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传统文化德育资料,我拿到资料后非常震惊,什么读了〖弟子规〗可以治疗晚期癌症,心诚念经可以让污水变清,什么水知道答案可以辨善恶,乃至于癌症高烧40多度半年多,读了〖弟子规〗忏悔之后立马退烧健康了,我一个学过医学生物化学的人,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么多神奇的事儿呢? 耐着性子浏览了这些离奇的怪事之后,得出结论是,基本可以定性,〖弟子规〗、〖二十四孝〗以及一些神怪迷信,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糟粕,应该与裹小脚、刮头留辫一同扔进历史垃圾桶中。今天就专门关于〖弟子规〗和〖24孝〗来剖析一下。 现代社会 不需要弟子的心灵继续跪下去 〖弟子规〗作为清代奴性文化的代表,全力打造『尊长』的权威地位,而见不到『长幼』之间的人格平等。古代尤其是清朝时期社会『家国同构』,『君父一体』,全民服从一个皇上,全家服从辈分最高的长者。家庭作为社会单元,灌输给孩子的理念往往是社会制度的折射。〖弟子规〗正是适应了清朝那个野蛮王朝的政治体制、文化土壤,它在家门之内训练儿童无条件敬孝尊长,旨在走出家门效忠朝廷,,多磕头少说话。 所以〖弟子规〗规定孩子『话说多,不如少』『不关己,莫闲管』。『话说多,不如少』这是很难为孩子的。而『不关己,莫闲管』则直接为培养冷血动物和麻木群体服务了。至于『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的语句则直接是培养奴才的标配了。孩子的私人生活空间不复存在,创造力瞬间被扑灭。 我曾经怀着对古典文化的敬重而接触到〖弟子规〗,然而读到那几个充斥着强烈控制欲的排比句,就感觉到了一股酸腐的味道。似乎孩子就是家长豢养的宠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否则就是『不乖』的坏孩子。 孩子的教育靠长辈言传身教和社会环境影响,那些为〖弟子规〗辩护的人老师和家长,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孩子的成长中,这些读本对有多大的能量。当然他们会说,我的孩子学了弟子规,变得彬彬有礼,讨人喜欢,孩子学弟子规变得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我想说的是,孩子变得很好,与背诵了〖弟子规〗的教条没有干系,而孩子的成长并非是为了讨家长喜欢,亦不是家长心中的那种『彬彬有礼』就是正确的。 你确定你喜欢的就是正确的? 你确定符合你的心意的就是正确的? 你确定你的喜好就是孩子的的喜好,就是正确的? 你确定你厌恶的事物就是错误的,孩子就必须放弃吗? 如果你都是对的,那你岂不是超越了圣人而成为完人了? 这些带着思想枷锁的大人自以为是的制造了牢笼把孩子从小禁锢在一个他们认为完美的模子里,最后长成他们希望看到的样子。社会的进步无从谈起。 教育在于启发智慧与创造,而不是复制产品,更不是培养家长的奴才。他们会说,孩子听话有什么不好,是的,很好,但是并没有任何征象显示做父母、长辈的就是完全正确,而在当今社会,道德败坏之徒对孩子的影响不可谓不少,难道也要让孩子一切都顺承其志吗?况且中国之智慧,讲阴阳之道,上下关系都是相互的,没有任何一位圣贤只是要求孩子或者弟子完全服从和阿谀顺成他。 有人说,圣人之言都是正确的。弟子规是圣人训,当然都正确,所以要当做经典来学习实践。不得不说这些论断是多么的无脑,单单这种态度就已经让人毛骨悚然了。犹记得当年,人手一册红宝书,毛主席的话都是真理。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还有人事事处处都讲『两个凡是』。今天的弟子规吹捧者,鼓吹〖弟子规〗人手一册,与当年的红卫兵有何却别?更甚者一群〖弟子规〗研习者宣称学了〖弟子规〗可以消灾祛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莫非它们是从几十年前读〖语录〗能治疗聋哑人的故事中得到的灵感吗? 