 f% K
都是『生而神靈』,都有像。9 ]3 X/ d( x  W& n
老子喜歡用小孩子打比喻,他最喜歡的是少女和小孩子。; p4 O7 Q7 G* N. f
他說小孩子:
) w! q4 q$ I/ n0 e4 K『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 W/ r0 |1 S2 r. d. F/ P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 X) ^$ h: K. u6 x
骨弱筋柔而握固。
+ E) }8 X2 D* v0 Y! g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1 t# i6 t- @( d  U% s, K: o6 x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1 i$ ]! E8 N  X# e! Z. {0 x(老子56章)
! M! T$ p/ w) p) p! w; D: D& F『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小孩子陽氣足,腎精足,不懂
0 m, A6 u, @4 q& \! [3 O4 `( N, E- {) D得恐懼。
1 w- ~: V! P- h2 \2 B5 B! V『骨弱筋柔而握固。』握固,很多練功的人都搞不清。小孩出生後手握在一起的樣子,就是
: v) D; P- I% L. \+ t8 }' j握固。
5 K) v& B) V- h6 D! }手有勁,說明肝經經氣足,肝主握,肝在變動爲握。. c$ g2 \& M% f1 E- j
握固是拇指掐住無名指的指跟處,四指握在一起。& E1 `6 E* Z% E3 x9 c, p0 d( c
古人,練功的人認爲此處爲肝魂的關竅。
& D: v, L/ d+ z小孩出生後,都有自保功能,他固的是魂。
# Z* Z" ?; Q8 b  j8 X小孩有囟門,古人認爲那是靈魂來回出入的地方。8 y- a" S# S/ J- L! `; o8 I! F
小孩子的握力是最大的,肝氣足。' F! `% u- b' z
人死的時候,都會撒手而去,中醫解釋是肝魂全都散了。
2 ]4 r  I. D" Q4 r『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牝是母馬,牡是公馬,小孩子不懂得男女的性交,但4 g" r( t7 Z4 |9 \' q5 |
小男孩都會有勃起。
9 b" @2 Q8 F4 j* [' J$ o) g西方解釋小孩子有性慾,其實是小孩精特別足,不需要想男女之事,而能夠得到這種一陽5 Z6 Q: m, k* Y, X/ }3 h8 C
初起。成人靠刺激,小孩靠精足。% j% f5 \# V5 d" z  [1 c$ [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小孩子整天哭,嗓子也不啞。他是哀而不傷,氣是和的,不
' _7 e$ S# J6 z: l. D3 g傷氣
% E; l3 r5 r2 n9 {9 p. P1 R9 _『弱而能言』:; p4 X9 }' a$ X# B- H. L
言,是有邏輯,講真理的意思,人言爲信。小孩剛會講話,經常問真理,問根本性的問題。
( y. w9 O' D: x; ]) ^  n西方哲學的終極問題是:認識你自己,就是解決我是誰的問題。中國文明是天人合一,要  |; }& `* x% j5 S- s' m# v
知道何爲天,何爲人,我和天有什麼相關性。天有因天之序,我爲什麼做不到。
9 c" _7 H# G" _7 ?+ p3 P『幼而徇齊』:6 e' c- e, [# ^. C. V
小時候因爲精不傷,所以成長非常地迅速。男孩女孩16歲前長個頭很快。『徇齊』,是快的
- |1 m; {! u  C+ d. ~: u. F意思。
# Q0 h8 k5 |  T4 ?% E『長而敦敏』:9 _  M6 L+ p# S
長到中年就有點傻了,敦厚,就是心比較厚,厚道。敏在古代的像,是一個人給別人扎頭
* @# K( D& i* ~+ ~發,實際上是講禮儀。
' Q$ N) v" |) t6 F" q$ h1 g" d長大後雖然有點厚道了,但懂得禮儀,懂得約束自己。
# r/ }) l9 w& t9 v$ S% E$ X聖人不僅要掌控自己,還要約束自己。
2 a$ i5 A0 O' L' U6 ]0 t『成而登天』:
4 e; @5 Y1 s5 ?8 l8 x然後才能有成就,事業做大。
$ e$ z: ^1 L' s  n6 v1 X' V: K以上整句話是在講生命是一個過程,對過程的每一步,我們都要有深刻的反省,甚至要向
4 H! \$ o7 }9 F* D! [/ b小孩子重新學習認識生命的真理。5 Y) u# l- K+ s, _4 E
『(黃帝)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
6 }( k  X+ r1 W' i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將人失之耶?』3 l& j) L0 V9 J" N- c2 e7 v
天師就是自然之師,【黃帝內經】是皇帝和他幾個老師的對話。最初最早的經典,都是以
3 \+ ^# D9 |& `( p對話的形式存在的,都是一種探尋。全世界的哲學最初都源於一種探尋。天師名爲岐伯。
# B8 l  h/ u) M) o4 x爲什麼過去的人能夠活得很長,而且能保持身體的不衰老。問了兩個問題,是時代變了," J4 ?% v& `8 k" F  u) D% U! i
還是人的問題。
& O9 J# o* d3 N『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
3 ]7 H3 f" v1 R* h) \7 R& u( ~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爲漿,以妄爲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l" A# h6 f9 j/ s
岐伯回答是人的問題。時代沒有變,因爲千百年來人的本性都沒有變,沒有進化。天地順3 ]% \7 T) V! z1 f
序永遠是春夏秋冬,永遠是東西南北。所變的只能是人的心。
: S. u. _0 W6 G9 ^# W8 S6 g& _' _7 L他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其知道者,知道就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前面, _# x4 h7 t/ S/ ~2 V
所講的十二時辰養生歸於一句話,就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陰陽,是天地的變化;術數,是四季,是一個一個時辰的時間段。8 f/ [6 I5 O2 R: j# i
知道,不是可以隨便講的。: h" `2 s8 g4 k" q$ E3 l
『飲食有節』,吃喝東西都要有節,五味源於地氣,地氣的關鍵是有一個節氣的問題。什麼
3 d$ l5 E5 ^* ]+ R7 v6 A時間吃什麼東西,得什麼氣。菊花茶,核心的東西是菊花得四季之氣,與其他花相比,它得的
2 X- s6 S2 [8 C: W% u" Q秋冬二氣多,可以補我們的肺和腎。
( b& Q0 v2 N% A4 d# M『起居有常』,根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規矩。『不妄勞作』,不胡來。然後『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4 | 顯示全部樓層
4.8 【黃帝內經】第一篇到底講什麼(下)) y  i- J( \$ \) f
岐伯對曰:『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爲漿,以妄爲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 H' n2 L+ S- t  W
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8 A2 ]! ^  ?, ]" T" i; U酒可以讓人喪失理性,『以酒爲漿』,指的是現代人在做非理性的事。妄,是胡來;常,是: K: a( n5 b9 }$ p# ?) L
東西南北春夏秋冬。除了胡來,人還有一個妄,就是關於名的欲望。總想讓別人說自己好,時時刻刻都擔心得罪別人,一定會肝瘀。
9 `/ b/ {4 P$ [) B習性造病。, {6 p) p0 ]: V& k, ?
中國文化里沒有遺傳這個詞,還怕你是不肖子孫。不要輕易說遺傳,會犯了不孝的大忌。( D* R% H! y# K# u. J* M% ]% p
所謂遺傳,是你和父母的生活狀態、生活習慣、情致,方方面面都太一樣了。) k+ P  B+ Z# X( |% r
一定要有理性,要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情緒,包括情慾等方面。. `+ E! q/ Q' n
『以欲竭其精』,都是因爲慾念而耗散了你的精。$ ?* M5 r; \0 ~' H" c# R
『以好散其真』,因爲你的喜好,喪掉了你的真陽元氣。! Z8 o  f+ Z6 D% o
『不知持滿』,不知足,老追求外在的事物。人的生存很容易滿足,人的欲望太不容易滿足。) a3 r: t4 W; b* l$ h
改變思想,也要改變習慣。0 C/ c9 r; Q/ j" ?$ g, G& ]' _
『不時御神』,不按時駕馭自己的精神。8 A( N9 g- X8 X
『務快其心』,只知道痛快了爲止。
5 @% j! s  j4 R8 F% u5 A『逆於生樂,起居無節』,一定會『故半百而衰也』。
) b2 o; m' O, r; f2 y人爲什麼會得病?習性造病。
0 d: Y2 N; b4 P: }' g  y& D這是值得背誦的一句話:
5 t) ~2 X  H4 v' K5 X3 a. d『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
- j# x& p: |+ P: T0 W4 }病安從來。』
5 y" b. D- Y8 _8 G0 f不好的地方不要去,『避之有時』。『虛邪賊風』,不好的事物不要去沾它。
: k2 t* @( c8 ~0 Q大道總綱——『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1 B  e" ^4 H2 U3 L, g4 Z
【黃帝內經】第一篇,先告訴人們如何不得病,而不是怎麼治病。6 u4 o5 M( t. a7 y! ^& c+ ~
『恬淡虛無』,是一種境界。人們追求一種淡定,談何容易。
8 M  s' W7 C( j精神內守是淡定的方法。心腎相交,精和神特別足才能淡定。
* W& s& {' c* K5 ~0 y: V* T' Z心腎相交外在的鍛鍊方法:心包經走勞宮穴,腎經斜走於足心湧泉穴,每日用雙手勞宮穴0 [) a  G4 F/ v. i' N* A
搓兩個腳的腳心。& M: O, \; a  t1 a6 y; j7 U5 v
『精神內守』是方法,『恬淡虛無』是境界,『真氣從之』,真氣即元氣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本性去運化和收藏,『病安從來』。8 ^7 ]$ y5 g9 U5 v, K
『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 H9 @3 w0 A: `; l
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s$ b9 o$ Q, b2 R7 H' G4 [' s0 I2 E! w
『志閒而少欲』。閒,古代還有一個意思,即邊界。要讓你的志向有一個界限,不能什麼都
3 h' H! [" H5 o# L% W# q: N追求。少欲解釋志閒,不能欲望太多。所有的欲望有一個界限,這樣,『心安而不懼』。不動腎精了,然後心也安定下來了,就不會恐懼。2 F, J6 s& L7 d1 o/ m$ ?2 X
『形勞而不倦』,讓身體經常地有所勞作。體育鍛鍊,古代的原則是不主張出大汗。如果口, {% f+ A* `: u/ @/ ?
