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以澄清的方式所展示的荀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很明显,核心就是推广仁义、德礼和王道,荀子像孔子一样,也是强烈希望建立一个道德理想国和王道国。这种理想国,在儒家那里,是“平天下”而不是“治一国”。“国家”和“天下”是不同的。荀子更突出了这种区分,“天子”、“圣王”相应于“天下”;“诸侯”相应于“国家”。《荣辱篇》论述二者的不同说:“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是诸侯之所以取国家也”。荀子强调,只有圣王和天子才能担当平天下和治天下的大任,才能为天下确立效法的普遍之道,如他说:“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65又说:“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66但拥有一国则不然,国家是小器、小道,小人、小道即可得之,“国,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因此,国家是可以用武力夺得的,天下是不可以夺得的,“可以有夺人国,不可以有夺人天下;可以有窃国,不可以有窃天下也。可以夺之者可以有国,而不可以有天下;窃可以得国,而不可以得天下。”67荀子批评所谓汤、武篡夺桀、纣所拥有的天下、批评所谓“尧舜擅让”,都是依据于此,即国可篡夺而天下不可篡夺,国可以擅让,天下不可擅让。天下只能通过王道来取得,虽然它可以从治一国入手,如《王制篇》载:“故古之人有以一国取天下者,非往行之也,修政其所莫不愿,如是而可以诛暴禁悍矣。故周公南征而北国怨,曰:‘何独不来也?’东征而西国怨,曰:‘何独後我也?’”荀子这种以王道“平天下”的社会政治理想,整体上无疑是乌托邦空想。当然,荀子并不这样认为。荀子相信他所说的天下王道理想,并试图通过礼乐教化、通过建立礼义秩序去实现这种理想。荀子设定了人性恶,因此在他那里,社会化和制度性的规范和实践,比起孟子强调主观性内省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荀子来说,“化性起伪”、“合群明分”,作为人的优越性,完全不是朝着“自然性”返朴归真的过程,而是脱离自然性而走向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礼乐”。“礼乐”既是价值理性,也是工具理性。作为工具理性,礼乐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控制人的自然性情的自然发展和过度膨胀,把它们引导到一个正当和合理的限度内,使之适度和有节制。但这决不是宋子所要求的清心寡欲。68礼乐是规范,也是教化,作为教化,它与仁义道德等价值共同构成了圣人之教和师教的核心,其目标就是为了建立起君子国和道德理想国。我们可以说荀子的道德理想国是空想,但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缺少社会政治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康有为认为荀子的理想是小康理想亦不正确,荀子的理想也是大同理想。
哲学家受到批评和受到称赞同样正常,哲学家受到一部分人的偏爱和受到另一部分的反感也不奇怪。但如果我们是从理性出发加以批评和称赞,是依据有效的价值标准去偏爱和反感,我们就需要深入到我们的对象之中而不能依据表面现象判断问题。对于荀子的一些严重批评和反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据表象判断问题。在我们看来,荀子是儒家学统和道统中的重要一环。荀子本人不仅是一位传经的大儒,也是一位卫道捍义的斗士。儒学本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在荀子学说中,吸收了其他流派的思想,或者与孟子等其他儒者有不同之处,都是很自然的,无可厚非。关键要看他在儒学发展史上作过什么贡献,占有怎样的位置。如果他在儒家发展史上作过重要贡献,占有重要位置,我们为什么要去抹杀他呢?转 来源:国学文化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