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福
2012年第4期《中国改革》杂志特邀几位学者发表了题为《人口加速老龄化警告》的专论,其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志刚在文章中说:“以往政府主管部门多专注于严控生育率,对提升生育率,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几乎都是空白。其他国家其实也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如果不能有效提高生育率,到21世纪末,中国总人口可能仅为8.5亿,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剧烈的老龄化。”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在文章中说:“在数十年极端生育控制政策下,中国人口早已迈入老化阶段。老龄化的列车已经离站,不断加速向前。这辆满负重载的‘人口老化高铁’,在沿途还会不断加载,运载惯性越来越大。这列承载着数亿家庭的高铁能否安全行驶,直到中国最终迈入现代国家之列呢?”他们都呼吁尽早放开生育政策。
然而,近年来,一些计生官员和人口学家否认计划生育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反对放宽生育政策。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邬沧萍在《科学认识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一文中说:“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归罪于计划生育是不科学、不公平的……从长远来看,计划生育有助于减少未来老年人口的数量。因为现在新出生的人口少,60年后的老年人口就少。”
我们知道,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而不是指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有10亿人口,其中有1亿老人,那么老龄化并不严重;如果一个国家只有10万人口,其中有4万老人,那么老龄化也是很严重的。为什么有1亿老人的国家老龄化不严重,而有4万老人的国家老龄化很严重?因为前者的老龄化率只有10%,后者的老龄化率高达40%。因此,邬教授说“现在新出生的人口少,60年后的老年人口就少”,虽然在表面上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60年后的老龄化率就会降低。事实上,计划生育降低了生育率,从而加速了老龄化进程。
邬教授还说:“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都不例外,只是出现时间早晚、进展速度快慢、程度高低有所差异。在我国即使没有生育政策的干预,人口老龄化也终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出现。”
邬教授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下面我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歹徒杀害了一个名叫XX的病人。在法庭上,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了“故意杀人罪”。这个歹徒为自己辩护说:“我没有杀XX,因为XX迟早都是要死的,我只不过是提前终结XX的生命而已。死亡是人生的必然趋势,任何人都不例外。即使没有我的干预,XX的死亡也终将随着疾病的迅速发展而出现。因此,我无罪!”
确实,人迟早都是要死的,有的人刚出生就死了;有的人活到几岁就夭折了;有的人活到一百多岁才去世;不过,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3岁左右。无论人们的寿命有多长,但死亡是所有人的终点,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生死问题是任何人也避免不了的。二千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之所以放弃王子的尊位而出家修道,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种说法:邬教授说:“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都不例外……在我国即使没有生育政策的干预,人口老龄化也终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出现。”杀人犯说:“死亡是人生的必然趋势,任何人都不例外。即使没有我的干预,XX的死亡也终将随着疾病的迅速发展而出现。”
确实,发达国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也进入老龄化,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也进入老龄化。然而,不同的是:发达国家为了缓解老龄化进程而采取各种措施力求提升生育率,而中国则实行计划生育降低生育率从而加速了老龄化进程。这就好比,虽然人人都迟早会死,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是采取措施力求延长人的寿命,而杀人犯则采取措施加速受害者的死亡。这就是本质区别!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