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书店,成了闹哄哄的大卖场,难有翻书选书读书的气氛。选书,首先成为了一件头疼的事情。满眼书海茫茫,不知何处可以拢岸。书的琳琅满目,其实是在花哨之中暗藏着浮躁,越发地让人乱花迷眼。
好多朋友问我,如此乱象,进书店如何选书?说实在的,我已多日不去书店,选书,只在网上或图书馆,或听孩子的推荐。因此,面对那么多其实大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我只能说,首先不选的是什么样的书(仅限于文学和社科类)。淘汰下来范围缩小,可选的书容易水落石出。 一不选太老的书。太老的书,尽管花样翻新,包装翻新,内容大致相同,如果不是为了专业研究,尽可以不看。特别是对那些老书的新解新讲和新的点评本,不如选旧本更可信,比如讲杜甫,不如看清・蒲起龙的《读杜心解》;看《红楼梦》,不如看脂评本,或者,索性就看原著。 二不选太新的书。太新的书,尽管有媒体的宣传炒作,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可捞出的实在干货不多。因为没有经过时间的筛选和考验,很容易名实不符。因此,除了自己信任的作家和研究者的书,再卖力的吆喝声盈于耳,一般我不会动心。 三不选各种年选本和丛书套书。不是说这类书一无是处,是说这两类书往往鱼龙混杂。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今的年选本编得并不尽心,不少根本谈不上编和选,而是剜在篮里就是菜,不大负责。和上世纪30年代鲁迅等人编选的小说小品文选集的质量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不如60年代周立波编选的散文年选本,起码还有一个对各篇文章认真的点评,让读者明白为什么选了这篇文章。丛书和套书,更是容易茄子搭着葫芦卖,质量参差不齐,给人一种撮堆儿卖菜的感觉。与其不留神咬一嘴沙子,不如另辟蹊径。 四不选腰封上一串名家联袂推荐的书。这类的书未必一定没好书,但我是上当受骗多次,有些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类书商业操作色彩鲜明,拉大旗作虎皮,拉一串名人唬人,这些名人碍于情面,往往根本没有看过书,却一起加入叫卖的大合唱。我每看到那灿烂的腰封,总会想起选美比赛那些缠裹在美女身上的缎带,随猫步一起性感地忸怩摆动,有些不伦不类。 五不选报告文学和新写的名人传记。如今的报告文学,好的凤毛麟角,总体而言已失去改革开放伊始时的风骨和品质。不是什么瑕不掩瑜,而是瑜难掩瑕。大量的,名为报告文学,不仅没有了什么文学性,更缺少了对现实真诚的介入,仅仅沦为为资本或权势打躬唱喏之作。至于名人传记,不论是自己写的,还是他人撰写,更多可疑,极容易沦为表扬与自我表扬,成为妆后的彩照。 这样五类书不选或慎选,删繁就简之后,再来选书,似乎会好一些,心容易清爽,眼也会明朗一些。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一孔之见,不足为训。 不过,读书,其实应该是越读越少,而不是越读越多。人这一辈子,读书读到最后,书架上剩下的可读的书,就是那几本,那几位作家或学者的著作而已。 坐拥书城,尽享六宫粉黛,是年轻时读书时的心态。对于我而言,如今选书,不是看宣传的热闹,不是看包装的花哨,不是看印制的精美,而是首先选作者。选书选到最后,只剩下这最简单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作者是书之本,是书之魂,会对他自己的书负责。因此,我只选那些我信任的作家和学者的书,我会尽可能地买全他们过去出版的旧书和新近出版的新书。对于陌生名字的作者的书,我会先了解一下,觉得可以信任,并确定自己确实有兴趣,才会对他们下笊篱。 如今的图书市场混乱而浮躁,有很好的出版家,也有混世的出版商。图书市场已经成为了江湖,水很深。选书真有点儿比选对象还难。切记:买书有风险,选书须谨慎。肖复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