这些家长自己作为一个卑躬屈膝的奴才还不算完毕,又把培养服从自己的奴才之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而更甚者,一些信仰某种宗教的家长或者长辈,违反国家法律,向孩子灌输宗教,弟子规符合其宗教培养奴才的标准,当然被列为他们的『经典』。这些无厘头的『经(zao)典(po)』包括『弟子规』、『二十四孝』、『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王凤仪言行录』等等。 不久前,一条令人撕心裂肺的新闻,一女子被车撞倒,不能动,又遭到二次碾压,最终身亡。过往行人,无一救助。而旁边有一个小孩想要救助却被家长拉开了。正应了弟子规『不关己,莫闲管』的精神了。而至于读〖弟子规〗可以治好糖尿病,读〖王凤仪言行录〗可以消灾解难,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了。 二十四孝 是充斥违反人性的恐怖主义 眼下,随着儒学的再次复兴,〖二十四孝图〗也再次走红,好多旅游点,都张挂二十四孝图,很多地方,为儿童讲授儒学经典,除了有宣扬奴性文化的〖弟子规〗,还有充斥着血腥与愚昧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在好多人眼里,提倡孝道,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好事情。尤其是一些心理上存在父(母)权主义的家长,整天苦心积虑,希望找到一招可以把自己孩子制服,让其完全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24孝〗本质上并非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只不过是一些文人工作之余搜集的猎奇读物罢了,而到了蒙元时代,逐渐『正统化』。整个体系都充斥着扭曲的伪孝道心理,完全不符合华夏文明的精神,倒是非常符合异族统治者愚弄安抚百姓之需要。 鲁迅先生曾经撰文,特意表达了对〖二十四孝图〗故事的反感,特别反感这些故事体现的虚伪和残忍意味。『老莱子娱亲』,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为了博自己的父母一笑,身穿儿童彩衣,而且『诈跌』,做婴儿状啼哭。『郭巨埋儿』,仅仅因为家贫,做奶奶的把食物给儿子吃,做父亲的就要把儿子埋了,幸亏挖到半截,挖出一罐金子,这才侥幸作罢。 这只是二十四孝图中,最扭曲的两个故事,其他的故事,其实也一样带有虚伪和残忍,在人家的宴席上,揣几个橘子,被发现了就说是自己母亲爱吃,带回去孝敬母亲的。谁能证实呢? 冬天里,母亲要吃鲤鱼,这并非特别困难的事情,设法去捞可以,去买也行,脱光了躺在冰上,鱼就破冰而出,这不是故事,而是神话,而且不是什么光彩的神话。我国古人多强调作为子女要努力劳动和节俭创造家业,连一条鲤鱼的钱都没有,可见有多懒惰,除此之外,竟然还愚昧到幻想自己冻伤来让鱼儿感动自投罗网。实在想不出这是多么无厘头的瞎编乱造。难道把自己冻伤冻死,他母亲就能吃到鲤鱼,身体发肤受损乃至生命没了,就是孝道? 怕蚊子叮着父亲,有钱买蚊帐,没有钱可以用艾蒿熏,自己脱光了躺在父亲床边,就能够让蚊子不叮父亲了吗?他家那里的蚊子,仅仅有一个小分队吗?蚊子吃饱了就不再叮咬其父了吗?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吗?把自己叮咬的满身是包,甚至得病而死就诠释孝道了? 至于双亲亡故,刻两个木头人顶替,妻子对木头人稍有懈怠,就立刻休掉妻子,不仅不负责任,而且矫情。好好的夫妻不去维持,却整天对着一对木偶哭拜,这是赤裸裸的在逼迫妻子离婚啊!拿到现代社会,一个大男人天天父母短父母长的,把妻子当做木头人不管不问,你以为这就是孝道了? 最为血腥反人类的是那个郭巨埋儿,即便是在古代,脑子没问题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恶劣的事情。然而二十四孝却赤裸裸地把一个无能之辈和预谋杀人犯描绘成了一个大孝子。对生命的基本敬重荡然无存,有的只是为了维持一种虚伪的孝道而灭绝人性的杀戮和幻想。我不知道如果小孩子读到这里,会不会恐惧到离家出走。 在专制时代,王朝政府都希望臣民忠孝两全,而孝子又是忠臣的基础,所以,孝就变成了绝对化的孝道。