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 李劲遥 建既展示才华又能获益的平台 在2012年广东美术大展上,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艺术家的表现大大超乎了我们的期待,而他们之前完全没有出现在官方的视野,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这个展现的平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脱颖而出。现在涌现出那么多“青年艺展”,本身是件好事情,但它们可能还有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比如广东青年美术大展,我认为比较遗憾的地方就是,那么多青年艺术家,花费了很多心智和时间来参与,水平也非常高,但得奖之后却没有一些后续的、配套的扶持计划。而前段时间在广州举办的另一场以青年艺术为主题的“大艺博”,则和市场结合得非常紧密,但又因为评委会的把控和专业度有所欠缺而被人诟病。这可能是此类活动在将来需要完善的地方。 总体而言,我认为作为社会或者官方的艺术团体,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消极的。不能说现存的“青年艺展”有一些问题,就把它们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进行一些更有价值的讨论,比如有没有办法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既能搭建一个学术价值很高的展示平台,让追求自己艺术梦想的有才华的年轻人可以脱颖而出,同时能切切实实地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扶持,让他们很好地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并且从自己的才华中获益? 而市场本身并不是可怕的东西,我们无须妖魔化市场。无论在任何时代,象牙塔里都培养不出艺术家。和市场、社会大环境的角力,在任何年代都有。年轻的艺术家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从来都是在不断选择、不断抵抗诱惑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术品格的。我不认为多搞几个展览、商业化的促销,就会影响到一个有智慧的、有学术定力的艺术家的坚持。 艺术评论人、独立策展人 鲍栋: 早卖10年画, 也许失去的是10年后的市场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这些“青年艺展”大都是盈利性质的,说白了就是商业活动。 从传统的成功学来看,这些展览给了青年艺术家受关注的机会,也使他们获得了物质的回报,是好事。但以市场为导向的展览的出发点,一定是商业上的诉求――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青年艺术家身上挣到钱。而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曲线通常是一个抛物线,达到最高点的时间越晚,就越高,走的也就越远,如果达到高点的时间过早,反而容易陨落。在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当中,画家和市场中间,有一个以画廊为主的一级市场作为沟通的桥梁。作为青年艺术家,从被代理到真正地“画出来”,这个过程起码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等不及,无论是荣誉还是物质回报,他们都希望来得越早越好。一窝蜂的“青年艺展”可以满足他们这个愿望。比如CYAP,直接和拍卖行合作。这种模式即便做得很成功――比如5年之后真的获得了很高的回报,也是对目前中国亟需好好完善的一级市场的破坏,因为它在强化拍卖行的权力。在拍卖行的眼里,艺术不是艺术,只是一种商品。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现在的“青年艺展”有点像淘宝的“双11”,把长期的销量集中在一天实现。看上去热热闹闹,但艺术市场本身并没有变大,只是通过大型活动一下子消费掉了。年轻艺术家,你早卖了10年画,可能就意味着你失去了10年以后的市场。 我不赞成年轻艺术家去参与这样的“选秀”活动,还因为从根本上我认为这种“选秀”方式无法选出真正好的艺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价值,是要看他是否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艺术语言。现在各类“青年艺展”,恰恰把推进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实践这件事情放在了非常次要的位置上。比如“未来展”,从它的名字“亚现象”不难看出,它对青年艺术家采取了一种俯视的姿态。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的背后,是对年轻艺术家真实而多元状态的无视。未来展的艺术家推荐表上有6个名额,可以推荐6个艺术家,每个艺术家在一行里面说清楚,但一个艺术家怎么可能用一句话就说清楚?如果你连参展艺术家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即便你笼络了几十上百的艺术家来参展,也只不过是表面热闹,没有任何学术上的价值。 事实上,年轻的艺术家并不需要什么发现、推介与扶持,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平等的目光。我建议年轻艺术家,还是少参加这种一窝蜂的“选秀”活动,也不要将太多的精力放在迎合市场上。虽然从长远来看,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合一的。但是,艺术价值是前提,是市场价值的保证。而从艺术价值来说,独特性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广州日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