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老艺术家相继离去 “念旧”中如何传承银幕精神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7-3 22:55| 發佈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493| 評論: 0|來自: 新华日报

摘要: 上周,陈强、张瑞芳、黄宗洛三位老艺术家在5天内相继离我们而去,他们一起去“天堂”演戏了。连日来,网友纷纷在微博上点起“红烛”,追忆这几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陈强和张瑞芳的离去,意味着“新中国电 ...
上周,陈强、张瑞芳、黄宗洛三位老艺术家在5天内相继离我们而去,他们一起去“天堂”演戏了。连日来,网友纷纷在微博上点起“红烛”,追忆这几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陈强和张瑞芳的离去,意味着“新中国电影22大明星”已有一半去天堂了,令人伤感。上世纪60年代,由周总理亲自倡议、全国观众评选出了22名“新中国优秀电影演员”,他们的影片浓缩了新中国电影从诞生到成长的历程,是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珍藏。
  岁月流逝,记忆永恒。这两天在各大微博、论坛上,出现了很多怀念老一辈艺术家的帖子和留言。在网友的发言中,“念旧”成了主题词。他们怀念舞台上那一个个经典的艺术形象,更怀念这些老艺术家留下的精神瑰宝。网友vingar发帖感慨,“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们一个个走了,现在的舞台上,到底有多少真正热爱演戏的人?!”
  演戏先做人。对老艺术家而言,在艺术和金钱这个天平上,他们知道应该把砝码放在哪一边。据身边工作人员介绍,张瑞芳临终前最放不下两件事:一是中国电影的未来,二是她参与创办的爱晚亭养老院。“人活一世就图一乐呵,谁让我有戏瘾呢?”黄宗洛生前曾立志要演齐100个小角色,凑齐“百丑图”。据说,当年,黄宗洛在《智取威虎山》里演一个小土匪,在戏里只有一句台词,但黄老为此专门学习东北方言,还写出了几千字的分析文章。 
  像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现在恐怕已没多少演员愿意做了。就片酬而言,现在很多演员远远超过了老艺术家,但在敬业指数、艺德等方面,差距还真不算小。现在一个演员进剧组,助理、保姆、司机、经纪人一大帮,名气不大,带的人不少。张纪中对此深恶痛绝,“我就搞不懂,怎么一个人要带两三个助理?一进组就要改剧本,还摆出一副臭架子,对剧组那么多付出辛苦的人不懂得尊重。”
  老艺术家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他们绝对服从艺术。陈强女婿张山曾透露:“老爷子80多岁高龄拍《鬼子来了》,凉水往头上浇,倒骑毛驴,这种敬业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后辈都很难做到的。”《飞越老人院》云集了许还山、吴天明等30多位老一辈泰斗级艺术家,他们平均年龄高达80岁。导演张扬就说,“我们以前拍戏,年轻演员总是时不时地会迟到、误场什么的,还总要协调每个人的档期,特别折腾。但拍这部戏,特别轻松。因为老人们两个月就踏踏实实住在这儿。老演员们每天早上五六点进组,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他们对拍摄电影的热情是现在许多年轻演员无法比的。”在他们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是真正的敬业,什么是真正的明星。
  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中已有11人相继辞世。如今,年龄最小的祝希娟也已经74岁。老艺术家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经典的舞台形象,更是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这份“遗产”,对今天的演艺圈恐怕更具现实意义。
  记者 董 晨
来源:新华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