干舌燥,是膀胱,太陽的經氣不足,不能氣化,腎精上不來。0 f3 b/ d5 ]  }8 ~& W
人體五液:
1 D3 W! J! g. B唾液從腎精來。7 f* m- u( h/ m: X/ [
眼淚從肝來,肝開竅於目。肝屬厥陰,迎風落淚等屬於厥陰不收斂的問題。" T: l: f. Z5 q; c6 y6 f* n- b
鼻涕是肺的外現,感冒流鼻涕是肺受寒造成的。7 Q! h! q8 a5 h6 _4 [3 y: O
涎,口水,從脾來,經常流口水,是脾胃虛的像。小孩出生後,脾胃弱,脾喜甜,小孩子
. R4 A. p1 o3 m5 q愛吃糖是正常現象。$ \. p: ~  {" O% a( A/ Q1 Y( T
汗,是心血的變現,心主血,血全身都有,汗也可全身都出。
  e/ u+ c6 ]; l# q+ c『形勞而不倦』,原則是要不倦。不能超負荷地去工作。鍛鍊也不能超負荷,不能大汗淋漓,/ B4 r( B. y; J, B
大汗傷氣、傷血。古代要求『沾濡汗出』,微微出汗,出一層細汗,對人身體最有好處。' ~! j" z# D8 q
這樣就會『氣從以順』,如果氣脈通順,『各從其欲』,每個人,每個臟器,五臟六腑都能滿足自己的欲望。心臟和大腸的欲望是不同的,心要的是血,大腸要的是糞,『皆得所願』。得到自己該得到的,不要想去得到自己得不到的東西。
0 ]  B! \7 h- |6 e8 h『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老子的一句話。6 H, d& x2 c  U6 [! n
『美其食』,各臟腑只得自己該吃的東西,以自己該得到的食物爲美。6 q1 d' s3 q5 t
『任其服』,古代不同官位服裝不同,這是守時和守位的問題,每個人守住自己的本分,就9 h# j' Y( _2 g
可以不生病。五臟守住自己的本分,五臟就可以不生病。/ n  q! _% y% r2 F& a1 O* y7 W
『樂其俗』,以自己的風俗爲樂,只干自己能幹的事。& W0 m9 |4 I# i0 n6 K+ V  v
『高下不相慕』,五臟可以做到各在其位。高的別瞧不起底下的,心別瞧不起大腸的功能,
3 x' F4 u. ^  i# P$ {5 V8 {沒有大腸,心血無法運化。有個國王得了膏肓之症,就是心臟有毛病,不治之症,一日他去廁所,陷而卒,中氣下陷,就死掉了。凡心臟病人,如廁要小心,如下面的氣沒有固攝住,上面一下子就會空掉。中醫問二便,全是在問心肺。
, w! L" D5 W+ s. w+ X6 Q『其民故曰朴』,臟腑本身是無爲的,樸實的。人做不到這麼樸實。
) z5 R# ~+ l1 o5 o" u3 v+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 G- I3 O# K8 K- ^% h
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 A3 I/ i* _% |7 Z  D『淫邪』是過分過度的意思,任何過分過度的東西都不可以干擾你的心,惑亂你的心。這樣" B- Q- o1 p3 S- h: N" v  ]
不管是『愚、智、賢、不肖』,不管是聰明的心或是愚笨的大腸,五臟六腑都『不懼於物』,各自滿足自己的精足,『故合於道』。因此人的本性是可以合於道的。現在不能合於道,是因爲個人的欲望摻雜在裡面。
1 b+ }# V5 |/ M( m晚上11點該睡覺時不睡,非要熬到夜裡三四點,此時肺氣重新疏布,如果不睡,真是要把5 l9 }& C9 D+ `6 ^& h& j. A4 i0 R
自己傷透了。到點睡覺,這是身體本身的要求。
# t# K! [. h/ R『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身體是可以度百歲的,如不能,是我們人把它耗干6 w9 c' q2 m: p; E: k
了。『以其德全不危也』,因爲他德行特別全,沒有被欲望所迷惑,他就不會出現危險。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5 | 顯示全部樓層
4.9 陰陽的本性
) E/ V& m+ J$ G9 P2 o, z『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
1 j  t5 u8 Z$ n8 M# b7 v人到最後,身體慢慢衰老,是精(材力)沒了,還是天數使然?
