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过云楼创始人书信手札现世 玄孙澄清"三大误传"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5-6 18:33| 發佈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435| 評論: 0|來自: 扬子晚报

摘要: 近日,苏州市档案馆获赠两册书信札,书信札的主人是过云楼的创始人顾文彬。    自从去年6月,过云楼藏书在北京被拍出创纪录的2.16亿元天价后,有关过云楼的话题一直未曾远离公众关注的视野,也因之留下诸多令人 ...
近日,苏州市档案馆获赠两册书信札,书信札的主人是过云楼的创始人顾文彬。 
  自从去年6月,过云楼藏书在北京被拍出创纪录的2.16亿元天价后,有关过云楼的话题一直未曾远离公众关注的视野,也因之留下诸多令人费解的谜。而要解开这些谜,过云楼第一代主人的书信无疑是把钥匙。
  近日,扬子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顾文彬玄孙、86岁的顾笃璜,经由那两册珍贵的书信札,老人澄清三大传闻,向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过云楼。
  误传一:过云楼藏书秘不示人 
  澄清
  藏书能看,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的。识者、知音、好学的人才给看。附庸风雅的人来,过云楼有另外一套备用品给他看。
  自从去年的天价拍卖之后,江南这座别致的藏书楼一直引人前往。站在这栋现已被他用的二层小楼前,今人有诸多感慨,首当其冲的便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座楼主收藏了如此多的珍品?
  这也是收到过云楼创始人的书信札后,苏州市档案馆的一些老专家最想弄清的一个问题。书信札的捐赠人正是顾文彬玄孙顾笃璜。顾笃璜是知名的昆曲专家。老人说因自己年事已高,其它工作又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因此将这些书信捐出,希望档案馆能够保存并加以整理利用。
  这两本书信札名叫《宦游鸿雪(一、二册)》。《宦游鸿雪》共有十册,是顾文彬在外担任官职之时写给儿子顾承的书信底稿,由顾文彬亲自誊写,迄今仍保留完好。在这些书信中,顾文彬对其倾尽心血建设过云楼多有涉及。因之,价值甚高。
  譬如,在《宦游鸿雪》第一册的一封家书中,顾文彬便对儿子表达了他买得一件袖卷的开心――“近日,厂肆亦不常去,物亦不常买,只买得南田袖卷一件,恰好与石谷临小米卷作对,颇为得意。”他对儿子说他的“收藏观”:“惟遇书画之精绝者或尚不能歇手,然自恃赏鉴不谬,虽重价亦不浪掷耳。”
  在这封信中,顾文彬还细列了此前时日他的斩获:如“北宋拓定武兰亭卷”――有宋元明诸家暨国初名家跋十一人,置之家藏宋拓帖中亦是上等,得价四十两;王石谷十万图册――十页自题,另一页高五寸五分,阔八寸五分,恽南田题,本身四页,精妙绝伦,远在笙渔本之上,得价四十两;恽南田仿子久水墨山水袖卷――高五寸,长三尺七寸四分,自题连款十二行,惜无披挂。就画而论,在家藏两卷之上,得价四十五两……
  “先是享受文化,后来变成他的责任了。”顾笃璜解释高祖何以如此钟爱藏书。顾文彬在书信中曾对儿子顾承说:“今此过云楼之藏,前有以娱吾亲,后有以益吾世世子孙之学”。“顾还力求藏品在培育画坛新人方面发挥作用。顾笃璜介绍,当怡园建成后,其高祖便聘请了画家驻园;而到顾鹤逸时期,更有怡园画社的成立,成为当时的苏州画坛精英们的活动中心。
  对于近年有人撰文说“过云楼珍藏秘不示人、阅读古籍不准抄录”等等,顾笃璜说,这些都不是事实。“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的。识者、知音、好学的人才给看。附庸风雅的人来,过云楼有另外一套备用品给他看,既不得罪,又避免对牛弹琴。”
  与之相关,顾家倒真是有一条“规矩”。顾笃璜介绍,“我们家从来不挂画的,这一直是传统――其缘由是:好画舍不得挂(挂着会损坏),而差画又挂不出去。”
  误传二:解放后捐书是迫于压力
  澄清
  解放后,顾公硕筹建苏州博物馆,并担任副馆长时,将珍藏的不少文物无偿捐献出来。百余年来顾家从未计较藏书价值几何。
  经顾文彬费心经营,过云楼藏书渐成气候,其后历经顾氏子孙百余年清芬世守、递藏有绪,过云楼以有宋元以来佳椠名抄、珍秘善本、书画精品闻名遐迩,赢得“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誉。
  然而,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开启,过云楼藏书厄运降临。此前,顾笃璜祖父在过世之前已立定分家书o将过云楼藏品分传给四个儿子。顾家为避战乱,把家中藏品之中最为精华的一部分运到了上海,存入上海租界四行储蓄会的保险库。其余来不及运走的,则在朱家园住所的天井里,挖了一个约十平米的地窖来藏匿一部分带不走的藏品。
  然而,苏州沦陷后,顾笃璜的父亲顾公硕冒险回家,发现两处老宅都被掘地三尺,劫掠一空。朱家园的住所被日寇搜索了七天七夜,西津别墅则被搜查了整整15天。那些没运走也没藏起来的书画全部遭殃。
  伯父顾公雄一家在抗战后没有回苏州,顾笃璜的伯母沈同樾也是收藏家,他们带到上海的书画珍品,在1951年至1959年悉数捐给了上海博物馆,其中书画名家真迹不胜枚举,还有明刻善本和罕见稿本,和另一个收藏家所捐,“撑起了(上博)馆藏书画的半壁江山”。
  顾笃璜的父亲顾公硕在上海8年,抗战胜利后回到了苏州。解放后他担任苏州博物馆的副馆长时,将珍藏的传世珍品和清代刺绣等文物无偿捐献,充实馆藏。近年来,屡有相识者问顾笃璜,解放后顾家后人不断捐出所藏,是否受到了什么压力?
