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尊重历史、坚定自信,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4-11-10 02:46|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6599| 評論: 3|原作者: 吕薇洲|來自: 南方网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无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抹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将中华民族丑化为“愚昧”、“丑陋”,充满“奴性”、缺乏创造力、安于现状 ...
尊重历史、坚定自信,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二、尊重历史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前提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历史被抹杀、割裂,势必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并最终走入歧途。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千方百计“虚无”历史,就是为了抽离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的历史根基。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历史不能任意选择,更不容肆意虚无。一个民族的成功,建立在尊重其历史遗产的基础之上。

1、尊重历史就是要正确认识历史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宝库。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年”留下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及治”积累的经验智慧。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反面的警示,都可以作为教科书,教我们“知规律”、“明是非”。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形象地比喻为“教科书”和“必修课”,明确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首先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正确认识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

学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素质和国家治理能力。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历过无数来自内部的矛盾冲突和来自外部的挑战威胁,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积淀着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思想文化遗产,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学习和了解这些思想智慧和历史经验,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认真汲取与借鉴,对于提升民族素质、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治理能力极有益处。

2、尊重历史就是要科学对待历史

当前,面对思想理论界的噪音杂音、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只有大力弘扬唯物史观,切实做到尊重历史,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才能有效揭穿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谎言和迷雾,才能真正维护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果。

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历史不是随心所欲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尊重客观历史,尊重人类伟大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全部真实情形出发去诠释历史,是唯物史观对待历史的根本出发点。为此,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历史,用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胸襟来认识本民族的历史。绝不能想当然地割裂历史、否定历史,更不能虚构历史、歪曲历史。

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对待历史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会出现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失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在没有成功先例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难免会遭遇一些困境苦难、发生一些错误曲折。对于历史上出现过的失误曲折,应着重分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重犯的办法、措施和制度。不能因个别历史现象而否定整个历史活动,也不能因历史的阶段错误而否定历史运动的全部过程。譬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必须全面地、联系地、辩证地进行评价和分析,不能用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另一个历史时期。对待错误必须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评判,应该放在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从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中去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如此,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亦然。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历史本来的面目,抓住历史的主流主线,从历史发展的主流中汲取精神力量。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