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王绍光:西式政体思维与中式政道思维的差异

国学新闻

2014-8-4 08:23|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9813| 評論: 1|原作者: 王绍光|來自: 观察者网

摘要: 中国传统政治,不是政体,而是政道。政体与政道的不同在于,前者关注的只是政治的体制形式,后者的着眼点是政治之道的实质(法治)。政体民主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由竞争性的选举产生。政道民本的关键在于,政治法制 ...

內容提要:中國傳統的分析政治的方式,不是政體思維方式,而是政道思維方式。政體思維與政道思維的不同在於,前者關注的只是政治秩序的形式,即政治體制的形式,後者的著眼點是政治秩序的實質,即政治體制運作的目標與途徑。從政體的角度看,民主的關鍵在於,政府是否由競爭性的選舉產生。從政道的角度看,民主的關鍵在於,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回應人民的需求。那麼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競爭性選舉重要還是政府政策具有回應性重要?當然兩者都重要。但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恐怕還是政府制定政策能否反映他們的切實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較之西式代議型民主,中式代表型民主更符合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全國人大代表走出北京人民大會堂

全國人大代表走出人民大會堂

政體不是一個決定性的要素

很多人批評中國的體制,把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歸咎于體制,其實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他們說的體制其實只有一樣,就是政治體制,即政體。政體他們歸結到哪呢?就是有沒有自由的多黨競爭式選舉。他們的解決方案都是一個,就是推翻現行的政治體制,建立一個多黨競爭選舉的體制。

這是一種典型的西式思維方式,我稱之為“政體思維”。2012年我編的一本書,《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就講這個問題。政體思維在西方是有傳統的,覺得政體是最重要的,英文叫form of government(政府的形式)。幾千年前古希臘人就這麼看,從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甚至比他們更早的人開始,一直到後來的西塞羅、馬基雅維利,這一系列的人都強調政體。西方政治學研究的大量問題都是和政體相關的問題,比如民主能不能帶來經濟增長、能不能實現公平、能不能讓人幸福,等等。

可以把這種思維方式叫做“政體決定論”,中國那些動輒講體制的人實際上就是政體決定論的思維方式。在他們眼裡,一切問題都與政體相關,諸如經濟增長、社會公平、腐敗、幸福,不一而足。政體好,其他什麼都會好;政體不好,其他什麼都好不了。歐美、印度的政體好,因此那裡不管存在什麼問題,長遠來講都可以解決;中國的政體不好,因此不管取得了多大成就,長遠來講都是靠不住的,遲早必須轉換軌道。

政體思維和政體決定論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似是而非。比如,在一些人看來,民主政體的特徵是不同政黨之間的競爭性選舉,而這種政體是一個好東西。我在《民主四講》一書中提供的大量證據表明,這種政體與經濟增長、社會平等、人的幸福其實都沒有什麼必然聯繫。換句話說,政體未必有傳說中那種神乎其神的決定性作用。

經常有人說,如果有了自由競爭選舉制度,國家就會變得多好多好。他們只講這種體制帶來比較好的結果的例子,比如西歐、北美。他們忘了,這些國家也正是當年的帝國主義國家、殖民主義國家,它們今日的富裕很可能與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有關。但是被西方政體思維方式忽悠,同樣採取這種體制的國家,不成功的例子也是大量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做大資料的、長時段的比較研究,得不出任何結論說,政體是決定性的。不管是政治體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還是對社會公平的影響,還是對人民幸福感的影響,大量的統計,跨時段、跨國家的研究,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不相關。所以,政體不是一個決定性的要素。


1234下一頁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延章 2014-8-4 08:39
其实政道,是政治之道,在正统上称为“治统(即作者的政统)”,“道统”。所谓治统,即政府体制形式,所谓道统,即政治法制的本质。道统是对政治法制的研究,用传统话语,称为政治之道要符合天道,而政治之天,就是民,所以道统研究焦点是民本,民生,民权。治统法制如果不符合道统的要求,就必须变革,改制,切实做到民本民生民权这个中心原则。

查看全部評論(1)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