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出门旅游的机会,于是有些人就学着古人的样子,开始大发感慨,不断挥毫泼墨,写下一堆出去游玩的文字。我这里用的是游玩一词,而不是游历,如此游玩文章在一些报刊竞相发表,似乎表明游记文学的兴盛,事实如何呢? 文学中的游记应该是什么 按照中国文学的传统,游记是古代文人游历山川之后抒发情怀的文字。在文学作品中,虽然游记的源头众说纷纭,但它在文学百花园中一直绽放至今,却是无可争议的,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游记的写作与其他门类的写作一起,已经成为散文创作中的重要一支。比如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孙伏园的《伏园游记》,郁达夫的《还乡记》,钟敬文的《西湖漫拾》,许地山的《上景山》,林语堂的《春日游杭记》,俞平伯的《山阴五日记游》,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等。 时至今日,游记写作现状如何呢?可以说,当下的游记基本都写成旅游说明书和日程表了,基本应该不算在文学之类。说得严重一点,游记已经成为当下散文写作产生的诸多文字垃圾中的主要一种了。 那么文学中的游记是什么样的呢?能写真正游记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如果从古代的游记写作来看,这个人肯定是个游子,而不是一个到处瞎晃荡的人。当然,其中并不包括徐霞客等人,因为按照古代游子的标准,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游子,所以著名的《徐霞客游记》才被我们更多的定义为地理学方面的优秀之作,而非文学著作。那么游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般说来,游子与游客一样也外出游历名山大川,但两者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一个真正的游子,其内心都怀有一种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从而行走在了路途之上。他们外出游学,拜师,读书,考取功名,在异乡为官,他们背后所倚靠的是儒家学说所涵养出来的一种修养或一种境界,在他们的游历背后,是带有功利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也就是说,历朝历代,士为求官,外出游历名山大川,是为了去实现儒家所提倡的那种理想,为了达到儒家对士林阶层所要求的那种境界的。那么现在的游客还有这样的心态吗? 对于一个在景区游玩的旅游者而言,玩高兴了才是目的。恰恰与之相反,古代士子的游历都是苦涩的,而不是欢快的,他的游历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上的,更是生命旅途上的跋涉,他们的旅途具有隐喻的意义。在他们的旅程中,更多的是《汉书高帝记下》中写到的游子悲故乡,杜甫《梦李白》中写到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中写到的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的状态。这里的游子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离开故乡的人,而现在的游客,是没有这两个因素在其中的。 尝试做一个真正的游子 如果作为一个作家,没有游子的心态,却要去写游记,那他的文章也只能是如今这样的写法了:第一天的上午到了一个地方看见一条河,于是就写河;下午看见了一座山,于是就写山;看到一条溪流,就写溪流中的小鱼或者碎石;等等,第二天同样,第三天也是如此,写得文章完全就像景区的说明书一样,实在没有意思。 这样的作家在游记中,只是将在旅途中所看到的记录下来罢了,他有对这个地方的深入理解吗?他知道一棵树为什么长成这样,而不是那样吗?为什么同样的落日,在宋代李觏的《乡思》里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在李白的《送友人》中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吗? 无庸讳言,当下的许多游记写作,只是一个腹中尽是草莽的外乡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喋喋不休地写出了一段极不准确的事情而已。而且,如果一个人在国内的、国外的某个景点过几天,走一圈,就能写出一篇关于这个地方的好文章,我倒是真佩服他的才气和能力了。因为一个外乡人是很难真正走进一个地方的血肉里的,仅仅是这点,就与古代的游子有很大的不同,他写出的只是一条游玩的路线图罢了。 除了游子,古代长期在外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征夫。这类人的学识与游子也许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漂泊与流浪,所以也才有了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的诗句。其中充满了各种束缚、牵绊,这是与游子具有近似的心态的,而与现在旅游中的那种逍遥自在的漫游有很大不同,于是转蓬、浮云、孤舟、流水、飞鸟都成了其中的意象,由此出发,写出来的诗句也就与现在的游记截然不同了。 从大范围来看,比如岑参去戍守边关,他的《碛中作》中写的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是与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应该是一样的。正是因为他们都没有忘记从何处来,于是总是对来处魂牵梦绕,每个人才都会从仰天大笑出门去,走到孤舟一系故园心。征夫和游子一样,他们的生命旅途充满艰难危苦,而当他们不能实现自己预设的理想,倦于跋涉时,自然地就具有了怀乡的情怀,在此情景下写出的文章,肯定不可能如今天的游客写的游记一般。 如同王粲所感叹的虽信美而非吾土兮,虞集感叹的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因为异乡并不属于自己,也才有了人们对家的思念,有了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以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经典诗句。 进一步说,在古代,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大人伦中,其中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四个是与家相关的,儒家学理影响下的游子,经年在外,在异乡,必然感受到一种异客的味道,这是旅游几天的当今游客所不能体会的,也正是这点,他们写出的作品才大多是精神性的,才具有文学价值,它与现在旅游中玩乐的快感是无关的。 从这个角度看,不论是一个如何优秀的作家,如果没有古代的那种儒家的梦想和为这种梦想去跋涉追求的经历,仅凭去一个景区呆那么几天,就幻想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真是痴人说梦,如此写就的游记文章也绝对不能算在文学之内。 要写出好的游记散文,就不要去做一堆游客中的一个,而是要去尝试做一个真正的游子。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