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高平炎帝遗存有六大罕见 许嘉璐称中华文明根在农耕文化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6-3-4 01:11|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486| 評論: 0|來自: 国学网

摘要: 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瑞鹏主持开幕式。许嘉璐等学者专家及山西相关领导出席开幕会。2016年1月23日至24日,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晋 ...

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瑞鹏主持开幕式。

许嘉璐等学者专家及山西相关领导出席开幕会。

2016年1月23日至24日,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晋城市委市政府、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台湾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晋城市委宣传部、高平市委市政府承办。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出席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王震中两位专家作了主旨演讲。来自北京、天津、浙江、河南、河北、福建、台湾、香港等地和山西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传承神农炎帝文化、增进中华民族认同,目的是通过对高平炎帝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优势和深厚的神农炎帝文化资源加以研讨论证,大力弘扬和传承炎帝精神,并因台湾同胞的深度参与和共同主办,切实增进海峡两岸、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发表演讲。

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致辞。

开幕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在发表演讲时指出,当下研究神农炎帝文化,首先要思考炎帝代表什么。《史记》中记载炎帝有多方面的贡献,大陆的炎帝陵有5处,其中山西高平的相关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台湾有500多万人信仰炎帝(神农大帝),为什么其威灵如此巨大?他认为应该视炎帝为中华农耕文化确立的伟大人物。在中华大地上生活过的先民,与其他大洲上的先民有很多相同处,比如经历采集、狩猎、游牧、畜牧、农耕、手工业等阶段。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时间最长,在这个漫长的农耕时期,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宇宙观、价值观、生活观,中华文明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农耕社会所积淀的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等关系的智慧,即使进入后工业时代,这些从农耕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仍然值得研究、发扬。许嘉璐希望提升炎帝文化的学术水平,同时以最普遍、最简单、老人小孩都愿意听的语言和形式,告诉后代,秉承炎帝精神,发掘农耕文化精髓。

高平市委书记张玉宏介绍高平炎帝文化资源情况。

台湾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叶宏灯介绍台湾与高平两地炎帝文化交流情况。

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高平炎帝文化的历史遗存进行了认真交流和充分肯定。专家一致认为,山西高平分布的炎帝古庙、碑记、石刻,无论是数量规格还是密集程度,内容最为丰富完整、影响最为厚重深远,在全国首屈一指、实属罕见。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从遗址遗迹来看,历史遗存相对完整。上党地区现存有关炎帝的庙宇共有53座,其中在高平有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羊头山炎帝高庙等庙宇院落35座。高平羊头山上有保存完好、价值较大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耒耜洞等历史遗存;神农镇境内有与炎帝活动有关的换马村、北营村、庄里村等村名、地名,形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相对完整的炎帝文化遗存的区域体系。

从考古发掘方面看,文物古迹佐证有力。2015年11月,在羊头山神农城遗址出土过程中,发现了大量人类早期活动的陶片和古步道、石墙、瓦砾,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考证,为仰韶时期文化遗址,迄今有5000-6000年的历史,充分说明当时在羊头山出现了频繁的人类活动和以农业为主的生业模式。羊头山山脚下还有旧石器时期的李家庄文化遗址,距今有1万年的历史,与农业起源有密切关系。

从文化史籍来看,文字记载翔实丰富。我们高平作为炎帝活动的主要区域,历朝历代的有关史书记载炎帝活动的文字十分丰富。从春秋时期的《管子﹒轻重戊》、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北山经》、晋代程玑的《上党记》、北魏的《风土记》、唐代的《黑暗传》、北宋的《太平寰宇记》,到明代的《山西通志》、明万历的《泽州府志》、清顺治《高平县志》等等,有关高平的炎帝文化在史书记载中十分完整精致,历史文脉根源清晰可见。

从碑刻记载来看,石碑石刻独一无二。境内有关记载炎帝活动的石碑石刻数量众多、分布极广,时间跨度久远。现保存有关记载炎帝活动的石碑110余通,上起魏晋,下至清末民初,纵跨一千五百余年。其中,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的五佛碑、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的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唐天佑七年(公元910年)墓志铭、现存于庄里村的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的炎帝陵碑等四块碑刻,在全国独一无二。

从公祭民祭来看,祭祀活动由来已久。炎帝祭祀活动在高平民间相传久远,据《元史﹒成宗本纪》、《元史﹒祭祀志》记载,元成宗大德九年亦尝遣祭,禁樵采,说明在元代皇朝曾经派官员到炎帝陵祭祀。《泽州府志》、《高平县志》也记载,每年四月初八官方都要举行祭祀炎帝活动。民间祭祀更为普遍兴盛,四月初八就是当地人敬奉炎帝的日子。清康熙年间曾任高平知县的柯贞干,在《重修东关炎帝庙碑》记载了当时四月八祭祀炎帝的盛况。相传每逢庙会之日,民众都要敲锣打鼓,由社首抬着炎帝像到附近村社出场,场面宏大,民间流传有走扬州,下汉口,不如五谷庙里当社首之说。

从风俗传说来看,炎帝民俗风情影响深远。在高平流传着很多炎帝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习俗,渗透到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羊头山周围,很多地名、村名都同炎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地还流传着许多同炎帝有关的民俗,最突出的是对羊的崇拜。每年大年初二祭祀牛羊叫做牲口出行,意味着一年的开始;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白面蒸面羊敬献到炎帝像前,祈求炎帝保佑五谷丰登。

与会专家学者对高平推动海峡两岸炎帝文化交流、增进两岸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遍认为,华夏农耕文明肇始太行,传承华北、湖广、云贵、海南和台湾等地,形成了海峡两岸对神农炎帝文化共同传承的信俗基础。据统计,台湾神农炎帝信众约为500万左右,将神农炎帝作为主神奉祀的庙宇多达254座,配祀则达到500座之余,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始祖炎帝文化之根已经深深厚植于台湾。2012年以来,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台湾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叶宏灯先生等为代表的台湾炎帝信众,以台湾神农大帝协进会为代表的神农炎帝民间协会多次到高平寻访、交流、研究、探讨和祭祀。在高平炎帝陵修复保护工程建设过程中,叶宏灯等台湾信众捐资捐物,积极参与和支持了工程建设。2013年和2014年,台湾炎帝神农文史学会等台湾神农炎帝协会组织150多位台湾著名专家学者、台商和信众到高平参观访问,先后在高平开展了中华神农文化寻根之旅活动、以弘扬炎帝文化、传承炎帝精神为主题的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高层论坛、祭祀神农炎帝等活动。2015年8月,台湾20余家神农大帝宗庙代表再次到高平进行祭祀和文化交流。2015年10月,高平神农炎帝文化交流团赴台湾开展了神农炎帝文化交流活动。2016年5月14日,高平还将举办海峡两岸炎帝农耕文化节,山西省已将该项活动纳入华夏之根 文明之旅山西(古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该项活动将对推动两岸炎帝文化交流、弘扬和传承炎帝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