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帝王谋略、臣子权术,还是中央地方博弈、皇家外臣互倚,古代众多历史事件提供借鉴、借镜的同时也提醒人们,中国千年的文化因素如此深植人心、绵延不绝,才有诸多如今人们继续梳理出的世事人情、社会规律,对当下中国政治生态仍具深厚影响。 习近平执掌大位之后中国掀起的反腐声浪,到周永康落马达到最高峰。舆论多以打破“刑不上政治局常委”的潜规则来形容“周老虎”被查处,继而欢呼中国的变化。 纯粹从逻辑的角度看,“刑不上常委”这样的潜规则论说要成立,本身就需要依存于一个无法得到验证的判断:也就是说政治局常委级的领导人中是一定有人存在严重违纪或违法问题的,但因为是常委或卸任常委,而没有被追查。不能因为在任或卸任的常委们之前没有因为贪腐问题被查处过,就反推他们一定存在问题,继而验证这种潜规则的一定存在。简单而言,如果那么多现任和卸任政治局常委的领导人都是两袖清风、正大光明,本来就不该被查,凭什么说就有“刑不上常委”这样的潜规则? 这有些像是从逻辑角度就事论事的辩论。然而,放在现实当中,很多人宁愿选择相信那个无法得到验证的判断,继而相信这种潜规则的一直存在。这种民气或是民意对中共政权以及高层的判断,背后对于官员和领导获取利益的主观印象,其实对当政者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实际上,也有学者说“刑不上常委”的潜规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中国历史学家章立凡撰文,从中共党史的角度分析,中共建党93年,在周永康之前已有21名政治局常委因各种原因落马,平均每四年多就有一位。当然,章文所指的落马多是政治斗争的原因,在改革开放之后因为反腐而被追究的常委级,周永康还是第一人。 通过中共党史来研究和分析中共当下的制度、走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作为一个成立90多年的政党,中共组织架构、意识形态、文宣遣词等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还是有迹可循,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涉及不同人物而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同时期的领导模式、说法措辞等,进而分析背后蕴含的政党和国家治理、政策和政党理念等可能出现的情境和结果。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