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鲍鹏山讲士的起源与发展 从仕官演申为学士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5-6-18 11:39|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7774| 評論: 0|原作者: 崔璐|來自: 中国社会科学报

摘要: 上海开放大学的鲍鹏山教授主讲了《孔子与士》,结合《论语》等儒家经典,将“孔子与士”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指出原始儒家学说目的是致仕,孔子之后,儒学变成学派,士人不再是志于仕而是志于道 ... ...

5月19日,春秋讲坛2015年第一讲在孔子研究院儒学会堂国际报告厅举办,来自上海开放大学的鲍鹏山教授主讲了《孔子与士》。鲍鹏山结合《论语》等儒家经典,将“孔子与士”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指出原始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官吏的学说,是“士”的文化。他认为,孔子不但是中国人心中的圣人,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精神导师,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之前,儒是士中最落魄的

鲍鹏山首先谈到了孔子之前的士,他从夏商周三代的社会结构入手,阐述了士在社会中的位置。“夏商周三代在社会形态、整个社会结构上是完全不一样的。”鲍鹏山说,周和商相比,商实际上是一个部落的联盟,天下有很多的部落,所谓的周武王带八百诸侯灭商,八百诸侯实际是借用后来的概念,来描述以前的状况。以前不叫诸侯,只是酋长,包括周文王都是部落的酋长。很多个部落,有的小,有的大,商的部落是最文明,也是最强大的,大家就公推它是联盟的盟长,相当于这样一种形式。后来说商朝的“朝”,是借用了秦朝以后“朝”的概念,这个“朝”也不是中央集权的这样一种制度。

商朝的部落联盟发展到后面,逐渐就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各个部落势力的大小在不断发生变化,商这个大的部落已经很难再很好的调节、处理各个部落之间的纠纷,商纣王自己也因为品格的缺陷,不能够很公平的、公正的来处理各个部落之间的纠纷,有些部落渐渐的就不再到这个地方来寻求解决,就到商朝的西边周部落去寻求解决。商纣王就很生气,把周文王囚禁起来。到后来,周朝以一个新兴的、强大的部落把商给推翻之后,他们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还是以部落联盟的方式,来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的制度的话,那么未来很难保证不会重蹈覆辙。周朝统治者经常提一个词,叫“殷鉴”,就是商朝灭亡的教训。

现在一般讲的商朝灭亡的教训,主要就是失德,不够仁义,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商朝的灭亡,这是“殷鉴”非常重要的内容。周朝建立以后,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就是道德,但是“殷鉴”里面还包括制度的反思,就是说要继续再以部落联盟的方式,也就不能解决此前社会就有的问题,周朝就开始实行分封制。“我倾向于把分封制叫做家天下。我们现在的学术界对家天下有个特定的提法,就是指秦朝以后的天下就是家天下,我觉得周朝的天下倒是真正的家天下,是因为他是以一家的血脉来代替部落,部落和部落之间是没有血脉关系的,但是分封的诸侯和天子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荀子讲,周朝的嫡子分封,封了71国,但是姬姓独占53国,71国里面姬姓就占了53个。剩下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帮助姬姓灭商的,比如说齐国的姜尚;还有一类是古代的帝王,比如说夏朝。后面的两类带有照顾性、尊重性,来显示周朝的德行,那53个同姓国才是真正决定了周朝这个国家的性质,所以我觉得周朝才是真正的家天下,以一家血脉来代替众多没有血缘关系的部落,他希望以家族的结构模式来消弭部落之间的冲突,他这一点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当然,后来到春秋战国以后,随着时间推延,家族的气息越来越淡了,诸侯之间也发生了这样残忍的战争。

秦朝统一之后,就不再分封诸侯,而是官天下。实行中央集权,各个地方官员是朝廷任命的,没有血缘关系的,有血缘关系的几乎很少,因为他们怕的就是贵族对王权的制约。官天下延续了很久,一直到孙中山推翻帝制。”鲍鹏山讲道。士和儒是什么关系?在鲍鹏山看来,儒是不仕之士,士是一个身份,混得好了,就做官了,所以由士到做官的仕,就是在“士”旁边加了个人字旁。这表明什么?士成人了他的正当职务就是做官。可是假如一个士到了成人了,但是一直没有能够做官,并且到了最后越来越看出来再没有希望做官,这种人就变成了儒。儒实际上是一直没能做官,并且已经失去做官希望,所以儒是士中最落魄的,他们已经完全流落在民间,他们已经进入不了国家的体制。所以儒的精神状态比士还要差得远。所以在孔子的时代,儒是士中没有职位的,却又受过六艺的培训,从而在社会上凭借熟悉相关礼仪,从事相关职业获取社会资源的人。孔子之前,儒是被人轻视的,从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士。


123下一頁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