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计划生育谋变?-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政策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09-7-3 13:36| 發佈者: 不歸| 查看: 1753| 評論: 0|原作者: 易富贤|來自: 易富贤网易博客

摘要: 本期目录 http://www.21fd.cn/?action_category_catid_379.html 计划生育谋变? 国际背景下的政策调整 韩国人口增长率华丽转身 台湾:从节育到鼓励 泰国:计划生育的成功典范 印度人口 ...

计划生育谋变?-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政策 - 易富贤 - 易富贤的博客

 

计划生育谋变?-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政策 - 易富贤 - 易富贤的博客

 

本期目录

http://www.21fd.cn/?action_category_catid_379.html

计划生育谋变?

国际背景下的政策调整

韩国人口增长率华丽转身

台湾:从节育到鼓励

泰国:计划生育的成功典范

印度人口政策的变迁

茅于轼的读书生活

 

计划生育谋变?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一项曾经备受争议,后来又取得举国上下高度认同的基本国策,中国人应该都不陌生。《光明日报》1979年发文《错批一人,误增三亿》,1980年国家正式实行强制计划生育,这样算来,针对城市家庭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与改革开放基本同步,搞了30年。

没有人可以随便否定计划生育的成果。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2007年年初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中国自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少生了4亿多人,拆除了“人口爆炸”的引信,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而且比其他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提前半个多世纪跨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这恐怕就是计划生育为中国、为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

直到现在,中国《宪法》仍将计划生育纳入国家战略和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总纲》第二十五条明文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还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不过,所谓国策,也不是永恒不变的,需要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下作出相应调整。

学者的意见更是具有针对性。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呼吁尽快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他建议将目前的“一孩化”政策逐步转变为“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杜绝生三个”。而网络上人口学、社会学的各路人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总结和反思更是不胜枚举。

其实,各种争论的焦点都在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已经完成目标,或者至少已经阶段性实现目标。如果这一点没有问题,那么调整人口政策也就是必然的了。

本期封面文章约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研究人员易富贤撰写了专文,从国际角度论证调整中国人口政策的必要性。文章认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当中国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计划生育的负面影响现在已经开始显露,今后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负债。

而组文对泰国、印度、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人口政策的梳理,更是比较了亚洲地区相近的地理人文环境下计划生育的成效,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为人口可能出现负增长而大伤脑筋。这或许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国的人口政策调整提供参照。

《财经文摘》于2002年在香港创办,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在中国内地公开发行的唯一一本境外财经媒体,也是海内外第一本华文财经文摘类杂志,创刊五年多以来,以其精准的定位迅速在财经界崛起。《财经文摘》汇聚全球精彩的财经文章,传递最客观、最权威的财经信息,以其丰富的管理、人物兴衰、财经大势、焦点评述等财经知识。

计划生育谋变?-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政策 - 易富贤 - 易富贤的博客

国际背景下的政策调整

作者:易富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丰沛的年轻劳动力资源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工地。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当中国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计划生育的负面影响现在已经开始显露,今后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负债。

尽快调整计划生育

中国需要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3个以上孩子才能保持人口世代更替,社会、经济也才能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双重作用下,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了人口转变,生育率(妇女平均生孩子数)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已经降低到极其危险的1.22,年度人口抽样调查以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也证实了生育率只有1.3左右。这可以从近年中小学学生锐减,学校大量关闭得到佐证。2009年高考生源也开始减少了,根据人口普查资料,2019年大学年龄(19~22岁)人口将只是2009年的53%,这意味着大量高校将因为生源短缺而面临破产。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1.6亿,其中只有城市的4000多万享受社会养老,但养老金缺口已经很大;2030年后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亿,而年轻劳动力却不断减少,中国每年出生人口从1990年的2600万下降到2000年之后的1300万左右。养老将成为今后政府长期面临的第一大难题。

1980年之前中国出生性别比保持正常,为105左右。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出生性别比不断攀升,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0~4岁人口性别比高达123,加上一些单身女性,意味着今后将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男人打光棍。1980年以后的出生人口中,累计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万以上。这3000多万光棍的存在将使得今后家庭不稳定,很多家庭将长期处于内战状态。而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800多万人口试点二胎的地区出生性别比都正常,这说明全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确实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

北京大学穆光宗教授认为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风险性就在于唯一性。据统计,每1000个出生婴儿中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中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死亡有40万~50万人,还有大量因伤致残儿童。意外伤害是悬在独生子女头上的一把剑。汶川地震中失去子女、子女伤残的家庭惨不忍睹。

