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困”致地坛书市“停摆”
对于京城的爱书人来说,每年四五月本是个炽热的季节。按照惯例,人们会在此时涌向绿荫红墙的地坛公园,去接受书香的洗礼。在北京人眼中,“地坛书市”这个名字早已成为一个文化象征,逛摊位、淘珍本,徜徉书海之间,在浮华的都市中无异于是难得的奢侈。若想怀恋一把文化人的古朴与恬然,是无论如何也要去书市走走的。 然而今年,一则令人失落的消息浇熄了书迷们的热情:由于主办方经营上的困境,2013春季地坛书市正式宣告停办,未来书市能否举办也还是未知数。延续20多年的回忆就这样戛然而止,给无处觅书的人们留下一片茫然。5月的京城,虽然已迎来了迟到的暑热,但不再书墨飘香的地坛公园里,却分明多了几分冷清与寂寥。 主办方: 书市因资金瓶颈难以为继 “以今年的状况计算,办一届书市的总运营成本接近400万元,亏损在30%到40%,也就是150万元左右。” “今年书市停办有两大原因,一是运营资金比较困难,第二是参展单位逐年减少。”面对众多粉丝的疑问,地坛书市组委会负责人、北京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大型活动部活动一处处长李进考直言不讳。 地坛书市原名“特价书市”,始办于1990年,场地先后位于劳动人民文化宫、国家图书馆和首都体育馆,1997年迁至地坛公园并固定下来。地坛书市一般每年举办两至三届,最多时一年举办4届,至今已有50多届。近几年,另一项大型图书主题活动“北京国际图书节”也进驻地坛公园,其后地坛书市开始和“北京国际图书节”交错分期举办。 事实上,地坛书市最后一次正式举办是在2011年冬季。2012年由于两会等原因,地坛公园只在春季举办了“北京国际图书节”,下半年并未举办图书类活动。因此,尽管地坛书市停办已一年有余,但其经营上的问题直至日前才引发关注。 李进考认为,成本增加是造成资金困难的首要原因:“首先是安全成本。上世纪90年代保安费每人每天才30多元,现在涨到了300多元。人数从最开始的不用保安,逐渐增加到100多人,现在是300人。另外一个是租赁成本。九几年的时候,一个展位三四十元,现在要四五百元。场地费用开始时是十几万元,最后将近50万元。但是,我们展位费不能涨,门票也不能涨,因为这些费用不能摊到出展单位和读者头上。这就造成了亏损。” “以今年的状况计算,办一届书市的总运营成本接近400万元,亏损在30%到40%,也就是150万元左右。”李进考向记者展示了详细的数据。 出版社: 特价书市时代落幕 “书相对不便宜了,那就没人来了。读者少了,卖得书少了,出版社不挣钱了,也就不来了。” 地坛书市的创办源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书市承办方北京市青少年服务中心成立于1987年,成立之初,为了摸清工作方向,中心成员去大学里调查走访,结果发现学生群体对特价书的需求非常大,“特价书市”正是本着这样的初衷组织起来的。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是从第一届起就参加书市的老牌出版单位,其图书销售部门负责人杨春宝作为书市22年历程的见证者,向记者回忆起了创办初期的情形:“特价书市在1990年创办时抓住了一个特点,就是当时出版业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定价放开了,书价提升了,读者对书的定价感觉到高了,这样一来,对便宜书的需求自然也就大了。” 杨春宝告诉记者,特价书市之所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是迎合了当时消费者的心理和社会潮流。“刚开始办书市的时候,不只是读者在买,很多图书馆、单位也来买书。那时甚至有过一张支票押在书市组委会,开出分割单来,到各处去采购的。” 李进考将地坛书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了3个阶段:1990年至1995年是动员期,出版社还没有习惯降价售书的形式,举办规模较小;1995年到2005年是火爆期,出版社市场化和图书公司的兴起推动书市规模逐年扩大,展位最多时达到1000多个;2005年以后是下降期,书市从盈利逐步走向平衡,2008年以后实际已陷入亏损局面。 “一是受网店冲击,二是受电子书冲击,三是库存书少了。我们最初起名叫特价书市,主旨就是便宜卖书。现在,书相对不便宜了,也就没人来了。读者少了,卖得书少了,出版社不挣钱了,也就不来了。” 爱书人: 盼政府扶持书市转型 “书市其实已经成为北京人的一种特色文化活动,政府应该考虑投资扶持一下。” “办了20多年的书市没有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好受。”北京一恒盛辉图书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女士从1995年开始参加书市,是书市里的老商户,谈及此次的停办,王女士难掩惋惜之情,“书市其实已经成为北京人的一种特色文化活动,政府应该考虑投资扶持一下。” 近期,网上一些关于地坛书市的议论中使用了“停摆”的说法,但李进考认为,地坛书市现在并不是单纯“停摆”,他们也在思考如何重新打造书市,使其实现功能转型。但是,为了解决经营成本等现实问题,他们也希望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实际上,从2008年以后,我们在书市里特意设了‘孔夫子淘宝一条街’,专门做旧书。那条街非常受欢迎,人都挤不动。如果政府可以给予一些资金扶持,这条街可以成为我们发展的方向,强化‘淘书’的功能,满足读书人想摸书、想收藏书的愿望。” 在李进考的设想中,如果能设法解决资金难题,他们会首先提升书市的质量,低价甚至免费请大型出版社进来,让大家消除成本顾虑,带更好的书来卖。同时,准入标准的提升也能遏制盗版及劣质书的影响。此外,书市现场还可以设置专门区域,让读者一边喝着茶水、咖啡一边挑选和阅读,发挥书市作为文化休闲场所的功能。 “办第一届书市的时候我31岁,今年54岁了。一年一年看着书市长大,现在真是感到恋恋不舍。书市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品牌,北京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全国也是响当当的。我觉得,这个书市怎么也应当继续办下去。”