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影视行业高速运转,却往往在剧本这一环节脱链,编剧荒成为重大难题。盛大文学近日宣布斥资10亿元成立全国首家编剧公司,计划从网络作家中捧出一批金牌编剧,为影视制作机构提供剧本定制服务。消息传出,有叫好,也有担忧。举凡“商业模式”总不免让人警惕,整合市场资源当然是好事,但也可能驱使创作“迎合”大于“创造”,激活了市场,却损伤了生命力。 好剧本无法由市场定制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对盛大文学在编剧界的血统充满自豪。在中国互联网上被搜索最多的前10部小说作品中,盛大文学占8部;在去年最畅销的1000本图书中,132种来自盛大文学旗下的网站;去年,经盛大文学授权改编的各类作品达到900多部。此外还有160万之众的作者群。就在这些人中,盛大文学将遴选100位签约为编剧。签约编剧将以编剧工作室的形式,展开专业分工协作,根据市场需求和影视公司的定制要求,针对性地创作剧本。 然而,这样以市场为导向,高度商业化、产业化的剧本创作模式引发了业界的担忧。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剧作家厉震林告诉记者,美国好莱坞就有产业化的剧本制作,每个人明确分工,产出的剧本都符合市场化要求,但是人物、剧情往往经不起推敲。真正的好剧本不可能在“剧本工厂”的流水线上组装完成,而必须经历一番生活的苦难、内心的博弈,由作者自发倾吐。“文学是个性化的事情”,厉震林强调说,具有人文含量的优秀作品无法由市场定制。影视文化应起到引领社会的作用,而不是反过来迎合社会,沦为商业产物。 中外尚无十分成功先例 有意思的是,在编剧公司成立仪式中,被盛大正式聘为“编剧导师”的王兴东和陆川也表达了他们对于剧本生产工业化的隐忧。王兴东提议公司拿出“路费”给网络作家们到生活中去学习,到社会中去发现故事。陆川补充说,必须对奔腾的中国有一份关怀,有一颗独立的心,有一个艺术家的灵魂,才能培育一个伟大的作品。而受邀发言的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也谈到,编剧公司在国内外都没有十分成功的先例,难度非常大。 面对工业化生产编剧可行性的质疑,侯小强告诉记者:“我们不是培养肉鸡,而是精心挑选种子。”他说,选定的网络作家本身具备讲故事的能力,也了解市场的需求,具备成为优秀编剧的潜质。他们将享受“立体培训”――“艺术+技术+现代化工业流程”。聘请著名导演陆川、高群书,知名编剧海岩、芦苇、王宛平、宁财神等为他们的国内导师,还有机会“与世界一流的编剧、导演接触,开阔创作视野”。他强调盛大会保障编剧安心写作,力促他们从一开始就走上职业编剧的道路。 当记者问及盛大将以何比例与麾下编剧分享作品签约影视公司的收益时,侯小强以“这是商业机密”为由婉拒。不过,他透露,编剧公司已做好3年不盈利的准备,打算慢慢来,为这些“种子”提供成长环境。 来源:文汇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