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这部《世界史》,就像站在开阔的田野里审视满天星斗,而且,你可以用望远镜任意跟踪聚焦于某个星球,然后退回到全景仍能准确地指出其位置。
麦克尼尔强调世界文明的交流,并在这种交流中提炼出一种简明的、务实的进化论。他的进化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相似的地方,只不过达尔文的论述对象是“生物”,而麦克尼尔论述的对象是“文明”。麦克尼尔构建的世界史就是文明进化史,在他看来,文明的生长和灭亡也符合“物竞天择观”。不过,他并不认为现代文明优于古代文明,也不认为现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堕落。他只是客观地描述这种变化,最主要的是揭示其变化的机制。 麦克尼尔笔下的文明至少分三个层面,第一是军事,比如兵器、铠甲对矿产的依赖,战马对牧场的依赖,军队对给养的依赖;第二是文化,包括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创造财富的方式,以及保证财富分配合理的社会法则,先进的文化会从民间偷偷地输入到其他文明中,这种征服很隐蔽;第三是宗教,它掌管人类重大事务,并在最尖锐的精神冲突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它也就是文明的凝聚力所在,没有凝聚力的文明是脆弱的。所有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文明必然在这三个层面上优于其它文明,并且自身亦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这本书的写作策略是一方面提供一幅幅全景图,另一方面又遍历每一次重大事件的中心,这就是本书的结实、秀美的骨架。而文明的形成和交流的细节则是本书的血肉。对于后者,麦克尼尔又展示其写作手法的另一面:这些血肉每一块都可以分开食用,整本书又像一部隽永的智慧小品集。造成这种奇妙效果的原因是:其内容不仅铺叙史实,而且在每一章提炼出一个明确的主题,将物质的进化和文明的更新密切结合,提供一系列雄辩的论述。 尽管麦克尼尔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但他不认为人类最终会形成统一的文明。他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过一篇批判福山《历史终结和最后一人》的书评。福山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会以西方式民主自由为终点,并在这个终点结成一体。麦克尼尔则认为人类将保持文明的多元化,理由是:“团体就是靠他们与外人的差别来定义他们自己,而人性是变化的,所有从基因遗传的倾向和能力都会自动形成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个理由其实并不太有说服力,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麦克尼尔的强劲有力的乐观主义,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保证了这本《世界史》从头到尾都新鲜、生动。(张旋) 来源:都市快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