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作为儒家重要经典,是国学教育的典范,虽寥寥数千字,却言简意赅、持之有故,以内圣外王之学教导民之俊秀。其实,细品《大学》字字句句,我们会发现,这短短的数千字也蕴含着国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开篇点明格物致知的重要意义,宋代大学士朱熹把格物致知突出出来以后,更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的自觉性。细究其理,便可以明白教育的终点应该在于引导孩子通过孜孜探求,以掌握知识、明白事理。当代教育家夏坤开创了两个探索至善至美的渠道——其一为诗词鉴赏,其二为影音鉴赏。诗词鉴赏,让每个孩子都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徜徉中闪光在;影音鉴赏,让孩子们透出旋律的那扇窗,领略到窗外有景美如斯!自觉地探究,孩子们走进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世界,聆听到了诗歌与音乐这两种最古老的交流情感的至美之音,情感的升华,最终便是人格的升华——我们不能不说,教育是无痕的。 诚意正心乃教育的最佳态度。《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知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教育是无比精微的事,它的每一个名词都必须详加考察、认真思量。不自欺,不欺人,实事求是乃教育者必须具备的态度。《大学》又云:“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愤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正则意平,意平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和的心态献身教育,做和风细雨的教育,点点滴滴去滋润、去融合、去接纳、去改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皆来源于意诚心正。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人的成长应该是“自成”还是“造成”呢?柳宗元笔下的种树人郭橐驼与《大学》的教育态度不谋而合,“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听一听这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这些奔走于教育旅程上的探求者是不是能少一些“虚火”,少一些“妄想”,回到教育的本真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确,我国这些传统的经典著作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解决的启示,更蕴藏着当代教育面临得重大难题解决的指南。《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便给当今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修身者,乃德智体全面发展也。即,与时俱进的教育应该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各种类型、各种能力具备的多面手,这不正是我们当代倡导的素质教育吗?资深的教育传媒人沈祖芸对比了中国与美国多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之后,对学校未来的定位为融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价值追求为一体的未来创造,她深情地说:“顶峰不是休息的地方,而是另一个起点。”是的,人类历史发展的今天,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我们的根不能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的君子之风不能变。 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我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著作的时候,更重要的是领会其中的教育精神,使我国未来的教育更具有中国特色,也使我国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更具有中国的风格与气派。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战国初期曾参所作。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