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刘梦溪论国学(五)文史哲分科后 为何重提马一浮公案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6-12-20 15:10| 發佈者: 山東受學| 查看: 3052| 評論: 0|來自: 国学网

摘要: 【导读】1938年5月马一浮先生提出了国学即六艺之学,但并未引起学界重视。国学热在今日之中国,已成一种时髦。学界自不必说,放眼朝野,治国理政者谈国学,文教工商界谈国学,传统媒体及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自媒体精英 ...

【导读】1938年5月马一浮先生提出了国学即六艺之学,但并未引起学界重视。国学热在今日之中国,已成一种时髦。学界自不必说,放眼朝野,治国理政者谈国学,文教工商界谈国学,传统媒体及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自媒体精英谈国学,所及之处,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儒释道、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奇门遁甲无所不包。现在一些设立了国学院的大学,希望教育部、国务院学科组正式批准设立国学一级学科,授予国学博士、国学硕士。如果设立国学博士,那么文史哲三大学科的博士,包括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还要不要存在?国学之名究竟如何界定?今人所称之国学是否等同于中华传统文化?

现代大儒马一浮(1883~1967),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

然而马先生在提出这个国学的新定义以后,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甚至泥牛入海,悄无声息。自1938年5月到2006年10月,将近七十年的时间,始终没有人提起马一浮重新定义国学这一公案。

直到2006年10月,时光老人已经走过了六十八年的时间,终于有人提起了这段尘封久远的学术公案。这就是本人在2006年对国学的发生历史和源流演变作了一次比较细致的梳理,写成〖[wiki]论国学[/wiki]〗一文,两万五千字,先在〖[wiki]21世纪经济报道[/wiki]〗连载,后全文发表于2006年秋季号〖[wiki]中国文化[/wiki]〗杂志。此文的最后一节,我引来马一浮的国学定义,表示学理上的完全认同,并提议在小学设国学课,以六艺为主要内容。因为我近年在研究马一浮和他的学术思想,知道他言不轻发,发必有中。比较起来,国学即国故学的定义,以及国学是固有学术的定义,都没有马先生的国学即六艺之学的定义准确、深刻、无衍、无漏。这个概念所包容的内涵,不多也不少,无蔓也无失。而其他两个定义,即国学是国故学的定义,内涵漫延得太广不必说,即使国学为固有学术的定义,除了过于宽泛笼统之外,其现实操作层面也不无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wiki]中国文化[/wiki]〗杂志创办人兼主编刘梦溪

我国固有学术属于学术史的范围,文史专业人士要想进入尚且需要多种准备,一般人士没有可能甚至也不必要与之发生干系。国学为六艺之学的定义就不同了,它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中国人做人立国,其精神义理的根基就在六经。

现在一些设立了国学院的大学,正在致力于一件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大事,就是希望教育部、国务院学科组正式批准设立国学一级学科,授予国学博士、国学硕士。据说已经有不少学界的朋友,包括比我年长的师友,都认为此议可行。其实此事并不可行。如果此议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决定设立国学博士,将是一个很大的误判,既是学科建设的误判,也是人文教育指导思想的误判,虽然也许只是一个集体无意识的误判。主张此议的朋友忘记了一条,就是如果设立国学博士,那么文史哲三大学科的博士,包括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还要不要存在?如果存在,国学博士涉及的研究对象和文史哲各科的研究对象,还有没有分别?这一点绝不是分科研究和综合研究所能解释的。就按很多人都可以接受的国学定义,认为国学是中国的固有学术,如果国学院的博士候选人论文写的是李白和杜甫研究,文学院的另一候选人写的也是李白和杜甫研究,答辩如果通过,为什么一个授予国学博士,另一个却授予文学博士?这个区分在哪里?哲学、史学同样有此问题。假如写的都是王阳明,都写的很好,为什么给他国学博士,给另一位哲学博士?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在现代学位制度的背景下,如果不重新厘定国学的内涵,所谓国学博士其实是一个不通的概念。还有,如果设国学博士,那么要不要也设西学博士?我在一次会上表达自己对此一问题的看法,我说听说要设立国学博士,梦溪期期以为不可也。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即接受马一浮先生的国学定义,认可国学是六艺之学,把国学看作是以〖[wiki]易[/wiki]〗、〖[wiki]诗[/wiki]〗、〖[wiki]书[/wiki]〗、〖[wiki]礼[/wiki]〗、〖[wiki]乐[/wiki]〗、〖[wiki]春秋[/wiki]〗六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典学问,则国学博士的概念也许勉强还说得过去,而国学院的学科存在的合法性也随之增加。事实上,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国家,各大文明的开源经典,都是有别于学术分科而单独自立的经典之学。比如对〖[wiki]圣经[/wiki]〗的研究,是可以独立为学的。又譬如对伊斯兰教的经典〖[wiki]可兰经[/wiki]〗的研究,也是一门独立存在的经典专学。我们把对六经的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问门类,完全能够成立。复按历史,我国汉以后的教育与学术,历来都是这样厘定的。经学作为单独的一科,而区别于诸子之学,以及集部之学和史部之学。能不能通经明道,是能否成为通儒的必要条件。

