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宫锁心玉》播出以来,大量古装宫斗剧出现在荧屏上。日前,余秋雨在青岛演讲时,将宫斗剧的泛滥归结于“文化复古”,认为中国文化走入了复古的误区,并由此惋惜宫斗剧是对历史的误读。
不少文化人及学者对于宫斗剧乃至古装剧持有与余秋雨相同的观点:误读历史,误人子弟。之所以大量文化人会持有这样的看法,在于他们过高估计了电视剧“文以载道”的道德提升、历史传承和价值散播功能。 实际上,随着对收视率的过分倚重,电视剧的教化功能益发薄弱,娱乐功能逐步被放大。目前在荧屏上播出的古装剧,类型丰富而完整――偶像剧、言情剧、戏说剧、神话剧、宫斗剧,多为娱乐性较强的成熟种类,不仅拥有稳定的年轻受众,还有成熟的拍摄团队以及源源不断的素材。 当下最红火的唐人、于正工作室、浙江永乐,都以拍摄古装剧成为国内名号响亮的制作公司。同时,古装剧为内地提供了大批年轻化的偶像演员,杨幂、赵丽颖、陈晓、罗晋、霍建华、严宽等这些人都凭借古装青春偶像剧成为年轻一代的明星。而中国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电视剧阐述的重点,从开始的清朝、汉朝热,到现在五代十国、魏晋南北朝,几乎可以拍摄的历史朝代,都逐渐被开掘,素材源源不断。 古装青春偶像剧及宫斗剧收视率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与历史正剧的缺席和软弱不无关系。若干年来,作为电视文学的一大旁支,古装电视剧的教化功能被强调,娱乐性被压抑,曾经出现过类似《雍正王朝》《康熙大帝》《大明王朝》等诸多经典。但此后再无像二月河的作品一样适合拍摄电视剧的小说。大量古装电视剧改编自历史演义,叙事庞杂、价值观先行、人物生硬、故事陈旧者比比皆是,影响力却日益虚弱。同时,古装正剧投资巨大,一旦项目亏损影响极大,比如《大秦帝国》《孔子春秋》等投资巨大、制作精良的古装正剧迟迟不能见天日;2013年《楚汉传奇》《赵氏孤儿案》因为各种原因播出也不如预期――古装正剧的虚弱与缺席,娱乐性古装剧的发达,让古装剧市场变成了“瘸子”。 古装剧的盛行,同样与当代题材存在的不足与禁区有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历史中,无论是战争还是阴谋,夺嫡还是逼宫,宫斗还是家斗,爱情或者王位,都能制造密集的冲突,适合电视剧讲故事,塑造人物,制造冲突,营造情绪,所以兴盛不衰。 就像健全人不能指责瘸子为何跛足一样,中国电视剧市场也不能把市场的畸形归结于类型化成熟、强调娱乐性的古装宫斗剧,而应该娱乐和教化各行其道。 (梅子笑) 来源:京华时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