在采访的最后,李进考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深度解析 书市能否重焕生机 地坛书市停办,对于每一个爱书的北京人来说,都是件无比遗憾的事。然而传统书市遭遇经营困境,并不仅仅是主办方自身的问题,还有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等因素。 在曾经作为文化地标的书店纷纷退出城市舞台,文化空间日益受到商业挤占的大背景下,地坛书市的“陨落”不应再被视作一个单一事件,无论政府还是社会,或许都应抱着唇亡齿寒的心态去深思,传统书市有没有可能在文化生活多元化、购书方式日益多样的今天重焕生机?因为,这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书市的存在与否,可能更多的是,在纷繁的城市森林中,如何为人们保留一片理想与精神的净土。 危机:传统书市功能日益弱化 作为大众参与的文化类展会,书市想重新焕发生机,发掘文化功能潜质,强化运营管理模式当是必经之路。 “这些年的书市,我们出版社参加得越来越少了。现在推销的渠道比原来广了,出版社参加这种书市是不挣钱的,也就是销些库存,宣传一下自己。对于大多数出版社来说,干一线工作确实很累、很辛苦,所以很多出版社就回避了。”对于参加书市的出版单位逐渐减少的情况,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的杨春宝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关于地坛书市的传统功能正被逐渐弱化的情况,主办方、出版社和读者的看法基本一致。在销售渠道相对闭塞的时代,出版社可以把积压的库存和处理品拿出来流通,读者可以用便宜的价钱买到书,书市的运营模式符合供求需要,因此得以迅速发展。“我等穷酸爱书人留恋的不是书市的繁华,是廉价”,网友在微博上的这句留言道出了书市的本质。 但如今,图书出版业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除了网店等新兴事物造成的冲击外,很多影响甚至来自行业内部。“最近几年,对于出版社来说,书市销售库存和处理品的功能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民营书商会主动找到出版社,直接把处理书包下。民营书商很精明,他们之中很多都是从出版社下海的,懂经营,又对行业非常了解。”杨春宝说。 在这种情况下,“廉价”反倒成了制约书市发展的瓶颈。由于读者追求廉价,出版社和书商只能在书市上卖便宜书,但随着展会成本的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了不赔本,卖方只能带畅销书和一些质次的书到现场去卖,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生机:“淘”书的乐趣无可替代 不过,尽管对现状感到不满,接受采访的出版社和书店负责人还是一致认为,地坛书市应该继续办下去。各方不约而同提到的一点是,书市应当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功能。 “都在说网络的冲击,其实网络还不能完全代替书市。”北京一恒盛辉图书有限公司的王女士说,“网上买书要过几天才能到货,是一种冷漠的交易,但书市有直接面对书的魅力,有当面讨价还价的乐趣,这些都是文化。” 事实上,从前几年的状况看,地坛书市作为公共文化活动的特征已经相当明显。书市提供了一个文化氛围,让读者可以自由自在地面对书籍,和卖书的人当面交流。逛书市的人脸上很少有购物时的匆忙,神色大多悠闲而惬意;书商和老读者早已熟识,每次书市上都要老友重逢般地攀谈一番。这些情景都展现了书市的文化价值。 “书市这么多年,培养了很多‘淘书’读者。他们去书市之前就知道‘我去买书’,买什么书并不固定。他可能突然发现有一本好书,发现了以后把它买下,就像探险一样,觉得很快乐。或者一本书,网上卖六七折,在书市上突然发现卖3折,他也会觉得快乐。这种乐趣不是网上或者正规书店能代替的。这也是为什么书市不搞,读者感到很遗憾的原因。”杨春宝分析道。 中华书局同样是从第一届起就参加了书市的老牌出版社。其直销部主任谢俊峰表示,地坛书市的文化功能应当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地坛书市发展了22年,已经成了品牌,成了北京的文化名片,在全国的影响力都很大。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出版中心,不应忽视这种影响力,应当予以扶持。” 转机:现代商业模式替代“庙会式经营” 做文化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工作落到实处。地坛书市要发展文化功能,除了落实经费外,实现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型同样是当务之急。要解决书市当前存在的盗版、劣质书问题,必须依靠包括政府、社会和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 据一位出版界人士透露,现在很多出现在书市上、让读者“闹心”的劣质书籍并不是盗版,而是一些出版社或书商在外面买书号后私印的东西,其内容都是些没有版权的名著,文字和装订非常粗糙。这种书在正经书店里买不到,因为价格极低,专门拿到书市上甩卖,目标就是那些“淘廉价书”的人。“书市等于把出版行业一些灰色的东西集中暴露了,这不是书市的罪过,而是出版界整体,包括主管部门在内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同时,在经营方面,书市的主办方也应当多动脑筋。模式简单、格局低端的“庙会式经营”是读者们反映的另一大问题,这也是目前书市文化气息被冲淡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组织者和参展单位必须多做工作,加强沟通。北京的出版社数量差不多占全国的一半,在沟通洽谈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引入现代商务模式,让书市和出版社形成有机联合体,不仅能自然提升书市的准入标准,也能使其中的商业运营环境变得更加良好。 “在这一点上,只要主办方和展商相互理解,我相信一定有办法解决。”谢俊峰说。(记者 刘 浩)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