马一浮这位20世纪的儒之圣者把国学定义为六艺之学,即认为国学主要是研究六经的学问,不失为一代通儒的慎思明辨之论。如果我们能够认同马先生的国学定义,以六艺之学即对中国学术的经典源头、中国文化的最高型态六经,作为国学的基本义涵,那么国学和现代学术分科的重叠问题就可以适当化解。当然即便如此,也不一定非要设国学博士不可。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等名称,毕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人文学术分门类的学位名称,我们在设立人文学科学位的新名称的时候,宜乎参照世界通行的学位名称的公则,以利于学术交流和国际间的学术对话。

有人不了解,清华大学1925年成立国学院,1929年就撤销了。北京大学1922年底到1923年成立国学门,1927年撤消了。原因何在?很多人以为,清华国学院撤销,是由于王国维1927年自杀,梁启超1929年去世,四大导师去其二,只剩下赵元任和陈寅恪,新的导师人选难以为继,于是不办了。那麽北大国学门为什么也只存在了四年?实际上,是由于到二十年代末期,清华、北大两所现代学府,文史哲三科已经分立完成,各有建制完整的系所,研究和教学的师资力量也都很雄厚,在这种情况下,国学院单独存在的意义大大减弱。总之是现代学术分科使然,而非其他人事或时事的原因造成。

经学在中国古代历来是单独的,为先的,领军的,所以四部之学的类分以经为首。经学的取径入门须通过小学,即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也就是清儒说的读书必先识字。因此小学理所当然地包括在以经学为主要义涵的国学范围之中。清代学者在音韵、训诂方面的成就,可以说前无古人。他们把清以前的中国典籍翻了几个过,每一部书的每一个字,他们都重新审视,包括某一个字最早的读法如何,汉代如何读,宋明的读法怎样,他们都考订得很清楚。单是研究〖[wiki]说文解字[/wiki]〗的著作就有近百种,其中段玉裁的〖[wiki]说文解字注[/wiki]〗最为学者称道,说文段注一直到今天仍是文字训诂的典要之作。另外还有桂馥的〖[wiki]说文解字义证[/wiki]〗、朱骏声的〖[wiki]说文通训定声[/wiki]〗、王筠的〖[wiki]说文释例[/wiki]〗和〖[wiki]说文句读[/wiki]〗,并称为清代许学的四大家。

〖[wiki]说文解字[/wiki]〗是汉代许慎的一部字书,研究〖[wiki]说文[/wiki]〗是一门专学,称为许学,这在学术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案例。按照钱锺书先生的说法,研究一本书可以成为一门标名的专学,历史上并不多见,研究〖[wiki]说文解字[/wiki]〗而称许学,研究〖[wiki]文选[/wiki]〗而称选学,堪称一书而名学的特例。而千家注杜(杜甫)、百家注韩(韩愈),却不能称为杜学或韩学。不过研究〖[wiki]红楼梦[/wiki]〗而称红学,钱先生是认可的。但如果认同经学和小学是国学的两根基本支柱,认同马一浮先生的国学定义,就和现代学术分科不发生矛盾了。而且这样并没有把国学的内涵狭窄化,而是找到了中国学问的宗基,归义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大本,把国学还给了国学。

【延伸阅读】

刘梦溪论国学(一) 国学一词溯源古今之义差别大

刘梦溪论国学(二)梁启超和现代国学概念的演变

刘梦溪论国学(三)胡适对国学概念的分梳

刘梦溪论国学(四)国学即固有学术?马一浮重新定义

*本文选自刘梦溪〖[wiki]论国学之内涵及其施教马一浮国学论的立教义旨[/wiki]〗,将刊于〖[wiki]文史哲[/wiki]〗2017年第2期,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