不仅是奉养父母,给他们养老送终,更是非得变出许多新花样来,才算是孝。二十四孝问世后的所谓孝子,甚至出现割股疗亲,父母病了,做儿子媳妇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熬成汤给他们吃。而跟孝道有关的烈妇和节妇,更是可怕。丈夫死了,有的妇女殉节或守节,哪怕从18岁守到80岁,也必须守。这样的孝子节妇,才是历代表彰的典型,留下来的牌坊,大多是纪念这些古代英模的。这种情节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甚至进入到法律的行列。 不消说,孝道被法律和政治强调到这个地步,原本基于人类一般情感的孝,就已经变味了,变成了残忍和虚伪,一种不人道的社会道德。而二十四孝图,恰是这种社会道德的图解化的展示,而且从古至今,都是专门针对儿童的展示,显然,在今天,这样的展示,不仅不可能真的教会儿童孝顺,而且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其实,孝敬老人,是人类的一般情感,父母年老,需要儿女反哺,赡养和照顾,在古代社会,本是一种常态。因为在那个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欠缺,养老问题,只能靠养儿反哺来解决。针对相应的社会现实,提倡相应的社会道德,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把这种道德绝对化,强化到不近人情的地步,甚至充斥残忍和虚伪,每每会走向反面。 尤其是现代社会,在一些非宗教场合肆无忌惮地宣扬宗教思想,用各种荒诞的因果报应来恐吓儿童和不信教者。孝顺父母本来是出于内心的敬重与报答,而一旦掺入无厘头的宗教恐吓成分,则赤裸裸地变成了鬼神交易。对于这样的所谓传统文化,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给予了彻底的否定:『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养身敬孝的〖黄帝内经〗中也直接指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在思想解放,科学昌明的今天,那些对经典选择性无视的人,是个什么想法,是在令人费解。 不要培养犬儒 要让后代挺起腰杆做人 中古古代文化发展到宋代之后逐渐异化,尤其是被蒙元完全占领之后,中国人骨子里的浩然之气被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明哲保身、以德报怨的犬儒(此犬儒非希腊哲学意义的犬儒)主义,对强权是既贪婪又惧怕,于是处心积虑阿谀奉承,对弱者无情践踏,玩弄于掌中。 这种欺软怕硬,对同胞苦难麻木不仁的特质逐渐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增生,并在满清极端专制统治期间,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所有人都生活在这种令人窒息的乌烟瘴气之中,所有被统治的人都如同宠物犬一样,心甘情愿地跪了下去。 在整个清朝,所谓的儒家士大夫不敢有自己的观点,不敢多说话,把头磕的完美就是做官的最佳选择。而对于底层人民则充分暴露其恐怖的獠牙,蹂躏、盘剥与他们一样麻木的人。难怪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吓一跳,毫无生气的中国犹如一个饥饿、恐怖的监狱,人人都生活在身体上受控制、心灵上被扭曲的空气中。这种社会怎能催生出现代文明呢? 当今中国,还需要这样的人吗?不需要。请扔掉那些正在毒害你的孩子的伪国学,伪中华文化,去发掘,去学习真正的儒学,真正的华夏文化。新时代当有新风气,我们不需要再歇斯底里的培养只会听话的『乖孩子』了,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人性自觉、尊老爱幼、顶天立地、光明磊落、勇于担当的现代士君子。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