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宋代中国画《猿猴摘果图》。 又是一年岁末时。中国老百姓即将送走大吉羊(祥)的乙未年,迎来带给人们新的梦想的丙申年。代表申年的生肖就是人们喜爱的猴子。 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不仅因为它那似人的容貌、灵活的体态、滑稽的动作,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东晋葛洪所撰《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狝猴寿八百岁变为猿,猿寿五百岁变为玃。玃寿千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传说长寿而面目似老人,加上长臂善于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又被赋予更为神异的色彩。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当属《吴越春秋》中所记越女与袁公比剑之事,当对搏三击之后,袁公飞上树梢化白猿而去。这则故事流传后世,所以唐代诗人李贺曾有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的诗句。 中国美术馆藏年画《三猴烫猪》。 陕西省艺术馆藏皮影《孙悟空》。 在中国古代文物中,常常可以看到生动传神的猿猴造型的艺术品。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猿猴造型文物,是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小型泥塑,体高不过5厘米左右,所以仅塑出形体的大轮廓,不作细部刻画,古拙而生动,在出土的各种鸟兽塑像中间,以猿猴最引人注目它昂首挺身坐地,一副傲然的神态,表明石河文化的原始艺术家,不仅掌握了猿猴的体质特征,而且达到了初步追求传神的境界。 河北博物院藏西汉青铜器《花形悬猿铜钩》。 河北博物院藏战国中山王陵出土《十五连盏铜灯》。 进入青铜时代,猿猴造型仍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象,在青铜文物中可以寻到它各式各样的身影。山西闻喜出土的青铜《刖人守囿车》,其盖上有一只立体塑的蹲猴。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战国时期青铜《螭梁盉》的盖纽,同样铸成猿猴的形貌。以猿猴造型作为青铜器装饰更为成功的例子,是出土于战国时中山王陵的《十五连盏铜灯》,在托出灯盏的连枝上,塑出许多猴子攀援其上,姿态各异;灯下还有两个赤膊男子,正给群猴喂食,更显生动有趣。这一时期西南地区的古代民族青铜文物中,也常有以猿猴造型为题材的艺术品云南石寨山滇人墓出土的一件圆形《鎏金铜扣饰》,周缘是连续爬行的镂空猴子群像,灵活而有规律,富于韵律感;江川李家山古滇国墓地出土的一件青铜臂甲上有各种动物刻纹,角落里有一只猿猴的图像,张臂露齿,颇为雄奇生动。 云南石寨山滇人墓出土《鎏金铜扣饰》。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遗址东周墓出土《银猿饰》。 中国美术馆藏陕西凤翔泥塑《马上封侯》。 青铜时代,也有很多利用猿猴的体态特征制作而成的实用美术品,其中最成功的要属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遗址出土的《银猿饰》,猿呈探身取物的姿势,一臂前伸,爪作钩状,用以作带钩,并在猿身上贴金,双目嵌有蓝色料珠,闪烁有神,华美异常。以猿伸臂作钩的造型构思,在汉代文物中多有体现,且更为生动实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花形悬猿铜钩》,是一件颇具匠心之作:在倒垂的四瓣花朵的花芯处,倒悬一猿,它以右臂和右足上抓花芯,并伸长左臂下探,爪呈钩状,用以悬物,而且花芯和悬猿还可以随意转动,构思颇为奇巧。但是汉代猿猴造型中艺术水平最高的,还属甘肃武威东汉墓中出土的一些木雕像。这些木雕刀法简练,但形态多变,只雕出形体的大轮廓,不拘泥于细部刻画,能很好地掌控块面和阴影的变化,拙稚朴实,神韵十足。在汉墓中发现的猿猴图像,除了写实的以外,也有一些寓意象征性的作品。例如将猴和马组合在一起,在画像石和陶俑中都出现有猿猴骑在马背的图像,其寓意为马上封侯,以企望官场升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甘肃武威汉墓出土《木猴》。 至迟到汉代,猴子已与十二辰中的申联系在一起,王充《论衡物势篇》中就说:申,猴也。这就形成了以动物形象表示的十二辰图像,也即至今还盛行的十二生肖,它们的图像后来经常出现在古代文物之中。最初的十二辰是写实的动物形象,在山西省发掘的北齐壁画墓中,常绘有十二辰,都是姿态生动的动物,其中十二个图像都保存完好的如山西省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稍后在隋墓中放置的十二生肖俑,形貌则由写实转向富于浪漫色彩的拟人化造型,并且穿上人类的袍服,塑成正襟端坐的姿态。到唐代墓葬中,开始让这些动物像人一样站立起来,身穿袍服,拱手肃立,只是从领口伸出的头是动物的形象,于是平时躁动不安的猴子,也只得肃立不动,似乎万分无奈的样子,颇觉得有些装模作样,带有几分滑稽的色彩。 这种猴首人身的艺术造型,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又出现在佛教石窟的壁画之中。 克孜尔石窟壁画《猕猴王舍身救群猴》。 在早期的石窟壁画中,猿猴的图像多出现于佛本生故事之中。例如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在菱形格排列的本生故事中,常见猴王本生,画出了许多形态生动的猴子,都是极为写实的图像。而在唐末五代时,猴子图像更富传奇色彩,它是随侍着到西方求经的圣僧出现的。唐朝三藏法师赴印度求法,由于这次远行路途险阻丛生,艰苦异常,富于传奇色彩,所以当时就流传出许多神奇夸张的传闻,逐渐构成脍炙人口的传奇小说,还出现了随侍法师的杜撰人物猴行者。在相当于五代时修筑的甘肃安西榆林窟第三窟,西夏壁画普贤菩萨经变画中,左侧山石上有向菩萨行礼的法师。身后随有驮经的白马,白马侧旁画出一位合掌行礼的猴行者,这可算是时代较早的唐僧携带猴行者西天取经图。在该县的东千佛洞中,也有好几幅绘有猴行者随侍唐僧的画像。 刘继卣绘连环画《闹天宫》局部。 这位猴首人身的猴行者,正是后来著名小说《西游记》中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前身。猴王孙悟空,在书中被喻为心猿,他那猿猴头而身穿人类服装的有趣造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老少熟知,并被作为中国画、年画以及面塑、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创作的题材,更是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影、电视屏幕之中。特别是孙悟空竖起齐天大圣的大旗,身披铠甲大闹天宫的无畏形象,更被视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征。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