5 V9 B+ V/ e. W8 u上面講的是臟腑的本性,下面開始講陰陽。
! z/ O/ m: `( H; h女子爲陰,男子爲陽。$ N8 t  k& {% Q: Y2 |  U; N4 L
女子的生命節律跟七相關;男子跟八相關。
1 Z7 K1 d5 S, B2 ]女子七七四十九歲更年期;男子八八六十四歲更年期。相差15歲。, G; b: k" L7 _/ ?' Z; {% ?
陰女子
' g. L0 g* w. ^4 Y  s- l5 S『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8 T' K# @# n! j& z2 n2 [9 E
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5 H9 N4 b3 h( R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髮長』,『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一個『齒更髮長』;一個『髮長齒更』。是舉頭髮、牙齒爲例。
& ^7 q: _  u! a, i頭髮在中醫里,是一個中藥的名稱,叫血餘,血足了以後長出來的東西叫頭髮。肝藏血,
* L7 [* ^" {( H+ u, ^5 b頭發生長速度與肝氣相關。牙齒最爲固硬,是腎氣的外現。
) y) g; ~/ z' N8 z" B; n女子7歲,『齒更髮長』。齒爲收斂,收斂在前,生發在後,這是陰的一個特性。陽是先生發後收斂。
4 k. q* @7 U* D8 t& e女子14歲,『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天癸是天水的意思。癸是四方流入中央( o/ D/ P  f0 Q: V' |; Z' h5 }
之水(甲骨文的寫法),所以癸也屬水。天一生水,它是一個人的創造力,腎精的創造力。6 {5 c9 F$ ~5 Z
小孩腎精特別足,他是潛龍勿用,密固在那裡,不啟動。! Y4 v/ u; b, C/ c- D3 [& `
14歲青春期時開始啟動,任脈通了以後,太沖脈盛。任脈是主血的。. P8 }% c6 }+ W+ T, V4 h, f& h
太沖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是一條陽經,從人的氣街部分,大腿根處,沿任脈兩邊向上& E/ T: F1 Z5 K" b& j
走。- t) q2 E8 O2 _( J- c/ q* r% B8 m. l
女子是散於胸中,14歲第二性徵乳房開始發育。+ Q2 o% I( z/ D0 k( Z/ S# g
男子陽氣盛,太沖脈一直向上環口,整個環唇,第二性徵爲鬍鬚。
# a9 t9 Z- l7 v/ s男人天生不長鬍鬚叫天宦,氣不足,血有餘。宦官不長鬍鬚,太沖脈是從睪丸上來的,既" [5 E! R& z: b  ]4 ]1 n* T
然去掉睪丸了,傷了太沖脈,就不長鬍鬚了。
) u4 X: s1 O; y' w6 f7 U女人的太沖脈就是從輸卵管往上走,與生育有關。. N) ^0 A( e3 O
兩鬢鬍鬚多,是膽經足,如果這塊白了,是膽火過旺。7 p& @  m: `8 _" _) b6 V
『月事以時下,故有子』,月經是陰陽和合的一個表現,有月經才能有子生育。
) l) E7 `8 D7 e8 ~女子21歲,『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生發和收藏是平均的,東西平衡。
! l! i1 n% K" e: d* Y9 ]之所以稱一年爲春秋,而不是冬夏,春秋代表著陰氣陽氣比較平均。
9 E0 }; T' E5 u# `1 ^真牙生,密固達到頂點,生發也達到頂點。
/ z" D# ^* E* N1 U) P' r4 K7 W女子28歲,『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肝腎氣盛,頭髮長到最長的程度。女子' d( J% h8 J  f7 ]6 t
在28歲,是身體達到頂峰的一個時間段。古代講女子二十而嫁,28歲前生一個孩子。+ s+ Q, u+ T5 k! F8 ^* `
女子35歲,『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陽明脈就是胃經,起於迎香穴,經臉部。' U* H) @: J' C" O
胃主血所生病,氣血衰是由胃經而得。血不能榮於面,臉開始變得憔悴。同時容易長魚尾紋和抬頭紋,顯出老相。頭髮開始脫落。
( M! x) c  X( u/ G女子42歲,『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少陽膽經衰,兩鬢就開始斑白;陽
" x$ ^- J* @8 s  H- ~0 v5 a, l) i: N/ Y明經衰,前額頭髮開始變白。太陽、少陽、陽明三經衰,全臉開始出現憔悴現象,頭髮也陸陸續續白了。記憶力差了。
  N& `3 S$ ~+ f1 _女子49歲,『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陰陽俱4 R- F# _, Y: g% D
虛,創造力基本枯竭了。女人絕經進入更年期,有人也可能50歲、60歲。有人有子宮肌瘤,人體因爲有自保功能,要調氣血去破它,所以絕經後也可能流血。
1 W% i; \3 f% F0 {0 |陽男人2 |2 N3 m( N% x# a! h9 b& E6 m" [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9 I& u; X8 h$ k5 |2 _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 }2 K* }1 r& T6 U/ t# Y! {/ N- u
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W7 |1 o2 j9 X- Q* H) `4 `7 W
男子8歲,『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開始淘氣。人的生理結構及功能即命運。: w1 }$ u) P; C3 r7 R3 _
男子16歲,『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第二性徵開始發育。
+ h* N4 T1 N/ k6 I% Q* j( @! C男子24歲,『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陰陽平衡,和前面講的一樣。
" F! `$ A: Z, j男子32歲,『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運化達到頂點。古代認爲男子要三十而娶,如
. Z0 Z0 r# f3 p- \  c, _5 o# l果早娶,是過早的破精,對身體不好。根據心理、生理,全身心的發育成長來完成你自己的人生大事。
% S; F" l) a$ }# k$ I成人標誌,女子來月經,有些地方過成人禮節。不論年紀多大,來月經日算爲二七,之後
$ ?& R; E+ w: L; V. H# @5 Y; M頭髮盤起來,一年插一根簪子,數齒,看年紀有多大。
/ F& B) J3 v3 s9 r男子成人禮節,冠禮。20歲這天,開始給男孩行成人禮。
" Y8 U1 k) |, v丈夫,『丈』字,人出頭,就是拿一根簪子把頭髮簪起來了。把頭髮簪起來,戴帽子,意味
/ T# |# U- v! l* i著應該開始承擔傳宗接代的責任,承擔社會職責了,開始約束自我了。
. L. n$ P2 p. o2 ?( `原來只有名,這一天,要給你一個字。『字,是在家裡養孩子的意思。古代彼此稱呼字,而/ H5 ~+ V; ~# a" ~
不是名。這時爲弱冠,32歲才壯。要培養自己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和心態。
+ G4 L' h/ k+ C女孩子此時叫待字閨中,等待生孩子,在閨房裡。
8 y" u; ~6 o/ x3 R9 b男子40歲,『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男人開始衰老,生發也衰落了,牙齒收斂也衰落! k) Q, U' D" {% i) k) W( E0 x
了。
" o" Q' J; P% R" _( B1 G男子48歲,『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男子有可能出現兩鬢斑白,這是少
' ~# e/ l% C# M陽氣衰的相。
9 v% y* ?; _" u3 P男子56歲,『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中醫里的筋,- n0 I1 l* E2 H/ @# k8 P" j2 o5 C
從竹從肉從力,爲肝,肝主筋。會導致筋生病的是膀胱,太陽。膀胱經主筋所生病。
/ r; O' J) d; G" E筋指收縮性、彈性。在人體裡,凡是跟彈性有關的,跟肝、陽氣、膀胱都是相通的。; t* b/ F! K8 s1 X- v
男子最大的表現陽性的筋,就是生殖器。* T2 B) l! X( c. w
治男性病,有一種方法是從肝上去治,肝主筋,肝經繞陰氣的,繞生殖器。
: u$ u) p& Z! H5 A; L5 g( O肝爲木,水生木,另一種治法是從腎治。) z% R( {7 u1 p- x8 q, x0 `* Z
這個年紀有可能陽痿,這是人體的自保功能,沒必要強迫自己。' v9 F* C% j) n$ I' F
外形和裡邊都達到了一個過分的疲勞的狀態,叫皆極。
: Z( g+ L4 t8 v, d% Z  l- H男子64歲,『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今! D" I: P/ S7 L9 s
