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藏家经历 书画收藏躲不掉的“学费” 文化市场的画廊,实在问不出东西,记者四处打听,终于在圈内人的引荐下找到了几位字画藏家,其中一位便是岛城知名画家袁谦本。 “我这有一大堆假字画” 3月2日,记者电话相约时,谨慎地问道:“袁老师,您那边有没有假字画?”没想到,他大笑道:“你可算找对人了,我这有一大堆,身边的‘傻帽’还有好几个呢!”这着实让人出乎意料,一般人买到假画恨不得自己捂着别让人知道,袁谦本怎么这么坦然?3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袁谦本位于海边的工作室,一坐下,他便开门见山:“进哪一个行都要交学费,书画收藏尤其是这样。想在收藏界有长进,学费是躲不掉的。” 袁谦本点燃一支烟,似乎陷入了回忆中。“1996年,那时候我刚过30岁,手里有点儿闲钱,也觉得自己有10多年的书画创作经验,可以捡漏。于是就跟着几个伙计一起跑拍卖会,入了迷一样。”他说,那个年代山东最大的两家拍卖行就是烟台拍卖行和山东嘉德,因为常年四处跟着他们跑,自己认识了不少圈内人 。而这一帮人 ,没有一个没买过假字画的。 四个编织袋里的伤痛 在工作室隔壁房间的仓库里,躺着四编织袋的假字画。“这是钱买来的教训啊。尽管当时听到某某人打眼,高价拍来的货是赝品,但那时候踌躇满志、刚愎自用,加上过于自信,觉得满眼都是捡漏的好机会O爰衤,图便宜,所以才会上当。”袁谦本说,几百万的投资,可以说是年轻时收藏界浮沉留下的伤疤。这么多年,被鉴定为赝品的“垃圾”就一直躺在?。 打开编织袋,稍有书画常识的人,对落款的署名都耳熟能详。王震、张大千、金农、齐白石、何海霞、林则徐....。。名是真的,但作品却几经鉴定为赝品。“就为了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当时每幅画的拍得价都在两三万元左右。”袁谦本说,与多数初涉书画收藏的人一样,一开始根本想不到自己买的是假画。 一个偶然的机会,著名文物鉴赏家史树青来到青岛,答应看一下袁谦本手里的藏品。“史树青当时就被称为国宝级大师,一生鉴定的文物过百万件,越王勾践剑、成吉思汗圣旨金牌就是他发现的。”袁谦本说,在史树青到他工作室之前,他把自己的藏品一一挂到了墙上,画太多,工作间的四面墙壁几无余地。 然而鉴定的结果差点把他击垮。“史老先生在工作室一边看画,一边一连声儿地说‘这东西不对那东西不对’,当时我都快崩溃了。”袁谦本叹了口气。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