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研究,为何获大奖 中英美学者合作的“黍和粟的起源与传播”获世界考古论坛研究成果奖 15日,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举行了考古研究成果获奖项目的集中汇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志军研究员和英美学者合作开展的多学科研究项目——黍和粟的起源与传播,引发了热烈讨论。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英国和美国的学者通过合作研究,确定无疑地揭示出黍和粟这两种小米起源于中国北部的旱作农业,后向外传播,在史前时期便已到达欧洲和印度。 在农业起源研究中,较之高产的大粒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而言,硬质的小粒粮食作物黍和粟两种小米较少受到关注。为什么这样一项关于小米的研究会获大奖? 发现了欧亚大陆具有直接测年数据的最早小米遗存 本世纪以来,由于浮选法的普遍使用,我国出土了大量的早期小米遗存,为探讨小米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其中以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的发现最为重要。兴隆沟位于内蒙古赤峰地区,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村落遗址,通过浮选发现了1400余粒炭化小米,其中以炭化黍粒为多。4份炭化黍粒样品被送至中国、加拿大和日本的碳14实验室进行加速器质谱(AMS)测年,结果完全一致,校正年代为距今7670—7610年,这是目前欧亚大陆上所发现的具有直接测年数据的最早的小米遗存。 发现了小米的驯化经历了数千年进化过程 另一个重要发现来自鱼化寨遗址。鱼化寨位于陕西西安市,是一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文化堆积的年代跨度自北首岭期至半坡晚期(约7000—5500年前)。研究团队从遗址浮选出土了5万多粒炭化粟粒和黍粒。经过测量和统计,鱼化寨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的小米在形态特征和尺寸大小上明显有所不同,自早至晚表现出了从残留野生特性向完全栽培形态的逐渐转变。这说明,小米的驯化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的缓慢的进化过程。 确定了小米在6500年前已成为北方人的主食 除了植物考古新发现,研究团队还应用了大量前沿科技方法开展研究,例如基因考古、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 基因考古研究显示了植物的谱系和其生物特性。最初的研究结果认为黍的起源地有一东一西两种可能,但新的证据显示,世界范围内所有黍的祖本都来自于中国北方的同一块区域。 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在距今8000年前后的兴隆洼文化时代,小米已经成为当地人日常食用的谷物。在不晚于距今6500年的仰韶文化时代,小米成为中国北方人口的主粮。 追寻了小米的传播路径 近些年来,在西方发现的三种与中国相关的早期农作物即荞麦、黍和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使得之前一直被忽视的这些“次要”农作物获得了在欧亚大陆史前史上令人瞩目的位置,这种地位的提升与对它们的起源和传播的研究密切相关。 综合在我国和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学者对黍和粟这两种小米起源的环境背景和传播路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考古人员在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发现了距今4500年前的黍子,也就是说黍传播到中亚地区之后,继续向西传播到了高加索地区和欧洲。而另一方面,粟则从中国北方向南传播,最迟在距今4000年时便于泰国和印度的遗址中被发现。 赵志军和他的团队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科学》《当代人类学》《世界考古学》等国际学术刊物,被世界所了解。此次论坛的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多国的田野考古和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代表了世界考古的方向。(记者杨雪梅)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