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y! q  O: L6 j1 {4 d
不是單純講牙齒掉,頭髮掉了,是收藏和生發全都沒有了。! j, B7 o% _0 ~
臨床上不能只看實際年齡,如果人體的精嚴重不足,創造力沒有了,這種人得病很難治。
( q( a) _+ ?0 d. B* R7 E從養生說,這個年紀能收藏就收藏,假如沒什麼東西收藏就歇著,儘可能維持自己運化和
& e2 u: d1 b4 P- W$ S. v收藏的能力。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5 | 顯示全部樓層
4.10四季養生四氣調神大論' I8 S! O- d- R$ i
【四氣調神大論】是【黃帝內經】的第二篇文章。
+ o: z6 l! n3 Q4 k& S春天怎麼養生
9 l) Q( j8 V" M夏天怎麼養長  W9 a8 y+ G( c3 g: c
秋天怎麼養收2 n4 S: G) z" y  n+ G6 p! N7 v2 K
冬天怎麼養藏
$ A8 R# L) G1 V1 D& b, z. V. Z順應四時爲養生第一條。因天之序才是它的要領。
/ C' ^1 u. I/ D$ D: _/ ~5 `是四氣而不是四季。調的是神。重的都是神的層面。+ W: \0 r$ W, ?- _, j
氣,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 V5 N7 `' s- i* ?3 E9 _
什麼是氣?五日謂之侯,三候謂之氣。
: ]5 H0 K8 t3 ]. @0 l候,是物候,是樹木等事物的表現。事物五天會出現一個變化。三候十五天,天地自然之/ H4 Q, p% L8 U. g
氣就會出現一個轉換。
7 h  C! r1 K3 N) s4 [人體養生要能跟上氣的變化,不然就會得病。這也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個表現。
8 _) w1 g1 W! c/ y+ h古代時講氣,更多指節氣,即24節氣。, z2 H5 E. P% I8 u5 ]6 U9 W! x
一年四季,一季有6個節氣。
4 t% y4 j+ m0 f0 [2 U3 b8 R' \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氣是不斷地在發生變化,人的情志要跟上這個變化,就能養生。8 t; l8 B3 \: j4 b
生長收藏都是四季里氣的表現。' Y  M2 |; U- }# f7 y3 Z% @
化,這四季全有,是指四季全包括,乾卦的上九,見群龍無首吉。
, C7 Z" N# L4 X中國人的居住方式——四合院,東南西北生長收藏全有,門朝南開,門主散,出入之所。1 s! y3 `* o# r
東邊的房子主生發,孩子們住;老人住西邊,壯年住正房。
, [: P& |6 J5 Z+ n% H) I: z春天怎麼養生
; f- ~3 P: A8 ~6 y# @『春三月,此爲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n- M+ Z* P; }0 I' y! k9 l/ X# L' |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爲實寒變,奉長者少。』* [9 u3 d% Z' z7 `
『春三月』,春天的生發之機,是一點點起來的,是分步驟的。
  ~6 w4 h. B2 _' M+ `: e1 P& `『此爲發陳』,陳就是陳舊,是從冬這起來的。春天的毛病是冬天做下的。發的是積聚在冬3 A  b' ?% R7 Q/ B* I0 i$ T
天的東西。5 L8 U: Z; ^' J# g* e
非典(瘟疫與時節有關,陳舊的發作)中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是青壯年,他們生活無
% v1 H4 M9 M7 P3 ]) W% |) L規律。目前來講,老人和孩子比較注重養生,按時睡覺。
4 U% X) b5 ~  q' i" u: ?『天地俱生』,天爲陽,地爲陰,陰陽都可以生發,也就是子時,一陽,二陽,三陽這樣生
! j" r4 n) J7 w& G. e+ e起來。6 ~; [. |6 ?- g, }" s
『萬物以榮』,萬物都開始來發育生長。如何養生,列舉三個例子。
3 \" r9 ^+ `! a* C7 E: U: c一個是『夜臥早起』,晚睡早起,晚不過子時。『廣步於庭』,步,在古代是慢慢走的意思。
, Y$ W2 k2 g6 D( i7 m0 X慢慢走,走很遠。, O( n! E6 A. `8 f$ Z6 I% h6 g6 a
一個是『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披髮,不要約束生機,生發,應該放鬆心情;緩形,放鬆
& _3 R& p- C- }" F) g腰帶穿寬鬆的衣服,也意味著放鬆心情。調神,神最重要。志是腎經,腎的神。使腎精能夠一點點生起來。
% ?8 o: J/ d2 e) D1 A  C6 M還有一個是『生而勿殺』,此時只懷一個欣欣向榮的心思,不要起一點殺心。春天不能起殺+ R7 l; J* \. H$ W1 ~5 j
心,『春天攀折一枝花,秋天少收一個果』。8 g+ f# \; n0 Y$ n
此時如壓抑自己,你就會得病,要愉悅。這叫『生而勿殺,予而勿奪』。不要壓抑萬物和自; O( a0 n6 [$ r5 N5 [9 j7 J
己。. D1 Q6 v* o* E" m0 D; f
春可以對應肝;也可對應人一生中的少年。小孩子不要壓抑他。『賞而勿罰』,獎賞他,不
! e* {) m5 Q( P! z+ n要懲罰他。如,美國校園槍擊案,教育的失敗。(少年教育要多鼓勵)。4 ]" I: o; I% w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對應春氣的反應,這是養生的道,規律。將養生都是在講養0 C* Z5 j8 i! S5 X4 K1 `) r4 {
東方。* C$ |0 k' c% L" E% ]
『逆之則傷肝』,違背養生之道,就會損害肝氣的生發之機。
  Z  i8 n7 H) A, I發生的傷害春天可能看不出來,『夏爲實寒變』,到夏天才能看出結果,出現問題。如腹瀉、
0 Y! A9 m, c# a4 E心臟都會出問題。在五行里,木生火,如果春天木沒有生發好,夏天火就不旺,火又對應人的心,所以人的心氣也就不旺。
" g( l8 X6 G3 P7 j- C# C『奉長者少』,奉就是兩個手捧著東西給對方,長,夏天爲長。春天沒養好,給夏天可供生
6 K' x2 \7 |1 N( P( _長的東西就太少了。5 b( u( g/ G+ G9 H& _
上面沒有講飲食,以下做一補充。! p0 y6 c; m) I
關於飲食3 d- w; _+ [0 r+ H
黃帝內經分兩本,【素問】上,【靈樞】下。
" p: m! e3 p' h1.食物爲什麼最重要?
  p8 s/ e: z  R  ]2 ^『毒藥攻邪,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3 y3 Q: z7 F* i) ~: ~: l$ l* |/ g【素問*藏氣法時論】
* Y- v* r8 Y! Q% a3 S『藥補不如食補』,藥與食的區別,古代的藥都叫做毒,毒字,草生得特別濃密。& `; F2 m$ P9 y, J. |, r2 ]
『是藥三分毒』,毒指的是偏性,藥用其偏性。食物和藥相比,用其平和之氣。
. J/ P2 ]* {  V! o5 @* N中藥的採摘時間很重要,偏性是用它的氣,菊花茶是秋天和冬天生長的花,是金、水二氣," A9 b; [+ X  x( ^# D
補肺和腎。它敗火,敗的是肺火和腎水的火。(可以去下巴的火); l; `$ {, M8 w$ _) \3 Q
大撥種植的藥,不按節氣採摘,藥效就會有問題。' {1 g" C8 N" F1 |3 ]0 ?1 |
藥是用來賑災的,不能天天吃,救急不救貧,當有了病,即出現了陰陽偏盛的問題,藥臨
; o: w- p) V) Q3 M時來幫一把。
+ E9 Y; P# @/ C# q4 Q6 |1 M, X5 F食物是天天可以吃的,人體可以吸收的。身體要健康,一定天天要吃飯,健康是一個積精
# F$ R9 `1 ^9 \; T9 H% r7 w累氣的過程。氣、精要一點點攢起來,才可以補益身體。
" @- v: X( b) I/ D記住:人體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奇經八脈都是藏元氣的地方。所有中藥書中都一句話,! T2 y. [- K# _+ K9 C- n" ?
叫做沒有一個藥入奇經八脈,沒有一個藥可以補元氣。只有食物可以補益元氣。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6 | 顯示全部樓層
4.11 食物的意義
- p" o: x2 m6 c4 V1.食物爲什麼最重要?& f( M2 z4 C. P$ g) B/ r6 ]8 p8 k8 o
『毒藥攻邪,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 O  v( `2 f& R【素問*藏氣法時論】
8 b* G4 Q4 T" P6 ]五穀爲養,谷指的是糧食,大豆、小豆、小米、米和面五種,這是養生最好的食物。高級
. ~2 f0 X; R+ Y/ L醫師應該是食醫。
1 e: ~6 Q: g8 Y7 P4 q: i4 p$ @春天,養生食物應該注重糧食,因爲春天並不產生新的糧食,主要糧食是頭一年的種子,7 o( T+ D6 ~$ X! T- Q# V8 B1 Z
而種子都是講究生發之機的。
