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12|回复: 0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复制链接]
延章 发表于 2010-7-1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1.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 l- z! R+ p
    这是中医学“治未病”的出发点和归宿。《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是中 医理论的根本立足点,“治未病”学说当然不能例外。中医“治未病”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阴阳平衡,守之则健,失此即病。中医学非常重视天人相应,适应四 时,顺乎自然的养生保健原则。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黄帝内经》中还讲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首先,人 的生活起居规律须符合“四时五脏阴阳”,才能避免疾病侵袭,保持身体健康。“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 得道。”就一年四季而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夏三月,此谓蕃秀……秋三月,此谓容平……冬三月,此谓闭藏……。”也就是说人的生活起居在四时季节中必 须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生理活动才能保持正常。要“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论 点,提倡在春夏阳气旺的季节,摄养阳气;在秋冬阴气盛的季节,保育阴气来适应养生防病之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精辟的论述今天仍有效地指导着人们 的养生保健与疾病治疗。比如临床上对脾肾阳虚、夏缓冬剧的慢性咳喘患者,在春夏季节,适当采用温补脾肾之法治疗,往往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冬病夏 治”的方法便是对“春夏养阳”原则的具体运用。再有,按照中医的说法,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可以 使肾“精”更为充盈,从而使得明年身体更好,更少得病。
! A* y* G4 V' j1 Y3 w$ Q
; v* t2 I" O" U    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4 ~" e  y$ T; q7 ]5 t0 `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当代社会的多发病。中医学的养生观脱胎于道儒等诸子百家养性的思想。因此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治未病”中的作用。平 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利于气血流通,阴阳和调,身体健康。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 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因此,中医养生“治未病”强调养心守神,不论导引、太极拳,其关键在于收心、守 神而能入静,进入一种“宠辱皆忘”的恬淡境界。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应从“守神”做起。只要做到心情愉快、乐观豁达,气血自然和调,大有益于健康。现代心 理学研究证明,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人的生活能力,增强人的精力与体力,并能驱使人去从事积极的生产活动;反之,消极的情绪体验会降低人的生活能力,减弱 人的精力。现代医学还认为,某些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及月经不调可能与情绪不良有直接的关系。《黄帝内经》很注重精神情志异常变化对健康的危害。认为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活动与五脏有密切联系,因此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气机紊乱而 发生病变。如果能够做到心无杂念,乐观开朗,豁达宽宏,则脏腑和顺,气机调畅,因此“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黄帝内 经》提倡“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虽生活于世人之中,但有着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就能够摆脱精神因素的困扰,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 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所以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达到祛病健康,长寿延年的目的。( u1 j9 L6 S; `- \
3 u* e6 K8 q  T' S) E
    3.饮食调理,以资气血
- Y) K( u; c. `; w+ b  `" z    这是“治未病”的上策。人体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饮食五味,而饮食不节又易损伤脏腑,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元代御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告诫人们:“若食爽口而忘避忌,则疾病潜生。”所以,一方面饮食以适量为宜,不可饥饱不均;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调节饮食 品种,使人体能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可饮食偏嗜。因为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的亲和性,各有其气味所偏,长期的饮食偏嗜,就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或营养 成分的失衡,因此容易发生疾病。即使因身体需要而多食某些饮食,也要适可而止,不可过量或过久地偏食,否则会影响健康。食物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食物、 药物均有四性五味,如偏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苦味辛味的食品以助阳气的生发,偏阴虚体质的人则可以多吃酸甘之品以养阴。药食同源,一般食养为先。孙思邈在 《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食疗篇,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屙,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也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能用食物治愈疾 病,解人忧愁,所以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上策,是最高水准的“治未病”之术。每个人的饮食应按其不同体质而有所取舍,不要片面追求一饱口福。
