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古籍保护计划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9-6-29 11:18|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970| 評論: 0|來自: 华韵国学网

摘要: 华夏民族文化传承有三条渠道。 一是物质形态文化遗产,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古代典籍,即甲骨文、竹木简、布帛、纸等材料上所记录的古典文献,记录了汗牛充栋的华夏民族文化形态和发展历史,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思 ...

华夏民族文化传承有三条渠道。 一是物质形态文化遗产,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古代典籍,即甲骨文、竹木简、布帛、纸等材料上所记录的古典文献,记录了汗牛充栋的华夏民族文化形态和发展历史,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思想、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的历史见证。

古书中有丰富多彩的內容适用于今。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录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启迪,使用冻水榨汁并蒸发水份而成的方法,取得了青蒿素,被授予2015年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不想“露财”到敞开心扉

中国古代典籍不计其数,在政权更替、战事、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的破坏后,存留迄今的万无其一。为查清现存古籍情况,中国在2007年开始了古代典籍普查。

普查标准自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制定以后,经历了漫长的调整。起初,我们期待尽量详细地记录古代典籍,但遇到了各种意外问题。例如,某古书的版本,一说明朝版本,宋朝版本,一说明朝或清朝时期的伪宋版本,无法定论。后来,对标准进行了调整,使记录项目尽可能简洁,只留下必要的项目,如书名、作者、版本、现存卷目及数量,从而加快了普查。现在,全国累计普查完成了260万个目录,占古代典籍总量的80%以上。

普查之初,有的收藏机构不喜外人参与登记,不想『露财』。我们特地做解释工作,整理出来的目录和古代典籍依旧属于收藏机构,其疑虑才逐渐消除了。

以古代典籍普查登记为基础,《中华古籍总目》的国图卷、天津卷、水文卷等的编撰工作得以相继开始。

厚过“五年规划”的文件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国务院发布的,入选其中的感知版本无异于“国宝”。当时向国务院提交文件的时候,仅仅是目录就极其厚重。国务院办公室的人说,就算是『五年规划』亦无如此之厚,其中还有数不清的生僻字。

国务院的文件类似“户口本”,要有法律意义,还需要有文化部发行的古籍“身份证”。现阶段,已经发布了五批名录,12274部古书选列,第六批则在评审中,许多省份同时创建了省级名录。

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要国务院批准,彰显了政府的作用。

现在已经命名了180个机构,并公布了古代典籍储藏库的建设标准,要求地方政府投入文化资金。据此,全国1000多家古代典籍收藏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藏库的条件,保护了2000万册以上的古代典籍。

2010年,原文化部为十二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命名,并组织了对古籍的修复工作,对象是国家图书馆藏的“天禄琳琅”清宫珍籍、山西省国家珍贵古籍、云南省“纳络拉洞藏经”、陕西图书馆”古今图书集成”等,累计修复的古代典籍书叶数量超过330万。其后全国各级全类的古籍储存库纷纷效仿,成立专业的古籍修复室达到两百四十七家。其中,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八家机构获得“国家可移动文物修复资格。

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的修复储藏技术水平领先,不管是古籍修复用纸、古籍文献包装用具,还是古籍储藏库环境、脱酸等技术水平。

古籍版本修复及储藏技术曾是『冷』凳,现在即开始一步一步『热』起來。

现代技术成为古籍保护神

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便利于古代典籍的变化万千,对于保护、传承了珍贵古籍十分有效。到目前为止,数字化文库发行总量超过3.2万册,国图2/3的古代典籍善本实现了在线订阅,数量达到八部“四库全书”之巨。全国累计网上古代典籍资源超过6万5千部,古代典籍中记录的历史、文化得到大范围有效的传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规划的“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以“继绝存真,传本扬学”的宗旨,精选了部分重要珍贵的古代典籍版本,进行影印出版。首期出版了758种8974册,二期出版了583种4421册,先后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三十一家省级图书馆、一百家大学及国内外学术机构,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这相当于“新善本”,增加了保护和传承前人的好东西的途径。

目前,古籍保护专业得到有力的推广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共招收该专业硕士一百二十六人。并且,复旦大学申请创办了古籍保护一级学科,成功申请了古籍保护博士学位点。复旦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分别创建了古籍保护研究院。

现存的华夏古代文献书籍,数百万册流传于海外,并且有相当多属于孤本。海外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库于2016年启动,收录了包含来自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地区的726000条书目信息。国家文物局委托的“海外中华珍贵古籍调查项目”收集了宋元明时期近两万部古代书目,并搜集了四千多部古代典籍书影。我们展开了海外收藏的《永乐大典》数字化,并回归我国的工作,现在出版了五十七册海外收藏的《永乐大典》。2014年,北京大学投入人民币1.1亿元,购买了日本大仓集古馆的《大仓文库》古代典籍,共计931种28143册,专家鉴定文津阁的《四库全书》抽出本是孤本。2018年6月26日,国家图书馆收到日本细川家族永青文库捐赠的36部4175册古籍。

古代典籍里的文字活了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中华民族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来理解古籍保护,我们会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例如立法层面上,欠缺对古籍保护的明文规定,《文扔保护法》《公共图书馆法》也没有适用条文;再如,古籍保护在经费方面也缺乏保障;还有,大部分地方只是申报、没有落实保护,没有具体的申报后的保护措施。民间力量也没有充分利用。

除了纸的古籍,中国还有很多铭文、摩崖、墓志等石刻文献,野外酸雨、风化等侵蚀现象严重。安徽天柱山三祖寺的旁边刻有“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唐代以来1200多年间的摩崖石刻,其中刻有王安石、李师中、苏东坡、黄庭坚等名家的作品,有四五百块之多。向古籍保护中心提出立项,并促使这些石刻文献进入古籍保护范畴是急需的。

现在的古籍保护工作,还是重视本体保护,而忽视了挖掘整理,对于古籍记录的文化、学说,如何融入现代生活,给民众带来福祉,也未有破题。古籍文献中可以发掘的内容非常丰富,现在的制造业、旅游业、文化事业,甚至外交国防事务,均可从古典文献中找到智慧、答案。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许多旅游景点都是从古籍中发掘出来的。比如西安永兴坊,通过发掘古籍文献,将文献中记载的各种陕西小吃合为一个,在占地面积不足1公顷的地方创造了商业奇迹,成为餐饮市场的典型景点。现在很多网络公司,如阿里巴巴等都以新的形式发掘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只有当我们善于将古籍引入市场,更贴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们才能善于继承传统文化。

根据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周和平原文修改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