因此,应该尽快停止计划生育。

停止计划生育之后生育率不会大幅反弹

有人担心停止计划生育之后会引起生育率大幅反弹, 又不利于人口平稳发展。其实社会越发达,养育成本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婚龄、育龄越晚,不孕率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笔者在《大国空巢》中比较了各国社会发展水平与生育率的关系,发现随着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用来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的提高,生育率直线下降。中国2008年HDI相当于新加坡1987年、韩国1988年的水平,当时新加坡和韩国生育率分别只有1.62、1.56。现在泰国、伊朗的HDI与中国的非常接近,这两国的生育率分别只有1.64、1.7。

韩国在1962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育率从5.5左右不断下降,1995年降到1.65。韩国政府于1996年取消控制人口出生政策,随后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照理说,应该会出现出生高峰,但是生育率却不升反降,生育率从1995年的1.65降低到1996年的1.58,1997年的1.54,1998年的1.47,2005年降低到1.08的极度危险水平。 1965年起,中国台湾省开始实行“家庭计划”,提倡“一个不算少,两个恰恰好”的政策。随着经济的起飞,生育率从1963年的5.47不断下降,1984年开始低于世代更替水平。1989年,台湾家庭计划的口号转变为“一个嫌太少,两个恰恰好,三个不嫌多”。虽然政策改变,但是生育率却并没有回升,1989、1990、1991、1992、1993年的生育率分别为1.85、1.68、1.81、1.72、1.73。其后更是鼓励生育,但是生育率却不断降低,现在只有1.1左右。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曾提倡“两个就够了”。生育率从1963年的5.01急剧下降到1977年的1.82。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的“两个就够了”的计划生育政策受到广泛指责,政府对这个政策进行了认真检讨,取消了这个政策,并采取鼓励国人多生孩子的措施。但是政策改变却并没有导致生育率的回升,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的生育率一直徘徊在1.7左右,现在尽管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生育率却降低到1.1左右。

伊朗是穆斯林国家,穆斯林生育文化是当今世界最为顽强的生育文化。在1989年至1997年拉夫桑贾尼担任总统期间,他说服宗教界领导人支持他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只生二胎,最多只能有三个孩子。生育率从1990年的5.3迅速降低到1996年的2.9,2000年的2.0,于2006年的1.7。伊朗总统内贾德已经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2006年在议会发表讲话时指出,应当修改现行的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的政策。

朝鲜、越南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中华文化圈国家,社会发展水平比中国落后。朝鲜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但是现在生育率低于2.0了。越南于1988年开始实行允许生二胎的计划生育,生育率从1989年的3.8下降到1999年的2.3。越南2007年的HDI只相当于中国1999年的水平,现在生育率只有1.8。

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800多万人口的农村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二胎方案”,但是2000年翼城生育率只有1.5,酒泉只有1.4,恩施2005年生育率只有1.47,承德现在的生育率只有1.6。

新疆建设兵团汉族人口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十几年后改为允许生二胎,但是并没有出现生育率反弹,“十五”时期,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0左右。

湖北省长阳、五峰两县地处老、少、边、穷山区,自前几年经省人大批准在全县实行普遍允许生育二孩的生育政策以来,既没有出现出生堆积,也没有出现生育反弹,2007年这两县生育率分别只有0.88、0.90。

可见,放开二胎不足以恢复人口持续发展能力。韩国1962年、中国台湾1965年、伊朗1989年仅提倡二胎,但现在后悔莫及。因此,中国不能将放开二胎作为人口政策选项。

“补偿性生育高峰”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有人担心停止计划生育之后会出现补偿性出生高峰,其实纵观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人口从来就不是平稳的,人口出生高峰往往导致此后的综合国力的提升,比如欧洲战后婴儿潮就导致经济的快速发展。

日本的崛起与衰退也都与人口结构有关。日本在战后由于社会稳定,迎来了一个出生高峰,1947年到1949年这三年生育率为4.5左右,平均每年出生270万人口,这个人群被称为“团块世代”。“团块世代”和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口是日本经济腾飞的主力。20世纪50年代日本生育率急剧下降,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下降到世代更替水平,1975年之后低于世代更替水平,1990年降低到1.5。近年日本生育率更是只有1.3了,每年只出生109万孩子,只是1949年的40%。由于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劳动力短缺,并且新增劳动人口缺乏“团块世代”那样的吃苦耐劳精神,导致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蹶不振。现在日本每年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出生人数,等到“团块世代”人口开始死亡,日本人口更将急剧减少,“日”薄西山将难以避免。

