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应以个人的好恶而形成某一学术成见,有是证,用是药。更不可拘于成规,一切全看患者需要与否。 ——施今墨 朋友交流式的诊疗方式,是我的师门一脉相承的,是祝师和我父亲跟随施今墨先生学习时就一直秉承的方法,也依然是我追求和实践的方法。同时,这也是中医看病的一大特色。 据父亲讲,施先生每日患者甚多,日达百余号。但看病时总是满面春风,与患者谈笑风生,事毕还对患者手挥目送,全然没有居高临下的所谓名医架子。 父亲随施先生抄方一月后,就学到了施先生的很多特点,和患者交代服药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服药后反应的时候,语言、语气、神态都和施先生十分相像,对一些疗效甚为明显的患者,父亲还会问询其饮食起居、兴趣喜恶等生活细节,以及服药后的气味感觉等,记录在本子上。 施先生曾问及父亲为何要这样模仿,父亲是这样回答的:『我看您看病除了诊断准确、方药灵验之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问诊问不出来的结果,您用聊家常的形式,患者就会滔滔不绝地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我感觉除了患者对您的信服之外,还有一点是您说话的方式和语气。 假如我是一个患者,我也会不知不觉进入您的诊疗状态,和您产生默契。而且每换一个患者就诊时,您都能迅速转变角色,只要说上一两句话,您就能像老朋友一样和患者交谈。患者在您面前很少有紧张和陌生感,很快就能了解到患者的重要情况。』 父亲说的这些,我在随师过程中也有同感。所以在几十年行医的过程中,这也是我努力修为的重要一项,并且屡受其益,也增加了我诊病过程中的乐趣。 我常对我的学生讲,我每天都会有新的交心朋友,这是看病功夫之外的功夫。和父亲一样,我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我读书的范围广泛,常常为全面了解患者生活、工作情况,买些与他们专业或者工作相关的书来读。 以期达到和患者倾心交流的目的。日久天长,我的书架上除医学书外,还有人文、地理、社会、哲学、建筑、戏曲、书画、教育、心理等参考书。 记得有一次,来看病的是一位优秀的年轻园林工作者,年仅 35 岁,卵巢早衰。 问诊过程中,我发现该患者性格内向,话很少,单纯地聊病症并没有太大收获,但只要提到园林专业的话题,她就会有说不完的话。 于是我以谦逊的态度向她请教:『您能给我介绍一两本您喜欢的书读吗?』我的挚诚让她感觉到我对园林建筑的浓厚兴趣,她好像遇到了知音,拿起笔就给我写了两本书名:一本是古代计成的〖园冶〗,一本是近代陈从周的〖说园〗。 我称赞她的字秀美中蕴含着大气,同时我也在她字迹中看到了一些清高和孤独。我认真叠好纸条,告诉她我对园林建筑感兴趣,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说来也是趣事,几年前因和我的国学老师董西邨先生一起讨论医院环境设计时,老师也曾向我介绍要读这两本书,老师还专门为我写了一篇关于园林建筑设计的文章,从此我便多了一个欣赏园林的兴趣。当这位患者介绍我读这两本书时,我便有一种直觉,这个患者我能治好。 下次复诊时,患者还带来了自己珍藏的这两本书送给我。以后她每次来看病,我们总要谈谈关于园林艺术的话题,由于交流得顺畅,我找到了她的患病原因,治疗很快有了效果。当她和先生问我将来他们是否有生育的希望时,我的回答是一切皆有可能。 大约半年后,这个曾被多家医院定为需靠长期服药维持月经来潮、生育绝无可能的患者,竟真的怀孕了,之后顺产一女婴。平安生产后她的先生特意跑来对我说:『您不仅医好了她的妇科病,还让我们又回到了新婚的感觉,生活充满了激情,全家都走出了不孕的阴影而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 我还遇到过这样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在先生的陪同下,找我来看腰痛病。病人进门后并不说话,表情淡漠,病情是从我和他先生交流开始的,大体情况是这样的:腰痛2年,经过按摩、针灸、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同时腰凉、小腹凉、手脚凉,月经每次后延十余天,量少,色如咖啡...... 先生介绍,她在一家合资银行做高管,每天要说很多话,可是到了家里就一句话也不想说了。不仅如此,来求医之前的一段时间原本一向做事都特别要强的一个人,突然除了不得已的工作之外,对其余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来了。最后这句话,先生是皱着眉毛,用加重和无奈的语气说出来的。 此时,这位女患者忽然有些不耐烦地对先生说:『你别说了,先让薛大夫给看看吧。』之后,整个诊室陷入了尴尬的沉默。病情的了解告一段落,病人情绪的封闭,让我能够感觉到,她一定是有隐疾羞于启齿,担心他先生一旦说出,自己会很尴尬。于是我一边给她看病,一边思索着该如何找到话题,能让她欣然道出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苦衷! 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我有这样一个体会,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特别擅长或得意的地方表示出情绪兴奋的现象。那么这位患者又擅长和热爱什么事情呢?她为什么在工作时能说出很多话呢?是不得已?还是在其工作专业方面有异于他人之长呢? 不经意间,我似乎找到了与她交流的突破口,于是我们的话题便从她的工作内容开始说起:原来这位患者是学金融专业的,现在一家银行从事私人理财产品设计管理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不管心情有多不好,只要一接触到与其工作专业相关的人和事,就会忘我地投入其中,并能不断地迸发出灵感,陶醉其中。下属和同事都会投以敬佩的目光,并能心悦诚服地配合她,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全员的通力合作,让我时时充满自信和得意。』但在她兴奋地讲述时,我意外地发现她的两条腿不时来回挪动。我下意识地平按指下脉搏,感觉到两尺脉是那样沉弱无力。 一般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两尺脉应是与寸关脉平衡或稍大些的。加之此患者的两下肢不安宁表现,脉与症状相吻合,当属肾气不充的证候。于是我按其线索问询她睡眠如何,睡前有无两腿酸胀,放在哪都不舒服的现象? 听了我的问话后,患者用惊讶的眼神和语气答道:『薛大夫,您说得太准了!就是睡前两条腿酸麻胀痛痒,说不出的滋味把我折磨得心烦意乱,不能控制自己。』此时患者和其先生与我三人目光产生了会意的对视,于是我接过患者的话说:『我从你的叙述和脉搏综合观察分析,你的身体基础很好,只是因为在工作中得到了太多的成功与快意,长期以来,由于在工作中投入精力过多,以致回到家里没能很好地转换角色,是典型的心阳耗伤太过,心神不得潜敛。中医认为:肾为「做强之官,技巧出焉」。由于你心阳过亢,消伐肾精,于是造成阴不潜阳的病理状态。这样吧,我今天开一张让你回到家里,就能从工作转回到轻松夫妻生活状态的方子。我相信你不仅在工作中是出色的,在家庭生活中也一定是最优秀的。』 女患者听完我的分析,如释重负般长舒了一口气,和先生对视一笑,彼此都露出了满意欣悦的笑容。 诊疗过程,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以朋友交流的方式才能让患者放下包袱,畅所欲言,医者进而在言语和细节中捕捉到更多对诊断有益的信息。 尤其是面对一些病症比较私密的患者,朋友式的交流更是有效治疗的关键一步。
——班若名
——爱上中医
——周杰杰
——十二月
——小强 文字/薛钜夫〖听老中医说中医〗(节选) 文字编辑/商蔚新 图书摄影/周文博 郑思宇 图文编辑/einoyao I版权声明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