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百万精英滞留海外”是爱国行为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09-7-22 08:58|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1589| 評論: 1|原作者: 何亚福|來自: 何亚福网易博客

摘要: 何亚福 7月21日《广州日报》报道:《人才战争》一书的作者、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表示:“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接近140万留学生,居世界之最。目前,我估计留学生累积总数达到了150万人。”王 ...

  何亚福

 

7月21日《广州日报》报道:《人才战争》一书的作者、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表示:“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接近140万留学生,居世界之最。目前,我估计留学生累积总数达到了150万人。”王辉耀不无担心,“去年的数据显示,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

许多网民在这个新闻的跟贴中纷纷指责这些留学生“不爱国”。例如,有一位“湖南省 124.231.62.*”的网民跟贴说:“现在中国培养的留学生不象过去那样爱国,学成后不想回来回报祖国。是什么原因?现在的物质丰富一些,待遇高一些了,怎么还是不想回来?这里终究是你的出生地,养育你的祖国,外国再好,那不是你的祖国。另外思想教育出了问题,要从小教育他们爱祖国,爱人民,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更不能追求升学而忘了思想教育。”

然而,我认为,根据计划生育理论,“百万精英滞留海外”其实正是爱国行为!因为计划生育理论认为,人活在世上,是要占用和消耗资源的,人口越多,人均资源越少。所以,现在中国的计生政策,对超生夫妇征收巨额的“社会抚养费”,理由是“多出生的人口侵占了较多的社会公共资源。”那么,留学生不回国,等于是放弃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那份社会公共资源,增加了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设想一下,如果这100万留学生回国了,那么,不但这100万人要占用中国的资源,而且他们的子女也将占用中国的资源,降低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

有人说:“留学生是人才,不同于一般低素质的人。”然而,中国计划生育的实际目的并不是提高人口素质,而是减少人口数量。如果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提高人口素质,那么把搞计划生育的人力物力改为花在医疗和教育上,无疑更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出生缺陷率从2001年的每一万新生儿当中有104.9有缺陷,增至2006年的每一万新生儿当中有145.5有缺陷。中国每年新增先天性残疾儿童80万~120万,占出生人口的4%~6%。这个数据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计划生育并无助于提高新生儿的素质。事实上,一些超生妇女怀孕时由于要躲避计生部门的检查,她们东躲西藏、担惊受怕,母婴得不到良好的营养,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出生缺陷率高的原因之一。

根据计划生育理论,不但应鼓励中国公民移居国外,而且应严格限制外国人来中国定居。然而,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中韩建交后,在华韩国人的数量增长迅速,数年之内已比在日韩国人规模更大,成为全球最大的韩国人共同体。现在每年有10万韩国人移居中国。另据《广州日报》报道:目前在广州的非洲黑人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有人估计总数已达20万之巨。按照中国现行计生政策的逻辑,应向外国来华人员征收巨额“社会抚养费”,因为这些来华的外国人侵占了原本属于中国人的社会公共资源。

我认为,这一百万精英不愧是“精英”,因为他们深刻领悟了中国先进的计划生育理论,并且以身作则实践了计划生育理论,为提高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相信,随着计划生育宣传的深入开展,人们的觉悟进一步提高,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留学不归,或争取移民到外国,减轻中国人口这个巨大的负担。正如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本公所指出的:“我们宁可应对提前到来的老龄化形势,也比背着沉重的人口包袱要强。”

况且,有一些海归回国之后,要受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例如,有一位网友在我的博客留言说:“本人是大学教师,妻子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几年前我和夫人受国外邀请出国访问一年,受当地华人社区的影响,我们也计划生育二胎,但怀孕之后,咨询了国内计划生育部门之后,越来越感到害怕,因为按我们这样的情况是要被开除的,而且将要被征巨额的社会抚养费。于是我们准备去堕胎,当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到了一个允许堕胎的医院后,一群反堕胎组织的人士朝我们的车上扔鸡蛋,以示抗议。我们只好返回,并坚持生下了孩子。孩子出生后,我们感到很幸福,我认为这无论对我的两个孩子的成长,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我是一位大学教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缺陷有太多的了解,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孤独的环境中长大,同时也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性格有欠缺的人。我们现在已经回到国内,但生育二胎的事不敢向单位声张,据我所知,我们单位类似的情况很多,但都是秘而不宣,大家都有担忧。”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