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鲁迅的“抗战”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6-3-14 07:35| 發佈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961| 評論: 0|來自: 国学网

摘要: 鲁迅先生是1936年10月19日去世的,距离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7月7日,还有1年多的时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先生没有经历全面抗战,也就没有在此期间有所作为。但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 ...

鲁迅先生是1936年10月19日去世的,距离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7月7日,还有1年多的时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先生没有经历全面抗战,也就没有在此期间有所作为。但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文化界的、大中小学里的、地方武装的“民间抗战”,从来没有停止过。

鲁迅就是文化界抗战的核心人物之一。

创立于1930年3月2日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在成立大会上,鲁迅所作的著名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被认为是左联的纲领。左联是后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社团,它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鲁迅还将自己的稿酬捐给左联作为最初的活动经费。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以左联为核心的爱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工作。10月15日,左联执委会发表《告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们》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者;左联与美术研究会联合编辑的连环图画《东洋人出兵》也同月出版,大胆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1932年1月,“上海各界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左联派代表参加,并安排作家深入前线采访,撰写抗日宣传文章,鼓舞士气,同仇敌忾。1932年9月28日,为抗议日本侵占东北,左联发表《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10月15日,左联执委会发表《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抗议日本侵略。

除了积极支持左联的活动外,鲁迅还与其他知名人士联合发表宣言,对日本的侵略和屠杀中国人的行为进行抗议。1932年2月4日,鲁迅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发告世界书》,抗议日本进攻上海。1932年2月7日,鲁迅等129名爱国人士联合发表《中国著作者为抗议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

积极推介年轻作家的抗日作品,是鲁迅积极参与抗战的另一种方式。作为当时文坛的主将,鲁迅一言九鼎。他大力推介了一些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使一批文学新人快速崭露头角。1935年8月和12月,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在鲁迅的帮助下,终于出版发行。鲁迅为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来自东北沦陷区的年轻作家,亲写序言,高度评价。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鲁迅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葛琴的《总退却》短篇小说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军民在1932年1到3月“淞沪抗战”中的英勇表现,鲁迅也为之作序,盛赞其是“这一时代的出产品”。

鲁迅还领导了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1936年6月1日,鲁迅、冯雪峰等商定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6月15日,《夜莺》第四期刊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发表鲁迅等赞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文章。7月1日,鲁迅发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一个总口号,“国防文学”是“随机应变的具体口号”。同日,鲁迅发表《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痛斥托洛茨基派反对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并表示:“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民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8月15日,鲁迅在《作家》上发表《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主张作家应在“抗日”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在抗日战线上是任何抗日力量都欢迎的,同时在文学上也应当容许各人提出新的意见来讨论”,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侧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他主张抗日旗帜下面要保持各自的文学特色和思想意识,不希望一刀切,非此即彼。

1936年10月1日,距离逝世还有18天,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鲁迅,仍会同21人联合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全国文学界同人应不分新旧派别,为抗日救国而联合。”在民族大义面前,鲁迅毫不犹豫站到了超越派别、团结御侮的高度,这对文化界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能够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积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