同样,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在1970年之前都还是高生育率,不断增加的有活力的劳动力创造了经济奇迹,使得经济在20世纪70、20世纪80年代迅速起步,在20世纪80年代HDI先后达到0.8(相当于中国2008年的水平),当时的中位年龄只有21~24岁(而中国2008年中位年龄却有34岁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生育率相继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现在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生育率都只有1.1左右,中位年龄分别为39、37、37岁。由于20世纪70年代之前高生育率时期出生的人口仍然没有退出劳动市场,这些地区的经济仍然会惯性地增长一段时间,但20年之后这些地区的经济停滞将不可避免。尤其是香港,近年生育率徘徊在0.9~1.0之间,而中位年龄已经42岁,要是没有大陆移民的话,经济衰退为期不远,今后香港特首将越来越不好当。

美国现在一霸独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战后两次出生高峰。美国1955年到1965年这10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是20世纪30年代的1.7倍。美国在1980年代之后由于生育率的回升到世代更替水平附件,又出现新的出生高峰,每年出生人口从1976年的317万上升到1990年的416万(增加1/3)。而欧洲和日本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生育率持续下降,出生人口在不断减少,综合国力与美国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美国现在人均购买力已经比日本和欧洲多出1/3。

在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劳动力意味着综合国力。现在中国综合国力比印度强,原因之一是中国劳动力比印度多,2007年中国总劳动力为8亿,而印度只有5.2亿。然而,中国20~49岁的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将从2005年的5.9亿下降到2025年的5.2亿,而同期印度却将从4.7亿增加到6.5亿。尤其是印度现在每年出生2500万左右人口,差不多是中国的2倍,意味着今后印度的综合国力将大幅超过中国。

从20世纪50年代直到1991年,除了大跃进几年以外,中国每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其中1963年到1974年这12年平均每年出生2600万,有生就有死,他们到老年之后,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将长期保持在2000万以上,将是现在的两三倍。因此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需要每年出生2000万以上人口才能有效改善人口结构,才能防止人口锐减。

1980年到1990年平均每年出生1009万女孩,生育之前死亡大约55万,再扣去15%左右单身、不孕等人口之后,生育妇女在810万左右。平均每人需要2.5个孩子才能使得每年出生2000万,主流家庭需要生育3个以上才行。但是这一代人是生育文化断代的一代,少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民生压力又非常大,他们既不愿意生,也养不起3个孩子。

而1990年之后每年出生孩子急剧减少,1996年之后每年只出生女孩600多万,还有部分在生育前死亡,部分不能生育,剩下的即便全部当全职妈妈,也不可能生育2000多万孩子的。如果只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今后中国的生育率将比现在的台湾地区和韩国的1.1还要低,每年只生600多万孩子,不到全球的1/20,每年减少1000多万,大国空巢!

因此,如果停止计划生育出现一个补偿性生育高峰,对民族持续发展是好事而不是坏事。那么这个补偿性高峰有多大?中国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妇女基本上已没有生育意愿或能力,补偿性生育得指望70年代出生的妇女。1970-1979年出生的女孩现在还有1.0亿,其中36%左右接受了输卵管结扎手术。结扎妇女基本已经生育二胎或二胎以上,本来就不大可能准备再生育,并且即使做了输卵管复通手术,成功率也不高。现在中国原发性不孕率高达17%,而女性从27岁开始生殖力就明显下降,70年代出生的妇女都已经是高龄育龄妇女,以不孕率30%计算,那么扣除结扎和不孕妇女,1970年代出生的妇女只有45%尚有生育能力。而目前平均生育意愿只有1.73,她们中的大多数已经生育了一个孩子,那么1970-1979年出生的妇女只有再生3400万孩子的意愿。

现在年轻一代普遍晚育。停止计划生育后,也只有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妇女急于抢生,10年之中,可能前几年偏多一点,达到500万左右;后几年偏少一点,可能只有一二百万。目前大多数人只愿意生两个孩子,从抢生角度看,放开二胎和停止计划生育差不太多。但是停止计划生育之后,后续鼓励生育的政策将主动得多。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