& d# X4 p: p" V# ]# ]+ S夏天,古代在【周禮天官】第十章提到,應該吃羹劑。因爲夏天陽氣全都伏若在外,五臟* }( n: h) m% U6 T3 p
里最爲空虛,任何漬鹽的、味道比較重的東西,脾胃難以消化。哪怕吃肉,都要切成很碎的末來吃,煮成羹來吃。
% K7 @  e2 W1 s- h: D! |+ b) N秋天,古代比較注重醬劑。醬都是發酵的東西,它可以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可以吃一些厚
3 g( V/ o8 J4 d/ r! A重的東西。, N; b0 _0 A- M* `
冬天,注重飲劑。比如淡酒,一方面可以通經脈;另一方面可以取暖。; m: l: @7 V2 ^! m
中國古代的酒類似現在的醪糟,都是糧食發酵而成的,很淡。
4 ]$ t8 Z/ y! r7 i3 V2.中國人的飲食習性
# Q1 c8 O% ^* l: I: C中國人的飲食習性以纖維性食物爲主,所以使用筷子,也體現一陰一陽,動爲陽,不動爲
( M# @0 C" l" q- s陰。
& |6 q- m5 [* J0 g7 d  U7 }『道日用而不知』。使用筷子和走路都是陰陽。你可以不懂它,但不能背道而行。
) X- _0 e8 r- r* `西方人用刀叉,肉食爲主。魚生火,肉生痰,所以喜歡喝大量冷水,來去胃中的燥火。慢
9 q5 P; p1 |* g& B& H慢在身體中形成一種濕氣,容易壯大和肥胖。1 K6 W' [6 m- u+ }" O: i! L
中國人飲食講究和諧圓融,吃飯用圓桌,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不分貴賤尊卑。
! w. s2 |- F6 |/ Y中國文化中喜『社稷』,在古代,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傳統文化中不是鼓勵喝牛奶,而是
+ Y: p/ o" `' K: ^) r喝小米粥。小米雖粒小,但它是種子,是可以發芽的,中國古代文化注重食物的生發性。" V/ ?$ m/ L: {- ^2 b
3.孔子的飲食觀念/ j# S0 z0 E! q) S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6 [% t/ i# i' C& {! Y
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食不語。』
( W+ Z' W# N  o8 Y2 {7 n5 }『食不厭精』,吃東西一定要吃很精美的食物。) Z8 Y4 J$ Z$ ~# h8 Z
『膾不厭細』,膾是把肉切成很細的絲。古代認爲牛羊肉等五畜類食物營養價值很高,對人
. t" {# X) j$ ^; a7 ^體是補益的,補精血。這種脂肪類的東西,適合老人60歲以後可以吃一些。把肉切得很細很細的,有益於消化。
0 `. E/ J/ s$ w0 B0 a8 X5 }『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腐爛的食物一般不允許吃。
1 O' J8 ?- k8 B# |1 I『色惡不食』,食物的顏色不對的也不要吃。% F3 U& L) ]* |! q
『臭惡不食』,臭是味道不好的意思,味道不好的也不能吃。
% B8 }4 N0 o2 c" h  j0 [1 C2 r『失飪不食』,烹調手法不對的不吃。比如雞是火性的,如果烤,就是失飪。鴨子就要烤。
& D9 \. u: n$ `9 i# G) v9 R『不時不食』,不按季節,不按節氣去吃的東西不要吃。比如冬天吃西瓜,古代認爲就是不
+ M) h* y9 m' t: d2 m守時令。要吃應季食物。食物有兩個方面:氣和味。按照時節去吃,守住其氣。/ L: Q, U. l. {, c" q
『割不正不食』,烹飪時切割不對都不要吃。廚師如果連切割都做不好,烹飪的其他事情也" t3 {+ V8 O" j5 h. Y  t' f
可能做錯。做事烹飪要嚴謹。: A5 l: J# S. p) i2 f7 ~! N6 j+ ]
『不得其醬不食』,不同季節要配不同的醬,配伍不當也不可以食用。
3 e1 V- T( D! p% l/ w) h中藥的配伍很大程度上源於食物的配伍。中國最早的寫過中藥的書的伊尹,就是殷王的廚
& s* o: s4 e, j6 H師。第一本關於飲食的書,也是一本關於中藥的書。9 a2 H" F8 H- D- p5 _9 P; q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吃再多的肉,不可以超過主食。古代認爲主食是養生很重要的東  T) \7 V5 b% x1 o9 x
西,五穀爲養。吃菜不能代替主食,五菜爲充。菜只是對主食的補充。
$ I6 Y/ n! i" S『唯酒無量,不及亂』,酒可以多喝,這個酒類似於古代的醪(lao)糟。醪糟可以多吃,有
" m9 f& U% W* r一個原則就是不及亂,不要讓自己喝醉了。
# p, o7 V: |! q『沽酒市脯不食』,買的酒不喝,市場上買回來的肉脯也不吃。; P  ~3 H! q/ m, Z0 P9 T
『不撤姜食』,古代鼓勵吃薑,『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上床蘿蔔下床姜』,
' `2 v# Q0 j! ]/ ~" C晚飯應吃蘿蔔順氣,利於消化吸收;早飯吃薑,姜助陽氣助生發,使陽氣更加振奮。每天要吃薑,晚飯一般不吃薑。
: s. C* y# R( A! \% Z( |『不多食』,吃多了增加脾胃負擔,奪心的氣,火生土,心爲火,火就會生脾胃,如果胃的
7 v) c  c+ L( }0 r! S+ G; R; a負擔特別重了,就會子盜母氣,要心火之氣。吃得多,會導致心臟的不舒服。過節暴飲暴食很危險。老人過節見到兒女高興,喜則氣緩,已經耗了心氣,再暴飲暴食,子盜母氣,心就會怦怦跳,心跳加速,出現危險。暴飲暴食表面損的是脾胃,實際上損的是心,心肺。* h  Q4 J4 ?- ?2 Y* f! X
『食不語』,吃飯時不要說話,吃飯說話有可能會噎住,不安全。: h5 z2 u4 Y( P2 l5 E
孔子認爲,人要慎重的,一個是齋,齋戒,也有吃飯的意思;祭祀時要懂禮,寧可不說話,- Y  X  d5 s: Z: R& Z% C% P' j
也不要胡說話。還有一個是戰,認爲戰爭會造成人心人民生活的動盪。再有一個是疾病,疾病要很慎重,孔子是不亂服藥的。藥不見得是治百病的。中醫的原則:自己的健康自己來做主。任何疾病和人的身和心是密切相關的。得病不僅是生理上的反應,也可能是心理上的反應。不如女性的心理癱瘓症,小孩的心理髮燒症。
( X. L: s0 r6 u7 n7 S有幾個重要的節氣是講究進補的。! F$ _$ K( I5 l; F; ]* G0 x
冬至:冬至相當於子時,是一陽生,一派主張吃當歸生薑羊肉湯;一派主張吃鴨子,鴨子
% K* y# n2 h% z9 _6 |' k氣是平的,以平陽氣。假如下午四時交冬至,冬至前(午飯),要補陽,吃當歸生薑羊肉湯;
+ M% ~. y, h" Q/ i2 T+ L/ X% ]冬至後(晚飯),吃清淡的鴨湯。冬天可以進補,因爲熱全在身體裡,可以把一些不容易消化掉的東西都可以消化掉。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一共九天,買艾條熏神闕穴,肚臍周圍。8 j/ i+ ~6 J; Q  X+ U  \
臘八:喝臘八粥,大豆、小豆、米、紅棗、桂圓、紅豆等等幾乎五穀全在裡面,冬天時令0 o: z$ y0 x  C$ ^$ i' o; N2 f
對應腎,而豆類的東西是入腎的。喝臘八粥是補精髓的。& \! N1 X. U. M# G
立春:吃春餅。韭菜、豆芽、雞蛋這些東西全是助春天的生發之機的。2 }" Z! i" l3 i' R
吃要吃個明白,活也要活個明白,生病也要生個明白。謝謝大家!今天就到這裡!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6 | 顯示全部樓層
4.12食物的偏性
% f0 f5 _& l) |( U2 t3 Y4.食物也有偏性$ J+ R* i* Q6 o
豆令人重,榆令人眠,合歡蠲忿,萱草忘憂。$ n9 e2 ~; X8 U
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
5 `. z( y7 ~( k  d: R酸走筋,走肝。
9 D7 y: R4 O$ w. o6 C辛走氣,走肺。吃辣的有時會打噴嚏。
: Z+ |" v9 R1 `$ e+ s+ r2 Y) ]; E# O3 v苦走血,走心。所以到夏天的時候,多吃苦瓜,心火不要太外散。
) P$ J5 o) D6 [& u, F咸走骨,走腎。鹽入腎,元氣(父母)藏在腎(長子)內,吃鹽最容易調動元氣。現在大
4 M5 }3 ^* w% e7 B, r家愛吃味道濃的東西,是在調動元氣,是脾胃虛弱的象。性生活過後,身體出現虛象,吃愛情麻辣燙的那種東西可以充分調你的元氣上來,顯得你有精神。1 F  w7 x/ I# S2 c# D7 T' Y
甘走肉,走脾胃。小孩子愛吃糖,就是因爲他脾虛。
: x4 _3 U+ r4 a5 e! I8 M! b1 H病在筋,肝病,要『無食酸』,少吃一些酸類的東西,不要讓它太收斂。
& F: c- b0 b& g- _0 [  b, x+ W- s病在氣,肺病,要『無食辛』,少吃一些辛類的東西。* ?" z5 V) v( W# D- w) V$ ?( L
病在骨,腎病,要『無食咸』,少吃一些鹹類的東西,不要過分調元氣,養住骨,養住腎。% a: o; g8 l; b1 A6 u* q# q
病在血,心臟病,要『無食苦』,少吃一些苦類的東西,讓心可以生發一下,心血可以散一
3 J" l$ u) @$ V, @5 Q下。* ]7 y& m  ?4 h3 l
病在脾,脾胃病,要『無食甘』,少吃一些甘類食品,不要吃很滋膩的,因爲這類東西會增