  “什么压力都没有,我们主动捐出来。父亲筹建苏州博物馆,什么东西都没有,不仅自己捐,而且请人捐。”顾笃璜介绍,保护文物的负担太重,要保护好真的不容易。家里最好的房子是给书住、给画住,最好的皮箱里放的不是衣服都是书。这些文物珍品经历那么多磨难,总算保留下来,赶紧交给国家,以期得到更好地保护――祖先传下来的精品不能毁在自己的手上,捐给政府是最好的归宿。其父生前就曾表示:“藏于私不如藏于公。”
  顾笃璜不太喜欢用钱来衡量过云楼的价值,因此一听到拍卖之类的字眼就摆手。令人心生敬意的是,从保护文化开始收藏,到为了传承文化而捐赠,百余年来书香满堂的顾家一脉传承,从开始到结束,都未过多计较所谓藏书价值几何。
  误传三:顾家人舍不得文物而自杀
  澄清
  顾公硕是文革期间苏州文化界第一个遭迫害致死的。在夫妇二人遭批斗的当夜,他自沉于虎丘一号桥,留下遗书:“士可杀,不可辱”。
  有关过云楼,还有一桩“疑案”不得不说,那便是顾笃璜父亲顾公硕之死。
  1966年,“文革”风暴席卷苏州。眼看汹涌而至的“文革”大潮就要冲破家门,顾公硕首先想到的是家中藏品可能有危险。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个“反客为主”的办法。顾公硕找到苏州博物馆的造反派,主动请求他们前来抄家。他的想法很简单,苏州博物馆毕竟是文博单位,让他们把藏品抄走不至于毁掉,总好过被其他造反派抄走,遭“破四旧”毁灭之灾。
  不料,苏州博物馆造反派及江苏省苏昆剧团的造反派几乎同时到了顾家。两方的矛头一致指向了顾公硕,竟先将顾公硕及其夫人张娴拉到大门外当街批斗,然后才把他家的珍藏全部运走。顾公硕不堪凌辱,当夜离家出走,自沉于虎丘一号桥,留下遗书说:“士可杀,不可辱,我先走了。”
  顾公硕是苏州在“文革”中文化界遭迫害致死的第一人。其后,社会渐渐流传,顾公硕是因为祖先积攒下来的文物被抄走、舍不得从而寻了短见,对此顾笃璜表示,有这样的说法,那是因为大家对其父亲不够了解,事实上,“他是因思想发生了动摇而死”。
  顾笃璜介绍,其父顾公硕思想开明,在苏州文化圈内他是第一个表示,“我们的希望在延安”。顾笃璜和他一个堂兄,很早就参与中国共产党地下党活动,其中一些活动更是以顾家为据点,对此顾公硕自是知情,但这位传统大家族的家长非但没有阻拦,反而是“纵容默许”,根本原因就是顾公硕看不惯国民党的腐败。
  但突如其来的文革对顾公硕是致命的打击,顾笃璜说自己父亲之死,“不单单是一种气节,更多是一种失望。”顾公硕死后,迫于当时的社会形势,只有3个人上门吊唁。顾公硕生前好友、作家周瘦鹃带来了一首挽诗和几颗红豆。红豆结自顾公硕所赠之树,周意在表达哀悼痛惜之情。周瘦鹃对顾笃璜说:“公硕一生少经风雨,所以经不住了。其实应该坚强地活下去。”令人唏嘘的是,面对“文革”的迫害,周瘦鹃两年后也投井而亡。
  顾氏一家百年命运因一座藏书楼而沉浮,令人徒生感慨。这不由得让人想到过云楼其名之由来――取自苏东坡所言:“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
  -资料链接
  “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位于苏州市干将路,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六代人150年的传承,其藏书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
  2012年6月4日晚,江苏凤凰集团在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2.16亿元竞得过云楼藏书。
  2012年6月11日,北京大学决定行使优先购买权,并从社会捐赠募集收购过云楼。
  2012年6月20日最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过云楼回归江苏,和南京图书馆的其余四分之三的过云楼团聚。
来源:扬子晚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