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體思維與中國政道思維 西方是政體思維方式,中國是什麼思維方式?如同我在《理想政治秩序》中分析的,中國傳統的分析政治的方式,從來不講政體。它完全不是政體思維,而是政道思維。與西方哲人不同,中國歷代的先哲考慮最多的不是政體,或政治體制的形式,而是政道,或政治體制運作的目標與途徑。 所謂政道,是指為政之道,就是治理的“道”。在中國古代典籍中,與為政之道相關的詞語隨處可見,例如,“政不得其道”,“有道之君”、“無道之君”,“君有道”、“君無道”,“國有道”、“國無道”,等等。莊子在《天道》篇中區分了“治之道”與“治之具”,前者指治世的原則,後者指治世的手段。 政體思維與政道思維的不同在於,前者關注的只是政治秩序的形式,而後者的著眼點是政治秩序的實質。“橫看成嶺側成峰”,如果我們把西式政體的視角換為中式政道的視角,那麼無論是回顧中國歷史上的政治,評判當代中國的政治,還是展望未來中國的政治,我們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最早注意到西方政體、把政體思維引入中國的是梁啟超。19世紀最後幾年,梁啟超讀了一些西方的書,發現西方講政體,非常興奮,頌揚“自由民政者世界上最神聖榮貴之政體也”。他很快把政體概念運用到政治分析中,說中國是個專制國家。“吾國民以久困專制政體之故,雖有政治能力,不能發達”。他“視專制政體為大眾之公敵”,認為把專制推翻,中國的問題就解決了。 但是梁啟超也是中國最早放棄和批判政體思維的人。1903年他去美國走訪了8個月,那時正是美國的“鍍金時代”,是問題最多的時候。他很快就對這個自己曾經大加讚譽的“世界共和政體之祖國”大失所望,並得出結論:“自由雲,立憲雲,共和雲,如冬之葛,如夏之裘,美非不美,其如于我不適何!”他認識到政體決定論是錯誤的,把視線轉向政體以外的其他因素,開始強調,政治的好壞不能光看政體,更重要的是道德。“政在一人者,遇堯舜則治,遇桀紂則亂。政在民眾者,遇好善之民則治,遇好暴之民則亂”。就這樣,他從政體思維轉向政道思維。 辛亥革命後,政體換了,但善政不立。經過親身從政,梁啟超對民國政治大失所望,也對政體決定論更加懷疑,認定政治之根本不在政體。民國四年,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彼帝制也,共和也,單一也,聯邦也,獨裁也,多決也,此各種政制中任舉其一,皆嘗有國焉,行之而善其治者。我國則此數年中此各種政制已一一經嘗試而無所遺。曷為善治終不可睹,則治本必有存乎政制之外者,從可推矣。蓋無論帝制共和單一聯邦獨裁多決,而運用之者皆此時代之中國人耳。均是人也,謂運用甲制度不能致治者,易以乙制度即能致治,吾之愚頑,實不識其解。”他的意思很清楚:改變政治的關鍵不在於改變政體;政體並非政治之本。 共產黨講的民主是政道層面上的 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思想大家,當他們把問題想清楚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不是集中在政體上,都是集中在政道上。比如,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也談到政體問題,即“政權構成的形式問題”,他認同“沒有適當形式的政權機關,就不能代表國家”。但是他所說的“政體”並不是亞里斯多德或孟德斯鳩意義上的政體,而是一種政道。例如,他把“民主集中制”稱作是理想的政體。顯然,西式的政體理論絕不會把民主集中制看作一種政體,它不過是中國共產黨的一種治國之道。 同樣,在與黃炎培的“窯洞對”中,毛澤東講的“民主”也不是一種政體,而是一種政道。或者說,他講的是政道的概念,不是政體的概念。他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歷史]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可以說,中國共產黨講的民主從來都是政道層面上的民主,因此才會有諸如“民主作風”、“這個人比較民主”、“這次會議開得比較民主”之類的說法。如果從政體思維方式來理解,這些話幾乎毫無意義,也沒有道理,因為這些跟競選、多黨制沒關係。但是從政道的角度來理解,這些說法很有道理。因為只要能讓大多數老百姓的意願在施政中得到體現,就是政道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民主”本來的意思是人民當家作主。民主既可以從政體的角度看,也可以從政道的角度看。從政體的角度看,民主的關鍵在於,政府是否由競爭性的選舉產生。從政道的角度看,民主的關鍵在於,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回應人民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體制對人民的需求具有回應性,就是政道思維所理解的民主。 那麼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競爭性選舉重要還是政府政策具有回應性重要?當然兩者都重要。但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恐怕還是政府制定政策能否反映他們的切實需求。環視當今世界,我們不難發現,有些政治體制從形式上看,因為採用競爭性選舉,似乎具有“代表性”,但是回應性未必高;有些政治體制沒有多黨競爭,但對人民需求的回應性卻比較高。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