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歡迎使用國學論壇學社百科書閣問答等全站内容搜索

于洪志:民族语言文字濒危 推信息化有利留其原貌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2012-3-6 09:15|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538| 評論: 0|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殷春永)65岁的全国人大代表于洪志今年提出的议案仍然与“民族语言文字”有关,他建议要长期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这位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信息技 ...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殷春永)65岁的全国人大代表于洪志今年提出的议案仍然与“民族语言文字”有关,他建议要长期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这位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表示,随着社会进程加快,口口相传的有些民族语言逐渐丢失,“保留语言很难,但可对语言进行技术保留,把现在的语言用机器记录下来。”她比喻道,如果早前有这项技术,我们甚至可以听到唐宋时期的发声语言。
  于洪志介绍,针对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的研究,要实现“机器翻译、语言合成、语音识别”三大系统工程。她表示“这项工作的路还需很长。”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大约使用80余种语言和50余种文字。作为中文信息技术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和产业起步也较早,但与汉语、汉字信息化相比,差距较大。
  于洪志引用一份官方调研报告说,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边疆与内地之间,因语言文字而存在的数字鸿沟也越来越深,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语言文字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于洪志代表感到忧虑的是,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迅猛的今天,短期的资金支持完全不能保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始终跟上时代的脚步,数年之内,就会因技术原因再次落伍。
  除了官方的重视和支持,于洪志还从市场角度进行了考虑。她说,受使用人口和使用范围限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产品的销量远远不能与汉语言文字信息技术产品相比,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生产积极性。多年来,此类产品的开发多凭借与相关个人、企业、研究机构的民族热情和使命感,因而技术发展较慢,产品种类较少。
  于洪志代表指出,有一些海外企业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进入到业界,并试图通过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与中国争夺技术和产业发展主导权。此外,更有一些组织将产品赠送给国内使用者,其中含有不良信息。
  于洪志代表还表示,根据语言使用状况和以往的工作基础,当前要特别重视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等传统通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信息化工作。
  为此,于洪志建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涉及到文字信息处理的软件项目将处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和有关标准作为立项和考核指标,这样可促使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与汉字信息处理同步发展,或建立扶助机制,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包括软、硬件开发和标准研制等),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完) 编辑:秋痕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