  S% r  O0 o! `' x8 L1 z加脾胃的代謝,使脾更加疲勞,脾主運化。
; a4 l0 c4 J, ?, [5.五味過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 U2 e( e6 S7 I8 }6 J; W! g4 J: O『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 k4 m% f$ P$ z; M" ^' d
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5 N2 H( @" t+ P3 @  _) i
【素問五藏生成篇】3 e/ N' L3 d( a2 j. s4 D5 F
『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脈指血,多吃鹹的,就會抑制血的生發,是的慢慢血脈凝聚,
7 M$ T& q" ?. T+ R  p7 V面色變黑。(李守力評:水克火)
8 ]2 a0 }: k$ j" m7 j) {" H& Y, Z2 H.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肺主皮毛,多吃苦的東西,苦主降,肺氣不容易宣發,肺氣調
  ?/ s& Y0 d# z/ p6 O不上來,皮膚不滋潤,出現乾枯萎縮。(李守力評:火克金)
& U: q) U! h2 b3 T7 X3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吃辛的東西,燥幹了筋的彈性,肝在變動爲握,如果經脈的6 V$ }& r) Q- w! `
彈性差,是肝病的問題,要少吃辣。(李守力評:金克木). E6 s2 }) T8 e; e3 }5 b4 z
『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吃酸的多了,抑制了血的生發,嘴唇都可以變厚,嘴上老起5 J( O) a. G! W* r) b1 A
皮。(李守力評:木克土); R2 M. Q1 P$ m3 X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甘類的東西是緩的,是散的。腎是主收斂的,頭髮跟收斂的氣1 {- h4 E) G" }/ G& d6 m& s3 D2 Y
息有關,跟腎的收斂有關。頭髮是否滋潤,跟血有關,頭髮黑不黑,長得好不好與骨頭有關。
( ~' `0 z7 i. ^. \6 _多吃甜的會造成頭髮脫落,因爲收斂的氣息減弱了。(李守力評:土克水)4 c* T* X/ H; Q, I1 P' R
在中藥里五味的配使,中藥講究君臣佐使,類似於『五穀爲養』那段話。君爲主藥,臣爲輔
' y% U0 Q- y) `% @. c藥,佐進一步輔助。8 G$ |7 Z# u0 @! {5 s9 \6 S6 z
【傷寒論》裡第一個藥方,叫群方之首,『桂枝湯』。當感冒發燒,『頭項強痛而惡寒』,頭痛、脖子僵硬、怕冷、發燒,身上有一點微微出汗,就要喝這個湯藥。2 v) f: i! \! O, @7 p
桂枝湯由五味藥組成: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q. b3 w" n0 }. O
這也是伊尹【湯液》裡的小陽旦湯,針對太陽病初起,感冒初起的方子。
8 g6 e, e# t1 S% I2 h+ Z$ a0 _桂枝是君藥,張仲景在桂枝上方加小字註:去皮。. m2 s- ?# f* G' L7 ~& v) s
中藥也遵循取象比類的原則,太陽病,感冒發燒初起,病在表,樹梢是陽氣生發最旺的地7 y9 m# M& `* B# T2 w" }& u( M
方,(如生活中用鹿茸也是取其生發之機,當一個人虛弱得一點生機都沒有了,一天到晚萎靡不振,用鹿茸,鹿是每年春天才長那個角,那是它生發之機最旺的地方),用桂枝,用的是嫩桂枝,起解表作用,散剛剛受到的那點寒。
: f) D; o" ^' G中藥里,皮,都是包裹的,都是主收斂。既然要取其生發之意,所以要把它收斂的特性去
/ N: ~( M' I4 F掉。所以桂枝要去皮。9 n) g1 p, b2 B! @0 [! i
大棗在中藥里都要劈開用。. a. p1 S% D+ j3 @# Q
白芍是根莖,中藥里凡是根莖的東西都主里,固住根本,裡邊足了,把邪氣往外趕。中醫. e3 N2 ?* l1 `. G8 \
認爲得病就是有了邪氣,趕出去就行了。
. ^( [/ n$ L, }# [) D' |( R  H甘草主固中焦,甘味入脾。散表、固里之後,固攝脾胃。脾胃是後天之本,如不固住,表/ h/ g; N' \% T0 M2 l8 e9 H
寒容易入里。
, l3 _2 M  j- v& i# b# Y生薑主散,助陽,幫助桂枝,爲佐使。, P) D+ B% q- [" D: h
大棗入脾胃,幫助甘草,也是佐使。『囫圇吞棗』,吃棗多了,牙齒就會壞,這叫『土克水』。+ z' q5 ^  S" e/ V
水是腎,土是脾,牙是腎的外現,它怕甘類的東西。最密固。它是最收斂的東西,怕散。棗肉是黃色的,黃色東西入脾,脾主肌肉,大棗劈開,用的是大棗肉的濡潤之性。
& F. s0 H  C1 f- R開中藥爲什麼叫開方子,方子裡有理。藥字,底下是音樂的樂,上面是草,藥主和諧。中  D' r; Q5 K  g& b5 C
藥方子講究和諧,就是講究配伍。
3 |- }* P$ ?. Q( Z8 S9 m  I中醫可以治急症,關鍵是辯證準確。如果是太陽經脈的發燒,表受寒,微微有汗就用桂枝9 H0 z6 U/ t! T
湯,沒有汗就用麻黃湯。如果是少陰的發燒,就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完全根據它的理來走。5 B8 n5 b& U8 C! r) C/ l" y7 F
【傷寒論】中張仲景很有慈悲心,講了感冒初起吃了藥後,馬上要進被窩發汗,如果汗發不出來,啜熱粥一碗,助他發汗,又補脾胃,發出汗來去掉病邪,馬上停藥,再好的藥也不能$ l9 o3 i& i4 A/ p* H+ i
多吃。如果出汗太過,啜涼粥一碗,主收斂,也不傷脾胃。同時還指出吃這個藥的時候,飲食上要注意,凡是腥的、臭的和味濃的都不要吃。因爲吃這些食物會調動元氣(泄元氣)。本來病在表層,如果元氣調上來(往外散),使得外邊的病也往裡走。感冒發燒忌諱多吃,忌諱吃味濃的食物,餓兩頓都沒事。. R0 b+ Z" C9 @) D6 W
什麼是醫, v) m5 q9 o! F' L3 Z
古代『醫』字的組成:
1 ?; G/ m: S$ e+ N0 v% d醫字的外框是方,懂醫第一要懂醫理,醫理要方正。
- }5 b' N# F1 v矢是箭,指針灸。  A' u- x' R& X6 b4 |, m* ?+ i
殳shu,也是一種武器,用藥如用兵,有人認爲是手在水下摸東西,代表按摩。按摩在中醫; `( v0 V% q/ c
里是最基本的,同時又是最高層面的東西,手到病除。8 y4 E8 {0 r6 G; D  }# X
用藥如用兵。3 }. Y3 e% w5 X$ |5 H& h+ S, ~
體表的病,用按摩;深一層(經絡),用針刺;再深(五臟),用藥;病入膏肓,用灸法。
1 ^8 m* v( k5 y& v* ~7 T『酉』字,成就的意思,酉也代表秋天,秋天萬物成就了,五味俱全了,用這些東西釀酒,
* X' q' O5 c, H& S+ h酒,醪lao糟,叫醪里,是古代最原始的藥。
# h4 m" c( H  p. p  u+ k巫,古代醫學有一種祝由的方法,是巫術。
' G+ r" W& R$ \4 u& V' @% c- T(醫字簡化爲醫,醫爲方和矢針,所以現在主要是打吊瓶。), C2 z9 i, v0 I
藏傳佛教醫學裡認爲,人體生病,就像水變成了冰,是把病剌掉,還是化掉,讓它重新變6 B# Z* G$ ?- R
成水,這可以引導對醫學的重新思考。# F+ D( t( O; f, G" L1 P
人體內正氣、邪氣都有,邪氣是正氣變現來的。所謂邪氣就是過度之氣。
  W& m. I6 l4 X3 R/ G) E大家應該知道什麼是醫,什麼是藥
& m( V, k1 N% R' v藥就是和諧,真正開藥方要包含醫者的慈悲心。這也是古代的聖王爲什麼重醫藥的原因之
- j/ o9 J, B2 [) B9 c1 w4 G一。4 }$ ^8 }# ]9 y3 N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7 | 顯示全部樓層
4.13 四季養生(上)" q) d, x. O+ i0 z
春天怎麼養生已經講過,現在講夏天怎麼養長。8 W+ ]' R$ [0 n/ ]2 {- w1 W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
9 a- \, a5 n3 x6 [* o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爲疾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 R" }* C7 b- [6 j) ^夏三月,此謂蕃秀,蕃是萬物茂盛的樣子,秀是指穀物抽穗。% Y6 m9 y" U7 P, Z3 i2 \
天地氣交,天地代表陰陽,天爲陽,地爲陰。夏至相當於午時一陰生,天地陰陽之氣都交& p' L. H4 Z0 d4 d/ b9 F* q
匯在一起。
* A- S% k2 `' A/ W$ N1 z2 ?2 B" S萬物華實,華是花的意思,萬物開花結果。! B+ f6 [1 G6 L- M+ b4 F
有陽氣,萬物才可以開花;有陰氣,萬物才可以結果。3 W7 B; ?+ b% |
男人只是能有子,有這個陽,是前提條件,孩子要長大,要靠陰血的滋養。女子任脈主胞2 j+ j& l% c3 y& B% F' z1 l
胎,血要足。
7 |, t: E/ p- C- f0 S夜臥早起,晚睡早起。/ D2 H! U5 Q2 ?
