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全国超半数馆藏文物受腐蚀 单霁翔建议加强保护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3-4 22:22|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1925| 評論: 0|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中新网3月4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今年的提案中指出,中国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同时他还针对当下的“博物馆热”,建议加强博物馆建设的前期论证。    作为中国藏品 ...
中新网3月4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今年的提案中指出,中国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同时他还针对当下的“博物馆热”,建议加强博物馆建设的前期论证。 
  作为中国藏品最为丰富的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对当下国内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研究非常关心。他在相关提案中指出,当前,在博物馆文物藏品保存环境质量控制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不少博物馆的环境控制设施简陋、空调设施使用不当、空气净化技术应用较少,加剧了温度、湿度、光照、虫害、霉菌,以及各种空气污染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对文物藏品的损害程度和速度。同时,由于目前文物藏品库房面积严重不足,库房中文物藏品集中叠垒、密集堆放的现象十分普遍,致使病害在文物藏品间相互传播,病害发生率高,直接或间接对文物藏品造成危害。
  单霁翔介绍说,“十五”期间,中国首次开展了“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结果表明,共有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其中处于濒危腐蚀程度文物29.5万余件(组),重度腐蚀程度文物213万余件(组),中度腐蚀程度文物501.7万余件(组),分别占全国馆藏文物总数的2.01%、14.52 %和34.13%,文物腐蚀损失状况相当严重。
  虽然,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建设了一批现代化博物馆,现代环境科学和技术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当前中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意识薄弱,博物馆环境质量不高,基础研究不足。污染物浓度普遍较高、温湿度波动幅度较大、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手段缺乏等问题,已经成为馆藏文物遭受劣化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引进新的理念,研究建立适合文物藏品特点的环境监测方法、评估体系、调控技术和控制指标,切实减少馆藏文物腐蚀所造成的损失。 
  单霁翔建议:
  一、针对保存环境控制、库房建设、日常养护、基础技术标准规范等诸多与博物馆藏品保护有关的问题,增加馆藏文物保护科研经费、保护修复经费、日常养护经费的投入。
  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在博物馆领域开展博物馆藏品抢救性保护修复专项工程,首先抢救已经处于重度腐蚀以上的珍贵文物,特别是濒危易损的珍贵文物,保障馆藏文物长治久安。
  博物馆建筑不应盲目求新、求奇、求特、求怪、求洋
  在另一份《关于注重博物馆馆舍建设质量的提案》中,单霁翔对当下的“博物馆热”现象进行了剖析。
  单霁翔认为,近年来,大规模博物馆的集中建设,有效改善了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和文化面貌。但在博物馆建设中也存在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包括重数量发展,轻质量提升;重工程建设,轻使用要求;重新奇造型,轻地方特色;重硬件投入,轻管理支撑,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社会作用的有效发挥。
  单霁翔表示,今后数十年,仍将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必然是博物馆建设的高峰时期。中国的“博物馆热”不应仅仅是“博物馆建设热”。博物馆建筑应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应突出民族优秀传统与地域文化特色,而不是盲目地求新、求奇、求特、求怪、求洋,关键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血脉。在博物馆设计与建设中,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既注重科学性,又具有前瞻性,确保博物馆建成后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单霁翔建议:
  一、加强博物馆建设的前期论证。应首先考虑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做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以务实的态度来考虑博物馆建筑的未来发展。
  二、抓好博物馆建设的规划设计。应对于文物藏品特色、陈列展览内容等进行先期研究,听取博物馆专家的意见,确保博物馆建成后能够满足使用功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