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鸭”彻底被激怒了。这只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著名装置艺术作品,自今年5月造访香港维多利亚湾,并在9月6日亮相北京园博园后,便在中国家喻户晓,各地“山寨鸭”也随之风起云涌。这些“山寨鸭”当然都没有得到霍夫曼本人的授权。忍无可忍之下,邀请大黄鸭来中国内地的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办方发表声明痛斥。而“山寨鸭”遍地,也被认为是中国设计乏力的表现。
这几天当18米高的正版“大黄鸭”现身北京园博园,立刻成为当地一景。很多错过香港展览的观众,甚至远赴北京,一睹“鸭容”。不过就在“大黄鸭”吸引眼球之时,北京玉渊潭出现了一只“绿梦鸭”,造型与“大黄鸭”如出一辙,只是黄毛变绿毛。几乎同时,福建厦门旅博会也来了一只3米高缩微版“大黄鸭”,而山东一家景区正在搭建的“大黄鸭”竟也有18米,明摆着仿制。上周,黄浦江上甚至还出现了一艘“烤鸭版大黄鸭”渡轮。 一时间“举国尽是大黄鸭”,俨然一道奇观。北京方面的律师声明称,霍夫曼只将“大黄鸭”的展览权独家授予北京国际设计周执行方,其他各版“大黄鸭”都未经授权,授权方保留追求侵权者责任的权利,以维护“大黄鸭”的声誉。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大黄鸭”自2007年诞生以来,已在世界各地举办了15次展览,虽每次都万人空巷,但从未出现过今天这样“山寨鸭”遍地的局面。“一只肥胖的鸭子搅动了一个国家”的现象也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反思。艺术评论家金哲对青年报记者表示,“大黄鸭”之所以受国人喜爱,是因为这只灵感源于中国产“浴盆玩具小黄鸭”的鸭子,唤起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让人想起小时候坐在浴盆里洗澡的温馨瞬间。 “问题就在于,我们可以生产玩具小黄鸭,为什么就做不了作为艺术品的‘大黄鸭’?以至于‘大黄鸭’一出,便山寨成风。”金哲认为,“大黄鸭风波”折射出中国设计艺术之困,“中国的设计师似乎都喜欢向西方看,他们并没有找到真正属于本土的设计语言。而长此以往,设计师也变得不自信,抄袭之风以‘借鉴’之名弥漫。” 来源:青年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