無厭於日,厭是滿足的意思。夏天不要拍熱,不要怕陽光,就應該外散的。使用空調,汗
, W/ Y7 l1 u- u2 J4 u. I毛孔遇冷收縮,預熱張開,頻繁閉合,擾亂了陰陽的氣機。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就要出汗。陽氣很足,不會很怕熱,如小孩。
; b- G. R+ F3 @- n使志無怒,讓志向,神明,情志上不要過分壓抑自己。
2 J: p6 S& b2 y6 s, ?5 X' P$ h使華英成秀,華英指花朵,美麗的花朵才能夠抽穗,結果。
( }1 w0 i( c+ S/ U1 @) `使氣得泄,讓人體的氣得以疏泄。如果淤滯在身體裡的氣不出去,什麼都補不進來。針灸,! G! A$ s9 `3 X9 p% \  v, {0 q
針無補法。真正的補,是按摩。這種按摩一定要因循人體的氣機去按。人體是一個精品,要很輕柔地去對待。針法是在調經脈上的元氣。夏天散出身體的淤滯氣,秋天才能收斂進東西來,冬天才能進補。如果經脈不通,吃什麼東西都補不進來,只能形成垃圾。
6 c! d5 l0 e/ A: N2 \* ]3 B逆之則傷心,如果違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就會傷心。心主火,火爲散。
: @9 i' `# Y5 G# ~5 Q+ u5 \7 D秋爲疾瘧,到了秋天,就會咳瘧,或感冒,或痢疾。* D& M6 Z& z7 `$ U# M4 t4 {5 d9 V
奉收者少,夏天沒養好,奉獻給秋天的東西就很少。夏天沒有充分宣洩,拔節。7 q$ X# R+ m1 x7 `. e0 g% I* A! E
睡眠爲什麼重要,看天地萬物,植物拔節一定是在夜裡,也就是寅時,肺氣開始輸布全身
* m5 |0 Z# G% k' B! \9 |氣血的時候。此時一定要靠深度睡眠來完成,再熬夜也不要熬到三點。一定要晚上10點30分前睡覺,這是養生的基本準則。
* f; i; s0 u1 X" S, n5 L& r) o1 q冬至重病,冬天沒有好東西可藏,就得重病了。這個冬也指老年,如果青壯年時期沒養好,
: Z& ^3 t* p& ~* m' w) _' u老年無物可收,容易衰老。
  x$ p2 j- W) s7 d" g秋天怎麼養收& V8 G# D: v4 m2 O6 f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
. M- ]+ Y" f% |0 m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則傷肺,冬爲飧泄,奉藏者少。
! @* I  e; D4 S' M- h2 Q5 C秋三月,此謂容平,秋天養收,對應西方。容平就是開始收,收斂,特別壯大,盛極的意
1 g8 t0 ?' H6 b6 W! a思。. {6 g& `. n$ q2 n. J$ P
天氣以急,天上的氣只能爲燥氣了。燥氣是正氣,是從火的。衣服在秋天易干,這個干,
  Y9 E4 ^2 C' v* j, A是燥氣的收斂功能發生作用。如果生病,再出現煩躁的症,是很嚴重的病。煩,是虛火上頭,
! W6 Q) b  y! r4 M3 ~7 }8 Q. N虛火斂不住,頭疼,頭暈,是心病,心經,心血的問題。躁,從足字邊,亂動,煩躁不安,屬於腎病,精不足的病。有一種老人快臨終時就是循衣摸縫,天天在那裡撚衣服扣子,不知手往哪裡放,這是腎精大虧的象。抖腿,也是精不足,相書上說,男抖窮。腎精不足,他就沒法不上腦,腦子思維就有問題,做事就會有問題,不順,就會窮。
1 w+ K* q/ x+ N. W, f, x地氣以明,地也就跟著明亮透徹,就像金屬一樣,所以西方屬金。肺氣也是,肺爲嬌髒,
* T8 _9 }$ F1 X# k也要非常地清澈。
4 Q) }9 N* Z! m+ e; o1 y0 U1 c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睡早起,和雞叫一起起來。五點到七點,天門開,人的氣也應該4 N! b# M. y5 o+ n4 q
開了。
3 A8 {* W" Y  M使志安寧,志是腎神的表現,要收斂了,不能再發散。性生活也要收斂了。動物交配有節+ L. L: Y7 ]2 j: \2 K, x5 d
律,有季節,人好像隨時隨地都可以,其實在秋天也應該有所收斂。動物在冬天冬眠養精,人  I7 ^- Y: l4 X$ _5 g
在這時候也應該收斂然後養精。人雖然擺脫了季節性,但也要按照天地自然的順序去做,否則也會生大病和重病。; m( f9 y/ t0 G) k8 x. L- B
以緩秋刑,舒緩秋天的肅殺之氣。秋後問斬。
4 Y! \0 ?+ d  t# o5 H2 w0 j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把神收回來,使秋氣平,讓秋氣不那麼肅殺。* N; w: R' B: b- W* K
無外其志,使肺氣清,不要再往外擴散了,這樣就能夠使肺氣比較清肅。' y- S0 H: S# S) u9 H: A! p) W: [
此秋氣之應,這是秋天時正常的人和自然的對應。4 ]+ P( I, t: P( k% F0 d
養收之道也,養收斂,秋天就是酉時,酉時主氣味的味。大蒜和辣椒氣味最厚,但不入藥。' K/ `; e1 V4 D8 j( e; E
古人認爲大蒜入氣分,凡是入氣分的藥,都走清竅,如人體的眼睛,小便。大蒜氣味厚重,
! F% a. i1 ?" T9 j) A( \8 B1 u吃後會流眼淚,小便有味。中藥雖取其偏性,但也是因人而定。大蒜、辣椒每人承受量不一樣,能吃多少吃多少。% T/ c% K. X& I2 z
辣椒走味道,入味就是入血分,血、味道都屬於陰。入血分的藥走人的濁竅,如口,大便。' }! J' q# ~9 C5 L) x
辣椒吃多了,會生口瘡,肛門疼痛。
& {% `9 f/ O3 V" p9 g秋天就是味厚,果實,所謂五穀,要取其味,味入血分,萬物收穫,要吃入血分的層面。
: V! w3 ?7 t* E逆則傷肺,如果忤逆了它,就會傷肺,因爲肺對應秋天。! H7 G7 \. U3 R+ ~7 {7 V
冬爲飧泄,飧是夕食,晚飯,飧泄是食谷不化,吃的東西沒有消化就拉出來了。肺與大腸8 ^4 f1 W" ^  q% D1 d! f! d9 w
成表里,如果肺氣虛弱,大便成形能力就會很差。這些毛病冬天就會顯出來。
+ R3 H" j& v6 Y9 U1 y奉藏者少,收斂氣沒收住,奉獻給冬天的東西很少,藏不住。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7 | 顯示全部樓層
4.14 四季養生(下)
  _- D) o& P1 @+ g4 Z9 {. D冬天怎麼養藏
0 x$ Z. F1 J. I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
2 f, }- [0 Q* F; T& _- n) {1 f: V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爲瘺厥,奉生者少。: i& U8 R% z" v+ @) S& y
冬三月,此謂閉藏,這是冬季養生主旨的一句話。要關閉所有的開泄的氣機,要收藏住。
, q  e# w& f# E% _水冰地坼,水是散的,都結冰了,發揮收藏之性。好東西藏在裡面,整個的地都凍開了。
3 C! H' S, l9 F) z, {! }9 ~無擾乎陽,此時不要打攪陽氣。冬天打雷,就叫做擾乎陽。禽流感前一年,出現了冬日打+ t, w! L$ E6 f) m6 N& {5 a/ z
雷,冬天的陽氣它都不藏了。天地會造成一定的瘟疫。人如果不養藏,也會造成疾病。冬日打雷,十欄九空。動物一定會遭殃,遭到撲殺。雞流感,不是鴨流感。雞爲火性,天地火性不藏了,雞的火性也不藏了。人也要少洗澡。. C$ _+ A/ i: H4 G! q3 @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陽升起再起。
& l" s. B" \0 `8 C5 f* Q使志若伏若匿,志就是情志,就是腎精,若,好像。腎精好像起來了,又好像藏進去了。
" r" n* C: g! _( j- F, u冬三月,有一個過程,讓它保持在起於不起之間。: @; G" i8 M8 w8 z- K* _
若有私意,若己有得,自己美滋滋地享受,養,又不可以把它發泄出來。冬天就講究養字,
" ]7 s2 R; |" D5 O一定要養。- E. N' @3 m6 j
去寒就溫,躲避寒冷,保持身體的溫暖。冬天陽氣都藏在丹田處,四肢會發冷,要去寒就- a3 E. E4 N" L2 p- y3 h4 x- I
溫。可以吃點味厚的、滋補的東西,要靠飲劑,如醪糟酒,化掉味厚的東西。日本料理生魚片配清酒和芥末,清酒化開,芥末辛散宣開。
& z$ X8 z" s, d' P3 M無泄皮膚,肺主皮毛,中醫稱人爲倮蟲,皮主收斂,毛主宣散。人體皮多於毛,收斂大於( [+ W7 t- E( p- a1 G$ F
開泄。滿面紅光,小孩子並不是這樣,老人如果粉粉的滿面紅光,是一個危險的像,虛陽外越。小孩身上有一層細細的毛,很潤澤地把陽氣收在裡面,涵在裡面。; ?( W+ ~' ]7 |3 I) H
肺有兩個特性,一個是肅降爲主,一個是宣發爲輔。
- t# A* r3 p+ y; a  Z人的體表,特別是後背,都爲太陽,不要經常開泄。: _7 H% u- W. g
中國人提倡洗腳,西方人特別喜歡洗澡。西方人吃大魚大肉,體味重,所以要經常洗澡。6 Y2 s( v2 H5 F" \
中國人以吃纖維類食物爲主,體味清淡。冬天一星期洗一二次澡就可以了。古代強調洗腳,腳上有60多個穴位,三陰經和三陽經都走腳。小腳趾外側是膀胱經,腳面是胃經,足大趾外側屬於脾經,足二趾三趾跟肝經有關,足底有湧泉穴,屬腎經。如果春夏秋冬洗腳,都會得到益處。9 I% ~6 A* t6 H$ M7 n3 B' S; }! t
