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乃百行源。孝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块基石、炎黄子孙心灵的一条纽带。《说文解字》对“孝”的注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即是:“孝”先写“S”字头,指老人;“从子”是指老人膝下有“子”才为“孝”;“子承老也”表示子女要承奉父老。 日前,全国最全面展示孝德传承的一座实体“博物馆”――孝文化主题公园在湖南省新田县盛大开园,以史今结合、情景并茂的方式向人们阐述孝德真谛,弘扬孝文化的内涵。这一盛事再次把孝文化推至舆论热点,引发了大众对孝文化当下意义的思考。 特有的孝道资源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早在《诗经》中就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被视为众德之总的“本”,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新田,因舜帝南巡驻足于此教化先民以“孝”而闻名。相传年事已高的舜帝,心里却放不下黎民百姓,于是带领几名老臣和仆从出发,南渡黄河,经中原大地,向江南进发。如今,与舜帝南巡有关的地名,在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都可见。新田县在明代以前一直隶属桂阳、宁远辖区,舜帝的孝德文化与新田有着天然而深厚的历史渊源。舂陵河、疑麓山、龙泉山、翰林山、至圣庵、太平寺等遗址和传说,都见证了舜帝教化新田先民的踪迹和遗风。《新田县志(1813年―1990年)》记载了新田人行孝、节孝的人物传记和民俗传统。 在这里,香火绵延的至圣庵,承载了先民们千百年来对民族始祖舜帝“孝感天地”的尊崇;百年的文庙,见证了新田人对儒家鼻祖孔子的膜拜;900年的龙家大院,传承了龙氏先祖对太守遗风的追崇。知市坪乡齐家“生齐死郑”、石羊镇宋氏门宗“生宋死唐”的民间独特传统,春节、清明、“七月半”和“逢生化财”的祭祖形式,以孝取名的民间习惯、“哭嫁歌”、“哭孝歌”、“拜忏歌”的民间婚丧礼仪……都体现出新田孝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