9 X8 G% F/ G8 [# }" @( o9 F! D7 U5 p( K
    4.强身健体,动静相宜) |2 [4 i, M3 `- x" K! h
    平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使血脉流通,气机调畅,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吕氏春秋》认为:“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 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所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也就是说,人 的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如果郁而不畅达,各种疾病就会因此产生。同时书中还指出,活动形体是使体内精气流通以保障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流水 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经常运动形体,则精气流行,恶无由生。古语曰:“动则生,静则死。”可见生命在于运 动。动,包括适当的运动、脑力和体力劳动、社交活动等等。在《黄帝内经》中有“和于术数”以及“不妄作劳”两个原则。首先,应该适当地选择和运用锻炼身体 的方法,诸如《黄帝内经》所列举的导引、吐纳等形式。导引的出现,为古人健身防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相传“尧”的时代,人们就知道跳舞能够增强体质。《吕 氏春秋》曾提到远古居民由于居住环境缘故而易感寒湿之邪者,应“作为舞以宣导之”。后来,有些舞蹈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良好健身作用的导引疗法。所谓作劳,即 劳作,包括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不妄作劳”是提醒人的劳作不要违背常规,应考虑季节、时间、年龄、体力及有无疾病影响等诸多因素,做到量力而行并注 意调节,不可长时间从事某一种形式的劳作,以防止“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从而影响健康。同时要做到劳逸结合,使活动有益 于身心。. d6 g+ C3 E, \8 p
* Q/ I0 B7 T/ O% I5 I
    5.增强正气,规避邪气
1 y- W8 M1 X' @    因为疾病的发生涉及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邪气侵犯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一是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二是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病邪的侵袭。0 t% U# c& N" I
    首先是增强正气。中医认为,生命的体现是“气”即元气,是构成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抵御、驱除邪气,防止疾病发生,促进恢 复健康的功能。所以,要想防止疾病发生,必须增强正气。培养正气,一方面要重视精神调养;另一方面还可以用药物及人工免疫等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抗邪能 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 B- H6 a7 S9 l/ Q! J' v    其次要规避邪气。《黄帝内经》提出:“邪气发病。”因此,要想防止疾病发生就必须“避其毒气”。措施就是顺四时避六淫。六淫、疠气各有主时,春风、夏热 (暑)、长夏湿、秋燥、冬寒。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此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洁,防止病从口入;药物预防,驱除邪气,提高免疫机能;爱护生态环境,保 护生态平衡;维持环境卫生,防止污染等。通过采取以上内养和外防两方面的措施,我们就可以做到预防疾病的发生。% r7 P9 \( y0 D3 q% B
! F) A. `$ U: ?3 ~1 i% X( u
    6.早期诊治,防病传变
9 x! J! \% T9 T5 _- l. A. I    疾病发生后,各有自己的传变规律,应该根据其规律采取阻截措施。《黄帝内经》指出,外邪侵犯机体具有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趋势,因而主张治浅治轻。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这段论述告诉我们,对疾病 要抓紧时机进行治疗,只可图于萌芽之先,不可施于大危之后。若治不及时,病邪就有可能由表传里,步步深入,以致侵犯脏腑,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内伤杂病也 有自己的传变规律,或以气血津液为序,或以阴阳互根互制为次,或以五行生克为第等,最终都是体现局部与整体的彼此影响。所以,《黄帝内经》提出“定其血 气,各守其乡”,《难经》和《金匮要略》都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其宗旨都是防止疾病传变。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在临床诊治疾病 时,只是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规律,能够准确预测病邪传变趋向,对可能被影响的部位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 病传至该处,终止其发展、传变。关于这一点,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即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因而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 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并提出了“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这可以说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由此明示,如既已得病,就必须及早医 治,尽快得愈,以免邪气深入,正气大伤而难疗。实际上,在临床上对一切疾病的治疗,都是越早越好。《黄帝内经》有“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 已败”的说法。若迁延失治,病人已病入膏肓,正气大伤,到那时即使再高明的医生恐怕也无能为力了。每位医生和患者都应该牢牢记住《黄帝内经》的告诫,“病 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真正做到有病就要早治。(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琦主编《中医中医治未病解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