春天,增加生機;夏天,去熱解暑;秋冬,溫曛丹田,使小腹溫暖。洗腳要泡,20分鐘左右,腳的穴位是分井熒輸經合,應該泡到腳腕以上。腳關節很重要,人體幾大重要部位:咽喉要道,所有氣血經過頸部上頭,上部的病看咽喉頸椎;下部的病看腰椎,腰是樞紐;人是兩腳站立動物能思考的動物,腳腕要支撐身體,所有經脈通過。5 z5 e" v( q6 o9 R
冬天要藏,不要泄。
1 E4 Y- s8 `+ J; S7 C使氣亟奪,亟有2個讀音,讀qi表示多次;讀ji表示急。不要使氣多次或很快地流失掉。' p& h9 Z+ f. F& c( T7 s
如果過分開泄皮膚,裡邊的氣就可以快速跑掉。
3 f' P- d. P8 q4 h; u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這就是冬天的養生之道。* O" Q+ k1 Y# q2 S
逆之則傷腎,如果忤逆了它,沒有藏住最終傷害的是你的腎經,傷害你的收藏功能。腎經
5 g1 ~" |$ H) B! c不只是2個腰子,氣走的線路是腎經,是一條很長的線路,它生命的方式是收斂。
  S5 f8 a' r: f1 W5 I# U& z春爲痿厥,痿,凡是筋病,如腿沒有勁,或者抽筋、半身不遂等都是痿症,全屬於木即肝6 @3 {8 m* e8 _: D$ t! E5 M
經的病。冬天腎水沒有藏住,春天就會出現痿症,出現肝病,筋脈鬆弛的病。厥,四肢厥冷,
  x9 O7 a. f2 A6 J' s如果冬天藏精不夠,到了春天,還是手腳冰涼。春天的病從冬天來。, A) c9 ~" ]: _
奉生者少,如果冬天沒有養好,給春天生發的力量就不夠。9 h  w# l3 I  c( Q# c. m: `- m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 p0 l* L$ w& D  @; r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
) _) N7 u4 q! i. `6 |6 N2 S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 a; f' ?9 T2 p6 b. b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陰陽是萬物的根本,四時就是四季。9 O( N+ \7 e* ]" n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夏養生發生長,秋冬養收斂收藏。
: J# d) r. g  h+ d6 p5 K以從其根,要依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根本。天地就是這樣運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 H* @2 \9 j1 B! A$ G$ t+ T
強不息。% C2 V1 T  D  J2 G7 D
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和萬物一起,沉浮於生長之門。
/ P7 d  z; k: t& q) S7 q1 V/ R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如果違背了這個根本,就伐掉了你的根本。真,人體的本性。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0-7-10 21:47 | 顯示全部樓層
4.15 春夏養陽,5秋冬養陰
1 \' s9 O# |4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屙疾不起,是謂得道。9 F7 u* v: J. T4 n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
' R; ^( v0 Y3 g7 d5 g+ L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四時意爲四季,終始,終指冬天。: t' Y. T, @* S# O1 p# H
春天就是蠢,萬物蠢蠢欲動,生發之機;夏,都解助起來,都解,假也,夏是假借,借過
6 v0 d/ D" ^2 N8 u  d來,特別散的意思;秋是收斂,就,成就的意思,成就萬物的意思。冬是終,春是始,有終才能有始。買房子要買坐北朝南的,北代表腎精。腎精足了才可以往外散,南方主散。0 V! ^0 u- O8 c
死生之本也,先死而後生,死生的根本。. X9 M( I. V+ A' J) _7 B! G' b# z
逆之則災害生,如果你忤逆它,災害就會生出來,包括病。
. j) I% [- u- C$ V. ]# a從之則屙疾不起,是謂得道,屙是小病,疾也是病。順從四季,小病不生。
% z) b. N& L" M! K病,人生病了就要歇著,躺在床上。疾是箭,受了點外傷,疾是小病。病,疾加也,疾加; O- u6 \- \0 i# f( L) t5 n
重了。疾是小病,病是重病。有一種解釋,病字是床里有個丙字,丙在中國的天干地支中,把丙丁看作是火症,南方丙丁火,五臟里心從火,病是心病。心病難醫。疔瘡,也屬於火症。沒有不可以治的病,只有不可以治的人。脂肪有點像人藏元氣的地方的概念。7 m: a% w  x1 p2 B- C0 u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道,是聖人按照它去做的。佩通背,違背的背,愚笨的人就
5 C& B9 m3 F. l- a: Z* H是違背了道的規律去行動的人。
' ~) U5 U2 h6 J) ]不治已病治未病$ H" ]( y# I: N! g) }0 M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
! }9 n! q, X: F! T' e+ J0 t: G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7 j2 f2 B- P: R- ]+ Z! R3 e( E5 @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聖人不治已經生病的那個部位,而治未病部位。
$ v. Z4 k- N* C: ~0 y有一種說法,中醫是預防科學,在你沒生病之前,就把問題解決了。
8 d  T7 a4 ?9 S' Y$ n/ W另一種說法是,不治已經生病的臟器,而治還沒有生病的臟器。得了肝病,先不治肝,水! \% }' e+ F& B/ M
生木,把水給固攝住,腎精足了,肝病自然就好。
; }8 H5 ?5 I+ X/ `$ ^, ?9 K: ~) i木克土,肝病會往脾上轉。如鬱悶時,肝氣淤滯有人是兩肋疼痛,尤其左邊;有人是吃不
0 d) w. b' a. B2 F下飯,肝氣的淤汁把脾胃的氣傷害了。治病時,如果肝病往脾胃上轉,一定是加重了。9 M- f" O1 c1 c  k* Q. H3 U
假如是肺癌,治著治著肺癌好了,轉成了大腸癌了,肺與大腸相爲表里,有時咳嗽不光是. k  u& ?: P: u, A& M
肺的毛病,有可能是大腸的淤毒。夫妻有時會得同樣的病,因爲生活方式、情志相同點多。肺爲里,大腸爲表,病由里出表,從里症變成了表徵,從陰症變成了陽症。大腸爲陽明,肺爲太陰,這是把病治好了的象。* Q* Y' Z. b0 `6 X
得了肝病,腎也受到傷害了,這時不治肝病,固住脾胃,不讓病往下走,脾胃又是生精血  X6 m) V) z, r  b8 F8 `  ^3 B
的地方,把脾胃養好,反過來也會對肝腎好。. N( {6 w, e0 ~; F0 \
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把沒有亂的地方好好治一下,別讓它再往下繼續影響。這就
1 T* {2 H( _9 n# S) B4 ^是聖人以上所說的一切。
) v& m5 }8 i' e- |! C夫病已成而後藥之,如果已經生病了,而後給你用藥。
2 N  U4 r+ \' P亂已成而後治之,如果災難已經形成了,而後再治。
* }6 Y- I: z% v譬猶渴而穿井,就像渴了以後再去挖井。
8 [6 A! _/ ]/ \3 w; U" Q鬥而鑄錐,馬上就要打仗了,才去造兵器。
* ~. T0 q! v/ |9 W. |不亦晚乎,太晚了,來不及了。
: M; A/ x! |& W$ P' _! S$ t一定要在病還沒有成形的階段,及時控制住。中醫在這方面很占有優勢。5 b3 ^! P8 @( ^: G1 a1 H0 G" {
如果一看人嘴歪成那樣,就知道他的胃病很重,他比較壓抑,比較鬱悶,另外比較好面子。/ ^' D1 P. R  d  S
領導說他也憋著,在家裡也受氣,先要給這種人在情志上宣開。9 C/ T9 l! j% t3 P! M5 x+ \
古代有精神病的人很少,頂多是花痴。醫學和道德有關。古人有兩套系統避免這樣的精神1 ?% i: \1 Z5 e
崩潰,儒道互補。現在一般說儒學是根本,它是積極進取,入世的一門學問;道家思想基本講出世的。3 O2 d/ q9 Q: u/ C' D/ l
現在的教育,不做做人的培養,就是學習學習,小孩子現在都鬱悶,經脈不通。. N4 Y9 n0 J( X* K9 A' ?! d% @
現在的人向外追求的太多了,古人是向內追求,修內。現在的人都重身外之事,古人重視
8 b* Y5 b. i7 C5 {2 G9 C/ C( b內在的修爲。4 j6 x; A. X& `, U- P
現在的人無法控制的事太多了,人和人之間都有點防範的心理,這也是很多人養寵物的原. `6 ~+ f2 t, m7 W( ^
因,只願意和聽自己話的在一起,這是現代人煩惱的一個原因。2 J) {% o* R% b6 D" |
還有一個就是注重科技,不重視文化,一定要加強文化的修養。文化才是調節情緒的一個
8 z: w$ i4 a8 f良方。治療孤獨、網癮,應該往文化方面引導,多讀聖賢書。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