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期 ▼ 『聚势传承,跨界创新 2017年12月02日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论坛 暨第二届中医药健康服务鹏城论坛 在深圳如约举行 』■医馆界丨半夏 采访视频抢先看! ▼ 自7月1 日起,〖中医药法〗已经实施了近半年,中医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以及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细则近日也刚刚出台,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依旧势不可挡,『大健康』等与中医相关的概念被各界人士纷纷提到。 整个中医健康服务行业前景更加明朗,其它各界人士也纷纷试水中医药产业。 ▲论坛现场 『2017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深圳)论坛暨第二届中医药健康服务鹏城论坛』12月02日在深圳举行。论坛邀请了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与企业家代表,探讨〖中医药法〗新形势下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现状,机遇与挑战等焦点问题。 ▲嘉宾签到 本次论坛关注点更加多元,嘉宾又碰撞出哪些火花? 往下滑 ▼ 〖中医药法〗出台的重大意义 ▲陈珞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 陈珞珈会长演讲中笑称自己参与〖中医药法〗的制定,从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风雨兼程三十一载,〖中医药法〗终于出台。也对中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医药立法能够将中医事业在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从而保障并规范其发展。 第二,立法能够改变『人治』状况。没有法律只有政策,因地而异的现象比较明显,当卫生行政部门坚决贯彻政策的时候,中医事业就得到发展,反之受到影响甚至停滞。 第三,立法能够『依法治医』。中医工作历史遗留问题多,新问题也多,急需专门的法律加以明确规范和调整。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应用 ▲洪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原巡视员 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 中医养生文化产业不容小觑 ▲何清湖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中医养生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痛点在于其内容与形式过于碎片化,应当正视这一显著特点。 中医养生文化可以转化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与健康产业例如食品,养老,休闲等方向相融合,还可以提炼出针对性更强的产品和技术,例如王老吉等饮料。 将来如果能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产业的体量将无比巨大。 中医药发展乱象与机遇并存 ▲袁斌华深圳市药监局原药品安全监管处处长 在中医药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形势下,袁斌华博士提出了自己对某些中医药乱象的担忧,例如中医师承的变味: 以批量的、规模化、模式化的培养为中心的中医大学学历教育应该主动退出师承阵地,否则还是师承为主的模式。 应该鼓励个体或者个体的联盟,特色技能为核心,以亲密信任的师徒关系为基础传授,传承学习散落在民间的中医特色技术。 中医馆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中医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郑格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 中医馆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政策鼓励与政府推动中医药发展;大健康养生潮流的推动;传统药店的转型需求;中医馆产业投资自由并且产出快;基层中医馆建设 的政策利好。 郑格琳研究员还梳理了跟中医馆有关的诸多政策,呼吁大家共同参与,研究出中医馆的建设指南。 >>>>深圳中医馆调查思考 ▲李顺民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深圳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协会会长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李顺民会长发布了〖深圳市中医馆经营现状调查〗,以21家医馆,154名中医馆顾客提供的数据为基础。 深圳中医馆发展的主要困难有:自己开医馆的医生并不懂经营;深圳市名中医资源有限;市民对中医认识度不多不高,信任度不够;房租和人工等经营成本过高;医馆经营过于依赖名医资源等。 深圳中医馆对政策的希望:架起民营企业与政府间的沟通桥梁;组织中医馆管理人员到其他中医馆参观;做好深圳市内社区的中医普及;提供师资力量进行中医人才的培养等。 他山之石,跨界创新 中医药产业要发展定不能囿于本行业之内,也许学习其他行业的成功模式是突破之法。 香港百本与超过18,000多名符合资格的专业医护人员合作,作为中介平台,最重要的是建构了一个互信平台,让客户安心。 作为中介平台,避免医疗失误显得尤为重要,百本主要靠标准严格的服务流程和与全面的专业人员配备以及设备配备来防止医疗失误。 ▲关志康 香港百本医护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王鹏在医美行业仅仅签一单就要500万人民币,医美行业多元成熟的营销模式,注重品牌推广,对医生的尊重与重视都值得我们借鉴。 ▲王鹏 深圳市一心健康服务有限公司 I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授权。 · END · 采访|半夏 编辑|半夏 视频|五味子 视觉|三七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zytc_zs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